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南京港作为我国重要的江海型港口,经济地位突出,水上交通条件优越。目前,随着长江南京以下12.5m深水航道的开通,为南京港的发展带来了发展机遇,越来越多的船舶进出南京港,这给南京港的船舶引航带来了挑战。为了保障南京港引航安全,加快港口又好又快发展,有必要对南京港船舶引航风险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基于集对分析(SPA)构建评价模型,分析南京港船舶引航风险,以期为船舶引航风险管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长江南京以下12.5深水航道的建设,进江海轮的数量激增,船型也越来越大,这给船舶引航带来一定的压力。目前,我国通航水域内引航事故频发,尤其在一些特殊航段。草鞋峡水道作为进出南京港的重要水道,船舶交通密集,通航环境复杂,易发生引航事故。为了减少船舶引航过程中发生引航事故,保障水域通航安全,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草鞋峡水道船舶引航风险进行评价研究,以期保障船舶引航安全。  相似文献   

3.
船舶引航作为一项高风险的水上作业,引航安全备受重视。根据最新资料统计分析,自2000年以来,我国辖区水域内船舶引航事故频发,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给航运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为了减少航道内船舶引航事故,保障船舶引航安全,本文以长江江苏段航道为例,利用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航道内船舶引航风险,以期及早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客观、定量评价不同航道引航环境风险状况,并确定其风险等级,以航道通航环境为评价主体,增添反映被引船舶状况的客观量化指标,构建航道引航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熵权物元模型对其进行评价。根据待评价航道引航环境的风险特征和评价需求,使用Visual C++6.0开发基于熵权物元模型的风险评价软件,为引航作业和海事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在实例验证中,选取长江江苏段某4段航道,根据航道引航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其指标客观量化值,通过熵权物元模型处理得到其引航环境的风险等级。为对客观量化的评价结果进行检验,邀请20位引航员根据定性的评价标准确定4段航道的指标主观定性分数,通过风险评价软件对4段航道的引航环境风险状况进行重新评价,对比分析定性与定量评价的结果,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和软件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龙潭水道作为进出南京港的重要航道,航道两侧码头多、船舶密集,通航环境复杂,这给航道内的船舶引航带来很大压力。为减少航道内引航事故,保障船舶引航安全,本文将借助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龙潭水道内船舶引航风险。同时,结合龙潭水道内船舶引航风险,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期减少引航事故,保障龙潭水道内船舶引航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前,长江江苏段黄金水道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船舶通航密度不断增加,通航环境愈加复杂,船舶引航安全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与挑战。因此,本文基于证据理论(D-S)构建安全评价模型,对长江江苏段引航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分析,以减少引航事故,提高引航安全。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内河航道的迅速发展,进出长江江苏段的船舶日益增多,给船舶引航带来一定的挑战。目前长江江苏段内引航事故总体处于可控水平,但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根据事故统计分析,90%以上的引航事故涉及到引航员,引航员作为引航的主体,对引航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模糊理论,用数学方法定量分析引航员作业的可靠性,以期减少人员因素对引航安全的影响,保障引航安全。  相似文献   

8.
2016年,长江下游12.5米深水航道初通南京,沿江港口和航运企业争迎大船,充分享受到长江"黄金水道"溢出的"黄金效益",下游航运在享受深水航道初通带来巨大红利的同时,进江船舶的大型化、多样化也给引航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在分析目前长江下游引航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浅析了进一步提高引航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助推长江航运发展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船舶定线制对提高通航效率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江峰 《船海工程》2006,35(4):83-84
通过对比2001年~2005年相关航道流量、引航量、事故率及相关港口船舶到港量,说明《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规定》实施后极大地提高了长江江苏段的通航效率,并促进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扬州大洋船厂码头地处长江镇江段和畅洲北岔航道北岸线一侧,进出该厂的航道是一条距和畅洲北水道深槽约2.6海里的自然河槽,该河道内图注水深满5.0m的航槽宽度为80m左右且没有设置航标。近几年来进出大洋船厂的船舶已日驱大型化,船长在145~185m的船舶年交船量达40艘次。为了更好地解决服务地方经济与引航安全生产的矛盾,长江引航员根据多年引航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大型船狭水道看岸形引航操作方法。本文通过对进出该船厂船舶操纵性能、航道概况、引航注意事项、实例船引航等情况的介绍,已期达到引航安全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设工程被列为国家"十二五"的重点工程,深水航道通达南京完善工程将于2015年建成。长江引航中心对11.5米吃水海船进出南京燕子矶以下各港进行了可行性研究,为12.5米深水航道向上延伸积极准备相应的引航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各有关单位、船舶: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于2018年5月投入试运行,为保障长江江苏段12.5 m深水航道船舶通航安全,依据交通运输部《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规定(2013)》、江苏海事局《船舶航行富余水深管理规定》(2014年第3号通告),江苏海事局组织航运、航道等部门专家研究制定长江江苏段12.5 m深水航道船舶最大吃水控制标准,现通告如下:(1)江阴以上(南京新生圩至江阴大桥)12.5 m深水航  相似文献   

13.
随着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实施,南京港港口经济得到快速地发展,到港船舶越来越多、越来越大,长江引航事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引航员登离船安全直接影响船舶及港口的安全,因此有必要对港区内引航员登离船风险进行研究。本文结合实际工作情况,通过分析引航员登离船时存在的各种风险,提出相应应对措施,避免发生引航事故,保障引航员、引航船舶及港口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虾峙门航道流急、航道窄以及船舶密度大等特点入手,针对船舶在该航道航行时存在的引航风险,提出一系列安全引航对策和建议,并以一艘重载超大型油轮通过虾峙门航道为例,详述了安全引航对策的具体运用。通过探讨,旨在提高船舶在虾峙门航道引航的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储雁飞  周志寅 《中国水运》2010,334(5):54-55
有人说,只有在长江镇江段进行过大型海轮引航的引航员才算是“长江引水”,否则只能算是“海港引水”,因为长江镇江段历来是大型海轮进江的咽喉、瓶颈地段,镇江段的尹公洲水域更是被人称作“长江百慕大”。镇江海事局的统计资料显示,在2002至2004年间,镇江水域共发生一百余起水上事故,造成40余艘船舶沉没,37人遇难。该水域具有航道窄、水情复杂、船舶多的特点,其中每一个特点所造成的航行困难都是其它任何水道所无法比拟的,由此产生的引航安全风险之大也是其它水道所远远不及的。  相似文献   

16.
2018年新的《长江上海段船舶定线制规定》实施以来,长江口深水航道浮筒重新调整,超宽交会情况不断增多。船舶大型化趋势使得进出长江口深水航道大型船舶不断增多,现行超宽规定已不能满足通航的需要,迫切需要进行更新。从引航实践的角度对大型集装箱船长江口深水航道超宽交汇进行探讨,对可行性进行初步论证。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水运》2012,(12):3-4
长江引航中心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海事局,于1997年成立的一级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责是: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引航管理法规,维护国家主权,规范长江引航管理,集中统一归口管理长江引航工作;对外代表国家对进出长江的外国籍船舶实行强制引航,对内为进出长江的中国籍船舶提供引航服务。长江引航中心目前在武汉、芜湖、南京、镇江、江阴、靖江、张家港、南通、常熟、太仓、上海等长江开放港口设有11个引航站和江阴、浏河、宝山、扬中、南通(在建)5个引航交接基地,共有引航员550名(其中高级引航员102名、内贸引航员185名),是全国最大的引航机构之一。12.5米深水航道开通到太仓后,引领吃水11.5米的"河北之王"轮靠泊武港码头引领进江最大的海轮50万吨级"海上世界"号引领水面以上最大宽度达128.7米的超宽巨轮"雨燕"号引领最高达100米的"勘探3号"平台  相似文献   

18.
船舶引航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引航事故的频发给引航事业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目前,引航风险的预测已成为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引航风险的准确预测对减少引航事故具有重要意义。为得到准确的预测结果,本文采用贝叶斯理论,结合长江近年来引航船舶及事故数量的实际情况,对长江引航风险未来情况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9.
液化天然气(LNG)因其在绿色航运、节能减排中的显著优势,正成为未来船用燃料的首选。长江江苏段是长江干流通航条件最好、船舶通过量最大的"钻石"航道,12.5米深水航道工程的竣工,全面提升了长江南京以下沿岸港口"大船"效应。研究江苏段航道LNG船舶通航安全是更大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优势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大型船舶的操纵特点、长江上海段的通航环境进行分析和总结,并结合对长江上海段的长江口灯船附近、深水航道D8灯浮附近、圆圆沙灯船附近、外高桥航道水域、吴淞口水域、宝山警戒区等六个事故高发区的风险分析,提出了大型船舶进出长江上海段所面临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