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燃机车 牵引动力的内(燃)电(力)化是铁路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世界发达国家已逐步淘汰了蒸汽机车,向内电化发展。美国、加拿大60年代实行了内燃化;英国1968年停止使用蒸汽机车;法国1972年停止使用蒸汽机车;德国1977年淘汰蒸汽机车……在中国,60年代初,铁道部对内燃机车的发展制定了仿制与自行设计两步走的方针。  相似文献   

2.
五、蒸汽机车 蒸汽机车是第一代铁路牵引动力,在上世纪内燃机车出现之前的近100年间也是铁路系统唯一的牵引动力.早期火箭号蒸汽机车的速度只有47千米/小时,几经改进以后,19世纪40年代在英国的试验速度提高到了120千米/小时,1890年法国更将试验速度提高到144千米/小时.  相似文献   

3.
Welty  G  王延飞 《国外内燃机车》1998,(1):41-42,45
简述了美国从蒸汽机车过滤到内燃机车的过程、内燃机车发展初期美国各机车制造商及铁路的反应。论述了在内燃机车制造的激烈竞争中EMD和EG在90年代推出采用各种新技术的600马力内燃机车后所面临的继续开发问题:是开发电气化或燃料电池寻找内燃机车的替代品?还是改变传统的内燃机车的使用方法,开发液化天然气、飞轮储能、高低压喷射双燃料内燃机车?这一问题取决于铁路对新机车开发的投入。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家铁路机车概况 我国铁路牵引动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尤其经过80年代开始的牵引动力改革,使铁道机车的技术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技术水平和相当规模的完整体系,为繁重的铁路运输提供了可靠的牵引动力。 到1996年,我国国家铁路的机车总量已达到15403台,其中,电力机车为2678台,占机车总量的17.4%;内燃机车为8944台,占总量的58.1%;蒸汽机车为3781台,占总量的24.5%;以牵引里程计算,电力牵引里程达到10082公里,占  相似文献   

5.
我国电气化铁路的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电气化铁路是指设有一套特殊的牵引供电系统,并向作为牵引动力的电力机车(或电动车组)供电的铁路。 世界上,首条准轨直流电气化铁路和首条准轨单相16(2/3)Hz15kV交流电气化铁路,分别于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叶建成开通,而首条单相50Hz25kV交流电气化铁路,则是1954年才由法国建成开通。百余年来,世界电气化铁路营业里程逐年增加,截止1995年,总里程已达22.2万公里,电气化率为20%,承担铁路运量的45%。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解放前铁路牵引动力全部都是蒸汽机车。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铁道部门在50年代  相似文献   

6.
<正>KF1型蒸汽机车,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人首次自行设计的、运行于干线铁路上的大型蒸汽机车,具有强大的线路适应性和可靠性。如今,KF1型蒸汽机车陈列在英国国家铁路博物馆和中国铁路博物馆,展示了中国人的智慧和能力,在中国铁路史乃至世界铁路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7.
鲁岗斯克内燃机车制造厂是原苏联是古老的机车制造厂之一,它的主要产品是蒸汽机车和内燃机车。90年代初,产品结构作了调整,动车组和有轨电车列入了生产计划。文中介绍了该工厂的蒸汽机车产品,内燃机车产品,试验中心以及非金属材料在内燃机车上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惟一一条还在使用蒸汽机车做牵引动力的铁路干线——中国最长的945km合资铁路、连接内蒙古自治区东西部的集(宁)通(辽)铁路.于2005年12月9日宣布:最后运营的27台蒸汽机车正式退役.动力全部换型为内燃机车。至此,集通铁路成为了蒸汽机车“在世界铁路史上辉煌180年后、在铁路干战上最后谢幕”的舞台。  相似文献   

9.
铁路在国际上被誉为“绿色交通工具”,而电气化铁路则更成为“绿色铁路”中的佼佼者。由于电气化铁路能源利用效率高,旅客运输每万人公里的耗能量,电力机车只有蒸汽机车的12%,内燃机车的60%;而货物运输每万吨公里的耗能量,电力机车只有蒸汽机车的13%.内燃机车的50%,同时.电气化铁路对大气环境基本没有污染。  相似文献   

10.
春晓 《铁道知识》2006,(3):47-49
铁路诞生的前100余年里,蒸汽机车是铁路王国不折不扣的统治者,各国的火车都在这钢铁怪物的牵引下纵横驰骋。随着科技的发展,更先进的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逐步取代了蒸汽机车,成为了铁路线上的主力。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发达国家就已经基本淘汰了这些喷云吐雾、风光一时的钢铁巨兽。除了牵引一些旅游列车外,在这些国家铁路线上正式运用的蒸汽机车现已少之又少。蒸汽机车铿锵前时的恢宏气势和喷云吐雾的矫健身影,曾给人留下了无数美好的回忆。它们身上处处散发的机械之美和背后的工业文化之魅,更是让无数爱好者为之着迷。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世界铁路牵引动力内燃化进程的加快和新中国铁路运输事业的迅猛发展,为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运输生产对铁路牵引动力现代化的迫切要求,1956年铁道部制定了《铁路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在该《规划》中明确提出“技术政策的中心环节是牵引动力的改造,要迅速地、有步骤地由蒸汽机车转到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上去.”  相似文献   

12.
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曾动议制订铁路蒸汽机车黑烟排放标准,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最近国家环境保护局再次提出制定排放标准,困此,对制订标准问题谈点看法。一、国外排放标准制订情况铁路蒸汽机车和船舶、汽车、飞机都属大气污染流动排放源。早在19世纪下叶,美国除烟管理法规中就已经把铁路机车和船舶列为首要目标;目前,在尚未以柴油或电气动力装置取代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机车和船舶的国家,铁路蒸汽机车和船舶乃是空气污染控制规划中的项目。表1所列的是墨西哥、南斯拉夫及美国制订的排放标准。从表1可以看出这些国家制订的铁路蒸汽机  相似文献   

13.
2003年全国铁路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项目单位2002年2003年士%一、铁路运输设备铁路营业里程公里7王897573002.01 .5铁路复线里程公里23950.72465042正)铁路电气化里程公里18115.118757.835国家铁路内燃化里程公里42120名42386.50 .6机车拥有量台16026163201 .8其中:内燃机车台1 13121 13550 .4电力机车台43404622  相似文献   

14.
北京型内燃机车 北京型液力传动内燃机车是我国铁路历史上最为成功的液力传动客运内燃机车之一.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期,北京型内燃机车的身影遍布华北、华中地区的铁路干线.由于短小精干的体型,北京型内燃机车被亲切地称为"小北京".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铁路机务系统工业废水排放规律,更有效地实施卫生学监测,现对太原铁路机务系统废水排放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便找出其废水的特点和治理的主要矛盾,采取针对性治理措施,这无疑对减少治理费用,防止污染,保护环境有其一定意义。一、概况太原铁路机务系统包括太东机务段(蒸汽机车)、太北机务段(蒸汽、电力机车)、灵邱机务段(内燃机车),三个段使用动力燃料有异同点,  相似文献   

16.
大同机车厂始建于 1 954年 ,是我国目前唯一能同时生产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的厂家 ,也是我国第二个电力机车制造基地 ,国家大型一类企业。现有员工 92 0 0余人 ,其中科技人员 1 0 0 0余人 ;占地面积 2 3 0万 m2 ;固定资产净值 3 .5亿元 ;具备年生产电力机车 2 0 0台的能力。 1 997年通过ISO90 0 0质量标准认证。工厂在铁路蒸汽机车时代曾是我国最大的蒸汽机车制造厂。 80年代中期 ,先后进行 2次大规模转产改造 ,转产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累计已研制、试制成功 DF4 B、DF4 C2种型号的内燃机车和SS3 、SS3 B、SS4 改、SS6B、SS7、SS7…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玻利维亚共和国的地形特点,铁路,机车车辆以及今后的铁路规划。玻利维亚国营铁路有东。西两条独立的干线,线路总长为3652km,轨距1000mm;有内燃机车52台,内燃动车13辆。其主型内燃机车是从日本进口的DE1000型和DE950型电传动机车。还介绍了维亚查,奥鲁罗内燃机车检修厂,瓜基港蒸汽机车修理厂和世界最高的客动站-坎多尔的铁路情况。  相似文献   

18.
原苏联内燃机车的大批量生产是从T93型内燃机车开始的,即起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这种内燃机车到1973年停产时总共制造了6797台。随着内燃牵引的采用和新系列内燃机车的开发,一批原先制造和修理蒸汽机车的工厂相继转型,开始制造和修理内燃机车。现将它们的名称及其产品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国家铁路货运机车日产量公万里吨108.7指标单位±%一、铁路运输设备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公里74407.7全国铁路复线里程公里24908.3全国铁路电气化里程公里19303.2全国铁路机车拥有量台17022其中:内燃机车台11872电力机车台4887全国铁路客车拥有量辆41353全国铁路货车拥有量辆526894  相似文献   

20.
广九铁路港段于1910年开通,全长34公里。早期使用蒸汽机车,1962年起改用内燃机车,1978年配合香港政府发展新界计划,投资35亿元,进行全线电气化和现代化改造。80年代开始,着手执行发展新界东部新市镇计划,人口骤增,越来越多的人毗邻铁路而居,列车运行噪声问题受到多方关注。为此,从1991年开始,广九铁路公司着手研究铁路噪声的治理。降噪工程从1993年开始,预计2003年完工,为期10年,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