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轮转向车辆运动仿真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二自由度四轮转向汽车模型的运动方程,给出横摆角速度,侧向加速度与前轮转角的传递函数,并根据四轮转向车辆的控制策略进行运动学仿真。阐明四轮转向车辆与前轮转向车辆相比的优势,并提出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主动前轮转向控制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动前轮转向系统提供的独立于驾驶员的转向干预可以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文中介绍了横摆角速度反馈和横摆角速度与侧偏角联合反馈的稳定性控制算法;阐述了主动前轮转向系统分别与几种动力学控制系统实行集成控制的方法.最后在结论中指出底盘一体化控制将是主动转向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刘大勇 《实用汽车技术》2005,(6):i0020-i0021
一、前言 在汽车转向后,只要停止转向(放松方向盘),汽车就有一个自动回位的趋势,这种趋势与前轮定位角中的主销后倾角及主销内倾角也有关系。本文就这两个角度与转向回正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比例控制四轮转向车辆运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舒进 《专用汽车》2002,(3):16-19
系统地分析了二自由度四轮转向汽车模型的运动方程,得出了质心侧偏角、横摆角速度与前轮转角的传递函数。在此基础上,对四轮转向样车进行了前后轮转角成比例控制的四轮转向车辆(4WS)的运动学仿真,并针对仿真结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阐明了四轮转向车辆与前轮转向车辆(2WS)相比的优势,并提出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四轮定位仪主要用于检测车轮定位参数,如前轮前束、前轮外倾角、主销内倾角、主销后倾角、后轮前束、后轮外倾角、包容角、转向前展角、后轮推进角、前轮车轴偏角、后轮车轴偏角和左右轴距差等。由于这些定位参数的变化常与转向系和行驶系零部件的状态有关,所以通过检测这些参数常可以诊断转向系和行驶系的故障。下面举两例予以说明。 例一:一辆捷达出租车在行驶中严重向右跑偏,且其右前轮外侧磨损严重。  相似文献   

6.
车轮定位通常是指汽车转向轮定位。由于大多数汽车采用前轮转向,因此,车轮定位又称前轮定位。前轮定位参数包括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前轮外倾角和前轮前束。它们的共同作用是:使汽车保持直线行驶的稳定性;使转向操纵轻便;使转向轮每一瞬间接近正前方滚动而无滑动,以减轻轮胎磨损等。  相似文献   

7.
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以下阶段:机械式转向系统一传统液压助力式转向系统一电液助力式转向系统一电动助力式转向系统一主动前轮转向系统和四轮转向系统一线控转向系统。助力式转向系统由于具有使转向操纵灵活、轻便和能吸收路面对前轮产生的冲击等优点,因此已在汽车制造业中普遍采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介绍两种主动前轮转向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从车辆动力学控制的角度,详细总结和分析了各种用于主动前轮转向的控制方法,包括横摆角速度控制、D*控制、侧倾稳定性控制和变转向传动比控制等。并指出在未来的主动前轮转向控制研究中,集成控制将是发展的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9.
汽车四轮转向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汽车四轮转向系统(4WS)的类型及其主要结构,说明了其工作原理,分析了其工作特性,阐述了其转向角比例控制系统的原理,并与前轮转向(2WS)汽车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四轮转向车辆两比例系数对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四轮转向车辆操纵动力学模型,分析了两比例系数对四轮转向车辆稳定性的影响,得出了车辆横摆角速度和侧向加速度与前轮转角的传递函数,借助Matlab/Simulink,根据四轮转向车辆的两组参数进行仿真分析,并与传统前轮转向车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四轮转向车辆两比例系数在操纵稳定性上有各自的优势。研究结果可为评价四轮转向车辆的系统设计和控制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汽车转向轮不能自动回正的原因,对转向梯形、传动拉杆、前轮定位、车架变形、轮胎气压、前轮载荷、前钢板弹簧挠度等因素对自动回正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某一汽车的齿轮齿条式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在驾驶员紧握转向盘的情况下,把车辆前轮在冲击载荷下产生的偏转角作为输入,转向器动力缸左、右腔油压、转向阀进油油压与转向盘转矩作为输出,研究在前轮转角输入下转向器油压的变化与路感反馈。建立数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仿真模型,进而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建立了为驾驶员提供路感的电子转向系统转向盘回正力矩模型,研究了降低驾驶员负担、提高汽车稳定性的前轮电子转向控制算法,并利用开发型汽车驾驶模拟器进行仿真试验和验证,为电子转向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概述斯太尔91系列重型汽车转向系转向性能、前轮转角、转向限位阀、方向盘自由行租等的检查与调整方法及液压系统油量的检查与加油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线控转向车辆在高速工况下角传动比非线性响应的准确性,分析线控转向的功能指标,推导可变传动比的计算过程,讨论固定横摆角速度增益、固定侧向加速度增益、车速、方向盘输入对前轮转角映射结果的影响,建立基于模糊推理系统的可变传动比策略,针对理想传动比在车辆稳定性控制层面上的不足,采用前轮补偿角的方法进行最终前轮转角的决策。在验证过程中,搭建线控转向整车数学模型,选取典型转向输入工况,结合动力学仿真软件对总体系统设计进行联合仿真对比分析。实验结果分析证明,设计后的传动比策略可以实现方向盘指标需求,降低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有效减轻驾驶员的操作负荷,基于改进滑模控制的主动转向策略相比饱和函数指数趋近律滑模控制,超调量降低了9%,提高汽车行驶安全。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介绍了四轮转向汽车以及线控转向技术的优点,设计了一种线控四轮独立转向汽车的总体结构,说明所设计的转向系统相对其他转向系统的优点。建立四轮转向汽车的3自由度数学模型,找出四轮转向汽车各车轮转角与转向盘转角的关系。对模型前后轮转角对质心侧倾角和横摆角速度的影响做了Matlab/Simulink仿真,考虑影响汽车行驶安全的因素,找出不同车速和前轮转角对应的最佳后、前轮转角比例系数,从而确定了高速行驶的汽车在指定车速与转向盘转角时各车轮对应的转角。  相似文献   

17.
大客车转向系统设计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望 《城市车辆》2001,(3):27-29
本对大客车转向系统设计的有关问题如转器的选型与布置、前轮最大转角的确定、转向直拉杆系统的设计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智能汽车的主动安全性,提出3种不同的自动紧急转向避撞跟踪控制方法。首先建立汽车避撞简化模型,对制动、转向及两者相结合的3种不同避撞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其次,为深入研究汽车避撞过程中的实际响应,建立包含转向、制动及悬架3个子系统耦合特性的底盘18自由度统一动力学模型,并进行相关试验验证。随后构建智能汽车自动紧急转向避撞控制框架,对五次多项式参考路径和七次多项式参考路径的横摆角速度和横摆角加速度进行对比分析。接着以线性2自由度转向动力学模型为参考对象,对最优控制四轮转向、最优控制前轮转向、前馈与反馈控制相结合的前轮转向3种不同的跟踪控制系统分别进行设计。最后,以汽车底盘18自由度统一动力学模型为研究对象,对上述3种避撞控制系统进行仿真试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制动避撞相比而言,转向避撞所需的纵向距离有较大降低,随着车速的增加和路面附着系数的越低,效果越明显;七次多项式参考路径比五次多项式参考路径的避撞过渡过程更为平缓,当实际车速与控制器所用车速不一致时,前者避撞性能表现更优;最优四轮转向控制系统在高、低2种不同附着路面都具有较好的避撞效果,最优前轮转向控制系统次之,而前馈与反馈相结合的前轮转向控制系统在低附着路面上则表现出严重的失稳。  相似文献   

19.
液压助于转向系统的故障主要有转向沉重、左右转向轻重不同、方向盘回位困难、前轮摆振等.现逐一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是衡量汽车安全性最基本的指标之一,影响汽车行驶稳定性的基本因素主要有横摆角速度与质心侧偏角,将汽车简化为二自由度模型,建立关于横摆角速度与质心侧偏角的转向微分方程.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对前轮转向与四轮转向典型的二自由度汽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对比两轮转向和四轮转向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