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抗滑挡墙在治理山体滑坡中的应用及稳定性检算,分析山体滑坡原因,并提出预防滑坡及综合治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甘肃省窑街矿区出现的山体滑坡,在踏勘、试验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山体滑坡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利用力学方法和数值计算方法对山体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了滑坡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滑坡治理的具体方案,对矿区山体滑坡的预测与防治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尹紫红 《铁道建筑》2007,(11):41-43
近年来许多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公路、铁路、水库等)经常开挖山体,使得许多地方都有滑坡的可能。对于滑坡在施工期间的变形以及在地震作用下是否失稳都较为关注。GPS作为一种新方法,由于其硬件和软件的发展与完善,特别是高采样率(目前有的已高达20 Hz),在滑坡监测方面已表现出其独特的优越性。文章结合两滑坡的监测实践,介绍GPS监测滑坡变形的方法及结论。  相似文献   

4.
平推式滑坡是我国西南地区普遍存在的特殊滑坡类型。本文以巴中黑山坡平推式基岩滑坡为例,分析该滑坡的整体变形特征,根据古拉陷槽在滑坡发生后的压缩特征,反演分析古拉陷槽内松散堆积体的结构和演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该滑坡为一古平推式基岩滑坡滑移后,后缘新生基岩滑体在裂隙充水条件下滑动并推挤古滑坡前移所形成;新生基岩滑体绝大部分滑移能量消失在古拉陷槽内,压缩后的古拉陷槽地表并无明显的变形压缩痕迹;随着风化演变,后缘山体可能会发生新的基岩滑动,将如今的堆积体向前推移。  相似文献   

5.
针对赣龙铁路古田隧道DK246+760~DK247+000段地表山体滑坡加固施工,重点分析地表山体出现滑坡的成因,在此基础上对其中采用的抗滑桩上设置预应力锚索加固山体滑坡的施工工艺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6.
以座厦线K131发生山体滑坡的病害整治为例,对整治山体滑坡的新工艺即预应力锚索固的施工工艺进行了介绍与讨论.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隧道洞口仰坡滑坡监测与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楚大高速公路九顿坡隧道洞口滑坡,是由于施工中破坏已稳定的古滑坡坡角,而造成山体失稳所形成的滑坡。由于发现及时,采取了监测措施,进行了有效的预板分析计算,达到滑坡防治与处理的效果,可供类似施工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8.
通过动态设计施工的方法,对边坡施工过程进行了观测、分析,确定防护方案,提出相应的施工方法,防止了在软岩地层地带因局部塌滑产生的拉动效应造成山体大滑坡的发生,达到了边坡防护的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9.
滑坡地段隧道变形的地质力学模型及工程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在山区铁路中,有很多隧道都修建在山体斜坡内,这些隧道常常会发生变形开裂等病害。调查表明,隧道变形病害与所在斜坡出现滑坡现象密切相关,并且严重危及铁路行车安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隧道变形特征、滑坡与隧道变形的相互关系以及有效的工程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方法:在对滑坡地段近30座施工和运营隧道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根据隧道与滑面的相对位置关系及相应的隧道变形特征,建立地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建立了分析滑坡与隧道变形相互关系的4类地质力学模型,分析了4类模型的受力模式和变形特征。结合4类地质力学模型和工程实例,给出了针对隧道变形的不同特征选择工程防治措施的具体方法。研究结论:(1)隧道与滑面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决定隧道变形特征的主要因素;(2)工程防治措施应与隧道的变形特征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铁路黄土隧道洞口在施工过程中受地质条件、工程设计、施工技术等因素影响,易发生山体滑坡。本文以一客运专线黄土隧道洞口山体滑坡为实例,从地形地貌、滑坡形态、施工影响、过程管理等方面对滑坡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滑坡产生的原因,总结关于黄土隧道洞口边坡稳定性分析经验与管控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新建南广铁路广西段杏江大桥2~5号墩右侧山体表层堆放了大量附近采石场弃土,由于长期连续干旱和降雨交替作用,山体局部出现坍滑及多处出现裂缝,极不稳定,该滑坡对拟建桥墩产生巨大影响,对滑坡物质来源、滑坡成因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设计采用了下部抗滑桩,上部适当刷方减载,并加强边坡加固防护的综合治理措施,有效治理了滑坡。  相似文献   

12.
青藏线关角隧道东口路堑边坡滑坡的预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青藏线关角隧道东洞口外为一高20余米的路堑边坡,由于岩层破碎,地下水丰富,在线路左侧形成了一个中浅层边坡滑坡。通过对滑坡变形机制,变形性质的深入分析研究,根据滑坡变形的动态监测资料和各种滑前征兆,综合应用国内外滑坡预报的成功经验和理论,作出了准确的滑坡临滑预报,在线路封闭4小时后滑坡发生剧滑。由于预报准确,抢险准备工作充分,将滑坡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3.
为了预防滑坡的发生,需要不断对监测点的高程进行测量,观测其变化,并对滑坡的动态变化做出预报。在简要介绍时间序列模型的基础上,以某露天矿滑坡为例,对某监测点数据平稳化处理建立差分回归模型,分析模型的应用。计算结果表明,预报趋势基本符合滑坡动态发展规律,进而说明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对滑坡变形监测进行预报可行。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洛湛线DK2 61+72 0~DK2 61+870线路右侧山体滑坡的特点 ,确定综合整治滑坡的有效方案 ,针对性地阐述滑坡整治的施工方法 ,吸取滑坡发生的教训 ,总结整治滑坡施工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介绍应用预应力锚索整治隧道进口山体滑坡的成功实例。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随着我国陆路交通的快速发展,山区运营隧道在滑坡作用下的病害问题日益突出,而导致隧道变形破坏的最根本原因是滑坡的作用导致隧道受力模式的改变。同时,坡体不同的变形阶段对隧道结构的受力变形模式影响较大,目前在这方面缺乏深入的研究。研究结论:(1)以隧道-滑坡平行体系为研究对象,基于推移式滑坡岩土体的变形特点揭示了隧道受力渐进破坏过程的本质是滑坡推力和岩土抗力变化的过程,初步探讨了不同演化阶段滑坡的运动特点和隧道的力学特征,以不同演化阶段的隧道受力模式为基础,建立了半无限长梁、半无限长梁-悬臂梁模型;(2)采用弹性地基梁和结构力学理论,对位于滑坡体内和滑坡体外的隧道结构变形进行耦合解析,建立不同阶段隧道受力变形模式的理论计算公式,提出相应控制截面的解析解表达式,能够实现滑坡不同演化阶段隧道受力变形的评价;(3)通过模型试验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该理论能够对滑坡中隧道的受力变形的发展进行预测以及为滑坡地段隧道的设计、加固治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预应力锚索加固隧道洞口蠕滑山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应用预应力锚索整治宝成复线明月峡隧道进口山体滑坡的工程实例,对预应力锚索的设计、施工以及应用特点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相田二号隧道山体滑坡及隧道衬砌病害整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田二号隧道山体滑坡及隧道衬砌病害,在目前南昆铁路6处同类型工程处理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介绍该工点情况,并着重介绍病害综合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介绍在南昆线K343山体滑坡治理中的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应用,总结了施工经验,介绍了预应力锚索具有受力可靠、施工简便、施工进度快、减少土石方数量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于渝怀线古城南平山路堑边坡所发育山体滑坡形成的地貌条件、岩石条件、构造条件、气候条件以及施工技术条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研究 ,根据先期发生的小型山体滑坡 ,从地质学的角度进行了研究 ,并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 ,综合对比了几种治理措施的优劣 ,提出了较好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