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伟 《中国铁路》1999,(10):14-18
介绍了目前广深线运用的列车安全防护系统的地面信号和车上设备,结合电动车组的特点及国外高速列先进的控制技术,针对广深线与开行电动车组后的列车行安全防护系统的防护方案进行了研究设计。  相似文献   

2.
收集了国外调整列车发展的研究资料,并了我国近年来进行的广深线准高速、既有线提速以及高速列车试验的历程,提出了应继续进行提速试验,尤其是货物列车的提速,这将会给我国铁路带来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高速列车舒适度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收集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并结合广深线准高速客列车运行试验结果对高速列车舒适度进行评价,并对线路和车辆提高舒适度的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中列车牵引耗能大的问题,将优化列车推荐速度曲线和改进ATO驾驶策略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列车节能驾驶策略优化算法.首先建立列车推荐速度曲线优化模型,其次结合司机驾驶经验提出基于蚁群算法的列车推荐速度曲线优化计算方法,然后设计节能巡航驾驶策略对ATO原有驾驶策略进行改进.最后以北京地铁亦庄线实...  相似文献   

5.
在借鉴广深线开行准高速、提速列车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高速铁路运营拟在初、中期采用高、中速列车混行方式,对高速列车既在高速线又在既有线上运行的方案与中速列车上、下高速线运行的方案进行了比较,认为后一方案较为经济,从而探讨了中速列车上、下高速线的条件和运输组织措施,并提出了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司机驾驶显示(TOD)单元作为CBTC车载设备与司机重要的交互平台,指示司机安全高效地监督和驾驶列车;FBS(功能-行为-结构)框架模型广泛应用于产品设计当中;重点介绍FBS在建立司机驾驶显示单元界面模型设计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宁和平 《中国铁路》2023,(10):122-127
当铁路沿线突发自然灾害时,若高速列车临近灾害发生点,司机不能及时获知前方危情信息,无法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可能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研究提出高速列车司机超视距监控预警新型方法,设计由铁路灾害监测无线高速共享专网子系统、铁路防洪视频监控子系统、车载灾害视频监控子系统、铁路灾害危情智能识别子系统组成的高速列车司机超视距监控预警系统。对高速列车在隧道等复杂环境下车地高速数据传输、铁路灾害车地协同监控预警、铁路灾害危情自动识别预警等关键技术进行阐述,并完成车地协同监控灾害技术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提升高速列车司机面对突发灾害的应急处置技术水平,增强铁路突发灾害的应对和防灾减灾能力,有效避免司乘人员伤亡,有助于推进铁路防洪点无人化值守进程。总结该系统的应用与验证情况,可为我国铁路防洪防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高速列车智能化水平,搭建高速列车智能视频分析系统,主要由车载摄像机、视频监控服务器、智能分析主机等设备构成,可通过车厢控制器与其他车载系统和设备进行信息交互。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算法构建智能视频分析模型,实现车厢敏感人员识别、车厢乘客拥挤度检测、车厢遗留行李检测、车厢重点位置监控、司机疲劳驾驶监测等功能;当检测和识别出异常事件时,告警信息可在旅客信息系统的显示终端上自动显示,或由广播装置播放告警信息。  相似文献   

9.
当列车与轨旁通信丢失,或者信号系统转换进入后备控制模式时,列车无法进行自动驾驶,因而影响了运营性能。介绍一种降级信号系统下的点式ATO(列车自动运行)防护方法,可在后备控制模式下使列车实现自动驾驶,因而降低了司机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列车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10.
<正>12月26日8点,路局举行高速动车组列车开行首发仪式。局长杨绍清、党委书记张义平为我局首趟高速动车组列车值乘司机颁发了机车钥匙。首发仪式由路局党委副书记郭家宏主持。副局长刘枫在仪式上讲话。我局开行的高速动车组列车为CRH380AL型,是我国目前时速最高、最为先进的高速动车组列车。列车总计由2辆商务观光车、  相似文献   

11.
截至2003年8月28日,从瑞典引进的我国首列高速电动车组——“新时速”列车在广深线成功运营5周年,走行220万km,上线率保持在98%以上,相当于绕地球55圈。“新时速”动车组自1998年8月28日投入广深线运营以来,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有先进的高速电动车组设备和技  相似文献   

12.
鉴于地铁列车驾驶模拟器已经广泛应用于列车司机的驾驶培训但缺少相应的考核评分系统,根据列车驾驶技术的主要考核指标,提出了充分利用现有驾驶模拟设备,根据列车驾驶模拟器的记录数据对培训学员进行考核评分的设计思想。对地铁列车驾驶模拟器的考核评分项目进行了分类设计,制定了考核规则以及评分模板,最后进行了系统实现。该系统已应用于实际培训考核,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人类仿真技术在铁路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对应用于铁路人机工程学的人类仿真方法进行了总结,即一种仿真器是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来模拟环境,例如驾驶仿真器、乘坐舒适度仿真器、铁路车站仿真器等。另一类仿真器则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来评价列车司机工作时承受的精神负担、列车碰撞引起的旅客运动方式及损伤等。  相似文献   

14.
1994年12月广深准高速铁路的开通,不仅标志着我国铁路客运同高速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时也标志着我国从法国引进的U-T(即UM71无绝缘轨道电路及TVM-300机车信号超速防护的四显示自动闭塞)系统在广深线的应用获得成功,使我国铁路信号自动控制系统在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中又向前跨进了一步。 由于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传统的信号显示已不能适应高速列车的需要。为此,广深公司采用了法国引进的U-T控制系统,由济南工程公司施工建设。 U-T系统是法国研制成功的高科技产品,它由UM71无绝缘轨道电路和TYM-300机车信号超速防  相似文献   

15.
两级模糊神经网络在高速列车ATO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车自动驾驶系统(ATO)作为替代司机、实现铁路运输自动化的重要设备,受到国内外铁路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它的性能关系到铁路运输系统的安全和效率。一种高效的高速列车控制方法可以很好地满足人们对高速铁路"安全、正点、舒适和快捷"的要求。由于模糊神经网络具有自动提取经验和进行推理的特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用两级模糊神经网络对高速列车运行过程进行控制。参照当前列车运行速度、线路状况、列车编组、列车时刻表、距目标点距离以及目标点所允许的速度,前一子网模拟优秀司机的操纵可获得在当前状态下应采取的最佳列车运行工况,后一子网根据运行工况、线路状况、列车在线路上位置、列车编组、列车时刻表、距目标点距离和目标点允许速度,得到列车在该工况及当前条件下的运行速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正确有效,达到了期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蓝箭”交流传动电动车组是专为广深线运输需求而开发研制的200 km / h速度等级的动车组,主要用于广州—深圳城际间高速客运其动力车及控制车司机室和列车控制电气设备是由株洲电力机车厂研制的。动力车的外形及设备布置总图见图1。 1 主要技术性能和结构特点(1)采用交流传动,与国内现有动力车和机车相比,其轴重最轻、单轴功率最大、运用速度最高、恒功范围最宽,可覆盖准高速和高速运用。(2)采用全分布式微机无触点控制,能实现单列和双列重联控制、远程故障自动处理、智能诊断和存储记录等功能。(3)国内首次采用半体悬小轮径高速空心轴传动动力转向架,确保了高速运行的安全性和平稳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包神铁路集团改革和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机车运营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万吨列车开行,长交路开行已成为常态。然而列车安全运营对司机的业务素质和驾驶技能全面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列车驾驶人员培训成为铁路交通部门的重要工作。本文首先分析了仿真驾驶培训与传统驾驶培训的特点,提出仿真驾驶培训的重要性,接着对列车仿真驾驶模拟设计与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速铁路列车的快速发展,提出用低成本、多功能的桌面驾驶模拟器来培训大量的高速铁路司机。本文采用桌面驾驶仿真平台和三维视景系统相结合的方式,使该系统具有虚拟驾驶台和三维视景的效果,实现高铁司机驾驶模拟培训。  相似文献   

19.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的自动化、自主化程度越高,其安全与效率也越依赖于信号系统。而当信号系统故障导致列车采用ATP切除的人工驾驶模式运行时,列车运行的安全则完全由司机保证,缺少设备层面的保障。针对该情况,基于二次雷达技术研究的地铁列车防撞预警系统,能够不依靠信号、通信等其他系统,实现前、后列车追踪间距预警提示,从而为无ATP防护的人工驾驶列车提供设备层面的辅助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既有CTCS-2级高速铁路列车运行仍由司机人工驾驶操作的问题,高速列车自动驾驶技术应用是我国高速铁路列控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2016年,CTCS2+ATO系统在珠三角莞惠及广佛肇城际铁路上投入运营,成功实现了世界上首次将自动驾驶技术运用到200 km/h城际铁路。基于CTCS-2级列控系统的基础对CTCS2+ATO的技术路线、技术方案、ATO系统关键技术、系统测试和应用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并重点阐述车载ATO系统架构、ATO速度控制流程、自动驾驶控制模型、运行计划实时调整模型、列车定位技术、车地无线通信技术和车门/站台门联控技术等,研究成果对高速铁路广泛应用CTCS2+ATO列控系统,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