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为适应港口现代化和船舶大型化的需要,指出珠海电厂重力式码头升级改造存在的问题,分析结构升级改造后码头完好性情况、外力因素、船舶吃水和码头结构稳定性等影响因素,在尽可能小地影响原码头结构和码头工艺设备使用的情况下,提出外伸胸墙方案。港区码头结构经过升级改造,能更好地适应船舶大型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中采用有限元法,分别建立寸滩港一期工程码头结构的平面、空间模型和岸坡-码头结构的平面模型,通过模态分析得到码头结构空间模型的前6阶模态以及码头结构平面模型和岸坡-码头结构平面模型的基频,分析各阶模态的分布特点和岸坡的存在对码头结构基频的影响,最后结合码头的工况对码头结构的动力安全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三峡库区架空墩式散货码头结构模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架空墩式码头结构是适用于三峡库区大型散货码头的新结构型式。本研究以重钢环保搬迁大型散货出口码头为例,采用有限元法对其码头结构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模态分析,在得到结构的各阶模态后,提取关键模态分析结构的振形特点。最后,结合码头的基本工况,评价码头结构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由于内河框架码头结构型式复杂,其动力性能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和全面。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分别建立寸滩港一期工程码头结构的平面、空间模型和岸坡-码头结构的平面模型,通过模态分析得到码头结构空间模型的前6阶模态以及码头结构平面模型和岸坡-码头结构平面模型的基频,分析各阶模态的分布特点和岸坡的存在对码头结构基频的影响,最后结合码头的工况对码头结构的动力安全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5.
为准确识别高桩码头的结构损伤,采用曲率模态、曲率模态差和小波变换法进行结构损伤识别,通过对码头排架不同损伤工况下的实例分析,验证了这3种方法在码头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当结构无损模态未知时,采用曲率模态小波变换法能够较好地定位结构损伤;当结构无损模态已知时,运用曲率模态差法能准确定位结构损伤。进一步分析表明,曲率模态小波变换系数峰值和曲率模态差突变量还能用于初步判定码头结构多点损伤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带前板桩高桩梁板码头的升级改造问题,基于旧码头耐久性检测评估结果进行升级改造研究。采用对旧码头构件破损露筋、裂缝周围混凝土凿除并重新浇筑,表面用碳纤维布加强,对Ⅲ类桩基采用补打灌注桩并与原有结构连成整体等加固措施,同时,针对前板桩高桩梁板码头的结构特点,结合升级改造后码头水深条件、靠系泊设施、使用荷载等各种因素,采用在码头后方新建10 m宽高桩平台与原码头连接成整体受力的方案,成功将原5 000吨级码头升级为30 000吨级,对类似升级改造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赵冲久  韩阳 《水道港口》2011,32(5):356-360
阐述了自互功率谱法识别结构模态参数的理论依据,以某港高桩码头为原型,有机玻璃为原材料建立物理模型进行模态试验.介绍了高桩码头物理模型模态试验方法.采用自功率谱、互功率谱和相干函数分析,识别了高桩码头物理模型前4阶同有频率和阻尼比.同时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得到相应的固有频率,试验数据与ANSYS分析结果的对比表明...  相似文献   

8.
无损、快速的高桩码头桩基检测方法是工程界的研究热点.设计了高桩码头桩基动力损伤识别模型,通过有限元模拟计算和物理模型试验研究模态柔度在高桩码头损伤识别中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1)在有限元模拟中模态柔度可准确识别损伤所处位置,损伤程度越大模态柔度变化越大,模态柔度变化量可定性反映结构损伤程度.2)基于试验振型得到的模态柔度可反映损伤位置,但由于测试噪声和试验误差的存在,损伤识别效果没有基于数值模拟计算理想,且不能反映损伤程度.高桩码头桩基模态柔度损伤识别的广泛应用还需要动力测试技术和模态分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动力指纹对高桩码头进行损伤识别是工程界的研究热点。通过建立高桩码头模型,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研究模态应变能在高桩码头桩基损伤识别中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模态应变能损伤识别方法可以准确定位桩基损伤位置且可定性反映损伤程度;基于试验振型得到的模态应变能可识别桩基损伤位置,但由于试验误差和噪声干扰的存在,会存在误判现象。高桩码头桩基模态应变能损伤识别方法的广泛应用还需要依赖动力测试技术和模态分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徐嵬 《港口科技》2013,(8):6-9,36
为满足生产发展需要,对上海港罗泾港区二期工程煤炭码头升级改造。研究码头升级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分析原有码头的平面布置和结构现状,提出码头平面改造方案,详细介绍改造工程的建设内容和总平面布置。改造后,卸船码头靠泊的船型从7万t级升级为12万t级,直取码头从靠泊5000t级船型升级为1万t级,装船码头从靠泊2000t级船型升级为1万t级。  相似文献   

11.
3.5万吨级煤码头的升级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沙角煤码头工程码头结构、装卸工艺、附属设施的分析,随着船舶大型化及高等级航道的发展,研究码头需升级的必要性,并提出升级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2.
高桩码头梁构件碳纤维加固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高桩码头梁构件碳纤维加固效果的问题,结合桥梁静载试验验证的理念,对高桩码头引桥碳纤维加固前后进行静载试验,通过比较碳纤维加固前后的位移、应力值,获得碳纤维加固前后承载能力提高情况,同时了解碳纤维加固后梁结构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静载试验结果分析可知:高桩码头梁构件碳纤维加固效果良好,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高桩码头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中的传感器布置提供理论指导,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动力学特性的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在对高桩码头代表性结构单元横向排架进行结构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模态应变能法选择高桩码头横向排架传感器初始测点;建立初始模态矩阵,然后利用模态置信度法和序列法对模态矩阵进行迭代、优化,确定传感器测点布置。建立了单个横向排架的数值仿真模型,利用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得到横向排架7根桩基的传感器测点布置结果,并对测点布置进行评估。模态向量间的夹角趋于正交,传感器布置方案有效,证明该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适用于高桩码头的传感器优化布置。  相似文献   

14.
在世界造船业进入深一轮深刻调整期,围绕技术、产品、市场的全方位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我国造船业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加速淘汰小型造船企业,提升船舶制造技术水平,增强产业国际竞争能力。部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船厂抓住机遇,转型升级,在不新增岸线的基础上,对原有老码头进行加固升级改造。文中采用在码头前沿新建桩台的前方桩台法,能提升码头的靠泊能力、改善码头的结构受力状态,并且该方法可以提供更多的舾装作业平台,能增加舾装码头的利用率,降低船坞使用负荷,提升了生产效率,对今后类似的船厂码头改造升级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役高桩码头面临升级改造,需要对其桩基础的耐久性和安全性进行检测和评估。对某使用多年的高桩码头的钢管桩,通过外观普查,对其涂层厚度、保护电位、牺牲阳极和管桩蚀余厚度检测,全面分析了钢管桩所处工作状态,为码头结构的改造升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介绍某高桩码头原位荷载试验的试验方案和试验过程,并从安全承载角度评定了码头升级使用的可行性,提出了码头安全运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吕威  麦宇雄 《水运工程》2017,(1):195-200
随着亚非拉国家腹地经济的发展,升级改造类工程项目逐渐增多。结合案例,分析码头升级改造工程的制约因素及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对港口规划中码头规模确定、码头前沿线确定所需考虑的主要因素及滚装码头的布置形式,码头结构设计中结构稳定性、整体性所需考虑的要素及解决方案,以及施工过程中所需考虑的主要问题等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以某重力式码头升级改造为例,介绍大管桩、旋喷桩技术在重力式码头改造中设计及应用情况。重力式码头前沿可采用打入桩进行升级改造,大管桩在采用组合桩、桩顶采用纤维混凝土等措施情况下可以打入较薄的块石基床;对码头前沿地基采用旋喷桩加固,应用强度折减法采用PLAXIS/3D软件对码头整体稳定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及现场使用情况表明,旋喷桩加固可以保证码头整体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19.
自动系泊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系泊方式在国外已取得了较多应用,而在国内尚无实际应用。介绍自动系泊系统的特点及优缺点,初步分析该系统对码头平面布置及经济性的影响。经分析,自动系泊系统具有系泊和离泊作业速度快、安全可靠,系泊期间运动量小等优势。同时,采用该系统能够按码头类型减少码头长度;在加固改造的情况下,使用该系统可在仅对原有码头进行少量改造的情况下,完成码头的升级,无须加长码头。在码头单位造价偏高的情况下,自动系泊系统可通过减少码头长度取得良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20.
大桩径、大跨度的架空直立式码头结构将成为三峡成库后适应库区水文条件的新结构形式。以重庆主城港区纳溪沟码头为例,采用有限元法对其码头结构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模态分析,初步探讨了该结构形式的动力特性,评价码头结构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