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简要地分析了基于风险的检测及维护的基本概念及基于风险的船体结构检测及维护研究的重要意义.分别从基于可靠性的检测及维护、基于风险的检测及维护和优化检测和维护三个层次,详细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基于风险的船体结构检测及维护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进展,最后指出了目前基于风险的船体结构检测及维护研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针对重力式码头水下结构检测的难题,开展三维成像声呐技术应用研究。分析三维成像声呐的工作原理和仪器构成,研究三维成像声呐应用于重力式码头工程时的测站布置、参数设置、数据处理等。通过点云图像,定性检测了水下障碍物、沉箱安放质量及冲刷淘空;定量检测了构件尺寸、沉箱错台和沉箱间隙;绘制了水下地形图。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其他水下工程检测提供借鉴参考。实现了重力式码头水下结构外形测量、前沿障碍物识别、沉箱安放质量检测和基础局部冲刷淘空检测。  相似文献   

3.
阎齐方  汪永浩  张迪 《船电技术》2016,36(10):17-19
本文介绍了舰艇磁性检测方法分类、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比分析了舰艇磁性检测两种模式:动态磁性检测和静态磁性检测,重点讲述了动态磁性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船舶工艺研究所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研究的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技术,已经通过评审。以船上广泛应用的复合材料——缠绕型玻璃钢制品为对象,进行了超声波、激光全息、热扫描红外三种无损检测新技术的研究。这三种检测方法都具有非接触、重复性好等特点,可以用于玻璃钢产品的质量检测。超声波无损  相似文献   

5.
傅晓斌  金颖  朱元超 《船舶工程》2021,43(10):128-132,143
针对船舶曲板的大场景和大曲率等特点,结合三维主动视觉测量技术,研制了基于单目线结构光的船板型线便携式检测系统;研究检测系统结构设计、系统标定及型线特征三维重建、点云配准和偏差计算等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误差小于±0.3 mm,单次检测时间小于10s,最大检测肋位线长度为2100mm,满足了船板型线便携、高效、数字化和智能化等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6.
侧扫声呐技术在浅水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水下检测中的应用较少,业内缺乏侧扫声呐检测软体排搭接宽度影响因素、准确度及控制措施的研究。本文以长江深水航道整治二期工程为依托,通过不同拖拽方式、船速和波束角,开展对侧扫声呐检测软体排搭接宽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确定检测精度和稳定性得到很好的保证的控制措施,对于侧扫声呐检测软体排搭接宽度的检测开展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前舰船网络安全检测方法,未曾计算航道安全评价指标隶属度,检测舰船网络安全,得到的检测结果,准确性、处理能力和完备性差,为此提出大数据背景下的舰船网络安全动态检测研究。在大数据背景下,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网络安全动态数据;引入聚类算法,计算舰船网络安全数据差异,判断舰船网络安全,完成舰船网络安全动态检测。设计2组方法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此次研究的舰船网络安全动态检测方法,动态检测舰船网络安全,具有较优的准确性、处理能力和完备性。  相似文献   

8.
船舶远程通信信号过于微弱,检测起来十分困难,传统的检测系统硬件和软件工作联系不密切,能够检测到的范围很小,具有局限性。为了解决此问题,基于物联网技术设计了一种新的微弱信号检测系统,分别对硬件和软件部分进行设计,硬件部分由采集器、放大器、过滤器以及微弱信号处理器4部分组成,软件编程有通信信号采集、微弱信号放大、干扰信号过滤和微弱信号处理4步。与传统检测系统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证明研究的系统检测范围广,具有很好的发展空间。本研究对于船舶通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既有码头结构在受到不同情况的损伤或者需要升级改造的情况下,需要对其结构承载力进行检测评估,现有研究主要针对旧码头材料耐久性进行研究,很少涉及结构整体承载力研究。通过对大量旧码头结构的调查研究,分析了高桩码头结构常见的损坏原因,总结了高桩码头结构承载检测评估的特点,对已建高桩码头结构承载力检测与评估的前提条件、基本程序以及检测与评估的内容等做了详细的技术说明,为正确进行高桩码头检测评估提供了一套可行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损伤检测对早期裂纹不敏感的问题,研究了基于振动的裂纹损伤检测。文中对简支梁的裂纹损伤进行了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简支梁的各阶模态频率随着裂纹深度的的增加而减小,证实了基于模态频率检测裂纹损伤的可行性,为损伤的早期检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考虑到超声波衍射时差法在国外众多行业的管道及压力容器焊缝质量检测中已得到广泛运用,介绍该技术的可靠性好、检出率高、定量精度高、检测效率高、无污染和操作成本低等优点,希望促进此技术在国内的研究,认为相对TOFD检测的操作而言,对检测所得图像的识别判读是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相似文献   

12.
船舶海水管路的腐蚀影响管路运行的可靠性,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管壁破损,影响船舶的安全航行,研究管路的腐蚀程度检测技术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船舶海水管路布置紧密、管壁较薄、管径较小等特点,本文比较分析多种无损检测技术的原理及优缺点,重点分析脉冲涡流检测技术。针对信号检测器件,比较分析感应线圈、霍尔传感器以及多种磁电阻传感器的性能参数和研究现状,提出基于TMR阵列的脉冲涡流检测系统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针对1500m级水下混输增压泵系统,提出水下传感器检测技术、混输泵及电机控制技术和水下阀门控制技术方案。通过试验验证水下混输增压泵整个检测控制系统的合理性、可靠性和稳定性。通过水下混输增压泵检测控制技术研究,为今后水下混输增压系统的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室内试验和工程实际应用,研究了基于电化学综合法的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锈蚀检测与评价技术。首先通过3组试件试验研究不同腐蚀条件、不同测试条件对混凝土电阻率、半电池电位和腐蚀电流密度3种电化学检测结果的影响规律,得到电化学综合法检测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状况的递进式评定准则。以某高桩码头检测项目为依托,采用电化学综合法对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状况进行检测,并根据该递进式评定准则对钢筋锈蚀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基于电化学综合法的混凝土中钢筋锈蚀检测与评价技术可有效提高钢筋锈蚀状况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正>水工构造物检测、诊断与加固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是2007年通过交通运输部认定的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实验室主要开展水工结构检测新方法、水工新结构检测技术、水工老结构健康诊断评估技术、水工建筑物升级改造加固技术研究。实验室研究开发团队固定人员23人,其中,  相似文献   

16.
荧光磁粉检测中操作人员的安全保护、检测效率、检测结果的保存、复验等一直以来都是磁粉检测的技术瓶颈。研究一种自动磁粉探伤图像采集处理系统,能够对缺陷图像进行采集、预处理和缺陷标注,利用该系统可以有效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保证缺陷记录和处理的可追溯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船闸综合检测的产生原因和概念,着重介绍了船闸综合检测的开展情况,对船闸综合检测的开展要求、工作流程、项目设置及应用实施情况进行了重点说明,对船闸综合检测的应用研究、作用和前景进行了分析展望。  相似文献   

18.
实体AIS航标是常用的助航标志。受海上盐雾、高湿度、强振动工作环境影响,AIS航标容易出现故障。本文根据AIS航标技术特点,系统分析AIS航标检测需求,结合航标电气检测相关要求及规范,制定了AIS航标电气检测方法,包括检测项目、检测准备工作、工具配置及检测步骤。本文的研究有助于AIS航标日常维护工作的标准化,给航标一线维护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高宏飚  刘碧燕 《船舶工程》2013,35(6):120-123
本文探讨了海上风电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监检测系统研究的必要性,描述了在线监检测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介绍了研究过程中监检测系统的选型、安装、调试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远程监控技术可以提高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节省人工成本、减少人身安全风险;随着风电技术的发展,阴极保护监检测系统将是风电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重要作用。并指出:海上风电监检测系统尚在初期阶段,监控系统本身的使用寿命和故障率、系统材料的选择和优化,都有待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提高。  相似文献   

20.
陈典  程良伦 《船舶工程》2013,35(3):82-85
针对水火弯板成型复杂曲面检测难度大且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水火弯板板形检测方法,并引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思想及相关技术,构建具有外板加工实时检测、外板成形协同检测等功能的水火弯板板形检测系统。研究该检测系统旨在达到水火弯板板形检测过程中通信、计算、控制三者融合的目标,从而大幅提高水火弯板板形检测过程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