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中堆场管理策略的制定、应用和效果评估。自动化码头新的垂直堆场结构带来堆场使用方式、机械作业模式、交互方式、堆码方式、操作习惯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因此新的堆场管理方式及堆码策略随之孕育而生。通过对作业进行分类,结合码头内外部情况制定自动化码头堆场策略,提高堆场空间利用率及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提升堆场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
AGV作为自动化码头水平运输的设备,主要负责运输集装箱。受岸桥和场桥装卸能力、水平运输距离和集装箱作业量增加等因素影响,水平运输环节是制约自动化码头发展的瓶颈。结合港口码头作业实际,采用"模型+实例+仿真"的方法对自动化码头AGV路径优化问题进行研究。结合道路交通流理论,提出交通虚拟环岛策略以避免多AGV在码头行驶时产生冲突和拥堵。在卸船作业流程下,采用e M-Plant仿真软件,对提出的交通控制策略从不同角度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AGV不同路径的选择影响着码头的作业效率。试验结果进一步提高码头作业效率,为自动化码头AGV路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集装箱自动化码头的水平运输设备与岸边、堆场作业设备之间存在耦合作业,从现阶段的自动化码头发展来看,其解耦方式是影响码头作业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一、前言耦合一词源自近代应用数学,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体系运动形式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集装箱自动化码头的水平运输设备与岸边、堆场作业设备之间存在作业匹配就是耦合现象的一种。在岸桥效率、堆场设备效  相似文献   

4.
徐旭丽  刘文毓 《集装箱化》2012,23(12):18-20
为提高设备运行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创建绿色环保集装箱码头,欧洲一些专业集装箱码头在集装箱平面运输上穿插性使用一拖多挂集卡作业方式。作为一种新的集装箱运输方式,一拖多挂集卡作业目前在我国公路系统的运行条件还不成熟。不过,在平面通过性较好的集装箱码头使用一拖多挂集卡作业方式有利于集装箱码头作业效率的提高及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基于以上背景,2010—2012年宁波港吉码头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吉码头)在港区集装箱平面运输中引入一拖双挂集卡  相似文献   

5.
<正>堆场是联结集装箱码头海侧作业与陆侧作业的重要节点,在集装箱码头作业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其管理水平和作业能力直接影响码头整体作业效率。随着自动化技术在集装箱码头的推广应用,堆场策划模式及相应的作业工艺也面临变革和调整。天津五洲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洲国际码头")针对堆场自动化改造需求,  相似文献   

6.
以安全事故频发的客滚码头前沿区域作为研究对象,提出通过将该区域进行精细化布置以及合理交通组织的方式,提高码头前沿作业的安全性与便捷性。为获得区域行人密度、在港时间、行走距离及卸船作业时间等评价指标,建立客滚码头前沿作业系统微观仿真模型。并以某客滚码头泊位为例,分析码头前沿功能区布置及交通组织方案对客滚码头前沿作业评价指标的影响,并给出推荐方案。实例证明,客滚码头前沿功能区精细化布置及合理交通组织有利于减少安全事故,并提升前沿作业便捷性。  相似文献   

7.
陈建明  任松  陈维斗 《集装箱化》2018,29(10):10-12
正自动化已成为当今集装箱码头发展的新趋势,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码头作业效率;但我国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进一步提高作业效率仍是首要任务。作为集装箱码头重要的装卸设备之一,岸桥的作业效率直接决定整个码头的作业效率。上海港洋山深水港区四期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以下简称"洋山四期码头")配备10台双小车岸桥。在双小车岸桥作业过程中,门架小车自动运  相似文献   

8.
集装箱码头进出闸口业务是码头业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根据中远集团和中远太平洋"管理提升"的要求,中远希腊比雷埃夫斯集装箱码头公司(PCT)在2012年底成功实施了自动闸口系统(AGS),极大提高了码头闸口通过效率和安全水平。但受到传统的外拖车提箱/还箱作业流程的影响,自动闸口系统功能一直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从2014年6月到2015年1月,PCT联合希腊各集卡公司、货主协会共同开发了一种基于外拖车司机卡的集装箱码头提还箱作业分配系统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在码头、堆场设备上安装无线终端系统和集装箱卡车上安装无线传呼系统,改变集装箱堆场分进、出口堆存方式,实现“满天星”堆存方式,使码头作业流程日趋合理,在提高集装箱堆场利用率的同时,可进一步提高码头的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0.
海港码头设计需对码头作业天数进行统计。波浪影响码头作业天数统计工作中,往往遇到波浪观测点与码头前沿水域位置不同的问题。本文结合南方某电厂煤码头工程实例,介绍建立波浪观测点与码头前沿水域的波浪关系,进而对波浪影响作业天数进行统计的方法。经分析论证,两点的波浪关系采用数学模型中2年一遇比波高成果,合理偏保守,可简化计算过程,最终得到波浪影响作业天数。  相似文献   

11.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双吊具工艺可提升码头作业效率。以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动化码头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双吊具作业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系统、作业设备、作业流程特点的基础上,阐述其作业工艺实现方式及其可支持工况。实际使用情况表明,该作业工艺具有可行性、优越性、可推广性,可为同类码头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罗勋杰 《集装箱化》2015,26(2):16-19
<正>自1993年荷兰鹿特丹港ECT码头投入运营以来,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获得长足发展。特别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范围内新建集装箱码头作业工艺系统基本以半自动或全自动化方式为主,其中,水平运输工艺系统对码头总平面布局及码头自动化程度和作业效率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基于世界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工艺系统应用现状及自动化设备发展情况,围绕自动导引车和跨运车技术参数对码头总平面布局的影响进行定性及定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超大型油轮在现有码头停靠、作业时的系泊情况,采用船舶系泊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分析研究了40万吨级油轮系泊作业时在长周期波及波浪、风、流联合作用下,系泊船舶的动态响应及对系缆力、护舷撞击力的影响。得出了40万吨级油轮在系泊作业过程中在不同波高及周期的波浪作用下运动量、缆力、撞击力的变化规律,提出在试验条件下40万吨级油轮停靠码头系泊作业的系缆方式及应注意问题。可为40万吨级油轮系泊作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码头可作业率决定着码头建成后的通过能力,对工程设计至关重要.在国际工程中,业主和咨询工程师通常会对码头可作业率提出明确的要求.但是,国内项目对于码头可作业率的要求相对模糊.通过对国内码头可作业天数分析方法的调查,发现国内通常采用简单的统计叠加分析法,根据船舶作业标准的限值扣除不同因素(如:风、浪、流等)影响码头可作业的...  相似文献   

15.
根据装卸的货种及用途,货运码头可分为集装箱码头、散货码头、件杂货码头、石油化工码头、滚装码头等. 货运码头的平面布置规划一般均依据功能进行适当的分区规划,例如码头前沿、货场作业区、辅助作业区、办公区等.本文主要针对码头前沿和货场作业区这一特殊环境条件的照明方式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6.
金健 《水运管理》1999,(9):6-8,31
一、先进的信息处理手段在国际集装箱码头管理中的应用集装箱码头从传统的“T”卡管理发展到现在的计算机网络配合无线电对讲机的管理,虽然已有很大的飞跃,但它不能适应集装箱码头更快捷、更高效的服务要求。计算机网络尚未实现现场作业时的信息传递,必须依靠无线电对讲机和内部纸制单证,因而使作业环节中决策管理层与现场操作层之间出现断层,整个作业过程必须以人作为中介进行现场管理,传递管理层的指示,既增加了作业环节,又介入了人为因素,致使信息传递不能通畅迅速,人为错误时有发生,在影响码头作业的同时也影响了码头自身形…  相似文献   

17.
缩短船舶在港非生产性作业时间是提高集装箱码头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零待时"制度的实施,将形成集装箱码头、船公司和口岸三方多赢的局面。分析了影响"零待时"的三个因素,并提出了实施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研究油码头在没有油船停泊和作业时靠泊大型干货船过驳作业可能产生的危害因素及对油码头安全性产生的影响,提出油码头安全保障技术和管理措施,为油码头转换为通用码头作业提供科学的安全保障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生产发展和码头靠泊作业安全的需要,对泰州港化工码头进行升级改造。通过分析原有码头的平面布置和结构现状,结合靠泊作业要求提出了码头平面改造方案,即在原"老码头"前沿及上游新建系靠墩,拆除原"接长码头"平台部分结构,新增系靠设施,并提出了相应的结构改造方案。改造后,原码头从靠泊5000t级液体化工码头升级为靠泊1万t级的液体化工码头。  相似文献   

20.
基于新海港码头现状以及发展要求,针对滚装码头实际运行能力能否满足运输需求、尤其是高峰期段码头能力适应性问题,通过建立滚装码头港航系统仿真模型,模拟客滚船港内作业流程,并对不同工况下高峰期段客滚船作业和运营进行重点分析,进一步剖析影响码头通过能力的因素。通过研究认为,在新海港区滚装码头建设过程中,对水域条件、船舶操作等因素对码头能力的影响考虑不足,致使部分新增码头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建议在类似工程规划建设中,加强航道能力、港池能力、码头能力与陆上配套设施能力协调的研究,以保障各系统能力均能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