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刘四明 《珠江水运》2005,(12):26-27
虎门大桥水域是船舶进出广州港的咽喉,也是事故多发水域.本文借助案例浅析造成事故多发的原因,提出改善该水域通航条件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近十年来秦皇岛港水域发生的事故统计,分析多发事故水域的原因,提出船舶操纵的对策及注意事项,确保船舶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3.
正0引言成山角水域是我国海运咽喉、南北交通枢纽和船舶进出渤海及黄海北部各港口的必经之路,交通运输部将其列为"六区一线"重点水域。据主管机关统计数据显示,成山角及其附近水域事故多发,每年所发生的事故数量占山东省水域事故总数的52%,其中商渔船碰撞事故占84%。针对如何管控该水域航行安全风险,做好成山角水域船舶航行安全工作,现分享一些心得,供同人参考。1熟悉成山角"两制"水域环境是  相似文献   

4.
大虎水道是广州港咽喉水道,有广东十大危险水域之称的虎门大桥水域地处此水道,通航环境复杂,事故多发,本文详细分析了大虎水道的事故特点,在现有通航条件下提出了可行性的事故预防对策,并从合理调整航道角度提出了航道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再明  罗晓斌 《中国水运》2010,334(6):34-35
川鼻航道及附近水域是沙角处辖区乃至广州局辖区碰撞事故最多的水域,广州沙角海事处辖区2004年至2009年共发生列入统计范围的事故34宗,占广州海事局辖区事故总量的36%,其中列入统计范围的碰撞事故18宗,在18宗列入统计范围的碰撞事故中,8宗发生在川鼻航道及附近水域,占44%。笔者是曾在广州沙角海事处从事海事监管工作并参与川鼻航道及附近船舶流和航行规律研究的一线执法人员,文中围绕川鼻航道及附近水域的特点和近几年来该水域发生的船舶碰撞事故及船舶交通流等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旨在探索监管规律,改变该水域事故多发的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限制水域是船舶会遇率较高的水域,也是事故多发水域。在对限制水域船舶避让的法律条款适用问题和碰撞事故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限制水域船舶会遇构成追越、对遇和交叉等态势下的避让责任的划分,特别讨论了限制水域端部的会遇船舶的避让责任问题。最后,对限制水域船舶避让行动提出了戒备、航行与避让、声号信号与通信、航行值班、操纵与应急操作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正>长期以来,船舶在长江口上海段水域和黄浦江水域频频与小船发生碰撞,分别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和研究在一些事故多发的水域中小船航行特点及避让措施。一、航行在上海港水域小型船舶的现状1.航行在上海港水域小型船舶种类  相似文献   

8.
宁波-舟山港洋小猫水域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船舶会遇交叉点较多,是宁波辖区的事故多发地带。此文结合VTS统计资料,总结了洋小猫水域的通航现状,剖析了洋小猫水域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针对现行定线制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东营港是山东省沿海区域性重要港口,是我国繁忙的沿海水域之一,但由于风力普遍较大,该水域锚地船舶丢锚事故多发,给船舶和港口造成了巨大损失。为了预防丢锚事故的发生,基于"人—船—环境"系统理论分析了船舶丢锚的原因,并从提前预防、合理应对和恪尽职守三个方面提出了东营港锚地船舶丢锚事故的应对措施。提出的丢锚防范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和避免该水域船舶丢锚事故的发生,保障船舶安全。  相似文献   

10.
吕青 《珠江水运》2010,(8):68-69
甬江(口)水域,历年来船舶靠离泊期间碰撞、触损和险情多发;内航道频发搁浅事故。本文基于船舶流量实测数据,经统计分析,并借助大型操纵模拟系统实现船舶交通模拟,对该水域的通航安全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与评估。  相似文献   

11.
正广东省内河水运经济发达,有珠江、西江、北江、东江、韩江、榕江、绥江等通航河流共998条,通航桥梁近1000座,船舶触碰桥梁事故时有发生,特别是在雾季和雨季洪水期间呈多发态势。为加强桥区水域通航安全规定,防范船舶触碰桥梁事故发生,2014年广东省政府出台了《广东省桥梁水域通航安全管理规定》,各级海事部门采取了安全提醒、现场巡航和重点盯防等措施,航道管理等相关部门也采取了规范通航桥梁桥涵标等措施,但船舶触碰桥梁事故多发的势头仍没有得到根本的遏制。  相似文献   

12.
近期,宁波海事局为杭甬运河宁波段(余姚江)重点部位全面安装CCTV(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目前杭甬运河宁波段(主体为余姚江)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开通在即。该水域桥梁船闸众多、航道曲折复杂、砂石运输船多,是事故险情的易发、多发水域。  相似文献   

13.
对石岛以东及东南水域的气象条件、商渔船碰撞的典型案例及该水域的通航环境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深层次地剖析近年来商渔船碰撞事故多发以及安全隐患难以从根本上消除的原因。在现有管理体制和充分考虑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全国沿海船舶定线制总体规划"和"全国沿海船舶航路总体规划"两个课题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在石岛以东及东南水域设立船舶警戒区,从而最大限度减少商船间和商渔船间碰撞事故的发生,以保障商渔船航行安全和防污染。  相似文献   

14.
1.海峡两岸合作实施海上救助工作势在必行 1.1 台湾海峡是我国海上运输的重要航道,也是渔业生产的重要水域。海峡水域的船舶活动极为频繁,其数量和密度随着两岸的经济发展和直接通航的实现,必将进一步增加。 1.2 台湾海峡是著名的风浪区,气象和海况条件复杂,且经常遭受台风袭扰,对航行船舶危害较大,是海难事故的多发水域。如何趋利避害,减少和避免海难事故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保障海峡水域船舶的安全,一直是海峡两岸航运界同仁共同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刘锋 《珠江水运》2010,(8):50-51
2010年初,我国沿海水域商船与渔船碰撞事故多发,造成严重的人命和财产损失,需引起航海者和水上安全管理部门高度重视。本文分别从渔船、商船、环境和经济等角度,简要分析碰撞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预防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长江常熟段横越船舶与顺航道行驶船舶碰撞事故多发的态势,对船舶横越过程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结合长江常熟段水域通航环境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为减少和避免船舶横越过程中的碰撞事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2010年初,我国沿海水域商船与渔船碰撞事故多发,造成严重的人命和财产损失,需引起航海人员和水上安全管理部门高度重视。本文分别从渔船、商船、环境等角度,简要分析碰撞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预防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广州港内伶仃岛附近水域,船舶流量大、航道转向角度大、各种小型船舶横越航道频繁,船舶碰撞事故多发,特别是大量小型驳船和挖沙船未能严格遵守相关海事法律、法规,对该航段附近水域的船舶航行安全带来威胁,本文从引航员的角度分析其中原因并阐述了船舶航行要点。  相似文献   

19.
繁忙复杂的珠江口水域安全状况,经过多年整治,昔日混乱的航行秩序得到明显改善,多发的船舶恶性事故大幅减少。2008年珠江口水域事故四项指标与2000年相比,分别下降79%、91%、73%和16%。珠江口水域安全形势的逐渐好转,得益于粤港澳三地海事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密切协作。自2007年开始的“珠江口海事安全论坛”,为探索珠江口水域安全协调互动机制,增强粤港澳三地更紧密的合作关系,确保珠江口水域水上安全形势的持续稳定提供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相似文献   

20.
今年1~4月,广东海事局辖区列入统计范围的水上交通事故16宗,死亡失踪14人,沉船6艘,经济损失约3600万元,与2011年同期相比,事故四项指标一降三升,沉船数下降14.7%,事故数、死亡失踪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上升44.4%、250%和558.2%。一季度,受雾天和阴雨天气影响,辖区能见度差,给船舶安全航行带来严重影响,碰撞事故险情一度多发。部分水域同类事故险情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