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配气相位可变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配气相位可变控制是现代汽车技术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在汽车发动机上已使用的配气相位可变装置有机模式,液压式,机械液压混合式及电动式等不同的形式。本文介绍各种配气相位可变技术的结构与性能特点,分析电动气门实现配气相位可变控制所具有的优点及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指出电动气门将是汽车发动机配气相位可变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发动机在高转速时能提供较大的功率,在低转速时又能产生足够的扭矩,现代轿车发动机广泛采用可变气门控制系统,他能根据发动机的运转状况而改变配气相位或气门升程。本田轿车可变气门控制系统能同时控制配气相位和气门升程。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轿车中,为改善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限值,除了在油路上将化油器改为电喷系统以外,在配气系统更是大力研发。如采用每缸5气门技术、进气歧管切换技术、废气涡轮增压技术,还有配气相位调整技术等。配气相位调整技术旨在改变气门开放的时刻、气门开放的延时、  相似文献   

4.
解云 《汽车维修》2007,(2):12-13
本田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推出的可变配气相位和气门升程电子控制系统(VTEC),其配气相位和气门升程可随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的变化而自动调节,从而最大限度地改善发动机的性能,充分满足发动机高、低转速工况的需要,使发动机在高转速范围工况时输出更大的功率。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凸轮过渡曲线中的缓冲段及间隙圆。所谓缓冲段,就是在凸轮外形上用以保证挺杆克服气门间隙和静变形及其允差对配气相位影响的一个区段。为了获得足够大的气门开启时间断面和气门升程及最佳的气门运动规律、配气定时,在凸轮设计时,一般把气门的开闭点设在缓冲段内。在使用中,气门间隙过大和制造误差等,容易使气门杆倾斜提前落座而影  相似文献   

6.
(上接2008年第5期) b)凸轮轴 凸轮轴是配气机构中重要的驱动件,由它来按照配气相位定时开启和关闭进、排气门.气门行程规律决定了凸轮形状,凸轮外形由基圆和行程型线2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了发动机配气相位与气门间隙的定义、作用及相可关系,气门间隙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8.
配气相位,气门升程是发动机最关键的技术参数指标之一.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凸轮型线转化为配气相位和气门升程,为设计和试验带来非常高的效率和准确率,同时也可求得试验无法获取的数据.  相似文献   

9.
傅鸿斌 《车用发动机》1991,(2):59-59,50
<正>上海牌SH760汽车用680型发动机在工作中曾出现单只气门摇臂折断使发动机工作失常,或数只气门摇臂折断导致发动机无法运转。气门摇臂折断的原因何在?笔者认为疲劳损伤是造成单只气门摇臂折断的主要原因,而数只气门摇臂连续折断则是配气和位错乱造成的。现将数只气门摇臂连续折断与配气相位错乱的关系做一简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黎明 《摩托车》2012,(6):36-40
凸轮轴是配气机构中的重要驱动件,由它来按照配气相位定时地开启和关闭进、排气门。气门的升程规律决定了凸轮的形状,其凸轮的外形由基圆和升程型线两部分组成。配气机构运行于基圆部分时,气门是关闭的,运行到升程型线部分时,气门则按型线的规律上升或下降。采用一根凸轮轴来驱动进  相似文献   

11.
一个船体分段运输车行走液压驱动控制系统原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力平板运输车是造船厂钢结构船体分段在工序之间转运的主要设备,介绍了动力平板运输车行走液压系统,分析了基于DA控制阀的恒功率调节液压伺服系统及电液比例阀液压控制变量马达的工作原理,阐述了车辆在不同工况下行驶时,整车调速控制、差速控制及差力控制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2.
研究EBS轴模块电磁阀特性,对比两种不同闭环压力控制方法的控制效果,对试验车进行参数匹配后实现符合制动需求的压力闭环控制,奠定EBS制动控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某LPG/汽油两用燃料商务车为研究对象,针对其供气系统关键部件进行了性能测试。设计了供气系统喷气控制的驱动电路硬件和软件,主要对燃气喷射控制阀和蒸发减压阀的喷射精度和响应时间进行了测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气压状态下和不同供电电压下,喷气量与喷气脉冲占空比呈线性关系;燃气喷射控制阀在正常电压波动范围内工作稳定;蒸发减压阀可保持燃气喷射控制阀供气压力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4.
吴涛 《专用汽车》2011,(8):74-75
针对垃圾转运车液压系统在操作时只能依靠人为的操作实现动作顺序化,设计出一种利用顺序阀和两位三通阀实现自动控制、顺序动作的液压系统,从而使垃圾转运车在操作时完全可以按照预设的动作运行,避免人为误操作产生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5.
为保证罐式液体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GB-标准规定当车辆行驶速度大于5 km/h时紧急切断阀应能够自动关闭。针对这一要求,设计了一种紧急切断阀自动关闭系统检测试验平台,利该平台可以对紧急切断阀自动关闭系统的功能进行测试,判定是否满足标准要求。经试验表明,该平台能够很好地达到设计目的,完成紧急切断阀自动关闭系统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徐安 《汽车技术》1995,(6):39-45
目前用于汽车自动变速器的调整阀有3种不同的结构形式,即由自动米速器输出轴驱动齿轮驱动的滑阀式和止回球式,以及直接安装在输出轴上的滑阀式,节气门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机械控制式,另一类是真空控制式。详细介绍了各种调制器阀与节气门阀的结构形式。并相应地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As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moves into the 21st century, fully flexible valve actuation systems are being proposed as an enabling technology for advance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oncepts. Electro-hydraulic valve actuator systems are being considered as a potential variable valve technology. Compared to the servo control system, the system using a proportional valve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price, high anti-pollution ability and high reliability. Our research focuses on exploring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 of the electro-hydraulic variable valve system, which is based on three-way proportional reducing valve. In this paper, the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s of the system are described. The dynamic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system is derived. From the analysis of a linearized model and dynamic simulation,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system will be stable only if the proportional reducing valve has a positive opening. Some structural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ystem’s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input signal, the stiffness of the return spring and the pre-tightening force of the return spring, are studied using AMESi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coincide with the theoretical and simulated analyses. Further study shows that the dynamic response can be improved effectively by adopting closed-loop control of valve lift.  相似文献   

18.
高压共轨喷油系统电磁阀特性试验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高压共轨系统中电控喷油器的关键部件高速控制电磁阀驱动特性,建立了电磁阀仿真计算模型,对高压共轨系统电控喷油器电磁阀进行了试验与仿真研究。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一致,证明了模型正确可靠,表明利用仿真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电磁阀主要参数对电磁阀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实践表明,仿真计算为电磁阀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某电动车暖风系统在运行时,高压水加热器无法持续运行、膨胀水箱中出现白色"泡沫"状物质进行了原因分析,得出增加水阀、改进冷却液回路除气性能的优化措施,并最终在台架试验、整车采暖试验中证明了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粉末冶金TiAl基合金排气门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与常用的钢质排气门相比,TiAl基合金排气门的耐高温,抗磨损,抗氧化和导热性等性能更好,而且质量减轻一半,本采用元素Ti,Al粉末混合,冷等静压和径向热压相结合的工艺,制备出高径比为10.7,密度为3.79g/cm^3的粉末冶金TiAl基合金汽车发动机排气门,为制备合格的TiAl基合金排气门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同时指出,要大范围应用TiAl在排气门必须降低其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