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为分析光伏发电并网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运行的影响,提出一种考虑城市轨道交通交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及光伏发电并网的动态运行仿真方法。所提仿真方法针对牵引供电系统的直流侧建立数学仿真模型,考虑系统平行多导体传输特性,求解多列车动态运行情况下的牵引变电所功率波动。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交流侧的仿真模型,并使用三相动态负荷等效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直流侧牵引变电所的功率波动。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光伏发电并网模块,并建立光伏发电系统并入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仿真模型。以常州地铁1号线的线路参数为例,分析了光伏发电系统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潮流参数、网压有效值及网压波动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不同功率、不同并网电流的光伏发电系统接入不同负荷率的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时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光伏发电系统的接入能够有效降低供电系统直流侧对交流电网的功率需求,但也会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电能质量产生影响;随着供电系统负荷率、光伏并网电流及并网功率的增大,光伏发电系统的接入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电能质量的影响也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2.
为了支撑轨道交通系统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在光伏发电及储能方面展开研究。设计城轨交通系 统用分布式光伏-储能供电系统方案,研究多系统、高可靠度的供电模式和源储荷多能源耦合下的能量管理策略。 面向光伏储能接入单个牵引变电所,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能量管理与优化方法。该方法使用深度 Q 网络 对列车负荷、光伏单元和储能单元功率输出等状态信息进行训练学习,通过训练好的代理对直流牵引网进行能量 管理,解决光伏发电系统难以适应城轨列车启停频繁、工况多变,以及多能源系统引入后带来的供电稳定性、容 量配置和能量管理等问题,有效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绿色能源利用率,降低变电所输出能耗。  相似文献   

3.
将光伏发电技术与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相结合,不仅节能减排,也是降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成本的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现状,对城市轨道交通光伏并网方案及拓扑结构进行了分析,指出并网后面临的技术难题.对今后该系统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进行了构想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陈琳  王黎  李宗昉  李金龙 《电气化铁道》2012,23(3):45-47,50
根据城轨交通牵引供电系统主接线的工程设计原则及运营经验,结合国内外整流机组、开关设备的技术发展,从技术可靠性、运行灵活性及工程投资经济性等方面对国内常用的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的中压交流侧和牵引直流侧主接线形式进行详细比较和分析,提出了城轨交通牵引供电系统主接线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城轨列车频繁牵引、制动造成的网压波动和能量浪费问题,针对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飞轮储能系统,提出一种基于牵引网直流侧电压的充放电控制策略,采用均速控制方法调节飞轮阵列因工艺与环境不同造成的转速差异,并在现有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空载网压辨识算法,确保飞轮在中压环网电压波动时仍能正确动作。最后以北京地铁房山线为例,对含飞轮储能系统的牵引供电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分析,并在牵引变电所接入飞轮储能装置进行现场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接入飞轮后,牵引网压峰谷差值降低了33.2%,牵引变电所输出能量减少了23%,验证了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飞轮储能系统的稳压节能效果,为飞轮储能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短路计算是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设计中的关键过程,本文通过设计资料和实测数据构建了牵引供电回路中电气参数的计算模型,得到一种城轨牵引供电系统直流短路计算工程模型,对模型中的等效电感参数进行详细分析,推导出模型中等效电感及时间常数T随短路电流和短路位置点变化的规律,并通过现场实测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为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周超 《都市快轨交通》2013,26(2):77--80
分析将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到城市轨道交通的必要性,介绍光伏发电系统的原理、组成及应用现状.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提出适合城市轨道交通的光伏发电系统方案,并指出在应用中需注意的相关问题,为太阳能光伏发电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城轨交通供电系统牵引变电所直流主接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城轨交通牵引供电系统主接线方式的工程设计及运营经验,结合国内外直流快速开关设备的技术发展潮流,对国内常用的2种直流牵引系统典型接线方式从技术可靠性、运行灵活性及工程投资经济性3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城轨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主接线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9.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试验线和交流电气化试验线牵引网数学模型与过电压产生机理,通过软件仿真与实测数据分析,设计提出感应过电压抑制技术方案和感应过电压抑制装置。感应过电压抑制技术可降低交流牵引网对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和城市轨道交通试验线电磁感应的影响,保证直流牵引供电设备、地铁车辆的安全,使交流机车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试验互不干扰、安全可靠有序,对城际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阐述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中一个特殊重要的部分,直流牵引系统监控自动化是整个供电系统自动化工程实施的核心.分析直流牵引系统的功能需求,提出CAN总线与以太网相结合的直流牵引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并详细讨论系统设计的硬件组成与软件结构.  相似文献   

11.
首先对信息数据库网格系统进行了简单介绍,对以XML技术为基础的异构数据集成问题进行了研究;其次时信息数据库网格的网络拓扑结构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信息数据库网格的总体设计架构并对总体架构中的组成部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网格计算和信息共享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从网格技术提出的背景和其优越性出发,分析其协议体系结构及其各个协议之间的关系.详细介绍目前最为流行的开放网格服务体系结构OGSA的实现环境和接口机制,并且以一个基于OGSA的数据挖掘应用例子说明在多级虚拟网络运行环境下,网格服务是如何解决在从多个信息源集成信息过程中的远程接口激活,生命周期管理,通知和授权等功能的实现问题.这也是广域网环境下大型分布式系统中普遍存在的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铁路传统异物侵限监测方案的对比分析,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双电网的异物侵限监测新方案,并对优化方案的工作原理、系统构成等关键技术进行较为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14.
铁路数据网格的构建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铁路运输信息化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实现铁路信息化所面临的问题,介绍了数据网格技术及其发展情况,对铁路数据网格的功能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构建铁路数据网格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接地网是地铁施工中的重要一环,它涉及保障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和运营的基础,同时兼顾对杂散电流腐蚀起防护作用。接地网为地下隐蔽工程,完工后将对接地电阻值进行测试,如不满足要求,采取补救措施难度大,成本高。同时为配合主体施工,接地网采用分段敷设,节点和接点多,控制难度大,因此接头的焊接质量决定接地网的整体施工水平,接头采用的放热焊接技术为一项先进接焊接工艺,在以后类似的工程中可以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6.
网格体系结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格体系结构是网格的骨架和灵魂,是网格最核心的技术之一.对当前主流的两种网格体系结构五层沙漏结构和OGSA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并进行了比较.最后基于OGSA的以服务为中心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利用Mobil Agent来实现网格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三角数模具有精度高的优点,但一般内插速度慢,缺乏有效的建网管理方法.本文 在独特建网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三角形快速定位的方法,即对三角网用网格进行管理.并以西安至延安中一段线路进行试验,同时将内插结果与RACAD的离散点数模进行了比较,得出三角网数模内插精度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在研究网格铁路信息服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应用加权求和法构建了基于QoS的网格铁路信息服务组合优化模型,并利用遗传退火混合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以购票服务为例,运用Matlab进行仿真计算,验证了基于QoS的网格铁路信息服务组合优化模型的合理性与遗传退火混合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大容量BAPV(光伏系统附着建筑)电站一般为并网型电站,组件数量多、系统复杂,系统设计非常关键。文章对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选择、电池组件阵列设计及布置方案、逆变器选型、电网接入等光伏发电系统构成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总结设计经验,并提供工程实践数据,为系统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牵引变电所接地网设计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牵引变电所的接地网是保证电气化铁路安全运行,电气设备正常工作和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重要设施,研究牵引变电所的接地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设计人员的角度对我国牵引变电所工程接地方案中经常碰到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关的建议.研究结论:(1)在某些条件特殊或非常重要的牵引变电所接地网设计中,有必要提升设计手段,引入接地 辅助设计软件,确保接地网的安全.(2)不应将最大接地短路电流看作入地短路电流,应考虑与接地网连接的架空避雷线的作用,计算工频分流系数.(3)在进行接地网优化设计时,应适当采用不等间距布置方式.(4)接地网材料不应盲目认为铜材一定抗腐蚀能力强,应考虑腐蚀原电池效应和土壤环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