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某水电站库区一大型堆积体的地形地貌为切入点,首先对堆积体的形态及其物质结构进行重点分析,将堆积体分为两个不同的工程地质区域,然后对堆积体不同区域的地质成因进行了分析对比并推断其形成过程,最后考虑到水库蓄水后,库水位的变动必将对堆积体的整体与局部稳定性产生影响,因此采用二维极限平衡分析的方法,计算和分析堆积体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库区金沙江左岸山体发生滑坡以及堆积体后缘陡峭山体在风化、冰蚀等地质作用下的崩塌是堆积体形成的主要原因,且堆积体II区的形成时代晚于I区。堆积体整体与局部稳定性均具有较高的安全储备,但水库蓄水后堆积体前缘有可能发生小范围的浅层滑塌失稳现象。  相似文献   

2.
根据该斜坡现场调查和收集的资料,采用结构面网络模拟技术对山体的裂隙进行研究,应用楔体理论对各个危岩体进行定量数值计算,分析评价各危岩体的稳定性。应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法对斜坡整体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3.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垫层质量对于斜坡堤稳定性的影响。垫层质量选取扭王字块体稳定质量的1/20~1/10、1/40~1/30、1/60~1/50、1/100~1/90,在相同试验条件进行不规则波作用下的斜坡堤(含出水堤和淹没堤)稳定性影响研究,通过录像和拍摄手段记录试验过程。结果表明,淹没堤和出水堤在1/20~1/10和1/40~1/30这两种垫层质量时斜坡堤的稳定情况相近,均可在计算所得的稳定波高下保持斜坡堤的稳定性,只在极端波浪条件下发生失稳;而其余两种垫层情况下,堤身结构稳定性较差,出现堤身变形、堤顶高程下降、垫层跑出、扭王字块体失稳等形式的破坏。对比两种高程的斜坡堤,采用同样质量的垫层块石,淹没堤的稳定性比出水堤更好。  相似文献   

4.
罗本全 《中国水运》2010,(1):126-127
根据现场调查、勘探及试验成果,文中简要地阐述了震区某不稳定斜坡的基本特征、成因机制。通过成因机制分析,对该不稳定斜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定性评价,并对各种状态下的斜坡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的定量计算,认为该不稳定斜坡整体稳定性较好。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该不稳定斜坡的相应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刘涛  沈丰 《中国造船》1996,(2):71-78
救生钟初步设计阶段的强度与稳定与稳定性较核是根据潜艇规范或某些近似理论进行的。为研究整个钟体在各种载荷工况下的应力分布情况和总体抗失稳能力,采用有限元分析结构分析软件MSC/NASTRAN进行整体计算,对救生钟整个耐压壳体的强度和稳定性进行了计及壳体局部开孔和曲率突变影响的有限元分析。分析中考虑了初挠度和弹塑性对耐压壳体失稳压力的影响,得到了后屈曲阶段的载荷-挠度曲线。从救生钟各种工况下的整体变形  相似文献   

6.
基于饱和-非饱和土渗流理论,研究了库水位变化下堆积体边坡非稳态非饱和渗流场的变化,详细探讨了超孔压对边坡稳定的影响,并通过算例对比分析了不同库水位变动速率和岩土体渗透系数条件下对边坡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孔压对边坡稳定性影响显著,是否考虑超孔压的影响应该综合比较库水位降速和透水性的大小;当岩土体透水性很强时,库水位下降速率快慢对堆积体边坡的稳定性影响甚微,反之,当岩土体渗透性很弱时,应充分考虑超孔压的影响,为库岸堆积体边坡稳定性的评价做出正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格仓式圆筒作为深厚软土地基上人工岛围堰主体结构,其在围堰内部填土、外部尚未抛石斜坡堤工况下作用荷载复杂,难以采用有限元加载系数法进行稳定性分析。结合工程算例,基于强度折减法建立格仓式圆筒围堰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建议了基于强度折减系数-位移(Fv-S)曲线突变点法失稳判别标准,得到格仓式圆筒失稳模式和稳定性安全系数。结果表明格仓式圆筒结构失稳模式为筒体倾覆破坏,稳定性安全系数随格体入土深度增加而增大,随水平荷载和后方堆载的增加而减小。研究成果可为格仓式圆筒围堰工程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三峡库区巫山玉皇阁崩滑堆积体进行各种工况下稳定性分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崩滑体的前缘次级滑体在库水位影响下均处于不稳定状态,需要治理.在尽量减少拆迁占地和满足沿江路、集仙南路线型要求的前提下,对滑坡治理与沿江路、集仙南路的规划进行协调,对崩滑堆积体采取了锚杆、抗滑桩、挖方减我、护坡、设置截排水沟等5种措施,工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苍南霞关小学不稳定边坡威胁坡底数400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该坡体进行地质结构调查和稳定性研究十分必要。基于现场地质钻探,采用极限平衡理论计算滑坡的稳定系数。上部学校及杨府庙区不稳定斜坡体在天然状态下处于稳定状态,在饱水状态下斜坡处于欠稳定状态,在强降雨状态下将会发生滑动;下部民房不稳定斜坡体在天然状态下,处于基本稳定~稳定状态,在饱水状态下处于欠稳定状态,在强降雨状态下将会发生滑动。  相似文献   

10.
用ANSYS进行甲板板架稳定性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用ANSYS软件进行线弹性甲板板架稳定性计算的实用方法。介绍了采用ANSYS进行结构稳定性计算的理论及结构失稳计算的一般步骤,用支柱稳定性计算和板稳定性算例验证了ANSYS线弹性结构失稳计算的正确性,以此为基础研究了用ANSYS对甲板板架失稳的计算方法。通过对未简化和简化的两种甲板板架有限元模型的计算,表明采用简化的板架有限元模型可方便获得甲板板架结构的整体欧拉应力值。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云南省某不稳定斜坡的变形特征分析,运用瑞典条分法对其不稳定斜坡的稳定性做出计算和分析评价。主要考虑了天然状况、地震、暴雨等因素对不稳定斜坡的影响,得到在三种不同的工况下不稳定斜坡的稳定系数及所处状态。在考虑这些不稳定因素下,建议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来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2.
芦山"4.20"地震后,岩体裂隙有所扩张,为了评价芦山县围塔村危岩体的稳定情况,根据对危岩带进行详细的地质调绘,结合危岩体特征,失稳影响因素以及失稳模式对倾倒式、坠落式这两种破坏类型的危岩体进行稳定性评价,并采用定性判断以及定量计算,分析得出该区10处危岩体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情况,并对其进行相应措施治理。  相似文献   

13.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不规则波作用下、斜坡堤采用随机摆放扭王字块体时,波浪周期、堤顶高程改变对斜坡堤上前坡、堤顶及后坡上扭王字块体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波浪周期的变大,前坡扭王字块体稳定性逐渐增大,堤顶和后坡扭王块体稳定性反而减小,波浪对斜坡堤扭王护面的破坏位置由前坡向堤顶和后坡转移。同时,前坡扭王字块体稳定性随着堤顶超高的增加而减小,堤顶和后坡扭王块体随着堤顶超高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  相似文献   

14.
果多水电站下闸蓄水后,库区加赛堆积体前缘及后缘均出现裂缝,产生了蠕滑变形。本文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对堆积体进行了稳定性计算,并结合监测资料表明堆积体蠕滑形式为滑移型,试算结果显示堆积体沿滑裂面向库岸蠕滑一定距离后可达基本稳定状态,对此采取了以加强变形监测为主的应对措施。多年运行后,现场监测数据表明堆积体变形已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5.
救生钟初步设计阶段的强度与稳定性校核是根据潜艇规范或某些近似理论进行的,然而由于救生钟结构的复杂性,设计者希望得到调及局部开孔和曲率突变影响的整个钟体在各种载荷工况下的应力分布情况和总体抗失稳能力,采用有限元分析进行整体计算是最理想的办法,而且也是很有必要的。故此,应设计单位的要求,我们采用结构分析软件MSC/NASTRAN,对救生钟的整个耐压壳体的强度和稳定性进行了计及壳体局部开孔和曲率突变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滑坡稳定性地质宏观判断基础上,利用FLAC3D软件对滑坡天然状态的稳定性进行模拟分析。通过建立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和选取合理的计算参数,模拟堆积体天然状态的应力分布状况和变形规律。综合分析模拟结果,并结合宏观地质判断,对滑坡的稳定性作出正确评价。  相似文献   

17.
对于护面块体稳定重量的计算,目前最为常用的Hudson公式在计算护面块体稳定重量时,只考虑了波高的影响,没有考虑波陡对于护面块体稳定重量的影响。文章以两种不同重量的扭王字块作为斜坡提的护面块体,考虑3种不同的斜坡堤坡度,采用不同波陡的波浪进行护面块体稳定性的物理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波浪的波陡对于护面块体的稳定性具有影响,对于同一重量的扭王字块,护面块体失稳波高随波陡减小和斜坡堤坡度变陡而减小;K_d数随波陡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8.
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因素较为复杂,而人工堆填的高大炉渣边坡体由于其特殊的化学、物理力学性质,使其应力场及渗流场更加多变,稳定性不易控制。降雨以及江水位变化引起堆积体变形本质原因是堆积体水岩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本文通过对高炉渣物理力学性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初步分析结合渗流场-应力场耦合理论,探究了该特殊炉渣边坡在暴雨条件下的边坡稳定性,得出该类炉渣边坡在强降雨条件下稳定性较好,对强降雨抵御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9.
邹劲  王瑞宇  孙寒冰  蒋一 《船舶》2015,(5):40-45
为了研究三体滑行艇在高航速下的纵向运动稳定性,利用重叠网格技术对三体滑行艇在失稳时产生的"海豚运动"现象进行CFD仿真。根据艇底的压力分布特征分析了发生"海豚运动"的机理;利用二分法制定了若干计算工况,得到静水航行时的稳定速度上限线和失稳速度下限线,实现了对纵向稳定性界限曲线的逼近。将数值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表明该数值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刘鼎  王金  刘勇  吴梵 《船舶工程》2015,37(6):27-29
环肋圆柱壳通常在周向布置肋骨来提高其稳定性,在深水压力作用下,肋骨发生侧向失稳的可能性加大,进而影响环肋圆柱壳的整体稳定性。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法对环肋圆柱壳进行在静水压力和轴向压力作用下的特征屈曲分析,研究肋骨侧向失稳的屈曲特征,得到肋骨侧向失稳的判别方法,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