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因风发生接触网弓网故障的规律和特点以及已采取防风改造措施后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在直线区段的中心锚结附近和65 m大跨距内,采取不等“之”字值布置法和反定位装置处的水平拉杆改成压管的措施减小接触线风偏。  相似文献   

2.
接触线风偏计算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张力差、最大设计风速、当量系数、跨距内最大风偏位置距悬挂点的距离及对减小风偏有效的接触线张力等方面阐述了计算接触线风偏时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对西安-宝鸡提速区段接触网线岔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提速区段现场运营接触网线岔检测的各种技术数据,对提速区段接触网线岔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论述和探讨,并提出了提速区段接触网线岔检调的一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全路区段站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牵引动力的发展对区段站布点与设计的影响;根据当前牵引动力变革的形势,对机车布点,长交路距离,区段站设计,以及新线与既有接轨点的设计方案等问题作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用振荡法解大规模路网上的空车调配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大规模路网上的空车调配问题,提出了一种网络变换方法-振荡法,计算空车调配方案时,为了压缩参与计算的支点数量,要把中间站上的空车流,按照区段上的空车排空方向,归并到相应的支点站上去,但是,某区段上的空车排空方向,在最优空车调配方案确定之前,是无法知道的。振荡法是在事先不知道某个区段空车排空方向的前提下,预先人为指定该区段的空车排空方向,作为初始方案,使得区段上中间站的空车流,能够按照一定的原则归并到前方技术站,然后对初始方案进行计算,对区段空车方向不断进行调整,反复振荡,反复计算,直到指定的空车方向与计算结果相符合时为止,文中给出了振荡法的算例。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提速区段zYJ7型转辙机道岔在现场使用和维护中易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系统地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使提速道岔故障大幅下降,确保提速区段的运输安全、畅通。  相似文献   

7.
双线区段通过能力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数学方法分析和推导双线区段内各种因素对旅客列车和除系数的影响关系,给出旅客列车在多种不同场合下求扣除系数的数学模型和计算公式,设计了求双线区段旅客列车扣除系数和区段通过能力的多项式算法,通过大量实例计算,分析了客货列车速度、追踪列车间隔、旅客列车对数等各种因素对通过能力影响的变化关系,得到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TAJ9─85)第4.2.2条规定,论述了重现期取值、风速不均匀系数和风偏计算等问题是提高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可靠性的重要问题,以期对修订规范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克服计算机编制上区段列车运行图存在的不足,把编图研究从单区段推进到由多个区段组成的某段或整条一路,并结合枢纽条件进行,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本文首先对复线货物列车运行图进行了数学描述,接着阐述了求解该问题的算法和步骤,最后给出了实际应用的几个例子。  相似文献   

10.
夏天森 《铁道车辆》1997,35(12):53-55
针对宝成线宝鸡-秦岭区段的线路、牵引方式等特殊条件,分析、介绍了在秦北高坡区段机车运行中的牵引工况,及对车钩缓冲装置带来的危害,对钩缓装置的检修提出了具体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结合秦沈沟海联络线的工程应用实例,当客运专线车站与普速车站区间设有通过信号机,且客运专线车站所辖区间采用CTCS-2级列控系统编码,而普速车站所辖区间采用无绝缘轨道电路继电编码时;为满足普速车站站内联锁及电码化对离去轨继电器的要求,设计出了两种解决方案,对类似工程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广州地铁既有4、5、6号线均有高架线路,其中4、5号线高架段已经成功建设了获取气象信息的专用网络平台。通过对广州地铁高架线路获取气象信息的必要性和不同建设方式进行分析,比较了不同建设方式存在的优缺点,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线路获取气象信息建设方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南京地铁宁天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全长45.2 km,其中高架区间全长约34 km,占全线总里程的75%。通过全面介绍葛长区间标准跨桥梁和重点桥梁桥式设计方案,为城市轨道交通高架区间桥梁标准跨梁型、墩型选择,小角度跨越市政道路,高架区间正线与出入段线合设和分设等设计常见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结合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桥牵引供电接触网安装工程,对小限界、低净空特殊区段接触网支持装置的安装及调整的限制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以确保支持装置安装及调整达到要求。实践证明,小限界、低净空特殊区段接触网支持装置采用改变支持形式、适当调整技术参数的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5.
沪昆客运专线引入南昌枢纽与西环铁路、京九铁路以及昌福铁路存在相邻、交越、并行等位置关系。阐述交叉、并线区段GSM-R系统无线覆盖的设计方案。特别是对线路交叉覆盖时单网交织及分布式基站方案进行比较后,提出分布式基站覆盖方案在客运专线铁路上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6.
新疆克拉玛依至塔城铁路风雪灾害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风吹雪灾害是克塔铁路选线及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研究风雪灾害特征,有效避免和减少灾害段落,对线路方案选择及雪害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利用既有气象资料,结合现场考察和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大气污染模式中气象模块的模拟结果,得出冬季的主导风向为东、东南风,夏季的主导风向为西、西北风,风向季节交替明显,东、西大风相继出现;冬季风普遍大于夏季风,风雪灾害防治的重点是冬季的风吹雪。利用卫星影像和区域气候模拟分析得出,南方案(老风口展线方案)可能发生风吹雪的段落比北方案(玛依塔斯走行方案)长24.2km,频次也较多。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吸声型声屏障仅用平均吸声系数作为评价吸声性能指标的缺点,结合多种吸声材料,给出了两个不同路段的噪声频谱计算结果,分析了吸声型屏障各频程吸声系数对整体吸声降噪的贡献,得出了各频程吸声系数的改变对整体降噪的影响程度依赖于路段的噪声频谱分布情况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既有双线铁路线位重构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铁路既有线线位重构中仅涉及单线铁路,没有顾及建筑限界,不能有效评价重构线位的合理性,不能保证双线铁路的线间关系问题,从直线边重构、曲线整正重构、建筑限界嵌入、里程系统更新与左右线相对关系计算等方面,进行既有双线铁路线位重构技术研究。直线段重构采用最小二乘拟合优化、左右线实时联动技术;投影法确定拟合理论直线起、终点位置;右线基于线间关系约束条件确定法;建筑限界点嵌入测点文件处理法;曲线段整正重构时,左线采用单线法整正重构、右线基于约束条件的渐进优化法;提出更新右线里程系统,取消内业断链,采用外业断链方式进行右线投影关系计算。经过工程验证,既有双线线位重构技术方法完善,数学模型合理可靠,能够在既有铁路、地铁项目的勘测设计、施工、工务养护中应用。  相似文献   

19.
根据高速铁路线路特性,构建线路的3层节点网络模型.第1层描述车站和区间,第2层描述车站中心点、车站与区间的分界点和线路限速变化点及连接这些点的线路,第3层描述线路实际属性变化点及连接这些点的线路.鉴于高速动车组具有动力分散、质量均衡分布的特点,将动车组视为质量均匀且具有动力的绳体,创建高速动车组绳体模型.以动车组通过变坡点和变曲率点为例,分析动车组的受力状态,推导出对应的列车加速度计算公式.提出一种基于预推演的高速列车运行仿真算法.依据建立的线路模型、列车模型和仿真算法,开发了单列高速列车运行仿真系统.通过实例仿真验证了仿真模型与算法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由于引导城市空间结构、TOD开发、车辆基地选址等原因,城市外围段线路较长、客流效益较差。为缩短低效益路段长度、降低前期工程投资,提出不同线路的部分路段先期建成并贯通运营、后期适时拆分的设想,分析研究组合拆分适用的情形及实施方案。以天津地铁6、8号线组合拆分方案为例,综合考虑线路及周边实施条件、行车组织、土建投资及施工风险等因素,最终确定合理的方案。两线间的组合拆分方案有利于线网结构的灵活性,避免城市外围线路较长、运营效益不佳等情形。工程设计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形式,在不给远期工程实施及安全运营造成困难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近期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