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研究了以稻壳为载体培养高效丙烯腈(AN)降解菌及其影响因素,并对丙烯腈的降解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条件下,培养的降解菌对丙烯腈具有高效降解性能,当初始浓度为403.2mg/L时,平均降解速率为16.9mg·L-1·h-1,去除率达到98.1%,其适宜的pH和温度分别是6.5和20℃.  相似文献   

2.
填埋场快速稳定的功能菌筛选及复合菌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速填埋场的稳定化进程,采用传统的微生物学方法,从环境中经反复筛选及多次传代培养得到性能稳定的功能菌.根据功能菌的功能,组合成不同的功能菌群,通过研究各组功能菌群产酶的能力和对填埋场稳定化指标的影响,构建了加速填埋场稳定化进程的复合菌系.结果表明:在性能稳定的功能菌中,含9株纤维素降解菌,8株渗滤液化学需氧量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降解菌,7株絮凝剂产生菌;由所有菌株共同组成的功能菌群Ⅶ#的产酶能力最强,引入填埋场可有效加速填埋垃圾的生物降解,促进填埋场稳定化,使填埋垃圾有机质生物降解率、胡敏酸的百分含量和沉降率较未添加功能菌群对照组分别高26.23%、9.18%和10.01%.  相似文献   

3.
纤维素高效降解混合菌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高纤维素的降解能力,对降解纤维素的混合菌的筛选和发酵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从土壤样品中分离、筛选出一组对纤维素具有高效降解作用的混合菌,初步鉴定为毛霉菌(Mucorsp.)和曲霉菌(Aspergillus sp.).通过试验确定了该组混合菌发酵产酶的最佳条件:稻草粉与麸皮的质量比为8:1,2.5%的硫酸铵为补充氮源,固液比为1:1.5,pH值自然,种龄为3d的菌丝接种,培养温度为28℃,培养时间为5d.当接种量为20%,接种比例为2:1时,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最大为7324.1μmol/(g·h);当接种量为30%,接种比例为1:1时,滤纸酶活最大为753.4μmol/(g·h).  相似文献   

4.
采用生物降解技术处理船舶舱底含油污水中的石油烃污染物,从含油污水中分离得到5株高效石油烃降解菌S_1~S_5,选择优势菌株构建复合菌群,其中最佳菌群S_(15)的7 d降解率高达83.12%。16S rDNA鉴定结果显示,菌株S_1为Bacillus toyonensis、S_5为Bacillus albus,S_1与S_5均为可分泌天然脂肽的芽孢杆菌,脂肽对石油烃有乳化、增溶作用。S_(15)优化后的最佳培养温度为35℃、盐的质量浓度为2 g·L~(-1)以内,最佳pH值为7.5。经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HPLC)分析,S_(15)可产生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细胞表面疏水性较高,超过50%,对正辛烷、正己烷、十六烷和二甲苯等典型烃类物质具有较强的乳化能力,乳化指数(E_(24))超过80%。采用气相色谱用氢离子火焰检测器(gas chromatography-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GC-FID)分析S_(15)的烃降解特征,结果表明:S_(15)对柴油中烷烃C_7~C_(28)的降解率均超过80%,对短链烷烃的降解率更高一些。S_(15)对石油污染环境有较强的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5.
复合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Ti(OC4H9)4和Si(OC2H5)4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SiO2复合材料.通过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实验,确定制备纳米TiO2-SiO2复合材料的最佳条件,即Ti:Si=1:0.5,煅烧温度为500℃,制备溶胶pH取5~6.通过SEM测试,发现纳米复合材料的基本粒子为分散均匀的球形颗粒状结构;XRD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TiO2主要以锐钛矿晶型存在,颗粒粒径在10~30 nm.光催化降解实验表明,按照最佳条件制备纳米TiO2-SiO2复合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效果较好,在日光照射90min后,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可以达到100%.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以稻壳为载体培养固定反硝化菌及其影响因素,并进行了模拟废水硝酸盐氮的去除实验.结果表明:稻壳固定反硝化菌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NO-3,降解速率为5.9mg/(L·h),去除率达到91.6%,稻壳培养反硝化菌的最适pH和温度分别是7.6和30℃.  相似文献   

7.
为减少船舶溢油事故对海岸带生物造成的污染,尽快恢复原有的生态环境,在实验室条件下,以人工制备的石油污染沉积物模拟海上溢油后石油污染的海岸带,以石油降解菌、双齿围沙蚕(Nereis succinea)和翅碱蓬(Suaeda heteroptera)为修复主体,进行生物修复试验。设计石油与沉积物的质量比为1.5 g/kg,设置石油降解菌组、沙蚕-石油降解菌组、翅碱蓬-石油降解菌组和沙蚕-翅碱蓬-石油降解菌组等4种生物修复处理组,并设置空白组进行对照。试验结果表明:进行修复试验60 d,各生物修复组总石油烃的去除率均显著高于空白组(显著性水平P<0.05),其中沙蚕-翅碱蓬-石油降解菌组的修复效果最好,总石油烃的去除率为44.5%;各生物修复组总石油烃去除速率均在修复试验16~30 d内最快,在修复试验31~60 d内总石油烃去除速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以稻壳为载体培养反硝化菌及硝酸盐氮的去除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研究了以稻壳为载体培养固定反硝化菌及其影响因素,并进行了模拟废水硝酸盐 氮的去除实验.结果表明:稻壳固定反硝化菌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NO3-,降解速率为 5.9mg/(L·h),去除率达到91.6%,稻壳培养反硝化菌的最适pH和温度分别是7.6和30℃.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阿特拉津(atrazine,ATZ)对水体污染问题,采用紫外/过二硫酸盐(ultraviolet/peroxodisulfate,UV/PS)降解水体中的ATZ,考察了不同pH值、UV强度、PS浓度、温度条件下UV/PS对ATZ的降解效果,同时对其降解机理、降解动力学及降解路径进行了探讨.机理分析表明,UV可使ATZ发生光解,UV/PS能快速降解水体中ATZ,中性偏碱性条件下UV/PS体系中同时存在SO4-·和·OH.动力学分析表明,不同温度、pH值、PS浓度、UV强度条件下UV/PS降解ATZ动力学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降解路径分析表明,ATZ主要通过脱氯、加羟基、脱乙基、脱异丙基等方式被降解,几种降解方式并不孤立,但三嗪环并未开环降解.试验结果表明,反应体系温度为25℃,PS浓度为70μmol/L,UV强度为50 mW/cm~2,反应体系初始pH为5.8,反应时间为20 min时,UV/PS体系对2.5μmol/L ATZ的降解率可达91.03%.  相似文献   

10.
以Ti(OC4H9)4和Si(OC2H5)4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SiO2复合材料.通过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实验,确定制备纳米TiO2-SiO2复合材料的最佳条件,即Ti∶Si=1∶0.5,煅烧温度为500℃,制备溶胶pH取5~6.通过SEM测试,发现纳米复合材料的基本粒子为分散均匀的球形颗粒状结构;XRD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TiO2主要以锐钛矿晶型存在,颗粒粒径在10~30 nm.光催化降解实验表明,按照最佳条件制备纳米TiO2-SiO2复合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效果较好,在日光照射90 min后,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可以达到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