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汝军  郭苹 《中国水运》2009,(2):105-106
通过对GMDSS系统设备配备规范的分析,提出GMDSS系统设备配备规范化之必要性。得出随着Internet、卫星GPS、卫星电子邮件、可视电话及手机通信技术的发展,GMDSS系统将成为更经济、更方便、更快捷、更可靠的通信综合系统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要闻     
《珠江水运》2013,(19):30-3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国际标准化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9月2日至6日,国际海事组织航行安全分委会第59次会议在伦敦召开。会议的议题主要包括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海事应用、电子航海技术、船舶定线制等。会议对我国提交的北斗系统海事应用提案进行了审议,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欧盟等国家的代表分别针对北斗系统的位置坐标基准、时间基准、精度以及测速精度等问题进行了质询、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航行安全、通信与搜救分委会第4次会议(NCSR4)于2017年3月6日到3月10日在伦敦召开,会议议题之一就是回顾"SOLAS"第四章及其附录,以容纳新的移动卫星系统,铱星系统作为最有可能纳入M-GMDSS的卫星通信系统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本文介绍了铱星系统加入GMDSS的进程以及铱星通信系统的组成和特点,铱星通信系统加入GMDSS后对于企业的影响,期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
正国际海事组织(IMO)启动了GMDSS现代化的相关工作。2012年,COMSAR第16次会议确定了GMDSS复审和现代化的任务范围,同年海上安全委员会(MSC)第90次会议正式批准并启动了"GMDSS复审与现代化"项目,项目包括高级复审、详细复审和现代化计划三部分内容;2013年,COMSAR第17次会议开始起草GMDSS高级复审结果的初步草案,在同年召开的IMO/ITU联合专家组第9次  相似文献   

5.
北斗短报文服务系统决定申请成为符合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要求的卫星通信服务提供方。本文在不较多改变现有北斗短报文体制的大框架之下,设计出一种兼容北斗GMDSS短报文服务系统与终端之间短报文接口,并通过“报警”、“位置报告”、“一般通信”、“广播”四个类型分别描述。接口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相关要求,而无需变更北斗短报文空间接口和终端模块设计,降低了终端的研发成本和北斗短报文服务系统加入GMDSS的改造难度。  相似文献   

6.
分析海上通信技术现状、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lobal Maritime Distress and Safety System,GMDSS)复审结果以及GMDSS现代化与E-Navigation的进程,研究E-Navigation发展与GMDSS现代化进程的关系。指出E-Navigation的发展需要现代化海上通信技术高效、稳定的网络支撑,需要GMDSS与之协调发展。提出GMDSS现代化必须与现代化通信技术充分融合,其本质是海上通信技术的现代化。GMDSS现代化是伴随通信技术发展而可持续发展的,其进程应包括"GMDSS初级现代化""GMDSS准现代化""GMDSS终极现代化"等3个阶段。提出GMDSS现代化各阶段的技术形态,指出只有实现GMDSS准现代化才能为E-Navigation战略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交通运输部软科学项目"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复审及现代化对策研究"通过验收。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由国际海事组织(IMO)主导并实施。2012年IMO正式启动GMDSS复审和现代化战略计划。作为世界航运大国和IMO成员国,我国也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工作。项目通过搜集、研究和整理大量国内外文献,系统梳理GMDSS复审各阶段所涉及的问题,成果为我国未来GMDSS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项目完成国际海事组织航行安全、通信及搜救分委会第二次会议GMDSS复  相似文献   

8.
IMO航行、通信与搜救分委会第7次会议(NCSR7)要点快报国际海事组织(IMO)航行、通信与搜救分委会(NCSR)第7次会议于2020年1月15日~24日在英国伦敦IMO总部召开,共有81个政府代表团、1个非正式会员(中国香港)和35个国际相关机构出席。本次会议共有23项议题,主要包括GMDSS卫星服务的最新进展情况、SOLAS第III章和第IV章有关GMDSS现代化的修订、在极地水域操作的非SOLAS公约船舶安全措施、IMO安全保安及环境相关公约规定的统一解释等。  相似文献   

9.
《中国船检》2001,(2):34-35
国际海事组织(IMO)无线电通信与搜救分委会(COMSAR)第五次会议于2000年12月11日至15日在伦敦IMO总部召开,会议讨论了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国际电信联盟(ITU)海上无线电通信事宜、卫星业务、误报警和干扰以及搜救事宜等多项议题.  相似文献   

10.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阶段。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信息感知和信息传输的重要平台,将为现代海运业的转型升级发挥重要作用。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特点入手,结合海上运输实际提出该系统在现代海运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程绪红  焦永强 《港口科技》2012,(11):22-25,32
为适应海洋工程发展的需要,研制了北斗卫星系统。阐述北斗卫星系统的定位、授时及短报文功能及其在航道工程中所要发挥的作用。分析海洋工程面临的问题。对北斗卫星系统对海洋工程施工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与展望,提出北斗卫星系统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方案,为北斗技术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拓展了思路与空间。  相似文献   

12.
<正>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安全委员会第106届会议(MSC 106)于2022年11月2日至11日在IMO伦敦总部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本届会议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拟订了海上自主水面船舶国际安全规则(MASS规则)的框架,通过了一批强制性文件的修正案,批准了新的SOLAS公约修正案草案(强制要求对全封闭式救生艇进行通风)和关于起重设备和锚操作绞车的新导则,批准了中国北斗短报文系统(BDMSS)加入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移动卫星服务。  相似文献   

13.
国际海事组织无线电通信和搜救分委会(COMSAR)第9次会议于2005年2月7日至11日在伦敦IMO总部举行,出席会议的共86个国家、1个联系会员和22个国际组织的代表。会议主要讨论了全球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卫星业务、应急无线电通信、误报警和干扰、加强海上保安、海上无线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北斗卫星发展,其信号覆盖范围及定位精度达到海上舰船安全监控系统的要求。现代海域流量控制系统大多基于AIS基站提供的船舶静态及动态数据,由于各类港口AIS数据格式不统一,流量控制及监控系统开发难度较大,维护困难。本文分析了船舶安全监控领域下北斗卫星的导航技术及通信网络结构,设计了基于北斗导航与GPRS网络相结合的舰船综合安全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海事》2014,(6):64-64
中国正式取得第一个北斗导航系统海事国际标准 5月14-23日,IMO海上安全委员会第93次会议在总部伦敦举行。会议上,IMO审议并通过了“船载北斗系统接收机设备性能标准”,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取得了第一个北斗海事国际标准。北斗海事国际标准化推进工作是由中国海事局和中国卫星导航管理办公室共同组织的重大专项,具体任务由总装航天研发中心和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牵头实施,研究机构和社会优势企业共同承担。未来,专项工作组将继续努力,争取尽早完成我国北斗系统海事国际标准化目标。  相似文献   

16.
《航海》2017,(5)
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的不断成熟,北斗技术呈现出应用范围扩大、功能不断增多、针对性不断增强的趋势。物联网、E航海、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兴起为航标信息化加入了新的元素,将北斗卫星导航技术融入到航标新技术中去,成为航标信息化系统发展的大趋势。本文阐述了北斗卫星技术和航标信息化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了初步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船检》2005,(3):70
国际海事组织无线电通信和搜救分委会(COMSAR)第9次会议于2005年2月7日至11日在伦敦IMO总部举行,出席会议的共86个国家、1个联系会员和22个国际组织的代表。会议主要讨论了全球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卫星业务、应急无线电通信、误报警和干扰、加强海上保安、海上无线电通信和技术的发展、客船安全等问题,经过讨论,对OSV、2000HSC、1994HSC、DSC规则进行了修改。  相似文献   

18.
3月16日至25日,国际搜救卫星组织第66届理事会(CSC-66)确认北斗系统搭载的6颗搜救载荷符合全球中轨卫星搜救系统空间段标准要求,标志着北斗系统加入国际搜救卫星组织的技术审核工作全部完成,这是北斗国际化工作取得的又一次重要进展,将有助于我国履行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提升全球遇险与安全报警效率.本届理事会我国由交通...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从中国海事局获悉,在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安全委员会第93次会议上,由中国制定提交的"船载北斗系统接收机设备性能标准"获得正式批准。这是国际组织批准通过的第一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在相关领域应用的国际标准,标志着中国北斗全球化应用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据悉,北斗海事国际标准化工作是北斗获得全世界海事领域广泛认可和接受的必要条件,是实现北斗全球航海应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安全可靠等特点。为探索北斗系统应用于船舶导航的定位的可行性,对比分析了北斗导航系统与GPS技术的单历元双频模糊度解算固定率和载波相位差分动态定位精度差异,结果表明北斗导航系统与GPS技术定位精度差异小,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满足船舶导航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