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子干扰的智能化和综合化,以及干扰场景与反干扰手段的多样性,要求雷达能够在外界复杂变化的电磁下实现自适应抗干扰。针对目前低空雷达抗干扰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低空雷达的智能抗干扰技术,并对环境感知、抗干扰措施的智能决策、抗干扰性能评估和系统的反干扰设计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未来战场的电磁环境将更加复杂,并对雷达作用的正常发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雷达对抗问题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从雷达面临的复杂电子对抗环境以及雷达抗干扰技术的特点出发,研究了当前复杂电磁场环境下的雷达对抗技术问题,并提出了自己对雷达抗干扰效果的评估措施的方法研究,最后指出了雷达抗干扰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舰船雷达隐身的战术价值定量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舰船雷达隐身的主要技术措施,分析了舰船雷达隐身对作战诸方面的影响和作用,建立了舰船雷达隐身的战术效用模型,分析计算了舰船雷达隐身后对发现距离、目标识别、导弹截获概率、质心干扰等4个方面的战术价值,这些模型和计算结果对隐身舰船在海上作战中的战术运用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舰艇雷达隐身及其效果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面舰艇雷达隐身技术有效地提高了舰艇的战斗力。本文从分析舰艇特殊的雷达散射机理出发,探讨了舰艇雷达隐身的主要技术措施,总结了在海洋实际背景条件下,对舰艇实体目标的隐身效果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雷达干扰的原理,从信号的层次和角度,阐述了雷达干扰对炮兵侦察校射雷达发现概率、作用距离和测量精度三种效能指标的影响,并给出了干扰条件下三种指标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雷达干扰对炮兵射击效率的影响,并尝试提出干扰条件下的炮兵射击效率评定方法,为进一步量化影响和效率评定打下了基础。最后,本文给出了应对雷达干扰威胁的技术、战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基于雷达系统的目标跟踪和导航技术在舰船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起到目标探测、定位与导航等作用。而雷达信号的处理技术保障了雷达的精度,是雷达探测领域的研究重点。本文研究的对象是一种雷达脉冲阵列信号的分析技术,首先对雷达脉冲阵列进行了数学建模,并分析雷达脉冲阵列信号的方向特性,基于经验模态分解技术对雷达脉冲阵列信号的波达方向及传递特性进行分析与仿真,对于改善舰船雷达系统的精度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隐身技术或低可观测性技术制造的攻击武器,是未来防空系统重点对抗的主要目标威胁,它对雷达的生存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这就迫使雷达等探测设备加速发展反隐身技术,提高探测隐身目标的能力,以对抗隐身技术。主要阐述了反隐身雷达的技术措施和发展方向,并对利用电子战手段对付隐身目标作重点论述。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航海雷达一直采用脉冲体制,利用磁控管产生大功率的微波脉冲去探测海面目标。直到2006年,KELVIN HUGHES公司将原本只用于军用雷达的固态技术引入了民用航海雷达,脉冲压缩技术、脉冲多普勒技术等先进的处理手段也出现在民用航海雷达中。新体制固态雷达与传统的磁控管雷达在工作原理、图像特点上有较大的不同,为帮助驾驶员更好的理解和使用新体制雷达,此文分析了固态雷达的工作原理,介绍了固态雷达图像的特点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相控阵雷达技术采用雷达天线阵列进行目标探测,与传统的舰船雷达相比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强的干扰抑制能力。舰船雷达磁性雷达天线是在原有天线基础上缠绕永磁体,具有较低的传输线阻抗和空间阻抗。本文针对舰船的相控阵雷达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舰船磁性雷达的物理学特性,最后针对舰船相控阵雷达系统的信号干扰抑制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国内外雷达抗干扰技术的发展现状,并从时域、频域、空域、极化域、信号处理以及抗干扰电路等方面介绍了目前国内研究的雷达抗干扰技术;分析了雷达抗干扰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新体制雷达的开发与抗干扰技术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