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多数皮肤病均伴有剧烈瘙痒,尤以阴部瘙痒疾患更甚,由于目前对瘙痒尚无特效疗法,因此患者对此极感痛苦,在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及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大跃进的鼓舞下,一切从消灭病人痛苦出发,我们结合祖国医学遗产“针炎穴位”与苏联先进医学经验“封闭疗法”的原理,应用会阳穴“穴位封闭”疗法于阴部瘙痒疾患,包括阴部搔痒症10例,阴部及阴囊湿疹17例,肛门周围湿疹4例,阴部疱疹1例,共32例,另外一例用曲骨穴位封闭,就初步观察结果,获得一定疗效,特介绍于后,供作同道参  相似文献   

2.
在党的领导下,中西医合流运动在我们内科学基础教研组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绩。对于临床上常见的溃疡病的治疗问题。过去一直没有什么特别有效的办法,最近在北京全国卫生交流会上,有少数病例报导应用穴位封闭治疗溃疡病,可以使溃疡愈合。我们吸取了这个先进经验,在一个月短短的时间内,开展了穴位封闭治疗溃疡病的疗法。现将初步观察10个病例的疗效,总结如下:病例选择:  相似文献   

3.
巨结肠症是小儿先天性一种疾患,早在1846年由氏首先描述,继在1876年又有 Hir-schsprung 氏所记载,至今已有百余年,但对本病治疗,尚无一彻底完善的定论。外科手术虽对本病有一定的疗效,但对小儿进行结肠切除,死亡率是很高的,因此,许多先天性巨结肠的患儿,由于得不到妥善的治疗,直接影响了身体健康和生命。党中央提出西医学习祖国医学的时候,我们对先天性巨结肠施用了穴位封盟疗法,根据临床病例观察,已经有了显著的疗效,现将病例报告如下:(例一)  相似文献   

4.
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是从长期实践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由于它的疗效准确,用法简便,所以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信。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祖国医学得到了发扬广大。针灸方面,也在原有的基础上创造了电针、水针、电笔、维生素 B_1穴位注射等疗法。由此可以看出,对穴位刺激,除了物理性以外,还有化学因素在内。这就使我们产生了一个想法,穴位药物注射是否可以收到量小,作用大而快  相似文献   

5.
在毛主席有关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中西医结合的一系列教导指引下诞生,并在文化大革命中再获得新生的“针刺麻醉”,几年来不仅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成功的完成了上百万次手术,而且在原理研究方面也不断趋向细致深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可喜成果。“穴位与针感”专题,1975年通过打破院校界限、学科界限的社会主义大协作,无  相似文献   

6.
中医科张秉钧主任和科内全体同志,为了向国庆献礼,经刻苦钻研试验后,创造了电笔点穴疗法,对局部麻痹和小儿麻痹有显著疗效。电笔点穴疗法是根据祖国医学点穴疗法和皮肤电针的原理相结合创造成功的。它是用自己创造的电笔在穴位上通电。这样既有点穴的作用,又有电针的作用。经临床应用后证明效果很好,不疼不痛,安全而简单,操作方便,疗效很快。  相似文献   

7.
磁石(铁)在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石能够治疗疾病,祖国医学早有记载。近些年来,国内普遍开展利用磁性材料作用于机体而治疗多种疾病,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称为磁疗法,将磁性材料作用于经络穴位,称磁穴位疗法。磁疗是物理疗法的一种。  相似文献   

8.
枝气管哮喘是临床上一种常见过敏性的疾患,其治疗方法,文献上虽有不同记载,但用胎盘血穴位注射者,尚未见有报导,最近我们在积极学习祖国医学,逐步彻底实行中西医合作的基础上,乃展开胎盘血穴位注射共八例,疗效比较满意,兹报导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整肤治疗”对疼痛的疗效。方法 用点温计测量皮温 ,用电刺激和钾离子透入测量皮肤痛阈 ,按压桡动脉测量心率 ,以及用电刺激测量神经传导速度 ,观察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对 1 3例临床治疗有效的患者观察表明 ,“整肤区”皮肤温度和电刺激痛阈明显增加 ,其他指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整肤治疗”对多种痛症有一定疗效 ,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人车路》2003,(4)
“非典”病毒致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黏膜和皮肤三个渠道,如果我们与“非典”病毒携带者的距离在两米以外,同时又不在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内,被感染的几率会大大降低。如果在公共汽车或地铁上发现“非典”疑似病人,千万不要慌乱。首先,司售人员应立即戴好口罩、手套,把疑似病人转移到车厢的“下  相似文献   

11.
口疮是口腔中常见的一种疾患,一般所谓“口疮”常是一种广义的概念,可发生于唇、舌、颊、腭部等处,呈现口腔糜烂或溃破红肿疼痛。祖国医学中有“口疮”“口糜”“口破”“口疳”之名。在现代医学中属于口腔粘膜疾患包括各种口炎或口腔溃疡等。皆可属于“口疮”之类,如疱疹性口炎、复发性口疮、腺周口疱等属之。祖国医学中远在《内经》中《素间》和《难经》中均有有关口疮之记载《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篇载有“岁今不及,点炎乃行,民病口疮”。《又素问,真其要大论》载“阳之复,大热将至,火气内发上为口糜”。又《气厥论》篇载有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等等。祖国医学认为“诸疮疡肿皆属于火”故有“痈疽皆由火毒生”之说,而口疮因火而发者尤  相似文献   

12.
<正> 按压耳穴治疗胆石疗是近两三年才应用的一种非针刺的穴位疗法,我院用芸苔子贴压耳穴、“胰胆”、“肝脾”、“交感”或“神门”、“十二脂肠”及“消化腺”,“健(?)”等。治疗胆石症160例,结果近期治愈12例(7.5%),好转146例(91.2%),无效2例(1.25%),因均为门诊治疗患  相似文献   

13.
名称:用2%硫黄油悬液作发热疗法治疗红皮症创用者:西安医学院皮肤性病学教研组(刘辅仁付教授)。倡用经过:红皮症的原因复杂,目前国内外尚未有十分满意疗法,西安医学院皮肤性病学教研组过去在治疗中虽应用牛奶制剂作发热疗法,但效果不著,我院刘辅仁付教授由苏联文献中看到关了应用发热疗法治疗神经梅毒的启发,将2%的硫黄油悬液应用于红皮症的疗法,获得良好效果。后经教研组陈育生医师都绥之助教,程运乾助教,刘树德讲师等继续应用和教研组主任刘蔚同教授大力支持,先后共应用于6例,患者均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 以往工作证明,在穴位处用针电极可以引导出长持续、单位型的肌电发放。因其在非穴位处很难引导出,特命名为“穴位肌电”。经一系列动物实验和人体观察,证明穴位肌电具有梭内肌放电的生理特性。因此认为它是梭内肌发放的。  相似文献   

15.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而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开放体系。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本人根据对一些理论问题的认识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简称“社建”)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供教学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局部色素脱失性皮肤病。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进展对本病进行了病理、生化、免疫,遗传等多方面的深入研究,对其病因和发病机理有较多的了解,但在治疗方面仍缺乏满意的有效疗法。我科于1982年开始使用由常州化工研究所研制和提供的治疗白癜风的外用药物——白癜净,治疗白癜风患者多例,现将经随访的3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合谷穴”是针刺治疗和镇痛效果较好的穴位之一。祖国医学记载有“颜面合谷收”之说,最近大量的临床实践和一些动物实验亦证明合谷穴有较好的镇痛作用。为此,研究针刺穴位时,一根银针底下到底是什么感受器接受刺激?它们兴奋后是沿着什么类别的神经或以什么样的速度向中枢传导等,都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过去的研究证明,针刺合谷区能在家兔和猫的尺神经掌深枝中引导到针刺性放  相似文献   

18.
前言高血压病为一常见疾患,严重地威胁着人类健康,过去虽也有一些治疗方法,但均非理想,寻求疗效确实而安全的降压药物仍属必要;党号召我们学习中医,发掘祖国医学宝库,收集民间秘方验方,大力开展中西医合流,创造祖国的新医学。在党的领导和关怀下,发动群众,经全体同志的努力,在学习祖国医学方面,已取得不少成绩。在高血压病问题上,我们两个教研组,密切协作,对中药的临床应用及其降压机转进行了研究,今将初步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确定经长轴突反射和背根反射引起的皮肤循足太阳膀胱经及相关内脏的神经源性炎症反应可能是由细传入纤维内 P物质等神经递质的释放引起的 ,用 Capsaicin作为工具药 ,进行穴位注射后 ,观察两种反射条件下穴位刺激引起的神经源性炎症反应分布。结果发现 ,穴位注射 Capsaicin后 ,在长轴突反射和背根反射条件下电刺激承山穴均不能引起相应部位肉眼可见的神经源性炎症反应 ,定量分析也未发现 Evans蓝的明显渗出。结果提示 ,细纤维的长轴突反射和背根反射参与了经络活动。在经脉信息传递和经脉 -脏腑相关联系中 ,P物质等神经递质可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这里说的穴位是体针穴位,针感以酸重胀为主,痛不计在内。祖国医学指出:炙刺之道,……得气穴为定。(《灵枢》)现代医学临床实践也证明,针感越强疗效越好。无论是针刺治疗也好,针刺镇痛也好,甚至于研究经络实质也好,都是从针刺穴位产生针感开始的。所以产生针感的组织结构——穴位针感感受器搞清楚,对于阐明针麻原理,探讨经络实质都具有其重要意义。根据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指示:“中国的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我们进行了本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