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恺  徐敬 《舰船电子工程》2002,(4):42-44,24
超视距导弹攻击是现代海战中的主要进攻样式,能否有效地防御超视虎导弹攻击对于夺取海战的胜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此问题,从通信对抗的对象的选择,压制系数的选择、干扰舰艇的配置,干扰功率的确定等几个方面对超视距导弹攻南引导网通信对抗战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3.
超现距导弹攻击是现代海战中的主要进攻样式,能否有效地防御超视距导弹攻击对于夺取海战的胜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此问题、从通信对抗的对象的选择,压制系数的选择,干扰舰艇的配置,干扰功率的确定等几个方面对超视距导弹攻击引导网通信对抗战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现代战争中,超低空武器已成为取胜的杀手锏。而超视距雷达是发现远区超低空飞行物、视距以外地面海面目标的有效手段,是制敌取胜的关键;依靠大气折射是雷达实现超视距的一种有效形式。因此,开展战区及关心区域的气象条件研究并形成长时间不断完善的数据库,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本文在对大气产生超视距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现在采用的气象测量设备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区域性大气折射率模型的建立和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跨平台导弹超视距引导模型的建立,讨论了警戒雷达测量误差对引导精度的影响;并采用α-β跟踪滤波对雷达探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减少目标引导误差范围.通过仿真计算,探讨了数据预处理对导弹攻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水面舰艇舰载超视距雷达和舰载直升机进行超视距目标定位的方法,对典型超视距雷达和直升机目标定位方法的精度误差来源及构成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舰载雷达和直升机在远程定位的作战使用中的战术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直升机成为超视距导弹攻击引导兵力的需求,对直升机超视距引导定位方法及解算模型进行探讨,采用大地主题正反解方法,建立惯导大地法、航姿大地法、双向定位法三种不同引导定位方法的定位解算模型,并编程进行模型解算,为舰载反舰导弹进行精确超视距导弹攻击提供引导保障。  相似文献   

8.
交叉定位是舰载微波超视距雷达最主要的定位方式.为提高舰载微波超视距雷达的定位精度,本文从交叉定位的几何关系人手,运用最小二乘估计定量分析了交叉定位的定位误差。基于该定量分析,结合实战要求,提出了舰载微波超视距雷达进行多舰交叉定位时的战术应用原则。这一原则的提出具有一定的战术意义和实战价值。而且交叉定位误差计算公式对交叉定位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地波超视距雷达作战效能评估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地波超视距雷达组成和任务,采用WAEAC系统效能评估模型,通过对系统的可用性向量A、可信性矩阵D、能力向量C以及抗干扰效果因子KAJ的建模,推导出地波超视距雷达系统作战效能方程,为该雷达的研制、推广、改进及作战使用提供辅助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航母的海上运动严重影响着舰引导雷达的测量精度。为排除航母运动的影响,提高雷达测量精度,分别分析了航母的平移运动和摇摆运动对雷达测量值的影响规律,并建立相应的误差模型。通过选取合适的航母运动参数,仿真航母的摇摆姿态角,进而根据误差模型仿真航母摇摆运动对雷达测量俯仰角和方位角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着舰引导雷达的方位角误差与航母艏摇角成线性关系,且与纵摇角无关;俯仰角误差与航母纵摇运动高度相关;距离误差不受航母摇摆运动的影响,且与航母平移运动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2.
预警机在海上编队防空作战中的效能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预警机在海上编队防空作战中的使命,对预警机系统的战技术指标进行了深入分析,建立了预警机防空综合作战效能评估体系;结合实例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预警机在海上编队防空作战中的效能进行评估。对发展、改进和完善海上预警飞机,具有参考价值;对作战方案的制定和模拟训练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混凝土早期裂缝形成的原因,并从材料和施工方面提出了减少或防止混凝土开裂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选择适宜的水泥.引入一定量的矿渣粉或粉煤灰取代水泥,掺入一定量的膨胀剂和减缩剂,施工中控制内外温差,浇水养护,可以减少或防止混凝土早期开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准静态法,建立计算模型,利用物理光学法和物理绕射理论,计算旋转螺旋桨在不同入射角下的后向RCS值,分析旋转螺旋桨的后向雷达散射截面与叶片扭角和叶片数量的关系。认为调整螺旋桨叶片扭角能改变RCS最大值出现方向;增减叶片可改变螺旋桨RCS变化周期,但不会改变RCS最大值。该研究结论对含螺旋桨飞行器的隐身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