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某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坍方作为研究对象,在细致的分析工程及地质概况、施工工艺、坍方基本情况以及坍方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有效的综合处理办法管棚法融合坍腔注浆,通过一系列的施工处理,该路段坍方情况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可以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进行推广,具有较高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2.
李春满 《北方交通》2006,(5):119-121
针对洞口及明洞施工、洞身开挖阐述了隧道防坍预防监控措施,不仅从技术准备、施工调查方面作以阐述,同时对为隧道施工提供防塌信息所采用的地质预报及监控量测技术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山岭隧道施工中经常发生较大的坍方,危害极大.本文介绍范家岭隧道发生大坍方的情况,分析坍方产生的原因,制定坍方治理的原则和方案、实施过程,并对治理效果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山岭隧道施工中经常发生较大的坍方,危害极大.本文介绍范家岭隧道发生大坍方的情况,分析坍方产生的原因,制定坍方治理的原则和方案、实施过程,并对治理效果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结合某高速公路隧道岩溶、溶洞的坍方情况,分析了产生坍方的各种原因,并对可能出现不同情况的坍方采取相应的防坍处理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平顶山太澳高速公路过风崖2#隧洞是双线隧道,地质条件复杂,拱顶出现巨大孤石脱落事故。详细介绍了穿越隧道坍方区的施工方案,包括隧道坍方情况描述、隧道塌方处理和穿越隧道坍方区施工步骤与技术措施。实践表明,施工方案合理可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大理——保山高速公路四角田隧道是大保高速公路隧道中地质条件最差的一座。岩体完整性很差,岩层挤压揉皱强裂,结构松散,围岩整体强度很低,岩层含泥量高,富含蒙脱石等亲水矿物及云母等状软弱矿物,导致围岩具有一定的膨胀性,遇水极易软化、泥化,围岩变形量较大。在施工过程中,上行线进口K444+644右侧拱腰处出现较大规模的突发性涌水泥石流,使掌子面处的初期支护遭到严重破坏,泥石流堵塞隧道长度达100多m用了全断面设置混凝土止浆墙,打管进行深孔注浆回填,固结坍体,大管棚超前支护,短台阶法开挖,支护加强等有效施工措施,顺利地通过坍方段。  相似文献   

8.
双连拱隧道洞顶坍方对二次衬砌稳定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在对一双连拱隧道洞顶坍方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借助有限元手段分析了此种坍方产生的坍方荷载等不利因素对隧道已施工的二次衬砌结构可能的各种不利影响,据此对连拱隧道的施工、设计等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田任明 《北方交通》2008,(5):191-193
简要介绍大窑沟Ⅰ号隧道在施工过程中遇到洞口段松散体围岩冒顶、Ⅲ级围岩中水平状围岩掉顶、Ⅴ级围岩坍方等特殊地质施工情况及施工处理措施,确保了隧道施工的安全及质量.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大窑沟Ⅰ号隧道在施工过程中遇到洞口段松散体围岩冒顶、Ⅲ级围岩中水平状围岩掉顶、Ⅴ级围岩坍方等特殊地质施工情况及施工处理措施,确保了隧道施工的安全及质量。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不同地质围岩,应选择不同的开挖方法,开挖方法选择合适,对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经济效益意义重大。介绍了隧道开挖常用方法的适用条件、关键施工技术,分析了坍方产生原因,阐述了防止坍方措施,可为今后的隧道施工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对一双连拱隧道洞顶坍方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借助有限元手段分析了此种坍方产生的坍方荷载等不利因素对隧道已施工的二次衬砌结构可能的各种不利影响,据此对连拱隧道的施工、设计等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介绍内昆线某隧道“4.20”大坍方应用大管棚的成功处理方法,来阐明大管棚处理隧道长、大坍方中的有关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4.
以青云山隧道为工程实例,介绍了坍方隧道采取上导洞先行、台阶分割的方式掘进通过坍方地段的施工方法。本文详细阐述了上导先行、台阶分割法掘进的方案方法、工艺流程及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15.
礼明 《北方交通》2012,(9):117-120
介绍了隧道防坍塌控制技术。隧道防坍技术依靠地下工程施工的经验,利用新技术的集成和优化,推行隧道防坍"二十四字"施工方针,灵活应用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十八字"施工方针,贯彻"四项防坍基本经验",充分考虑地下洞室开挖支护的时间与空间效应,可广泛应用于公路隧道工程施工防坍。  相似文献   

16.
莆炎高速黄芨隧道出口右线入洞段,位于斜坡下部,硬塑状粉质黏土覆盖层厚度为3~6 m。施工期间连遇暴雨,隧道开挖时在左导洞及拱顶出现局部塌陷,为有效治理,在总结前人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塌陷成因,并系统性提出治理措施和施工期间注意事项,最终进行治理效果反馈。结果表明:该段边坡下方遇水极易软化的超薄硬塑状粉质黏土覆盖土层是塌陷的内在因素;施工期间持续降雨形成的丰富地表水和地下水是塌陷的外在因素;施工过程中未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是坍孔的重要因素。采取坍孔扎筋喷浆回填+防排水+局部注浆加固+ 开挖工序调整的综合治理措施,可取得较好的治理效果,治理后监控数据较为稳定。该研究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南风坳隧道特殊地质坍方的处理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特殊地质容易产生坍方,会给施工带来巨大困难和经济损失。从分析南风坳隧道特殊地质坍方的原因着手,探讨了如何避免类似的坍方发生。  相似文献   

18.
朱有元 《湖南交通科技》2002,28(1):66-67,96
靠椅山隧道由于特殊的地质情况,在施工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发生了坍方给施工带来了困难和损失,从分析特殊地质地段隧道的施工着手,介绍了相应的施工方法和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9.
某铁路隧道在下穿冲沟边坡时出现冒顶。针对该隧道工程的实际情况,建立数值分析模型,采用FLAC3D程序模拟隧道施工力学行为,考虑暴雨积水对围岩的影响,从围岩塑性区分布、位移以及锚杆和超前大管棚内力分布情况分析隧道变形和冒顶发生的原因。结果表明:隧道超浅埋、持续降水积水、围岩力学性质差及施工支护不当导致坍方。结合工程实际提出洞内加固、冲沟边坡加固及开挖控制的综合处治方法,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为日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艾春国 《北方交通》2007,(6):158-159
在施工中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塌方的发生,当在施工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塌方的时候,能够提出合理的处理方法和步骤。介绍了隧道工程预防塌方的施工措施及隧道发生塌方后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