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建筑废渣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试验分析不同再生骨料和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表明掺入矿物掺合料的建筑废渣混凝土的抗氯离子能力不弱于普通混凝土,满足建筑废渣混凝土用于海洋工程的耐久性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大量船舶进行脱硫改造的需求,介绍脱硫系统的构成与形式和脱硫原理与脱硫系统配置要求,论述脱硫设备安装、脱硫管系泵压试验和脱硫系统调试等脱硫系统安装工艺。经实船验证,脱硫系统安装工艺对其他船舶的同类施工具有借鉴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科海拾贝     
《航海》2000,(2)
能下海清理的机器人 英国AEA技术公司研制出可在海底恶劣条件下工作的机器人,它可以有效清除海洋钻井平台钻探过程中产生的废渣,从而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据估计,仅北海海底目前就有废渣150多万吨。AEA公司研制出的机器人,可通过伸缩式吊杆放入钻井平台下的海底。操作人员身处钻井平台上,通过计算机即可对机器人进行遥控操作。废渣经机器人抽送至平台后,将经过特殊的清洁处理,最终再重新进入海底岩层之中,从而使废渣产生的环境污染减少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4.
修船表面处理工艺产生的大量除锈废渣和喷涂过程产生的漆雾及有机废气,其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消耗大量的能源,需要考虑综合治理并采用合理的余热利用技术。结合理论计算,分析修船表面有机废气协同治理与余热综合利用技术。归纳常见的涂装有机废气治理技术,分析修船表面除锈废渣干馏尾气与表面喷涂有机废气协同治理与余热综合利用技术,理论计算干馏尾气和有机废气燃烧余热量,并计算修船表面除锈废渣干燥脱水辅助热源加热量。结果表明,充分利用工艺余热,可节约除锈废渣干燥脱水加热量约60%。  相似文献   

5.
脱硫塔是船用烟气脱硫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传统的喷淋脱硫塔存在着体积大、能耗大、难以安装等缺点。提出一种利用旋风分离器原理的新型脱硫塔,并利用FLUENT软件,采用雷诺应力模型(RSM)和组分传输模型对塔内的强旋流场和化学反应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基于模拟结果可以观察旋流脱硫塔内的流场分布以及反应物质的浓度分布,从而反应了旋流脱硫塔的脱硫效果,为旋流脱硫塔的设计和可行性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针对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IMO)船舶硫氧化物(SO_x)排放限值要求,结合陆用镁法脱硫技术和实船应用环境,开展Ⅰ型镁基混合式船舶烟气脱硫系统设计和试验研究。采用台架试验方法分析关键设计参数对脱硫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大脱硫系统的液气比、气速,或增加喷淋层数量,均可提高脱硫效率,但会造成脱硫系统的压损增大。根据试验结果优化脱硫系统的设计参数之后,在自动运行模式下,开式脱硫系统和闭式脱硫系统的SO_x排放均能达到等效0.1%硫含量燃油的限值,洗涤水排放满足IMO法规的要求,可为脱硫系统的实船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海水脱硫在船舶硫氧化物排放控制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义平  许乐平 《船舶工程》2011,33(Z2):161-165
文章主要阐述了海水湿法烟气脱硫的脱硫过程、机理以及脱硫效率的影响因素;并对船舶应用海水湿法烟气脱硫,提出了部分注意事项和解决方案,方案可供船舶设计应用参考.文章同时展望了船舶烟气海水脱硫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针对船用脱硫塔在船舶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屈服、屈曲与振动方面的结构安全性问题,以某散货船拟采用的脱硫塔为研究对象,分析船用脱硫塔的载荷情况,通过有限元软件评估船用脱硫塔的屈服、屈曲强度与振动特性。结果显示,该船用脱硫塔屈服强度满足许用要求,在温度载荷作用下外壁局部产生较高应力;采用屈曲特征值分析法初步判断该脱硫塔不会发生屈曲;在脱硫塔外壁设置环状加强筋,能有效提高脱硫塔固有频率,避开共振频率范围,经济性远优于增加塔壁板厚。  相似文献   

9.
在烟气脱硫过程中,脱硫剂的选择对脱硫效率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本实验自搭鼓泡装置进行模拟烟气脱硫实验,分别选取碳酸钙、氧化镁以及水菱镁为脱硫剂进行模拟烟气脱硫实验,研究在相同的反应温度、鼓泡深度以及搅拌速度下,以上脱硫剂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模拟烟气脱硫实验中,水菱镁的脱硫效果最高,可达96.77%,可以作为脱硫剂进行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为减少环境污染、节省改装成本,对船舶脱硫改装技术进行介绍,阐述不同改装设计的优缺点,并分析脱硫改装市场前景。研究表明:相较于开式脱硫改装,闭式脱硫改装和混合式脱硫改装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研究成果可为船舶脱硫改装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验证安装脱硫塔对船舶局部结构的振动影响,以某18万吨级散货船为研究对象,从是否安装脱硫塔、安装同类型不同型号脱硫塔和安装不同类型脱硫塔这3个因素着手,对比分析上述因素对局部结构的振动影响,并对振动剧烈的结构提出优化方案.分析结果表明:脱硫塔的安装会导致船舶局部结构的振动加剧;对于不同类型的脱硫塔,安装I型塔较安装U型...  相似文献   

12.
2020"限硫令"的实施对航运业产生了重大影响,部分船舶采取安装尾气脱硫装置作为替代措施。为推动解决海事部门对安装脱硫装置船舶尾气排放合规性的监管难题,通过研究大型集装箱船舶"C"轮的脱硫装置和船舶尾气排放在线监测数据,验证了尾气在线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规律性,发现脱硫装置存在脱硫滞后性。因此,可用船舶尾气在线监测数据验证外部遥感技术监测尾气排放数据的准确性,同时可用于指导尾气脱硫装置及尾气排放合规性的现场监管。  相似文献   

13.
李国诚 《中国水运》2013,(12):158-159
文中以切向船用脱硫塔为研究对象。在对船用脱硫塔进行简化建模的基础上,使用Gambit软件对该模型进行网格划分。船用柴油机额定工况下,基于Fluent软件,计算脱硫喷淋塔内的三维流场。通过对模拟计算结果的定性分析,表明塔内气流场有着规律性的分布;证明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船用脱硫塔的流场是可行的;为后续船用脱硫塔内喷淋方式布置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脱硫系统试航旨在验证主机、发电机、锅炉等最大负荷运行时,烟气经脱硫系统处理后,烟气SO_X和洗涤水的PH值、PAH值及浑浊度满足规范排放要求;脱硫系统烟气处理能力达到设计参数,并满足IMO法规和船级社规范要求。通过研究,确定2 500 TEU集装箱船混合式脱硫系统试航方案中负载大小、试验项目及步骤、负载形式,确保方案的可实施性,验证脱硫有效性,降低试航成本,缩短试航的时间,并取得产品证书、IAPP等证书。另外通过试航测量接入脱硫系统的油耗与不接入的油耗的比较,验证该型号脱硫塔的使用对于船舶运行油耗几乎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5.
受环境污染影响,船舶航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污染物亟需得到有效处理,当前船舶废气脱硫系统存在流动等参量不明确的问题,导致系统排气背压值过高,设计一种基于CFD的船舶废气脱硫系统。硬件部分:利用三相/二相转换器,连接脱硫吸收装置以及电力配置;软件部分:根据流体相介质的连续性特征,计算颗粒物流动等参量,基于CFD设置软件脱硫模块功能,借助求解器对话框获取相关参数。此次设计的船舶废气脱硫系统,与另外2种脱硫系统的排气背压值均值分别为1 576.74 Pa,1 920 Pa,1 964.67 Pa,证明融合了CFD的废气脱硫系统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2020年1月1日生效的新MARPOL公约中,有关船舶尾气排放的强制性要求,对公约生效前已建造的40万吨级油轮、散货船进行加装脱硫系统改造,使船舶达到新公约强制性要求,扩大船舶适航区域,为船东提升经济效益。文章介绍船舶脱硫系统组成、脱硫改装施工组织、施工过程与质量控制,特别是脱硫改装中玻璃钢管与新型超级双相不锈钢材料的工程应用,为船舶脱硫改造工程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船用脱硫塔的脱硫效果,基于带余热回收的新型脱硫塔模型,将第1层喷淋层置换为喷雾层,以改善其喷淋条件.在此基础上,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模型和双膜理论建立脱硫塔仿真模型;针对典型工况,利用FLUENT软件模拟计算塔内流场参数和SO2吸收状况.对喷淋角度、喷淋层间距、喷淋温度和喷雾层位置等设计参数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该脱硫塔的最佳喷淋角度为170°;喷淋层的最佳间距为2.5 m;喷淋的最佳温度为300 K;喷雾层的最佳位置为第1层.综合最佳喷淋参数,该脱硫塔的脱硫效率为96.32%.  相似文献   

18.
针对船用开式海水湿法洗涤工艺存在的二次污染问题,以及常规的船用闭式湿法洗涤脱硫工艺存在的药剂价格高、长期运行脱硫成本高的问题,开发一种更经济高效的船舶脱硫工艺。基于中试级模拟船舶废气处理系统,通过试验对比Ca(OH)2、CaO、Mg(OH)2、MgO、NaHCO3和NaOH等6种常见碱性添加剂的湿法洗涤脱硫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质量分数下,CaO浆液的脱硫性能好,药剂成本远低于另外5种脱硫剂;当烟气流量为50Nm3/h,烟气温度为200℃,SO2初始浓度为0.05%时,质量分数为0.5%的CaO浆液的脱硫效率高于98%,维持90%以上脱硫率的时间长达85min,对应脱除1mol的SO2消耗的分析纯CaO的成本仅为2元。进一步通过试验研究主要工艺参数对CaO浆液脱硫性能的影响,并对洗涤液中的脱硫产物进行表征分析,探究CaO浆液脱硫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CaO在船舶废气闭式湿法脱硫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船舶脱硫塔系统的分类梳理,不同类型脱硫塔系统特性的分析,结合实船自身特点,阐述现阶段脱硫塔系统在船舶上的应用,并对未来的应用提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邱丰  许乐平 《珠江水运》2014,(20):80-81
目前船舶尾气处理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脱硫、脱硝、及脱硫脱硝一体化,而忽视了对二氧化碳的处理,本文结合最近兴起的废气再循环技术(EGR)技术,介绍了三种走在技术前沿的脱硫脱碳联合处理技术,通过与EGR技术的结合,真正实现了脱硫脱硝脱碳的全面处理,氨水联合脱硫脱碳技术、钠碱溶液联合脱硫脱碳技术和尿素水解、电解后联合脱硫脱碳脱硝技术都有吸收效果好,耗费资源少,产物无二次污染的特点,在未来船舶尾气处理技术的发展中拥有不可估量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