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根据大型深水码头工程实验和专题试验研究资料的分析,指出现行计算方法有两点尚待改进,即底面浮托力压强的分布和与最大水平波力相位同步的浮托力值的确定。综合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提出了确定最大水平波力出现相位的图表,据此可确定墩柱稳定分析所需的同步浮托力,并对波流场中浮托力计算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由于作用于圆柱上水平波浪力与波浪浮托力最大值的相位不一致,因此,圆柱的稳定安全系数的相位的函数。笔者通过对稳定安全系数求极值,得最小稳定安全系及其相位,产七水平波浪力最大时的稳定安全系数作了对比,表明两者差较小。  相似文献   

3.
卢五弟 《上海造船》2024,40(2):45-48
提出一种通用、简便的柴油发动机激励力和力偶估算方法。利用振动频响(即加速度传感器)获取柴油发动机的振动频谱和相位,运用MATLAB数学软件建立基座激励力和力偶的数学模型,从而估算出隔振系统中发动机组的横向、纵向和垂向激励力或传递力和力偶。通过试验发现,测量过程中的信噪比对发动机的激励力和传递力估算有重要影响,低频信噪比是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该简易估算激励力和力偶的方法可供柴油发动机的多维多向耦合振动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水面潜艇波浪力计算研究评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潜艇波浪力计算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小结。分析了近水面潜艇波浪力计算的几种有代表性的研究方法,如切片法、STF理论、源汇分布法、面元法、Frank源分布紧密拟合法及其组合方法等的具体应用。讨论了目前潜艇波浪力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是二阶波浪力的非线性特性、潜艇运动扰动及其相互耦合的影响还不清楚,已建立的理论和方法尚不能满足工程实际的需要。最后提出了近水面航行潜艇所受波浪力计算中有待深入研究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不规则波中高桩承台所受波浪力进行了物理模型试验研究,系统分析了该结构的群桩水动力特性,重点考察了整体总力达到最大值时相应的桩柱波浪力规律。试验通过整体总力与各个组成桩单桩力的同步监测,得到群桩总力最大时刻各组成桩的受力。在试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前、中、后三桩的波浪力历时曲线及波高过程线,并就其相位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各组成桩群桩总力系数、群桩正向力与横向力之比、群桩系数及单桩正向力与横向力之比随水深的变化规律,探讨了承台与群桩以及各组成桩桩力之间的分配比例并最终确定了最大受力桩。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波浪力对于柔性浮式防撞系统拦阻效能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分步处理波浪力的方法,进行了撞击过程的模拟计算研究。文中基于势流理论运用ansys_aqwa软件,求得了不同波浪入射角及不同相位下结构物的波浪力。在模拟船舶撞击系统的过程中,将计算较为复杂的波浪力,转化为运用处理不同时刻波浪入射角和相位角的问题进行连续分析计算。研究表明,微段时间波浪力计算方法可以用于柔性浮式防撞系统的运动分析,船舶撞击过程中不能忽略波浪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针对水运工程传统护岸结构设计防浪韧性不足的问题,开展护岸结构传力机制的基本特点及其组合机制的比较研究,系统性分析了具有复合传力机制的典型护岸结构,提炼护岸结构的11种典型复合传力机制,并通过工程案例验证具有复合传力机制的护岸结构防浪韧性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8.
基于胜任力的培训效果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胜任力逐渐开始应用于部队官兵教育训练领域。文章在分析胜任力含义的基础上,提出胜任力空间概念。通过将胜任力模型引入到军队人才的培训效果评价中,分析了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流程,探索了以胜任力为基础的军队人才培训效果评价模型,以期对军队人才的培训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考虑风、浪、流的联合作用以及平台护舷非线性恢复刚度,研究船舶系泊状态与平台的撞击力及其分布规律。针对不同的风、浪、流的作用方向以及不同的风速、波高及流速,计算波浪和海流的载荷,建立系泊船舶的分析模型,采用频域与时域分析方法,进行系泊船舶运动及其与平台之间碰撞力的仿真,得到系泊船舶与平台的碰撞力时间历程,并分析不同碰撞力发生的概率,确定发生最大碰撞力的风、浪、流方向,比较常量护舷刚度与非线性护舷刚度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橡胶护舷刚度的选取对于碰撞力的计算结果影响显著,选取非线性护舷刚度计算靠泊碰撞力十分必要,用目前的经验公式计算得到的碰撞力偏差较大。  相似文献   

10.
文化力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对文化力的整合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对文化力的界定入手,提出了文化力四大要素即凝聚力、导向力、组织力、领导力,并从这四大要素出发对企业内部和外部文化力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11.
对于透空式码头来说,准确计算透浪系数推算港内波高,是进行结构设计的关键因子.结合东营港扩建工程桩基挡板透空码头的结构尺度参数及波浪参数,在Wiegel、Kriebel等学者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透浪系数Kt值的计算作了进一步的理论推导,得出了较为适用的透浪系数计算公式,分别与Wiegel公式、Kriebel公式、挡板间距△W=0.0时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Kt值是合理的,并提出了分区间计算透浪系数的设想,可供工程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斜向规则波与单列桩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讨论了斜向入射波与桩列相互作用。根据流体通过孔隙结构传递波角小于入射波角以及压力和体积速度连续原理,利用波阻抗和桩列的流阻分析,导出反射系数、传递系数和波浪荷载的解析公式。公式内所有参数均是已知的。用文中公式预测结果与其他研究者的正向入射波试验数据对比,理论与试验很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13.
水面舰船波浪弯矩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现行《舰船通用规范》适用于设计水线长不超过160m的水面舰船,当设计水线长在160~200m时,规范规定参照执行。随着舰船的尺度逐渐加大,波浪载荷的计算问题更加复杂。比较了4种规范的波浪载荷计算公式,并应用线性切片理论,采用短期和长期预报的方法,计算大尺度舰船的垂向波浪诱导弯矩值。因此,对于一定范围内的大尺度水面舰船,采用"通用规范"所得波浪载荷值计算船体强度还有一定安全性,并可运用多种计算方法合理选取波浪弯矩值。  相似文献   

14.
采用数值分析软件Sesam/HydroD对某半潜式起重船在航行状态和起重作业状态下的波浪载荷进行长期预报和短期预报.在航行状态下,预报得到的最大波浪弯矩和剪力分别为规范值的1.4倍和2.0倍,用于进行结构疲劳评估(超越概率为10-2)的波浪弯矩最大预报值约为用于进行结构强度评估(超越概率为10-8)的波浪弯矩最大预报值...  相似文献   

15.
马冬冬  金虎  郭新民 《舰船电子工程》2010,30(7):101-102,160
雨衰减是造成电磁波传输损耗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极高频段电波的"雨衰"更为严重。现在大多数传输损耗研究只限于单纯雨对电磁波造成的衰减,并未考虑电磁波自由空间造成的损耗。文章从两个方面研究了毫米波在空间传输时的损耗,一方面通过mie理论结合雨分布谱研究单纯的雨衰减带来的损耗,另一方面分析毫米波的空间传输带来的损耗。最后结合两方面因素推导出新的"雨衰"公式,并且通过计算机仿真出不同降雨强度下,"雨衰"随频率变化的新的曲线。结论表明总的损耗明显高于单纯雨衰减损耗。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透空码头结构物波浪上托力研究现状的分析,运用垂向二维CFD数值波浪水槽建立模拟规则波作用下水平板波浪上托力的数值模型.通过物理模型和数值模型所获波浪压力结果的对比分析,总结平板底部流场和测点压强的分布特点,探讨不同周期波浪的最大冲击压强随波浪相对超高变化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规则波作用下波浪上托力的数值模拟结果与...  相似文献   

17.
台风波高重现值的泊松最大熵分布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日本中城湾观测站实测台风过程出现的最大波高序列为例,提出了泊松-最大熵复合极值分布,并将其用于计算台风海浪的重现值波高.采用年极值法与过阈法对台风波高进行长期统计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观测时段相同,阈值的选取对重现值的估计影响不大.而阈值相同,抽样时段的长度对重现值估计的影响较大;若样本时段较短,但极值波高的最大值包含于其中,则估计得到的重现值偏大,该结果对于结构设计是偏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对蛇形造波机的机械性能和造波质量进行了测试。所有指标均满足试验要求。规则波最大波高达35cm。多方向不规则波的有效范围达到理论长度。  相似文献   

19.
中国海岸波浪特征与建港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国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岸的风与波浪特征。提出用代表波高描述海区年均波浪强度。时波高极大值应进行重现研究和归并处理。时港址选择、波要素推算和防浪设计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航海安全水池三维造波机结构形式与水动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介绍了交通部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三维造波机项目研制过程中的各技术参数的确定,该造波机的特点以及结构形式的选择;对解决主要技术难点所采取的相应办法和必要的质量精度控制手段。同时,给出了进行水动力计算分析所使用的基本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