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术前化疗对中晚期食管癌原发病灶和转移淋巴结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1 996年 5月~ 2 0 0 0年 1 0月间收治且资料完整的 1 3 3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3 3例中术前化疗 6 8例 ,单纯手术 6 5例。术前化疗组纵隔淋巴结转移比例和转移度分别为 1 6 2 %和 4 9% ,单纯手术组为 6 6 2 %和 3 2 3 % ;术前化疗组腹腔淋巴结转移比例和转移度分别为 2 6 5 %和 6 9% ,单纯手术组为 47 7%和 1 2 1 % (P <0 0 5 )。术前化疗组 3年生存率为 45 8% ,单纯手术组为 44 4% ((P >0 0 5 ) )。术前化疗组出现复发和转移 1 6例 ,单纯手术组 7例 (P <0 0 5 )。结论 术前化疗不仅对原发灶有治疗作用 ,对转移淋巴结也有作用 ,术前化疗后原发病灶和转移淋巴结完全缓解率低是食管癌远期效果不佳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Met蛋白与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蛋白在舌鳞癌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舌鳞癌患者46例作为实验组,另取同期在我院进行良性肿瘤切除患者27例作为对照组,正常组织为正常组,均进行免疫组化测定C-Met蛋白及HGF蛋白的表达。结果实验组中C-Met的阴性表达率为21.7%(10/46),弱阳性表达率为26.1%(12/46),强阳性表达率52.2%(24/46);对照组的阴性表达率为77.8%(21/27),弱阳性表达率为15.8%(5/27),强阳性表达率为3.7%(1/2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中HGF蛋白的阴性表达率为17.4%(8/46),弱阳性表达率为58.7%(27/46),强阳性表达率23.9%(11/46);对照组阴性表达率为63.0%(17/27),弱阳性表达率为37.0%(10/27),强阳性表达率为0.0%(0/2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C-Met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GF蛋白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et蛋白及HGF蛋白在舌鳞癌细胞中有显著性表达,且与舌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的表达与乳腺癌肿瘤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进行VEGF-C染色,并用D2-40标记肿瘤淋巴管。取15例乳腺纤维腺瘤标本做对照。结果乳腺癌组VEGF-C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VEGF-C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和腋淋巴结转移相关;VEGF-C表达阳性组肿瘤淋巴管密度大(P<0.05),腋淋巴结转移组VEGF-C表达水平高。乳腺癌组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管染色,以肿瘤间质组织中淋巴管生成为主。淋巴管密度与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腋淋巴结转移组的肿瘤淋巴管密度比无淋巴结转移组高(P<0.05)。结论乳腺癌中存在淋巴管生成,且主要发生在肿瘤间质组织中;VEGF-C表达与肿瘤淋巴管生成及腋淋巴结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CTEN蛋白(CTEN)和E-钙粘附蛋白(E-cad)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GFR、CTEN和E-cad在36例正常肺组织和82例NSCLC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NSCLC的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EGFR,CTEN和E-cad在82例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8.5%(48/82)、69.5%(57/82)和28.1%(23/82),在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9%(5/36)、0.0%(0/36)和100%(36/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CTEN和E-cad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NSCLC中EGFR与CTEN表达呈相关性(r=0.530,P<0.001),而E-cad与EGFR和CTEN表达呈相关性(r=0.499,P<0.001;r=0.333,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TEN表达水平可作为NSCLC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EGFR、CTEN和E-cad可能在NSCLC的发展、浸润、转移中起一定的作用;同时对预测NSCLC的预后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及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淋巴管生成、乳腺癌的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2例乳腺癌组织、15例乳腺纤维腺瘤中VEGF-C、CXCR4的表达。结果 72例乳腺癌组织中VEGF-C、CXCR4的表达率分别为76.4%、58.3%,显著高于乳腺纤维腺瘤组织(20%、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C、CXCR4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雌孕激素受体(ER、PR)的表达无关(P>0.05),而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管的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结论 VEGF-C、CXCR4在介导乳腺癌细胞淋巴管浸润及淋巴结转移中可能起重要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临床I期(cI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微淋巴管密度(MLVD)、淋巴结转移及其与化疗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I期NSCLC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肺组织中VEGF-C的表达,计数MLVD,检测血清VEGF-C蛋白含量,并结合病理淋巴结转移情况和化疗前、后VEGF-C蛋白含量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NSCLC中,VEGF-C呈过度表达,与癌旁组织和正常肺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癌组织中淋巴结阳性组和淋巴结阴性组的VEGF-C阳性表达率(91.9% vs. 76.7%)、MLVD[(20.0±4.8) vs.(10.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VEGF-C蛋白含量与组织检测VEGF-C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848, P<0.01),化疗患者化疗前血清VEGF-C蛋白含量(237±72.3)ng/mL较化疗后(178±69.2)ng/mL变化明显(P<0.01).结论 VEGF-C在cI期NSCLC中过度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血清VEGF-C蛋白含量测定是一种有效的VEGF-C检测方法;化疗前、后血清VEGF-C蛋白含量的变化可以预测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乳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VEGF-C mRNA的表达情况,取15例乳腺纤维腺瘤标本作为对照.结果 乳腺癌组VEGF-C mRNA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组VEGF-C mRNA的表达率及表达程度高于淋巴结非转移组(P均<0.05);VEGF-C mRNA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638,P<0.01).结论 乳腺癌中VEGF-C mRNA的表达水平增高;VEGF-C mRNA的表达促进乳腺癌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组织蛋白酶D(CD)与胆管癌的分化、临床分期、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 5 6例胆管癌石蜡标本CD的表达。结果 CD在胆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 6 0 7% ,其表达与组织学类型和组织分化程度无关 ,与临床分期有关。CD在浸润组和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71 8%和 83 3% ,与未浸润组 (35 3% )和淋巴结未转移组 (5 0 % )相比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CD与胆管癌的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可作为判断胆管癌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CyclinE及 p5 3的表达与早期胃癌进展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 1 0 8例早期胃癌CyclinE及p5 3的表达。结果 CyclinE及p5 3的表达与病人性别及肿瘤组织学类型有关 (P <0 0 5 )。CyclinE异常表达与肿瘤部位、浸润深度及胃壁淋巴管浸润有关 (P <0 0 5 )。CyclinE及p5 3联合异常表达的肿瘤多位于粘膜下 ,伴有淋巴管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结论 CyclinE及 p5 3联合异常表达促进早期胃癌的进展及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定量检测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并评价其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定量检测66例胃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及 11例胃良性病变组织中的Tiam1 mRNA拷贝数,同时将CK18作为淋巴结微转移的标志基因,定量检测24例病理诊断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199枚淋巴结的CK18mRNA拷贝数.结果 66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92.42%(61/66)Tiam1 mRNA表达阳性,而癌旁为19.70%,胃良性病变组织11例只检测到1例Tiam1 mRNA表达,胃癌组织Tiam1 mRNA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χ2=70.86)和良性病变组织(χ2=41.74)(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96,P<0.01).胃癌组织中Tiam1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和良性病变组织(4.92×105 vs. 0).66例患者根据淋巴结转移分为3组;24例病理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通过淋巴结CK18mRNA的定量检测, 15例存在微转移.微转移组(9.51×104)及病理转移组(2.99×106)Tiam1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未转移组(4.54×102,P<0.01).结论 Tiam1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胃癌组织Tiam1表达水平可能决定癌细胞淋巴转移的倾向,可以成为术前评估转移的实验诊断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Sentinelnodebiopsy (SNB)techniqueislikelytoradicallymodifythesurgicalmanagementoftheaxillainbreastcancerpatients[1 6] .ThepossibilityofSNBmayenablesurgeontorefrainfromaxillarylymphnodedissection (ALND )inclinicallynodenegativebreastcancer patientswithhistol…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1)、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及肺耐药蛋白(LRP)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分析它们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切除的42例乳腺癌组织、42例癌旁组织及50例乳腺良性病变中MDR1、BCRP和LRP mRNA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MDR1、BCRP、LRP 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47%、38.09%及61.90%,与癌旁组织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相比阳性表达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MDR1mRNA表达与绝经状况呈完全正相关(r=0.398,P<0.01),与腋窝淋巴结状况呈完全正相关(r=0.398,P<0.01);BCRP mRNA表达与腋窝淋巴结状况呈正相关(r=0.355,P<0.05);LRP mRNA表达与绝经状况、年龄、腋窝淋巴结状况及肿瘤大小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MDR1mRNA和BCRP mRNA表达呈正相关(r=0.652,P<0.01),LRP mRNA与MDR1mRNA表达无相关性(r=0.147,P>0.05);LRP mRNA和BCRP mRNA表达无相关性(r=0.111,P>0.05)。2个耐药基因共表达率为47.61%,2种或3种耐药基因共表达率为61.89%。结论乳腺癌组织中存在耐药基因MDR1、BCRP和LRP的表达,单基因和多基因协同作用,以多基因共表达为主;检测MDR1和BCRP基因表达水平可辅助临床判断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科学合理地识别轨道交通网络的关键节点,并制定针对性的维护管理措施,有助于保障轨道交通的稳定运行。网络中的节点在局部发挥着对外传输与连接的作用,在全局中影响着网络的传输效率,同时,也必然受到其他节点的影响,本文提出一个考虑邻居节点影响的改进节点度模型评价节点的局部重要性,以及一个考虑其他节点影响的改进节点效率模型评价节点的全局重要性,基于改进的节点度模型和节点效率模型构建节点网络拓扑结构重要度评价模型,综合反映节点的局部重要性和全局重要性,也能反映其他节点对目标节点的影响;以进出站客流和换乘客流为基础建立节点客流量重要度评价模型;进一步构建综合考虑节点网络拓扑结构重要度和客流量重要度的关键节点识别模型,更加全面地评价节点的重要性,并以西安市数据为基础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模型所识别出的关键节点,能很好地体现节点在网络中的功能特性;排名前5的关键节点失效,会导致客流损失34.41%,网络效率降低57%,相对最大连通子图比例下降91.82%,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56年到1990年共收治乳腺恶性肿瘤病人2644例,其中经病理确诊的乳腺肉瘤21例,占同期乳腺恶性肿瘤病人的0.8%。6例腋下淋巴结肿大,占28.6%。病检均非肿瘤转移。本组资料表明乳腺肉瘤的发病年龄较乳癌为轻,45岁以上及病史1年以上者预后较好。因乳腺肉瘤多经血道转移或局部浸润,很少转移到腋下,治疗以肿瘤切除和乳腺单切为主,放疗的价值还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中端粒酶活性与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凋亡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端粒序列重复扩增法(TRAP法 )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缺口末端标记 (TUNEL)法对 6 8例乳腺癌标本进行端粒酶活性和细胞凋亡的检测 ,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 8例乳腺癌标本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 88.2 % (6 0 / 6 8) ,细胞凋亡指数为 (5 6 .7± 15 .3) % ;端粒酶活性强度及细胞凋亡指数与患者的年龄无关 (P >0 .0 5 ) ,与肿瘤的大小、分级、分期、腋淋巴结转移数、激素受体状况有关 (P <0 .0 1) ,即端粒酶活性越高和 (或 )细胞凋亡越少 ,则肿瘤分化程度越低 ,提示预后越差。端粒酶活性强度与细胞凋亡指数呈明显的负相关 (r=- 0 .6 7,P <0 .0 1)。结论 乳腺癌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凋亡与肿瘤大小、分级、分期、淋巴结转移数和激素受体状况有关 ,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凋亡的检测有助于乳腺癌的临床分析 ,并有望成为预后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6.
阐述公路网节点重要度的概念,提出运用层次分析法与主成分分析法的联合评价方法来确定节点重要度的新思路。并对长株潭"3+5"城市群的8个城市节点进行实证研究,综合分析结果,确定各节点在城市群公路网规划中的重要度。  相似文献   

17.
曹静  范炳全 《交通标准化》2009,(11):146-149
为有效、合理地选择运输通道内的节点,从节点功能定位、运输需求特性以及运输方向的不均衡性出发,对常用方法进行修正,建立更能反映实际运输需求情况的节点综合重要度计算方法,并提出以最大范围地覆盖节点需求重要度为目标的选线方法。经温州区域综合运输通道实例验证,该方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深入贯彻落实“四好农村路”建设精神,及时了解新时期我国农村物流网络体系的发展现状,探索农村物流网络节点建设的发展对策,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文献调查等调查方法以及指标对比分析法、分组分析法等统计方法,对农村物流网络节点的数量、分布规律及特点等进行了分析,对农村物流运输组织模式类别进行了划分,并总结了各模式下农村物流网络节点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下一步推进农村物流网络节点发展的思路,认为构建我国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应注重因地制宜,坚持“建管运”并举,促进物流服务与产业发展协同联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