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省于最近召开了处理平原公路阻水会议。会议认为,几年来全省公路建设有很大发展,对构通城乡物资交流,发展国民经济,起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过去公路与水利部门相互联系与配合不够,缺乏统一规划,曾发生公路抬高路基影响排水,或该修的桥涵没有修,或已修的桥涵排水量小,不适应排水需要。为了与水利部门的配合好,坚决贯彻省委关于平原治水的方针和公路建设服从排水,治水兼顾交通畅通的原则。拟定了处治阻水公路路基的六条原则:一、受水面积较小的坡洼地段,可以结合挖沟,修建小桥涵排水通畅。二、受水面积较大的坡洼地段,根据自然流势,在最低地段,降低路基,修建过水路面。三、受水面积很大的坡洼地段,可以在最低处结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自1983年以来,在公路修建方面,提出对一般县乡公路的宽浅河流,改变过去修高桥而为修中、低水位的漫水桥,或过水路面;对现有基础强度好的黑色路面病害,一般通过大中修来改善提高,而不搞改建的两项技术政策。这两项技术政策,从试行以来,逐渐深入人心,经济效益十分明显。两年来,先后修建混合式漫水工程45处,计1283米;大修黑色路面1200公里,共延缓投资4000万元左右。辽宁省年降水量为400~1200毫米,但雨量集中于七、八月份,平时许多河流无  相似文献   

3.
以往建筑的过水路面,大多是混凝土整体的刚性结构或浆砌体的刚性结构。这种过水路面比建造桥涵固然经费较低,但还有几个问题:1)需要水泥;2)施工时需要排水和防水设备(应该说明,砂质河床透水、排水和防水颇不容易);3)工费较高;4)交由各乡自行修建技术上有困难;5)破坏后修复比较困难。特别是在依靠民工修建和养护的地方道路,这种过水路面还不能普遍适用。针对上述情况、我们于1956、1957年在几条公路线上试建了干砌块石带孔式过水路面,收到了一定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4.
徐启友 《公路》1989,(5):3-8
近年来,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有很大发展,许多省、市都在铺筑,并制定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使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施工有了规范可循,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建打下了基础。一、浙江省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建情况我省50年代末期开始在公路的沿溪淹水路段、过水路面两头及穿越城镇路段,铺筑少量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这些早期铺筑的水泥路面,厚度15~18厘米,混凝土标号200号,路面平  相似文献   

5.
过水路面作为路面一种结构形式,同建造桥梁相比具有造价省、工期短、施工方便的特点,在我国南方水系发达地区低等级公路穿越季节性河流时应用较为广泛,但目前国内外对过水路面结构在理论和施工上没有文献给予总结,文章结合沿海地区国道过水路面改建工程设计和施工,对路面的结构形式、路面的防水处理、各结构层施工控制要点以及原理进行总结论证。提出沿海软土地基上的典型路面结构和浅层抛石挤淤处理沿海地区深厚软基的相关设计指标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近几年,由于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汽车运输增长极快,以宁杭公路为例,目前交通量已达10000辆/日。为了适应大交通量的需要,许多新建、改建公路采用高级路面,即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修建水泥混凝土路面时,由于养生期长,施工期长,往往使车辆受阻,影响运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江苏省交通厅将“缩短水泥混凝土路面养生期”列为研究课题。目的是研究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水泥混凝土的早期强度,缩短养生期限,提早开  相似文献   

7.
《公路》1981,(9)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一种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的高级路面。但由于水泥用量大,造价较高,因此,一般情况下,这种高级路面在采用上受到限制。我省50年代在公路上修筑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多属过水路面及穿越城镇的路段,标准低,数量少,质量也差,但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干线公路交通量日益增长,原有砂石  相似文献   

8.
倒洪吸     
《公路》1959,(1)
在当前农田水利化的高潮中,到处开挖河道,引水灌田,有的须要横越公路,尤以引水的小型渠道,泄水渠床往往高过路基,若按水渠泄水平面要求,则需将涵台提高,上部石盖板及复士过厚,这样就造成涵洞位置凸出路面,横挡公路,不但有碍美观,而且影响行车时速。抚宁县王各庄乡结合开渠修建公路时,创办了水渠跨越公路改用“倒洪吸”的办法,因地建涵,成效良好。不但不影响过水畅通,还保持路面平坦,这个经验在唐山专区各处正在推广,兹介绍如下:倒洪吸,亦弥倒洪管(如附图)。水渠横过公路,由于地势高,水位低,涵就超出了路面。当修建箱涵或管涵时,可将涵位降低,使涵面及复土保持与路面相平,涵身长度与路基宽度相等;在降洞进水口与出水口处,适当地作出斜坡及护墙。涵洞位置低于水面,公路两侧渠道保持水位平衡,使上流水源到涵洞进口处急速下泄,俟将涵洞灌到一定程度,水源又从涵洞出水口处上升,继续流入下游渠道。涵洞孔径的大小,可依据水渠的  相似文献   

9.
马洪宽 《公路》1989,(9):42-44
在我国现有公路中,县乡公路大多数是在六、七十年代修建的,一般均采用泥结碎石路面这一建筑形式。尤其是山区公路,因为沿途石料来源较广,材料价格低廉。虽然这种路面使用周期较短,只限于运输量较少的山区公路,但鉴于目前财力现状,泥结碎石路面在现有公路总量中仍占有很大比重,并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因此,我们应力求在养护中提高泥结碎石路面的技术状况,以增强其抗灾和通过能力。我县地处川北山区,大都为山岭地带,县乡公路有778.9公里。这些公路由于在新建时需用急、时间紧、资金少,大都未按设计规范标准施工,因此,道路排水构造物少,路面底层块石厚度不够,面层碎石铺筑质量差,  相似文献   

10.
祝心树 《公路》1990,(2):15-19
我国公路修建水泥混凝土路面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现有水泥混凝土路面8000多公里,其中早期修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已接近甚至超过使用年限,维修养护工作的任务越来越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交通荷载的日益重型化,交通量的大幅度增长,加速了路面的损坏。因此,制订合理的养护方案,及时对路面进行维修养护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一、路面的现状和问题我国公路上修建水泥混凝土路面起步较晚。五六十年代,除城市道路、厂矿道路和机  相似文献   

11.
在缺乏天然砂砾又有风化碎石材料的地区和路段修建公路,路面基层采用综合稳定或水泥稳定风化碎石结构.比较经济适用。  相似文献   

12.
《公路》1957,(4)
增产节约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法。今年是我国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全国人民正在大力进行增产节约,公路系统也不例外。今年由于国家全面安排,对公路建设投资有些缩减,加以当前原材料的供应也很紧张,在这种情况下,更须切实地、积极地厉行增产节约,才能使公路运输工作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那么,我们应从那些方面来进行增产节约呢? 第一、公路设计是否合理是能否节省国家投资、节约材料和降低成本的重要关键。因此,在国家投资相对减少和材料供应紧张的情况下,贯彻“分期修建”和“就地取材”的原则,就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如在产砖石的地区,就应尽量用砖石做墩台、拱涵、石拱桥和石盖板涵等;产木材地区,尽可能多做木桥。一船路面,除规定者外,应视当地所产材料种类,设计不同的路面。在低窪的道路上,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过水路面、过水桥,并应尽可能利用原有构造物。至于安全系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评价过水隧洞在近接公路隧道开挖作用下结构的安全性,采用MIDAS GTS有限元软件,对上穿公路隧道开挖对过水隧洞结构安全性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上方公路隧道开挖前后过水隧洞的变形和应力状态。结果表明:过水隧洞结构应力及变形增加显著;为保证其结构的安全性,在实际施工中需要加强上方公路隧道衬砌支护并加固过水隧洞。  相似文献   

14.
“六级公路修建标准”第24条第二点对于路面宽度的规定如下:“路面可按各使用时期的需要分期修建至必要的宽度,如行车密度较小,又无大型载货汽车行驶时,可以考虑修筑3.0公尺宽的路面。”第十一条说明单车道路面有3.0公尺及3.5公尺两种。 1956年我参加了五条路线共约200余公里的测设与  相似文献   

15.
深圳市开放以前修建的公路多为三、四级公路,路面多为沥青路面和砂石路面,根据该市道路网的规划,均要求改造为一级公路。结合旧路改造实践经验,介绍:平面线形的确定;灵活运用技术标准;公路标准横断面型式的选定;对旧桥扩宽利用;全面规划,在改建中留有余地。  相似文献   

16.
万利  李振江  吴涛 《公路》2015,(2):235-238
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对新建隧道下穿既有青兰高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计算结果表明,设计过程中采用的"浅埋暗挖法"的理念及相应的支护参数、施工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开挖过程中既有公路路面及新建隧道围岩的位移量。  相似文献   

17.
我国早期修建的城市道路和地方公路80%以上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经过多年运营后,路面的使用性能普遍降低。采用土工布作为防裂措施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白+黑”改造,可以延缓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的反射时间,但防裂土工布不适宜用在纵坡或超高横坡较大的路段。  相似文献   

18.
杨哲书  李铁强 《公路》1989,(3):42-43,36
继沧州至吴桥德州界段汽车专用公路竣工通车以后,我区1988年又修建了三段共40多公里汽车专用公路,并都在十月底前全面竣工通车。其中河定路肃宁段长20.36公里。这段路按平原区二级公路线型标准修建,一般路面宽8米,路基宽11米,路面结构为石灰土基层42厘米,沥青贯入式联结层4厘米,沥青混凝土面层2厘米。县城段为6—9—6三块板,分隔带1.5米,路肩3米,全宽32米,路面结构为42厘米石灰土基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建设费用、通行能力、行车安全等三个方面论述在地形多变、地质不良、地震影响严重的山区修建公路,无论是新建或改善提高工程,都宜修建分隔式(复线)公路。  相似文献   

20.
水泥混凝土路面强度高,养护费用省,经久耐用,能适应重交通量通行,是一种有很多长处的高级路面。但是修建时投资大,损坏后修理困难。因此,对修建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问题,一直有着不同的争议,使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发展,时高时低成为波浪形前进。就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对修建水泥混凝土路面,也是因受能源和其他条件的限制,时有起伏,到近一二十年,水泥混凝土路面才有了较大的发展。如美国水泥混凝土路面占整个高级路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