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6月13日.首届陆上客运产业发展论坛深圳开幕.并与中交协地客委五届二次会议同期举行.短短两天论坛中,近300名参会人员针对“大部制改革后道路客运与城市公交融合发展”、“铁路提速和轨道网快速发展下公路客运发展机会及应对策略研讨”、“城乡一体化形势下农村客运发展机会及应对策略研讨”以及“客运营销的难题与对策”四个命题.或进行专题演讲,或进行高端对话.精彩论点迭出。  相似文献   

2.
关于建设公路快速客运系统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随着高速公路网建设的蓬勃发展,公路快速客运应运而生,方兴未艾,成为公路客运新的“换代产品”。加快建设公路快速客运系统,提高公路客运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竞争力以及公路快速客运在公路客运不同运输服务产品中的竞争力,适应新形势下客运市场的需求,是当前交通主管部门、运输行业管理和公路客运经营者共同关心探讨的课题。笔者就此谈谈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正> 近年来,我们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结合三明市道路客运工作特点,积极探索道路客运集约化经营的办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主要做法和体会分述如下,与同行共讨。 一、实行客运线路集约经营是客运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道路运输事业在“有路大家走车”政策的推动下,客运市场呈现出“国有、集体、个体一起上”的繁荣局面。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年均增幅12.16%和16.57%,基本上满足了社会的需要。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客运车辆盲目发展,三明至所属诸县(市)客运主干线普遍存在车多客少现象,导  相似文献   

4.
孙贵 《综合运输》2000,(7):26-30
<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给道路客运市场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各种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的迅速建设,为道路运输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春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道路客运市场已经出现了许多原来无法预见的新的困难和矛盾;如不能认真加以解决,势必要成为我国道路客运市场发展过程中的桎梏。为此,笔者在广泛实践调研的基础上,对此进行了一次尝试性的探索,并对“道路客运”当前存在着十个矛盾,初步讨论如下。 一、现行管理机制与市场建设之间的矛盾 近年来,道路客运市场以其相结投入少、见效快的特点,成为当前社会投资的“热点”之一。国营、集体、私营一起干,客运市场表现出极其兴旺局面。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问题不在于“快”,而是在于有些“乱”。在农村,非法营运的  相似文献   

5.
客运市场正面临“洗牌”,传统主业内容发生改变,面对当下的竞争态势,公路客运企业不能束手无策。被动应对,而应该扬长避短,主动求变。以创新精神推动企业继续向前,“多元化”成为公路客运企业未来发展之路。当前,一场发生在传统交通运输格局、尤其是客运格局的变化已不可逆转。对于公路客运企业而言,以高铁、城铁为主的铁路冲击波带来的影响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6.
《运输经理世界》2009,(5):11-11
随着端午小长假的到来,各地频传公路客票不涨价的消息,还刮来打折售票的惠风。公路客运正极力为自己的市场化目标进行变革。如今,交通运输”铁、公、机”三方强力竞争,不仅需要用市场化思维来迎接挑战,用市场化思维来制定方略,更需要有让利于民的魄力胆识、游刃有余的定价模式。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客运管理的内容和任务较前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直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客运管理首要解决的是解放和发展客运生产力的问题,解决人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并据此制定了“几个一起上”的政策。而现在,客运业已初步完成了量的原始积累,运力和运量已实现相对平衡甚至局部过剩,主要矛盾不再是供需之间的矛盾,而是客运业本身的优化整合,以及客运业同整个交通乃至社会经济之间的结构适应性矛盾。因此,客  相似文献   

8.
客运     
《运输经理世界》2009,(1):62-63
陕西开行省内高速客运班线双层大巴;重庆设专项资金推进农村客运发展;山东交运“五大直通车”拉开春运大幕;贵州民工吃上“春运饺子”;宁波开设首家公路客运售票“连锁店”  相似文献   

9.
运游结合 共促旅游业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铁路运输对公路客运冲击的巨大压力下'公路客运企业对“运游结合”进行多方面的尝试,力求探寻出“堤外损失堤内补”的路子,但许多只是改头换面,打出了旅游的旗帜,真正从深层次上拓展经营渠道的客运企业屈指可数。传统的经营模式认为:客运经营仅仅是为搭客出行供给便利的交通来获取必然的效益回报,未从深层次上考虑客运在旅游市场的运作,从而忽略了搞好“运游结合”所带来的丰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罗本祥 《综合运输》1997,(10):28-30
<正> 近年来,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大差异,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向经济发达的沿海沿边城市打工,形成了“民工潮”,给交通运输既增加了压力,又为发展客运提供了机遇。于是,重庆从1991年开始,揭开了跨省超长客运的序幕;超长客运的兴起,给道路运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促进了地区经济的振兴,也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超长客运现状分析 重庆改制为直辖市后,人口达3000万,80%属农业人口,还有十个国贫县,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为劳动力的输出提供了条件。因此,各区县政府把劳务输出作为县城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之一,超长客运的发展有着具大潜力。超长客运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到目前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怎么提高青藏铁路公司客运服务质量,从经济环境、运能矛盾、设备设施、客运服务、客票销售等方面,分析制约青藏公司客运服务工作发展的因素;结合青藏铁路公司实际以"营销、服务、能力、效率"为主线,提出了加大营销宣传力度,细化便民利民措施,提升客货服务质量,增强铁路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服务有形化营销策略.是指客运企业有策略地提供服务的有形线索,以帮助旅客识别和了解,并由此促进服务营销的思路和对策。客运企业服务的有形线索主要有服务包装、服务品牌、服务广告等。  相似文献   

13.
王建新 《综合运输》2000,(10):26-29
<正>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的加大,以高速公路为代表的高等级公路建设逐年加快,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公路客运与“铁老大”争夺中、短途客流创造了外部条件。浙江省自1996年初,随着沪杭甬高速公路的逐段贯通,上海、杭州、宁波三市及沿线各城市间,以高速公路为依托的高速公路客运应运而生,迅速发展,客运车辆档次、数量、运行  相似文献   

14.
<正> 湖北省襄阳县有28个乡(镇)、627个行政村、人口140多万,农村客运市场广阔。近年来,县运管部门按照“建站织网、规范市场、连接城乡、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合理运用行政调控手段,在农村客运市场管理上取得了良好成效,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客运市场向规范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一、找出农村客运市场发展的症结 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道路客运市场,形成了国家、集体、个体多家经营的格局,农村客运从业人员逐年增多。但是,随之而来的串线经营、宰客、甩客等不规范经营行为也层出不穷,屡禁不止,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近年来,虽然一再加大市场整顿力度,但一系列问题如同水里葫芦,按下了这个漂起了那个,市场秩序始终无法从根本上得到好转。制约农村客运市场发展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一是农村客运从业者争干线、弃支线,车头  相似文献   

15.
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具有明显的协同化运营要求.本文针对面向协同化运营的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建设问题,分析了铁路枢纽与集疏运体系的协同关系,提出了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建设的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目标导向,梳理了面向协同化运营的建设原则和推进策略,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面向协同运营的铁路综合客运枢纽推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客运本无“城”“乡”之分,但多年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和政策,使之“被分割”,客观上形成了城市客运和班线客运不同的组织体系和运营模式,并导致城乡道路客运之间发展的不协调、不衔接,不利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资源的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17.
<正> 在深化公路客运市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转变”的进程中,抓好客运运力的宏观调控,把握客运市场供需关系的平衡,求得客运资源的最佳配置是一项关键性工作,而这项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准确地分析目前客运市场中供需平衡度,制定客运运力增长的控制总额,这是我们运输行业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确定公路客运运力供给量的原则 1.以符合运输业自身规律为原则。运输生产是特殊的生产领域,它融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于一体,其产品不能储存,不能调拨,因此,运力发展规模的速度必须符合当时、当地的实际需要,必须有更强的计划指导性。我们对公路客运运力进行总量控制,就是要根据社会经济发  相似文献   

18.
杨福新 《中国索道》2001,1(5):16-19
本概述了双线往复式客运索道最近十余年来的一系列技术创新。由于设计上的不断改进,使这种古老型式的客运索道获得了“新生”。章以法国恰莫尼克斯往复式客运索道为例,介绍它的重大技术突破,并力求“破译”其中的技术奥秘。最后本针对我国客运索道发展所面临的任务,提出五点结论与建议。中不当之处,恳请读指正。  相似文献   

19.
丛正亭 《综合运输》2000,(12):21-22
客运管理是交通运输行业管理的“窗口”,这个“窗口”是文明行业的透视镜。 一、实施客运管理“民心工程”的构想 随着道路客运市场的逐步开放,乘客及业户要求的服务水平越来越高。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也随之萌生,倒客、甩客、争客、卖客、高价票、蛮横待客等不良行为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运输管理机构如何才能为乘客、为业户排忧解难,擦亮客运管理这个“窗口”?我们认为适应客观新形势,就必须实行三个转变:转变职能、转变作风、转变工作方式;着眼于两个贴近:一是贴近客运管理规范要求,二是贴近业户和乘客,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城市群与城际交通互动发展、区域城际客运交通体系发展、城市群客运交通发展基本特征、城市群客运交通发展思路和模式、城市群客运交通发展框架体系5个方面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群客运交通发展理论研究的重点和进展,认为城际客运交通对区域空间发展的导向作用、城市群客运交通一体化发展以及城市群区域内交通运输资源的优化配置等议题将是我国城市群客运交通发展理论新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