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提高阵列天线的探测能力,需要进行阵列天线绕射场求解,提出基于磁性辐射天线电磁探测的阵列天线绕射场求解数学模型,构建阵列天线绕射场的电磁探测器工作区域分布模型,采用谐变磁偶极子近场分布检测的方法进行谐变磁偶极子分布式检测。结合外场与场源的媒质损耗和辐射场差异性,进行阵列天线绕射场的磁偶极特征分析,提取阵列天线绕射场的辐射磁矩和系统的工作频率等特征量,实现阵列天线绕射场求解的数学模型式设计。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阵列天线绕射场求解的准确性较高,探测精度得到提升,保证了舰船通信质量。  相似文献   

2.
赵阳  范剑 《舰船电子工程》2013,33(2):141-143
基于海水中电磁波传播方程,将鱼雷过靶时电磁场信号幅度与相位进行分开处理,利用信号的相位特征量,通过遗传算法良好的全局搜索能力,实现电磁引信辐射源的被动跟踪与定位。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水下有效测量距离范围内,利用鱼雷电磁引信辐射信号相位信息进行被动跟踪与定位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从控制潜艇磁性的源头出发,根据潜艇高空磁场与磁偶极子磁场的等效性,以及磁偶极子磁场与电流环磁场分布的一致性,提出一种基于远场等效磁矩的磁防护方法。通过布设简单补偿绕组,直接补偿潜艇等效磁矩,从而降低潜艇远场磁场。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降低潜艇的远场磁场,提高潜艇对抗航空磁探的能力,为实际潜艇的远场磁防护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4.
孙常存  任志良  谭思炜  李鹏 《舰船电子工程》2012,32(11):109-110,136
水下电子对抗作战环境要求鱼雷电磁引信必须具备良好的抗干扰性能,为了评价电磁引信的抗干扰性能,在LabVIEW环境下设计了鱼雷电磁引信干扰试验系统,采用PXI总线连接试验系统的硬件实体,开发了基于PXI板卡的软件控制平台,由该软件平台控制整个系统完成扫频式干扰和回答式干扰,实现了试验系统的集成化和自动化。  相似文献   

5.
吴俊生  陈喜 《舰船电子工程》2014,(4):161-163,173
反鱼雷鱼雷攻击来袭鱼雷时,自导装置将其引到来袭鱼雷附近,当声引信装置判定来袭鱼雷在其作用半径之内时,引爆装药,摧毁来袭鱼雷.文中对主动非触发引信接收样本信号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反鱼雷鱼雷的接收机可采用正交接收机,并阐述其理论模型、工作原理、电路组成及导出正交处理电路的理论处理增益,最后实验结果表明处理增益可以满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6.
潜艇磁场的单个磁偶极子模型,在计算外空间磁场分布时与实际情况误差较大,为提高模型准确度,本文优化潜艇磁场的计算方法,将潜艇磁矩看作均匀分布于壳体上的无限个磁偶极子,提出并定义了面磁矩密度假设。通过求解潜艇表面上磁矩微分元在场点的磁场积分,得到基于面磁矩分布的潜艇磁场计算数学模型。经过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够更准确地描述潜艇磁场的空间分布特性,以及潜艇磁异常随着探测距离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7.
对抗智能鱼雷的声学模拟数学模型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智能声自导鱼雷在不同的源一场关系条件下的目标识别及其反对抗措施,初步研究了对抗智能鱼雷的机理方法,提出了水声对抗器材在不同的目标距离场(目标远场与中、近场)诱骗智能声自导鱼雷的声学模拟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8.
磁偶极子是磁理论研究最基本的磁单元。根据相对论电磁变换推导了单个磁偶极子沿任意方向匀速运动时产生的感应电场三分量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坐标变换,得到了感应电场在惯性系中的空间分布,解决了由高斯定理只能计算沿极矩方向运动的磁偶极子感应电场的缺陷。利用Matlab语言进行仿真,直观展示了沿任意方向运动的磁偶极子感应电场分布特征,并画出了感应电场的电力线分布,分析了感应电场随着磁偶极子运动方向与极矩方向间夹角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为通过磁偶极子拟合磁性物体的磁场分布从而研究其感应电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借助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对舰艇设备辐射电磁环境预测技术作了一定研究.根据等效原理及电磁场的连续性原理,由设备近场扫描数据在其辐射口径面上确立等效磁流源及设备与等效源之间联系的电场积分方程,按矩量法原理将电场积分方程转换为矩阵方程并求解,再由等效源计算预测设备辐射电磁环境,计算预测过程用MATLAB语言编写程序代码实现.为了验证理论及演算过程的正确性,设计了验证试验,试验数据与预测结果相比较,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水中兵器学术委员会鱼雷制导与引信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6月19~21日在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有科研设计、教学、生产、使用等部门代表27名。这次讨论会交流论文22篇。内容涉及鱼雷制导与引信学科各领域中新技术应用,新器件研究,提高自导鱼雷使用效果及自导作用距离诸制约因素的分析等.通过交流启迪了思想,切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