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荆州港松滋港区车阳河港口二期工程的港口高边坡稳定性与生态防护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具体工程实践案例为研究背景,工程边坡支护的方式为坡面防护系统+护脚处理,坡面防护系统由坡面土工格栅网、A/B型锚杆、泄水孔和植被砼构成,护脚处理为仰斜式素砼坡脚矮墙的方式进行边坡支护,采用数值模拟的手段,对港口高角度边坡的竖向位移以及塑性区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综合评价港口边坡稳定性,并有针对性的对港口生态防护技术提出切实有效的科学方案。实践结果表明,该边坡防护技术满足港口高角度边坡的防护要求的同时也满足生态要求,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安全性和环保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三峡库区库岸地质灾害治理与港口码头建设,讨论库区岸坡防护治理与港口码头建设的基本原则,探讨在有库岸地质灾害地段进行港口码头建设时合理的码头结构型式,供库区港口码头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三峡库区库岸的渗流自由面随库水位升降的变化规律,根据库区岸坡不同地层构造,提出了以网络盲沟、虹吸排水技术为代表的排水技术措施,明确了虹吸排水最大吸水高度8.0m的工程应用界限,创建的多级串联虹吸排水技术首次应用于库区港口岸坡稳定性方案设计,解决了库水位陡降条件下的岸坡同步排水降压和稳定安全的难题,对三峡库区岸坡失稳破坏等地质灾害防治和港口同步排水降压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库水位升降是滑坡的重要诱发因素,指出研究库水位升降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总结了涉及库岸边坡饱和-非饱和土理论的有效应力公式和抗剪强度公式,从剪应力与抗剪强度、下滑力与抗滑力两个角度分析了库岸边坡失稳机理,介绍比较了浸润线的三种确定方法、基于极限平衡法与有限单元法的库岸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和模型试验研究,从以上五个方面综述了库水位升降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指出当前研究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锚固三维网生态防护理论及其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植被对边坡的力学效应、水文效应及生物生态效应等方面对生态护坡技术原理进行加固与水土保持的分析。提出基于无限坡模型的边坡生态防护计算模型,并依据活性土壤技术、排水保水保肥技术、边坡特征及植被景观要素进行生态护坡的分析设计。本文介绍三维网生态护坡技术在永湖渡槽边坡工程中的应用,并对三维网人工生态护坡施工工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植物根系加固边坡作为中一种新的边坡防护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新的防护趋势,并代表着边坡防护的发展方向。文中研究了植物根系固坡的作用机理以及根系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作用,进行了植物根系固坡的数值模拟分析,并提出了植物根系固坡技术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三峡水库常年在145~175 m水位之间运行,库区岸坡被周期性淹没与出露。库水位消落过程引起土质岸坡渗流,泥沙的起动更加容易且加剧了库岸侵蚀,严重的地方甚至出现岸坡失稳现象。以三峡库区土质岸坡为研究对象,针对新型生态护坡结构——特拉锚垫护坡的特点,采用室内概化模型试验,研究特拉锚垫在渗流作用下的防护性能。通过渗流作用下的水流冲刷试验,分析特拉锚垫的保土抗冲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特拉锚垫具备明显的抗侵蚀性能;无渗流条件下水流侵蚀强度平均减小83.15%,在渗流作用下水流侵蚀强度平均减小88.15%。  相似文献   

8.
三峡库区消落带水土流失造成局部河段河势明显变化,影响船舶通航安全。波浪侵蚀是库区岸坡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为进一步探索库区消落带岸坡的有效防护技术,开展水槽试验研究新型生态护坡结构特拉锚垫的抗波浪侵蚀能力,采用针测法测量计算土壤侵蚀程度和压力传感器测量波浪压力。结果表明,相较于裸土无防护情况下,不同工况下的特拉锚垫防护段的相对侵蚀量仅为19.71%~35.89%;在波高4 cm、周期1.37 s的波浪作用下,特拉锚垫均对波浪有不同程度的减弱作用,其中坡度25°时,减弱作用最明显,波浪压力减小20.46%。特拉锚垫具有较好的抗波浪侵蚀能力,可用于实际工程进一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9.
水库建筑物进出口距离大坝等水工建筑物较近,如果其边坡处于失稳状态则会极大地影响相邻的主要水工建筑物,为此,要关注和重视对水库建筑物进出口的近坝库岸边坡建设,结合梯级水库群中近坝库岸边坡的设计施工工况特点,采用边坡快速稳定分析方法反演边坡受水位变化影响的安全性状,解决水库建筑进出口边坡稳定性的关键性问题,确保水库建筑物进出口边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公路路堑边坡的特点,提出了影响边坡变形破坏的主要因素,简要阐述了公路路堑边坡设计的基本原则,并探讨了公路边坡防护技术,综合分析了常见坡面防护技术的防护形式和特点。  相似文献   

11.
针对常规生态护坡结构消能减速功能差、生态效果不佳等问题,基于三维立体透空消能思想和生态环境保全的孔隙理论,研发了一种新型生态型护坡结构——立体网状护坡结构,提出该结构的生态设计理念.通过概化水槽试验,研究陶粒混凝土和素混凝土两种材料结构在波流耦合作用下的稳定性,提出了增强结构稳定性的相关措施.生态型立体网状护坡结构可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长江中游河道治理和航道整治工程中采用大量的生态护岸技术,且取得较大生态效益,但是经过现场调查发现在生态护岸岸坡存在一条明显的青黄线。针对此问题,以长江中游航道整治工程新厂护岸工程和桃花洲护岸工程为例,以青黄线为界将岸坡分为青绿带和青黄带,分析岸坡上青绿带和青黄带狗牙根分布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并通过统计水位累计频率曲线,确定断面设计控制高程。结果表明,青黄线高程与三峡蓄水调度密切相关;累计频率为45%和80%对应的高程为生态护岸断面设计控制高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实施了一系列生态护坡工程项目,具有很强的生态功能.基于保护长江中下游岸坡稳定性及为水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生存环境的目标,提出新型生态护坡结构.通过物理模型动床试验观察新型生态护坡结构对不同类型岸坡的保护效果,分析不同类型岸坡冲淤变化机理.观察不同水流入射角度对弯曲河道岸坡稳定性影响,针对不同类型岸坡提出合理...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经济发展重心的新变化会对深圳港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通过系统梳理大湾区发展目标与战略部署,选取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生态环保、固定资产投资与集疏运体系5个重要指标,分别与港口吞吐量构建双变量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进而对深圳港提出发展建议。结果表明,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以及集疏运体系能够对港口吞吐量产生长期正向影响,生态环保能够对港口吞吐量产生长期负面影响,而固定资产投资对于港口吞吐量的影响较弱;优化港区布局、注重生态环保、加强通道建设等发展建议,可加快促进深圳港建设成为符合大湾区发展特色的新港口。  相似文献   

15.
袁海龙  刘莉 《水运工程》2022,(1):140-143
三峡库区重庆渝北区下洛碛土质库段消落带因近岸采砂形成水下深槽,受江水冲刷库岸造成岸坡崩塌导致库岸线不断后移,区内生境已呈现不可逆转的破坏。为寻求一种兼顾环境、生态与经济的综合治理方案,通过现场勘察,在查明消落带地形地貌、岩土体特征、水文地质特征等的基础上,提出传统斜坡生态护岸和特拉锚垫生态护岸2种方案,并从施工工艺、护岸效果、生态恢复效果、施工周期、施工场地条件和后期养护成本共6个方面对比了2种方案的优缺点。结果表明,特拉锚垫生态河道系统护坡方案因其施工工艺简单、植物易活绿化覆盖率高、满足岸坡对江水侵蚀作用的防治需求等优势,更适合类似下洛碛库段消落带的江河湖泊和库区消落带土质和硬质岸坡的生态修复需求,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舒志明  王航 《水运工程》2020,(S1):133-136
传统的混凝土或生态型护坡结构均不能兼顾海岸防护对结构防浪消能、耐久性、生态性的需求。针对孟加拉Mirsarai海岸防护工程特点,并经方案比选,采用混凝土块体与生态组合型护坡结构,对其技术质量重难点、典型施工问题、基槽镇脚棱体和坡面块体的防浪稳定性、生态护坡与结构排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槽与坡面块体稳定质量满足防浪要求,能够有效抵御汛期海浪冲击;植被生态型护坡利用根系加固土层,控制土粒及下部材料冲刷流失,并兼具生态与景观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陈会东  金辉虎  蒋扬 《水道港口》2010,31(5):553-556
结合广州港南沙港区一期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对港口建设前后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维管束植物、底栖动物、渔业资源等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监测,并收集项目开工前、施工期和试运营后的水生生态资料,对比建设前后水生生态的变化情况,分析了港口建设对水生生态的影响情况,评价了现有水生生态保护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俞武华 《水运工程》2011,(11):71-77
在长江上游重庆港寸滩港区工程项目设计中,通过理念创新和技术创新,在33 m大水位差、典型山区地形的建设条件下,首次成功地采用了集装箱岸桥装卸船工艺、空间框架式桩基码头结构、阶梯式集装箱堆场布置和较大的港内道路纵坡等设计创新技术,开创了大水差地区建设直立式集装箱码头的先例,促进了河港建港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凌 《水运工程》2017,(8):97-100
对传统护滩结构和新型生态护滩结构进行对比,并对新型生态护滩结构——"生态型护底+异形网箱堤身"的特性及其适用性进行分析。结合工程实例,对新型生态护滩结构施工工艺进行研究,提出适合该结构施工的工艺标准和质量控制方法,为新型生态护滩结构在内河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