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通过比较湿式污水提升系统、真空污水提升系统以及一体化污水提升系统三者的优缺点,指出地铁建设中的污水提升采用一体化提升装置的可行性以及必要性。一体化提升装置减少了污水泵房恶臭气味的散发,同时检修维护相当方便,在地铁车站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相似文献   

2.
李晓 《都市快轨交通》2021,34(2):142-145
通过对地铁车站传统污水池+污水泵技术、常规密闭水箱污水提升技术、真空污水提升技术的应用情况,结合运营需求,对基于凸轮泵污水提升技术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从解决痛点(如卫生条件差、清掏费用高)问题出发,以低维护和高可靠性(如高吸程、清底、双液位传感器控制和智能化)为目标,提出采用基于凸轮泵技术的地铁污水提升技术,从而解决污水池清底难题,改善运维条件,降低运维的难题和强度,结果显示整体运行效果良好,同时也给出今后进一步优化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3.
密闭污水提升装置在地铁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地下建筑的厕所、公共卫生间等产生的生活污水,一般需要设置污水泵房来提升并排放至市政排水系统,在此过程中,往往会有异味破坏了地下建筑内的环境.通过工程实例介绍密闭污水提升装置在地铁中应用情况,提出其计算方法、难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措施,可为今后同类工程的设计和选用提供参考.研究结论:密闭污水提升装置应用在地铁中是可行的,对改善地铁和其它地下建筑的实际运行环境有很大作用,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介绍地铁盾构隧道始发后距离端头井约18m处,下方斜穿外径3.57m,壁厚285mm的大型混凝土污水管(污水管与盾构隧道竖向结构净间距约0.52m),然后向南穿越七里河.在进行有限元计算,并进行各工况沉降分析后,采取相关设计及施工措施,盾构施工得以安全通过,地面和污水管沉降量小;并采取相应的减振设计,减少地铁运营阶段对污...  相似文献   

5.
介绍地铁接触网供电分段状态信息的形成机理及共享应用的意义,阐述接触网供电分段状态信息间接和直接检测的两种实现技术方案,并比照两种方案在硬件配置、系统复杂度、功能验证、可靠性、故障排查、运营维护等方面中的优缺点。以杭州地铁为例,论述地铁接触网供电分段状态信息共享技术应用中存在的接口功能设计、功能验证及运营接管维护方面等问题,提出通过顶层设计、接口设计解决问题,并根据未来地铁各机电系统间集成化信息共享的发展趋势,对地铁接触网供电分段状态信息在综合监控集成系统和列车自动驾驶系统的应用及提升系统智能化水平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研究深埋地下车站污水系统、废水系统的设计难点和技术解决方案。以地下埋深约 60 m 的青秀山站为例,提出深埋车站污水系统、废水系统排水提升的设备选型和排水方式。通过技术分析和方案比选,明确青秀山站污 水系统采用半真空污水提升装置并采用二次接力提升的排水方式;对于站厅层和站台层间实土层约为 20 m、废水无法重力流到站台层排水沟的现象,采用站厅层设置集水坑的方案。站台层及以上楼层的废水均通过设置于站厅 层的集水坑收集,再经潜水泵二次接力,就近排入集水坑或直接提升排至室外。站台层的主废水泵房提升泵不采 用潜水式的潜水泵,而是采用置外型立式泵提升方式。青秀山站的污水系统、废水系统的排水方式在实际运维中 运行良好,为深埋地下车站的排水系统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论述火灾报警系统(FAS)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的重要作用。对我国地铁设计中地铁换乘站FAS的设计进行分析,提出地铁换乘站FAS联动设计的思路,包括独立设计方案和延续设计方案。实践表明,这两种方案可有效地解决换乘站FAS系统间的火灾联动。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传统污水排放方式存在的污染环境,造成安全隐患、检修困难、积水坑清理困难等问题,提出用密闭污水提升设备来代替传统污水排放的解决方案.通过对两者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得出结论:污水密闭提升装置能解决传统污水排放方式所带来的各种环境问题,给运营管理带来方便,且造价适当.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城市地铁沿线客流快速增长,对地铁的运输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作为保证地铁列车安全及高效运行的信号系统,其功能瓶颈将极大制约地铁线路运能的提升.以深圳地铁1号线信号系统为例,分析制约1号线运能提升的几大问题;从硬件提升和软件升级2个方面,提出信号系统局部优化方案,并在运营实际中证明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前广州地铁已建成并开通10条线路。地铁步入网络化运营阶段后,客流量剧增,通达性增强,服务范围和运营信息量增大,咨询、求助等乘客事务将随之增多,对站务运作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站务运作效率的提升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优化。分析站务运作的现状,提出采用智能技术促进乘客自助服务以及使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内部运作效率的两大提升方向。通过车票移动电子支付、闸机事务自助处理、边门电子改造、手持式BOM、站务巡视智能报修、开发客运服务管理系统等优化措施,提升站务运作效率,以满足网络化运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地铁车辆段检修库中移动式架车机是车体与转向架分解组装以及车底电器、制动等模块拆装的必备设备,移动式架车机以其适用车型广、组合灵活、成本低的特点,得到广泛应用,而移动式架车机要想实现上述功能,需要分析研究与之配套设施的工艺特点。提出移动式架车机在检修库中采用有检查坑和无检查坑的布置方案,通过分析总结后,认为临修库中设置移动式架车机时,采用无检查沟的形式,在架修库设置移动式架车机时,采用有检查坑的形式。  相似文献   

12.
南京地铁1号线采用德国NEUERO固定式架车机.从架升装置总体结构、架升柱的同步升降、结构受力、采取的主要安全措施等方面,介绍和分析了南京地铁小行车辆段固定式架车机的主要技术要求和技术特点,并与国内现有类型的固定式架车机进行比较,对其中一些问题提出了探讨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根据北京铁路局组织的进口高性能吊链、钢丝绳及国产吊链的性能对比试用结果,分析了进口吊链在装卸作业中应用的优点与不足之处,提出了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国产化北京地铁列车牵引电传动系统设计   总被引:14,自引:12,他引:2  
简述采用交流传动的北京国产地铁列车的基本参数和性能要求.阐述了列车牵引电传动系统的牵引/电制动特性、主电路、列车牵引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技术特点.并将北京国产地铁列车与目前北京市地铁13号线日立车辆进行了比较:北京国产地铁列车及牵引电传动系统已通过线路型式试验和运行考核,目前正在北京市地铁13号线试运行,运行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5.
基于液压技术的地铁防淹门系统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铁防淹门系统是一种防灾设备。国内使用的防淹门有升降式和平开式两种。通过对两种地铁防淹门系统的功能和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采用液压启闭机形式的升降式防淹门系统的新设计思路。介绍了该方案的系统构成和性能特点,并通过对启闭机液压原理、控制特性以及液压技术发展情况的描述论证了方案具备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16.
以服务于地铁企业发展战略为目标,提出地铁设备管理战略的构架及具体内容。基于地铁设备管理战略,采用平衡计分卡的多维度分析方法,,科学地划分设备管理的客户、财务、运营和学习成长4个维度,运用设备可靠性、可用性、可维修性和安全性理论,建立北京地铁设备管理指标体系,并进行新旧指标的对标管理与分析。实践表明,设备管理指标体系具有完备性、适用性和有效性,与现有北京地铁综合质量管理体系密切融合,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提供科学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在运营了30多午后,北京地铁终于告别人工售检票时代,一种全新的地铁自动化售检票(AFC)系统全新“上岗”,北京市民地铁出行真正彻底地实现了“一卡通行”。北京市交通委日前宣布,6月9日起,地铁1、2、5、13号线和八通线的自动售检票系统(AFC系统)正式启用,即将于7月上旬通车的10号线1期、奥运支线、机场线也会和开通试运营之日起同步启用AFC系统。达也意味着,北京市地铁纸票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8.
针对广州地铁2号线移动式架车机在使用中出现停机失灵的故障,根据移动式架车机的电气图纸和PLC程序,分析产生停机失灵故障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解决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