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遐迩闻名的集美航海学院座落在已故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的家乡-——福建省厦门市集美镇。这里风光旖旎,气候宜人,到处浓荫遍覆,四季百采纷呈。优美的环境、新型的经济特区和发展中的厦门港,为航海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纪念陈嘉庚先生创办水产航海教育暨集美航海学院七十周年校庆的前夕,我们慕名采访了这所历史悠久,育才功深,被  相似文献   

2.
在国内外航海界享有盛名的集美航海专科学校,将渡过她第六十个春秋。今年十一月初举行建校六十周年的庆祝活动。集美航海专科学校座落在风景宜人的东海之滨。这所培养航海专门人材的学校,是已故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于一九二○年在他的故乡——福建省厦门市集美镇创办的,原名集美高级水产商船职业学校。解放  相似文献   

3.
旧时,有句俚语“行船走马三分命”。我之所以青年时选择航海这行业,是由于家贫并响应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的号召:振兴实业、科学航海、新式渔捞;力挽法权、培养专才。一九三五年夏季我在集美水产航海学校修完学科,来到十里洋场的上海,在集美第3号拖网渔轮上任练习生。这艘渔轮是当时中国最新型的拖网渔轮,  相似文献   

4.
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营建一生的福建集美学村中,有个被誉为“航海家的摇篮”的航海学校,这就是集美航海学院。这所创建于1420年的学校,至今已先后培养出七千多名我国的各类航海人才,他们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大港,数百名已当上船长。1990年10月21日,分布各地的校友们回到“摇篮”,庆祝母校70大寿。他们感谢母校的养育之恩,同时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忘不了上海。上海港从集美海院学生历史上的第一次远航始,就为这个“摇篮”里走出来的未来航海家提供了成长的“舞台”。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已是东方  相似文献   

5.
我国以“尾”命名的地方很多,而且大都是南方沿海港口,很有趣,例如: 马尾——在闽江口,福州市郊区。清朝时就在这里办了海军学校。广东省也有马尾,在阳江县海陵岛西部闸坡渔港的南端,设有一座灯塔,是从广州航行粤西和广西沿海各港必经之道。寻尾——集美当地居民的叫法,地处闽南同安县的尽尾,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生前在这里办了集美水产航海职业学校。  相似文献   

6.
集美游泳池     
众所周知,游泳池有两种规格,大的长100米,小的长50米,然而在爱国华侨陈嘉庚的故乡——厦门集美,有两只用石头和水泥建成的、分外别致的海滨游泳池,大的107米长,小的54米长,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陈嘉庚早年侨居新加坡,他从小酷爱大海,为了兴学救国,他在家乡集美办了很多学校,其中厦门大学航海系,集美水产、集美航海等均与大海结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集美航海学院参加集美大学后存在的问题,强调航海院校的特色,并针对并校和我国高等航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深化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杰出的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874年10月2日诞生在福建省原属同安县现属厦门市的一个滨海的小渔村——集美。集美,风光绮丽,确是汇“集”了山川之“美”。这使陈嘉庚从小就对故乡产生了强烈的感情。他小时候,常常在自己房子旁边的“延平故垒”,听老人讲当年民族英雄郑成功在这里屯兵抗清的故事,这也使他很早就受到民族意识的熏陶。陈嘉庚还在襁褓之龄,他的父亲就买棹南下,到新加坡经商。陈嘉庚九岁进乡间的私塾念书,读“三字经”、“四书”、“四书集注”之类。他非常用功,常得教师夸奖。1890年,陈嘉庚十七岁,乡间的私塾因教  相似文献   

9.
《中国水运》2005,(7):6-7
7月11日,本是一个平淡的日子,但因中国“航海日”的设立,使之绚烂并成为永恒。经国务院批准,自今年起,每年7月11日为我国“航海日”,同时作为“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期。中国“航海日”的设立,是中国航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也将为中国航海人世代铭记。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第二个“航海日”到来之际,河北航海学会也迎来了成立一周年的生日。我国是一个航海大国、海洋大国和造船大国,设立“航海日”,是我国航海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我国航海及海洋事业,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古代航海就很发达,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影响深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航海事业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商船队总运力、集装箱船队总量、港口吞吐总量、造船总吨位均已处于国际前列。此外,我国的渔业航海、科学考察航海、军事航海和航海安全保障等方面在国际海事界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7月11日为“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期。设立“航海日”,是我国航海史上的一件大事,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航海事业的高度重视,凸现了航海及海洋事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交通行业要以此为新的契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进一步推动我国航运、港口事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2.
刘会清 《珠江水运》2005,(8):F0004-F0004
今年7月11日是我国首届“航海日”,也是我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航海日”的设立,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航海事业、海洋事业的高度重视,是我国航海史上的一件大事,不仅是全国航海界、海洋界、造船界和广大海员、海军官兵的共同节日,也是属于我国全民性文化范畴的活动日。  相似文献   

13.
两个多月前,我在全国人大会议上连续第二次与其他代表一起联名提交议案,建议设立中国的航海节,今天我们终于迎来了值得庆贺的日子。“航海日”的设立,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发展我国航海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我感到,党和国家这一决定,既是立足于我国悠久的航海传统和灿烂的航海化之上,又是根据当前我国国情和世界政治经济形势。  相似文献   

14.
周晖 《航海技术》2009,(5):69-71
航海资料是船舶航行的必备工具与安全保证,伴随航海、测绘、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航海资料的生产技术与保障模式也在发生着重大改变。在全国第五个“航海日”来临之际,本文针对我国航海资料发展历程进行了介绍,并对航海资料未来发展方向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5.
航海英语教改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STCW 78/95公约的全面实施和航运市场的国际化 ,航运业对航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航海英语教学作为航海教育的组成部分 ,其作用日渐突出 ,培养符合国际标准 ,具有一定英语应用能力的航海人才是航海教育改革的重点。  一、新形势下我国航海教育的发展趋势1 .教育国际化2 1世纪的国际经济竞争归根结蒂是人才的竞争和教育的竞争。中国加入WTO后 ,航海教育面临着一个全新的国际环境 ,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国际海员市场与船员培训、教育中心的东移 ,为我国航海教育走向世界提供了宝贵的契机。只有航海教育与国际接轨 ,才能培…  相似文献   

16.
并校散记     
回顾了大连海事大学(原大连海运学院)发展史中的两次并校过程,即1952年厦门大学航务专修科与集美水产商船专科学校合并,在集美成立(国立)福建航海专科学校;1953年春天,上海航务学院和东北航海学院合并,在大连成立大连海运学院,同年11月,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并入大连海运学院.  相似文献   

17.
7月11日清晨,青岛奥帆赛基地嘉宾云集。8时40分,采自极地、海洋及我国黄河、长江、澜沧江等八方江河湖海的水样被汇入容器,随后,这坛“和谐之水”被缓缓送归大海。在这别开生面的仪式完成后,9时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云其木格宣布2007年中国“航海日”庆祝大会开幕。中国“航海日”组委会主任、交通部部长李盛霖,山东省副省长郭兆信、青岛市市长夏耕等出席大会并致辞。中国“航海日”组委会常务副主任、交通部副部长徐祖远主持大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洪振权 《航海》2008,(5):9-11
在上海市航海学会庆祝第四届中国航海日活动的浦江游船上,活跃着一个精神矍铄的老人的身影,他兴致勃勃地为青少年朋友讲解航海知识,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我们是新中国的海员……”他就是年逾八旬的洪振权先生。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洪振权先后担任上海海运局船长、指导船长、安监室主任,这位教授级高工曾获突出贡献专家殊荣,被同仁亲切地称为“洪教头”?他曾担任上海市航海学会第三、第四届理事会秘书长,为学会的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而今,离休后的洪老依然情系航海事业的发展,满怀热情地参与航海学会和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同学会的工作。在航海学会正式成立三十周年之际,洪老谦逊地以一位老海员、老会员的身份,应本刊之约,撰文激励学会“励精图治,同舟奋进,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19.
并校散记     
回顾了大连海事大学(原大连海运学院)发展史中的两次并校过程,即1952年厦门大学航务专修科与集关水产商船专科学校合并,在集美成立(国立)福建航海专科学校;1953年春天,上海航务学院和东北航海学院合并,在大连成立大连海运学院,同年11月,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并入大连海运学院。  相似文献   

20.
以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航海类高职院校“航海学”教学与评估现状,提出为解决高职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应以学生为主导,对“航海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