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风冷不死     
莫琦 《摩托车》2022,(8):34-47
<正>众所周知,随着大排量、高性能发动机不断进化,发动机对散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水冷发动机配置了水冷散热系统,用于吸收、散发发动机产生的热量,可以有效防止发动机过热,维持理想、稳定的工作温度,有利于动力稳定输出和延长发动机寿命。当发动机开始工作时,冷却液通过水泵的驱动流经发动机缸体,吸收并带走热量,然后通过散热片降温后流回,再次经水泵驱动流经发动机缸体,如是循环不已。高性能摩托车需求旺盛,水冷发动机大行其道,那么,传统的风冷发动机是否已经落后于时代,只能用于小排量的代步摩托车上?  相似文献   

2.
正一、驱动电机系统的组成北汽E150EV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系统包括驱动电机本体和驱动电机控制器,驱动电机主要由定子、转子及其他部件组成。驱动电机系统的位置如图1所示。二、驱动电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在驱动电机系统中,驱动电机的输出动作主要靠控制单元给定的命令,即控制器输出命令。控制器主要是将输入的直流电逆变  相似文献   

3.
静液压驱动风扇冷却系统的设计,解决了叉车的过冷和过热问题。采用传感器分别监测各冷却介质的温度并作为控制器的输入信号,根据各温度的高低,控制器按照预先设定的控制模式,调整电磁比例溢流阀的溢流量改变马达的流量和压力,调节马达的转速从而改变风扇转速,使发动机、传动系统和液压系统始终都在最佳温度下工作,工作更可靠,更节能,布局更灵活,噪音更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基于汽车非独立式空调系统工作稳定性差、停车无法使用等现状,提出了独立式电动空调系统的方案和设计思路。一方面用模糊控制器来控制汽车行车时压缩机转速实现汽车室内温度的智能控制;另一方面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将压缩机由原来的发动机驱动改为由发动机和电动机选择性驱动,实现停车空调制冷功能。基于这一思路利用Matlab/Simulink分别对非独立式空调系统和独立式电动空调系统进行了模拟仿真,通过对比仿真结果充分说明了独立式电动空调系统,使汽车行车过程中动力性下降,停车时不能使用空调的问题得以解决,也使汽车室内温度更加适宜,舒适性提高。  相似文献   

5.
刘峙 《摩托车》2012,(9):92-92
目前,摩托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可分为风冷系统、水冷系统和油冷系统。风冷发动机利用了高速空气直接将汽缸体、汽缸盖等零件外表面的热量吹散到大气中,以保证发动机在较为有利的温度下工作。  相似文献   

6.
刘峙 《摩托车》2012,(17):92
目前,摩托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可分为风冷系统、水冷系统和油冷系统。风冷发动机利用了高速空气直接将汽缸体、汽缸盖等零件外表面的热量吹散到大气中,以保证发动机在较为有利的温度下工作。风冷可分为  相似文献   

7.
汽车动力驱动系统传递特性实验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斌  刘昭度  吴利军 《汽车工程》2007,29(2):137-140
利用最小二乘辨识方法建立了汽车在特定工作条件下动力驱动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通过模型降阶对其进行了简化,仿真对比表明模型辨识和降阶具有足够的精度。建模途径可用于汽车车速自动控制系统节气门开度控制器的开发。  相似文献   

8.
消防车电控翻转踏板系统,是应消防员对消防车上下车方便性的需求而设计开发的,该系统由电控系统、供气系统、翻转踏步(驱动机构、活动踏板及机械翻转机构)组成。车身控制器监测到车门打开时,驱动电磁阀工作,使得气源中的气体推动翻转执行机构动作而展开翻转踏板;当车身控制器监测到车门关闭时,停止驱动电磁阀,切断气源中的气体输出,翻转执行机构收起翻转踏板。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四轮独立驱动汽车进行的动力学分析,提出通过调节驱动电机的电流来控制各轮纵向力以提高车辆操纵稳定性的策略.建立了驱动系统的动态响应模型,并将其变换为驱动系统控制模型.提出整车控制方案和控制器参考输入的调整方法,并运用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驱动系统反馈控制器.最后采用等转矩和等功率驱动力分配策略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存在的助力特性单一的缺点,增加了旁通油路,并设计了控制器,构成了助力特性可变的电控液压助力系统。通过控制步进电机带动的泄流旁通阀,改变了系统在不同车速工况下的助力特性。主要对控制器电路进行了详细设计,实现了步进电机的细分驱动控制,能根据车速的不同调节系统液压油流量。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控制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纯电动汽车的市场保有量愈来愈高,随着而来的新能源汽车后服市场也逐渐新起。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是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包括能源系统和驱动系统两个大的子系统。能源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动力电池和动力电池管理系统。驱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为驱动电机及电机控制器。文章归纳总结了动力系统的故障现象,对现象进行故障等级和故障类型的划分。并选取了三个典型案例进行故障排除,为维修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邓飞  周伟 《汽车电器》2008,(11):9-11
介绍以单片机为模糊控制器的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智能控制系统,阐述智能控制的工作原理,并根据发动机水温的变化,给出了模糊控制系统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模糊化、模糊推理、解模糊等。  相似文献   

13.
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广泛研究国内外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和系统结构的基础上.总结了如下特点:国外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主要用于结构复杂的四轮驱动纯电动汽车和轮毂电机纯电动汽车中。对于单电机驱动的纯电动汽车,通常由电机控制器代替整车控制器实现控制功能。在国内市场没有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整车控制器停留在试验室研发阶段。本文可为企业开发出口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和国家制订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张英杰  章兢  陈晓可  王镇道 《汽车工程》2006,28(2):143-147,128
介绍课题组研制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F32601型电动轮自卸车电传动微机控制系统,设计了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开发了基于高性能DSP芯片TMS320F2812与非线性PI控制策略的样机。样机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抗干扰能力强、控制精度好、集成度高、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5.
王振 《客车技术》2007,(4):33-35
冷却系统是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传统冷却系统的不足,设计了基于模糊控制发动机电子控制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能够实现散热风扇的无级变速,使发动机工作在最佳温度,使之更经济、更环保,给出了模糊控制器的仿真结果以.及模拟情况下工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6.
基于32位单片机MC68376的电动汽车主控制器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基于32位单片机MC68376所开发的电动轿车主控制器,通过采用智能驱动模块、CAN总线接口、全光电隔离以及最佳的EMC设计,使之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该主控制器通过电磁兼容测试、高低温及振动测试后,系统工作正常。  相似文献   

17.
针对前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研究一种基于小波控制器的驱动稳定性控制系统。为提高车辆对开路面的行驶稳定性,根据驱动轮等转矩分配控制策略,提出基于神经网络PID的驱动轮滑移率相近为目标控制策略。针对矢量控制中的电流控制,提出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电流控制器。通过CarSim/Simulink建立前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联合仿真平台,进行不同工况整车性能仿真与分析,并基于A&D5435快速原型开发平台进行实车试验。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小波控制器的驱动控制系统不仅提高了车辆对开路面行驶的稳定性,而且具有更平滑、更快速的转矩响应;对开路面工况下,提出的控制策略左侧、右侧驱动轮速度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最大偏差分别为3.43%和3.56%;等转矩分配控制策略下,左侧、右侧驱动轮速度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最大偏差分别为3.86%和3.25%,表明了试验与仿真的一致性;对开路面仿真工况下,相比于驱动轮等转矩分配控制策略,基于神经网络PID的驱动轮滑移率相近为目标控制策略的车辆峰值质心侧偏角降低了79.57%,侧向跑偏距离降低了73.39%。  相似文献   

18.
馈能电力测功机的研制及其在轿车变速器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测功设备是以水力测功机或电涡流测功机为主,所消耗的燃油和电能较高。介绍了一种机电耦合系统内馈能电力拖动?测功机组,克服了上述测功机的不足。该系统属于多轴混合型电力拖动系统,电能在系统内部形成回馈及再利用。它主要由馈能电机、驱动电机、同步发电机及用于吸收机械功率发出电力的交流发电机、励磁控制器、主控制台、主频调速器等组成。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steer-by-wire concept using an all-wheel drive vehicle layout with in-wheel motors while completely omitting the application of any dedicated steering device. Steering is based on the so-called differential steering principle which generates the necessary steering moment about the kingpins by a traction force difference between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vehicle.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behaviour of the vehicle and to design the underlying control algorithms, a planar vehicle model is presented, where the vehicle is described as constrained non-holonomic system requiring a special treatment. A state feedback linear controller for controlling of the lateral dynamics of the vehicle at higher speeds and a simple PI angle controller for low-speed manoeuvring are developed. The resulting behaviour of the system is investigated by various simulation experiments demonstrating a comparable steering performance of the new steering concept as that of conventional passenger cars.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describes a drive controller designed to improve the lateral vehicle stability and maneuverability of a 6-wheel drive / 6-wheel steering (6WD/6WS) vehicle. The drive controller consists of upper and lower level controllers. The upper level controller is based on sliding control theory and determines both front and middle steering angle, additional net yaw moment, and longitudinal net force according to the reference velocity and steering angle of a manual drive, remotely controlled, autonomous controller. The lower level controller takes the desired longitudinal net force, yaw moment, and tire force information as inputs and determines the additional front steering angle and distributed longitudinal tire force on each wheel. This controller is based on optimal distribution control and takes into consideration the friction circle related to the vertical tire force and friction coefficient acting on the road and tire. Distributed longitudinal/lateral tire forces are determined as proportion to the size of the friction circle according to changes in driving conditions. The response of the 6WD/6WS vehicle implemented with this drive controller has been evaluated via computer simulations conducted using the Matlab/Simulink dynamic model. Computer simulations of an open loop under turning conditions and a closed-loop driver model subjected to double lane change have been conducted to demonstrate the improved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drive controller over that of a conventional DY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