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重型挂车的气制动类型,按其控制方法的不同来分,一般有充气制动和断气制动两种。一、充气制动系统,是将挂车的制动系通过软管与牵引车的制动系联成一体。由于动力气源的供应方法不同,又可分为单管路和双管路两种。1.单管路制动:挂车上不装储气筒,挂车的制动管路与牵引车的管路串联成一个整体。当牵引车的控制阀开启时,同时将压缩空气分配到牵引车和挂车的各车轮制动器气室。这种制动系统的结构虽然较简单,但由于从牵引车流向挂车的管路较长,气流受管道的阻力影响,使前、后轮的制动略有时差,故一般仅适用于半挂车或轮组较少的挂车。2.双管路制动:在挂车上装有一组储气筒,挂车车轮制动器所需的压缩空气由挂车储  相似文献   

2.
影响挂车制动响应时间的因素有多种,继动阀是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通过试验研究的方法验证分析了继动阀的品牌、比例及位置等要素对挂车制动响应时间的影响,为提高挂车的响应时间给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BG13型半挂汽车双管路制动系中所普遍采用的紧急继动阀,具有充气制动、断气制动以及快放等功能.但在装配、保养过程中,倘若就在汽车上调试,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而且要达到几个功能的技术参数也难以保证.现在介绍我厂对该阀进行的简易调试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摘录了ECER13附件13中对挂车装用ABS的规定,分析了汽车列车的制动工况,探讨半挂车装置ABS的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5.
半挂车ABS在缩短制动距离以及防止车轮抱死引起制动失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有效提高半挂车制动安全性。首先介绍挂车ABS国内应用现状,然后基于GB/T 13594—2003标准重点分析挂车ABS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最后选用某国产O_4类半挂车进行ABS性能实车道路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国产O_4类挂车完全满足GB/T 13594—2003规定的ABS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影响半挂车制动反应时间的诸多因素,为缩短半挂车制动反应时间以及牵引车和半挂车在制动反应时间上的合理匹配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挂车单管路充气制动的结构,其基本特点是在牵引车上改用一个双管路的制动控制阀(见图1)。控制阀有主、副两个气阀。当制动时,可同时控制牵引车和挂车的制动气器。因此,可以很方便地将两个气路分别联接牵引车和挂车的制动气室。所采用的双管路制动控制阀,是在一个壳体中设有两个互不联通的两个工作都分。所以,即使是摘掉挂车也不致影响牵引车的制动效能。单管路充气制动与单管路断气制动相比较,虽然无挂车脱挂时自动制动的特点,但它却具有结构简单、反应灵敏、调整方便等优点,并解决了单管路断气制动山于制动时差而造成的牵引车后轮制动反应过敏,蹄片摩擦过多而发生高温,或因挂车车轮制动消失缓慢而发生  相似文献   

8.
鞍式牵引座(以下简称鞍座)为半挂车的牵引支承连接装置.它装设在牵引车车架上,通过牵引主销,将牵引车的牵引力传递给半挂车. 半挂车在高低不平的道路上行驶和转向时,鞍座保证与挂车的任何相对位置,任何  相似文献   

9.
国内牵引车和挂车采用气压制动系统,其系统压力为0.85MPa,挂车在常规制动、紧急状况下的自动制动都可以通过牵引车来控制。挂车制动气源来自牵引车驻车回路,挂车与牵引车是通过两条管路进行连接的,其中红色管路为供能管路常有气,黄色管路为控制管路控制着挂车的制动和紧急状况下的自动制动。挂车分为半挂车和全挂车,本文讨论的是半挂车,对应的牵引车为半挂牵引车。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介绍了挂车防抱制动装置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分析了挂车我制动装置的三种工作方式,推荐了在挂车上安装防换制动装置的不同方式。  相似文献   

11.
随着汽车物流拖挂运输的发展,汽车半挂列车也发展很快,它具有装载质量大、转弯灵活,燃油消耗低、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半挂车牵引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受到向前和向后、横向摇摆力矩、垂直方向和向上等多种载荷作用,工况比较复杂.半挂车与牵引车连接全是靠牵引销及牵引装置了(也称牵引鞍座总成),它与主车牵引座相连接,还承受所有牵引力,是半挂、全挂车中应用的一个很重要的金属标准零部件. 1 挂车牵引装置的功用和类型 挂车牵引装置的功用:一是联接;二是牵引;三是支承.对半挂汽车列车来说,牵引装置还须承受半挂车的部分质量,并传递给牵引车.  相似文献   

12.
<正>半挂汽车是公路货运的主要运输车型,它装载量大,运输效率高,经济性好。半挂汽车由半挂牵引车和半挂车组合而成,因车身长、车轴多,牵引车和挂车组合又不固定,常会将某牵引车和几辆半挂车组成多辆半挂列车,用甩挂方式提高运输效率。这种随时随地就能组合的半挂汽车的制动性能,能否确保安全行车是车辆检测的新课题。即使牵引车和挂车各自的制动性能都良好,但新组合的半挂汽车制动性能也未必都能符合安全行驶要求,这在一些半挂汽车  相似文献   

13.
在第8届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上,中环动力展出了2款车型——BJZ3530矿用自卸车和BJZ9340GSN散装水泥半挂车。BJZ3530矿用自卸车采用康明斯M11-C300,6缸水冷直列涡轮增压柴油机(246kW),配备MRT-12710B变速器、全液压转向系统(工作压力13.72MPa)、双管路气制动系统(工作压力690~820kPa)、油气弹簧悬架等装置。采用单边左置独立式驾驶室和重型楔形车厢,整体结构紧凑,外观彪悍有力,设计水平毫不逊色于国外的知名企业,显示出国内厂家的整车设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BJZ9340GSN散装水泥半挂车是采用国外先进技术,具有双锥体和新型…  相似文献   

14.
(21)半挂车 GB/T 23336-2009《半挂车通用技术条件》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于2003年3月23日发布,2010年1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由交通部提出,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适用于在道路上使用的半挂车. 该标准在制订时引用了GB 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T 13872-2002《货运挂车产品质量检查试验规程》、GB/T 20070《道路车辆牵引车与半挂车之间机械连接互换性》、JT/T 487-2003《货运挂车气压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等标准. 本标准分为: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技术要求;5.试验方法;6.生产一致性检查.其中,"4.技术要求"部分对半挂车进行了如下规定(按标准顺序):  相似文献   

15.
以甩挂运输过程中关键零部件——半挂车支撑装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有《GB/T 26777-2011挂车支撑装置》、《GB/T 13878-2015道路车辆货运挂车试验方法》等标准及甩挂运输对半挂车支撑装置的使用要求进行研究,科学地策划出用于甩挂运输的半挂车支撑装置的检测试验方法,并研制出一套综合检测试验台,能够对多种形式(手动式、液压式、电动式)半挂车支撑装置进行检测验证、研究开发等试验,满足美标AARM931及国内相关法规和标准的技术要求,弥补了国内对该产品检测试验能力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能自动转换的汽车制动紧急继动阀不仅具有自动转换制动力、无需手动操作、无需布电缆线的优点,还具有可以平衡和协调主车各轴的制动力、制动效果好、安装方便、安全可靠、能减少交通事故等优点,特别适用于长轴距大吨位半挂车上的产品。  相似文献   

17.
<正>根据《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 21861-2014)实施以来的实际情况,部分检测站提出如何进行汽车列车(牵引车和挂车)制动性能检验及现有的设备能否进行汽车列车制动性能检验等问题,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理解。1 GB 21861-2014中对汽车列车制动性能检测的规定GB 21861-2014中6.8.1.2条款规定,对于全挂车、半挂车,台试空载制动性能检验时,应同时满足以下要求:与牵  相似文献   

18.
在气制动的车辆制动系统中,继动阀的作用是加快制动系统管路中压缩空气的充、排速度,即缩短制动的开始和结束时间。而原163型继动阀总成的主要技术指标还不够理想。一、工作原理简介原型(163)和改进型(163A)继动阀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分别见图1、图2。  相似文献   

19.
闵亮 《商用汽车》2015,(3):76-78
<正>在人工成本不断增高的情况下,自动调整臂不需要像手调臂一样人为地定期调整,减少了维修次数,延长车辆保养的间隔时间,从而增加经济效益。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网的不断完善,长途物流运输越来越多地使用主挂车连接的运输方式,而且趋向于集成化、大吨位,这就对主挂车制动系统的匹配、协调及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通过梳理我国目前主挂车制动系统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主挂车制动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目前我国主挂车运输车辆的驱动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重型半挂车各工况稳定性精准最优控制,提出了基于线性变参数实时简化模型的重型半挂车稳定性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基于制动系统,采用分层控制方式,运用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方法,选择多个车辆状态为反馈状态,以实现重型半挂车横摆、折叠和侧倾稳定性综合控制;应用遗传粒子群算法,设计综合提高横摆、折叠和侧倾稳定性的优化目标函数,优化控制策略权重系数,以实现重型半挂车各工况稳定性最优控制;最后搭建硬件在环试验台并进行了台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后,牵引车质心侧偏角、牵引车横摆角速度、挂车质心侧偏角和挂车横摆角速度最大值分别改善了38.6%、13.8%、15.8%、8.4%,铰接角最大值改善了5.1%,牵引车侧向加速度、牵引车侧倾角、挂车侧向加速度、挂车侧倾角最大值分别改善了10.4%、15.4%、10.8%、17.7%,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策略综合提高了重型半挂车普通工况的横摆、折叠和侧倾稳定性,并且实现了极限工况侧翻精准控制,从而避免重型半挂车侧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