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汽车与配件》2012,(31):8-8
免道路税、减价燃油、现金返还,甚至免费赠送一辆汽车。这些只是欧洲汽车制造商价格战中想出的一部分促销手段。“我们不是在打折促销汽车,而是在卖与促销捆绑的汽车”,一位米兰本田经销商如是说。在意大利,这位经销商已经以22900欧元(约合28000美元)的价格销售新CR—VSUV,比原本标价低了7000欧元,也是本田在意大利所能提供的最低价格了。不仅如此,新的零部件价格打了八折,凡带孩子进店试车的顾客,还有免费皮球赠送给儿童。种种促销手段折射出的是汽车制造商在萧条经济中所承受的压力,促销也侵蚀着原本就微薄得可怜的利润。  相似文献   

2.
2005年,国内车市的汽车销售在平淡中结束,没有期望中的大降价,也没有太耀眼的“黑马”。虽然2005年的车市表面上是“按兵不动”,但实际上却是“暗藏汹涌”。经销商的优胜劣汰更为激烈,厂家的促销手段更为新鲜,市场上的销售模式也琳琅满目…  相似文献   

3.
礼文 《汽车情报》2005,(20):14-16
在经历了2004年的价格大战后,很多汽车经销商已经伤痕累累,无力再战。厂家和商家均开始意识到,无序的价格战只能导致两败俱伤,商家和厂家的利润大幅度下降,一些经销商甚至因此退出了汽车经营的圈子。而消费者则在多次的降价潮后更加冷眼旁观,即使潮退了也决不伸手掏钱。经销商为卖车在营销策略上费尽心机,想尽招数,于是各类营销方式纷纷变脸,在厂商促销的吆喝声中粉墨登场了。  相似文献   

4.
这几年,一些汽车生产企业,有一种美好的愿望,生产出中国的国民车,甚至将其产品干脆定位国民车、中国第一车。这样的做法,值得赞赏,炒作也好、促销也好,毕竟企业想到了大众,定位明确:为国民生产汽车。但是,这样做,含有“一厢情愿”的元素,有些产品,市场效果也不是太好。  相似文献   

5.
礼文 《汽车情报》2005,(36):1-1
临近年关岁尾,汽车市场的主旋律仍是“降价,降价,还是降价”。在缺乏市场亮点的市场环境下,“经销商行为”的汽车促销白10月开始全面展开,有几十款车型作出了较大幅度的促销让利,环顾市场内外,新车降价声此起彼伏。近日又有多款新车型喊出了“让利降价”的口号,为年前的汽车市场争夺战吹响了号角。  相似文献   

6.
临近年关岁尾,汽车市场的主旋律仍是“降价,降价,还是降价”。在缺乏市场亮点的环境下,“经销商行为”的汽车促销自10月开始全面展开,有不下几十款车型近期作了较大幅度的促销让利。进入11月中下旬,又有多款新车型喊出了“让利降价”的口号,为年前的汽车市场争夺战吹响了号角。  相似文献   

7.
奥克斯退出     
《汽车导购》2005,(5):15
《汽车导购》的各位编辑:时间走进2005年,汽车市场在保持了上一年的萧条之外,所表现出的最大特征就是,国际上各大知名的汽车厂商纷纷在中国拿出了大干一场的架势。通用、大众、丰田、本田、福特等强势集团无不为争夺市场打出了各种各样的“促销牌”,品质、价格、服务等与车有关的各个领域的竞争已经全面拉开。  相似文献   

8.
当库存的压力开始逼近汽车厂商和经销商所能承受的极限,当数不胜数的“新车”越来越难以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求,当“有车族”不停地感慨着“拥堵”和“停车难”,中国汽车业的全方位调整已经在所难免——2005中国汽车业步入调整年。  相似文献   

9.
7.8.9三个月天气炎热,大家不好过,可是经销商更不好过,这三个月是车市历来的淡季,销售人员和我们调侃道,“这时候消费者来看车要买的可能性很大,谁没事愿意在这么热的天闲逛呢”。为了“迎接”这已经到来的淡季,很多经销商做好了准备,该清理2004年库存的就大幅清理;不管是不是刚上市的新车,只要不好卖就降价;好卖.车源紧张的车型就“不遗余力”地加价销售,这也为以后不好卖时积累一定的资本;当然,惨淡经营的一些经销商也开始准备退市了。本期我们介绍的是部分主力车型在京.穗两地的销售情况,其他城市由于经销商营销手段以及供求关系的不同,销售情况也会有所不同,请消费者及时到经销商处了解情况。  相似文献   

10.
张鑫  王渺林 《车时代》2008,(1):96-115
在2007年即将结束之际,广州车展搭上了中国汽车集会的最后一班车。规模的扩大、厂商的深度介入,已经将原来属于经销商的销售展会转变为欲与北京、上海争锋的行业展会。不过,同样的岁末汽车展会还有美国的洛杉矶车展,这个老牌的经销商会一直坚挺着走销售类的展会形式,也在展会届树立了属于自己的品牌。究竟是“与世界同步”,还是“为生活加速”,在我们看来,不一定有外国厂家参展就叫国际,也不一定国际了主不能够搞销售型展会。  相似文献   

11.
我国汽车市场在经历了2004年价格战的硝烟之后,厂商和经销商都认识到汽车市场的战火将渐渐转移到汽车的售后服务上。专家预言,2005年汽车生产商和经销商会“血拼”售后服务市场,以期争夺客户资源,保证盈利水平。对整个汽车产业来说,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是企业树立品牌的两大因素;而售后服务是一个长期的利润来源。而对厂家和经销商来说,服务是营销的重要手段,将成为利润的主要来源,也是企业增加无形价值的重要环节。市场竞争向售后服务的转移体现了各个厂商营销策略的成熟。  相似文献   

12.
在经历了去年的价格大战后,很多汽车经销商已经伤痕累累,无力再战。厂家和商家均开始意识到,无序的价格战只能导致两败俱伤,商家和厂家的利润大幅度下降,一些经销商甚至因此退出了汽车经营的圈子。而消费者则在多次的降价潮后更加冷眼旁观,即使潮退了也决不伸手掏钱。经销商为卖车在营销策略上挖空心思,想绝招数,于是“价格联盟”便粉墨登场了。  相似文献   

13.
《汽车导购》2004,(9):46-55
您手中的这期杂志是今年第9期的《汽车导购》了,不知不觉中2004年已经过去了大半,回首一年中过去的这段时光,中国的汽车市场可谓跌宕起伏,消费者等候已久的市场充分竞争也在市场,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拉开了帷幕,曾经在家电行业发生的“价格战”充分验证了“车市冷淡”这个不争的事实。直到今天,很多汽车经销商不得不眼望停满仓库的商品车,无奈于笼罩车市的黑幕何时能够打开。  相似文献   

14.
“造车来卖”显然不再是一个汽车公司能够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得以生存的办法,即使是在汽车消费刚刚兴起的中国市场也是如此。造车,造好车,卖好车,卖得好,这才是汽车企业能够生存的条件。这也是一个现代汽车生产企业必须解决的“营销”问题。相信大家都知道这里指的营销不只是销售,而是从产品定位和设计到价格策略,渠道方法以及促销手段的综合过程。  相似文献   

15.
“造车来卖”显然不再是一个汽车公司能够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得以生存的办法,即使是在汽车消费刚刚兴起的中国市场也是如此。造车,造好车,卖好车,卖得好,这才是汽车企业能够生存的条件。这也是一个现代汽车生产企业必须解决的“营销”问题。相信大家都知道这里指的营销不只是销售,而是从产品定位和设计到价格策略,渠道方法以及促销手段的综合过程。  相似文献   

16.
车八卦     
《汽车杂志》2007,(4):48-49
简清隆去年9月开始接掌东南海车,这位曾连续多年带领台湾“中华汽车”取得了不俗战线的原台湾“中华汽车”销售和市场副总理,07年新年的第一件事就是用“铁腕手段”对经销商进行“末位淘汰”:  相似文献   

17.
《汽车与配件》2009,(5):7-7
“汽车振兴调整规划”已经出台了。这是历年来有关汽车的政策“从说到做”出台最快的一次,足见其被寄予了厚望。然而从刺激年内汽车需求的角度来看,似乎力度尚嫌不够。诚然,1.6L及以下小排量汽车占了国产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有余,但毕竟其产品价值不高。平均售价也就在6、7万元左右。购置税减半充其量平均也只有3000元,还不如平时购车时经销商的优惠。  相似文献   

18.
《汽车与配件》2009,(34):11-11
舍弗勒汽车售后事业部中国网站www.schaeffler—aftermarket.com.cn上,您可找到关于舍弗勒集团汽车售后事业部的近期新闻、产品资讯、促销信息,相关授权经销商等信息资料及舍弗勒汽车售后的相关信息。在舍弗勒汽车售后的中国网站上,您还可以了解到舍弗勒最新产品促销信息及参与细节。同时,您也可以找到相关参与方式及平台。  相似文献   

19.
在艰辛地走过中国汽车市场的“黑色5月”之后,部分经销商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近日,汽车业又搞起了“价格联盟”。种种迹象表明,一场汽车业营销渠道的大洗牌已经到来。面对洗牌,经销商如何度过难关,继续生存下去?  相似文献   

20.
降价车型     
《汽车驾驶员》2005,(4):31-31
3月的车市很热闹,各大厂家纷纷以更低的价格推出新车型,而老车型则毫无疑问地加入了降价行列。没有新车推出的厂家也调低售价以应对竞争。由于厂方指导价的下调,经销商优惠的幅度相应减小。不过进入4月,在新车上市的热乎劲减遇之后,为取得销售上的突破,尤其是迎接“五一黄金周”的到来。相信加大优惠幅度的促销手段还是会成为经销商们的不二之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