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子商务与中国铁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针对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中国铁路运输提出的挑战和机遇,分析了铁路电子商务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铁路电子商务发展的目标是从物流的承担者转变为物流的组织者的观点.介绍了中国铁路电子商务建设的现状和策略.对中国铁路电子商务建设的内容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
有问必答     
五年来铁路科技取得哪些成果 全路紧紧抓住对铁路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关键性的技术创新项目,积极组织开展科技攻关,走出了一条既融合世界铁路科技发展趋势、又符合我国国情路情、独具特色的铁路科技创新之路。①铁路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TMIS等各类运输生产信息系统基本建成,调度指挥现代化试点取得成功;计算机售票基本实现全路联网,扩大办理了异地售票业务;财会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深化,会计、预算、清  相似文献   

3.
“十五”期间,全路按照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的要求,抓住实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历史机遇,全面推进大规模铁路建设,取得前所未有的好成绩,为实现2010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高效便捷、安全舒适的铁路运输网目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国铁路总公司适应经济新常态,继续深化货运改革,实施铁路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发展,对铁路货运的经营理念、业务流程、管理机制进行重塑和再造。随着铁路现代化物流建设的推进,铁路运输产品日益丰富,铁路保价作为铁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步发展中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全路保价运输工作积极探索,攻坚克难,在全面提升铁路保价运输服务质量方面,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随着铁路快速发展,全路安全运输已经成为全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的建成是铁路安全运输建设的必要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 ,电子商务虽然尚处在起步阶段 ,但发展速度极其惊人。电子商务改变着商务活动的方式。这些改变直接挑战传统的物流企业 ,原有的流通模式将会受到冲击。笔者认为 ,迎接挑战的最有效办法是积极应用电子商务 ,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机遇。本文主要探讨在铁路机车车辆配件供应中率先推广应用电子商务的可行性。1铁路机车车辆配件采购供应的现状铁路机车车辆配件是一种直接影响铁路运输生产的重要物资。仅以一项配件为例 ,有上万个品种 ,近300家定点生产厂 ,全路年消耗在5~6亿元以上。主要由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负责采购供应。但在…  相似文献   

7.
2005年全路电务工作会议是在实现路局直管站段管理体制改革后,全路加快推进六大干线提速安全标准线建设,全力实施第六次提速基础工程,全面启动信息化工程,电务事业发展迎来了一个难得历史机遇的大好形势下召开的。这次会议是全面贯彻“全路运输工作会议”和“全国铁路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认清新形势,明确新任务,迎接新挑战,真抓实干,拼搏攻坚,不断开创电务跨越式发展新局面的动员会。主要任务是,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铁路车流计划组织及管理现状分析,提出由于铁路各系统都有自己的车站信息,而计划调度子系统与这些系统互不相通,信息不能共享。应建立一个全路统一的公用车站信息,合理设计列车编组计划的维护,利用铁路如DMIS列调、TMIS确报等其他系统,将其纳入计划调度子系统,完善系统功能,以实现信息共享,构建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新的运输调度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9.
浅议中国铁路信息化建设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铁路信息化技术应用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几十年尤其是近10年的发展,全路已建成了覆盖铁道部、18个铁路局、2000多个主要站段的铁路计算机专用网络.拥有大、中、小型计算机2000余台,微型计算机和计算机终端20多万台。目前已有铁路货运管理、客票发售和预定、调度管理、财务管理、统计分析、车号自动识别、办公自动化系统等一大批信息系统相继运行。铁路信息化系统已经渗透到了运输生产涉及的几乎所有部门和环节。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1月29—30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盛光祖代表总公司党组作工作报告,总结2014年铁路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铁路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部署2015年铁路改革发展重点任务,号召全路干部职工要以创新发展为主线,主动适应新常态,努力开创铁路改革发展新局面。盛光祖指出,2014年,全路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中央领导同志对铁路工作的重要指示,积极应对挑战,奋力攻坚克难,推动铁路改革发展迈上新的台阶。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