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现有公交优先信号控制技术在控制基础、控制目标、控制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干线协调控制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控制模型。为验证控制实施效果,以南京龙蟠路为原型,对公交信号进行优先仿真情景设计,采用粒子群算法求解,结果表明,优化模型比传统模型在社会车辆与公交车辆平均延误等方面表现更优异。  相似文献   

2.
信号控制交叉口自行车流体扩散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确定信号控制交叉口自行车的通行能力对交叉口配时和渠化设计有重要意义。揭示了信号控制交叉口自行车流的运行特性,建立了自行车流体扩散模型,对不同交叉口宽度、不同信号配时的混合交通条件下交叉口自行车通行能力进行计算,得出交叉口宽度与自行车通行能力呈负线性相关。通过自行车流体扩散影响分析,得出自行车对机动车、尤其是同向右转及对向左转车辆的通行能力影响较大的结论。最后,根据哈尔滨市4个信号控制交叉口实际调查数据,得到考虑机动车影响的信号控制交叉口自行车通行能力计算结果,并与北京市观测值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3.
4.
通过对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进入中国证券市场后市场结构的变动进行博弈分析,建立了QFII与本地机构投资者(DII)的信号传递博弈模型,并对QFII和DII和PI(个人投资者)3者之间的博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QFII拥有对股市的分析判断能力、对信息掌握程度及资金实力等方面的优势,QFII将成为证券市场的主导力量,并引导市场投资理念由外生导向的资金驱动型转向内生导向的价值驱动型。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车流到达与离去性质的基础上,确定渠化十字交叉口相位的方案集,提出以相位非均衡损失和二次停车延误作为其不同饱和度下信号控制优化的主要目标,辅之以总延误和车均延误时间,兼顾行人过街影响,建立交叉口小时内有限定义域整型优化模型并给出算法。以广州市天河北/天河东交叉路口为例,择一日进行信号控制优化,计算结果表明:优化空间在10%~40%时,模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为科学合理地解决城市道路信号控制交叉口自行车交通流通行能力的计算问题,在分析大量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对信号控制交叉口自行车交通流的运行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自行车停车排队密度随交叉口自行车道宽度增加而线性递减的关系。根据自行车在启动后匀加速到匀速行驶的特征,建立了自行车交通流启动时间-速度、时间-距离模型;根据实测数据,标定了自行车流排队膨胀模型;根据绿灯时间自行车流量与车道宽度之间明显存在的线性关系,建立了交叉口自行车饱和流量和通行能力计算模型,为形成交叉口自行车通行空间设计、混合交通流信号控制理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8.
公交线路的发车间隔是评价其运营服务水平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对公交企业的效益亦有显著影响,对发车间隔的优化是公交运营调度的关键技术之一.综合乘客满意度和运营企业效益两方面博弈的考虑,在分析影响发车间隔因素的基础上,引入控制权重系数,调节双方利益在整个线路运营中的不同权值,建立了一个总成本费用最小的发车间隔优化模型.通过上海某条公交线路的案例分析显示,采用该模型优化后的发车间隔,乘客和公交企业总费用可以较现状减少14.5%,优化效果明显,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全感应控制方法是一种适合交叉口交通量随机变化比较大的交通信号控制方法。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文章以单个交叉口为研究对象,运用Vissim交通仿真软件进行建模,并分析比较在不同时段下,实施全感应控制与定时控制方式后的各项交通信号控制性能指标。仿真结果表明,与定时控制相比,全感应控制在不同时段下的各项交通信号控制性能指标均有所改善:高峰时段,全感应控制的平均行程时间改善了4.26%,平均延误时间改善了15.6%,平均停车次数改善了1.3%,平均排队长度改善了17.4%。  相似文献   

10.
以格子气模型为基础,既考虑对向行人的干扰因素,同时考虑了本向行人由于 速度差异造成的影响,改进了格子气模型,结合信号控制有倒计时人行横道行人过街特 性,提出了新的行人过街格子气仿真模型,并将其编成仿真软件.用该软件对不同快中慢 行人比、不同对向行人比、不同规格人行横道的行人过街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慢的行人 会增加行人总体延误,并且行人到达率越大,速度慢的行人影响越大;行人到达率较小 时,对向行人比差距越大延误越小,当行人到达率超过一定值时,对向行人比差距越大延 误反而越大;人行横道宽度越宽,行人延误越小,人行横道越长,行人延误增加越明显.在 其他因素相同时,改变行人相位时间,在一定范围内随时间的增加,延误降低明显,此后 增加行人相位时间对降低延误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林强 《交通标准化》2013,(11):133-135
路桥施工是改造社会基础设施的有效方式,参与路桥工程建设的企业需投入大量的资金成本,这对于施工单位的资金筹集是一种巨大的考验.当企业经营到稳定规模之后,可申请上市经营以扩大经营资金的筹集渠道.由于市场的多变性,路桥施工单位上市经营期间易遭受多种风险,进而影响其正常的经营流程.结合路桥施工单位的特点,分析路桥施工单位上市经营面临的常见风险,提出综合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EPC总承包模式下承包商的风险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上越来越倾向于使用EPC模式承发包大型工程项目。与传统的承发包模式相比,总承包商在EPC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承担着更多的风险因素,因此,项目管理者要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学会控制和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快速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公司项目类型多元化与融资方式多元化匹配造成的结构性风险已经成为影响其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在分析了城投公司结构性风险的发生机理及传导机制的基础上,针对城投公司债务的信用转移问题,运用Credit Metrics模型对城投公司结构性风险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城投公司存在结构性风险且隐患巨大.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城投公司的债务将出现严重的违约情况.  相似文献   

14.
建立由3个非线性差分方程构成的三寡头Cournot动态博弈模型,分析该模型Nash平衡点的存在性。研究表明,当改变模型中一些参数时,Nash平衡点失稳。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当产量调整速度足够大时,出现了倍周期分岔和混沌行为。最大Lyapunov指数的计算,从理论上保证了该系统中混沌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豪泰林模型的港口竞合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港口外部性和兼容性引入发货人效用函数,通过拓展线性的豪泰林模型研究新建港口位置选择、港口使费竞合博弈,研究表明:若实施非合作博弈,则新建港口选址将趋于集中,甚至出现“越界”恶性竞争,港口最优使费与服务质量成正比而与到目的港距离成反比;若实施合作博弈,则新建港口选址将趋于分散,采用差异化策略,港口间最优使费差异与其服务质量差异、网络外部性强度成正比,而与到目的港距离之差、兼容程度成反比。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项目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分析了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防范风险的建议和对策,以供同行交流讨论。  相似文献   

17.
对于快递企业而言,快递过程总是与快捷运输工具的使用紧密联系的。因此,获取相适应的运力资源是其生存发展的基础。现实中,没有一家快递企业可以做到运力资源的完全内部化。这也就表明,快递企业与掌握各种运力资源的专业运输企业之间的合作似乎是必须的。社会经济系统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且决策主体是有限理性的。快递企业与专业运输企业之间相互交往的规则或制度安排不是唯一的。本文试图用演化博弈模型来分析快递企业和专业运输企业的交互演进的过程中,通过对众多的参与者(多家快递企业和多家专业运输企业)的战略选择和调整的过程的动态分析,指出快递企业——专业运输企业动态合作过程的存在两个局部均衡点,也就是说,快递企业和专业运输企业合作模式的博弈有两个演进方向,既可以采取股权合作策略,也可以采取契约合作策略,这两种策略都是演化稳定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为了重现和预演铁路危险货物罐车配置方案与风险水平之间的动态关系,在对铁路危险货物罐车运输系统进行成本分析和风险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铁路危险货物罐车数量与来源结构、系统风险与成本及运输需求等因素间的多重反馈关系,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基于风险控制的铁路危险货物罐车优化配置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实例分析。仿真结果证明,该模型可以直观地反映出系统各变量在不同风险水平下的动态变化趋势,有望用于在一定的可接受风险水平下的铁路危险货物罐车配置方案比选和在一定铁路危险货物罐车配置条件下的风险水平预测。  相似文献   

19.
为了弥补传统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确保高速铁路车站运输生产的安全,在分析高铁车站安全管理现状的基础之上,归纳出传统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基于风险控制理论的安全管理方法,然后系统地阐述分析了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得出高铁车站风险管理的技术步骤。最后以渭南北站为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0.
基于风险矩阵的公路工程招投标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公路建设飞速发展,但其招投标过程存在很多问题和风险因素,对招投标人产生很大的影响。为了最大限度地确保工程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必须科学合理地对公路工程招投标风险进行分析。结合公路招投标的特点,运用风险矩阵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风险因素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