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目前国内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现状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下称汽车检测站)控制系统的建设,是由最初的单机仪表人工控制方式,逐步过渡到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联网方式。全自动计算机联网控制检测线是运用计算机自动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八判断、实时控制和数据管理。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HX—300型计算机控制道路划线车的设计特点及其使用性能,叙述了划线车的性能参数及其构成,涂料的加热、增压,以及喷涂厚度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3.
随着汽车检测行业的迅速发展,汽车检测已由当初人工读数过渡到目前流行的计算机自动采样、读数、评判和打印报告,提高了检测效率,更好地体现了检测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正确性。然而汽车检测设备计算机控制系统正处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阶段,全国从事检测站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的单位近千家,各家技术良莠不齐,笔者根据汽车检测技术的现状,对汽车检测设备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信号处理和标定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谈些看法,与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能适应多品种曲轴弯曲变形的测量机。该测量机包括机械测量装置、计算机控制系统和数据处理与运算系统。整个测量过程是在动态下进行,且能自动完成,具有油孔和键槽自动识别功能、光电零位设置、被测参数过程测量值显示、测量结果显示、测量图形显示等功能,且人机界面友好。  相似文献   

5.
根据实际生产中板料的多样性,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合理利用汽车板料,准确地定位板料,需要多种挡料杆来满足对不同姿态板料的需求.结合车间现场模具调试,通过对现有结构设计的分析,基于自动化传输冲压线,总结了拉延模具压料面在不同状态下的板料定位设计问题.设计初期确定板料状态,根据不同状态下的生产过程,确定挡料杆以及板料定位方式.  相似文献   

6.
采用DYNAFORM软件对某汽车顶盖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研究了摩擦因数、模具间隙、材料参数等因素对该零件成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凹模与板料之间的摩擦因数对该汽车顶盖的成型影响最大:凸模与板料之间的摩擦因数对该零件变形均匀性影响最大,改善凸模与板料之间的润滑条件可以显著提高顶盖的变形均匀性:应变硬化指数n对该零件成型的安全裕...  相似文献   

7.
《ZCC-1型车辆自动管理系统》(以下简称“车管系统”)具有车辆派遣无纸化,车辆信息采集与传输自动化和信息自动储存与分析等功能,首次实现了车辆的自动化、精确化管理,对提高车辆信息管理水平、控制车辆违法运行、降低事故率、提高车辆管理者辅助决策的科学性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射频识别等新技术的出现“车管系统”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正>汽车检测站计算机控制系统(下称计算机控制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测量和控制系统,该系统通常是由服务器、工位机、设备传感器等硬件和软件2大部分组成,检测设备通过工位机和服务器构成检测站的局域网络。计算机控制系统在车辆上线期间,对设备的各种状态全过程进行信号实时自动采集、分析和处理,并打印检测报告。由于检测现场供  相似文献   

9.
黄春杰  杨光 《汽车技术》1993,(11):40-43
通过对国产08A1钢板四种试样的成型试验,研究了成型时板料向凹模的流入量与技术参数之间的关系。其中板料的应力应变状态,轧制方向,厚度和坯料尺寸等因素都影响成型时板料内的流入量。增大压边力,将减少板料向凹模内的流入量。  相似文献   

10.
宋磊 《专用汽车》2022,(9):40-42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汽车领域与计算机领域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方向,而两项技术的成熟发展和融合应用更是推动了计算机控制系统在汽车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全新的信息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控制技术更是融合了社会生产中的方方面面。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经济型产业,更应该加强对先进系统与技术的融合。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社会和专业领域对汽车工艺技术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标准与要求,所以在汽车领域中合理应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已成为主要发展趋势。据此,以汽车领域为主要研究基础,进一步分析计算机控制系统应用与发展,希望为汽车产业和计算机领域的健全发展提供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