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船体在总纵弯曲时甲板纵桁和船底纵桁承受较大的轴向压力,而在桁材腹板上开孔会影响其腹板的屈曲强度.针对这一问题,应用有限元屈曲特征值分析方法对受轴向压力开孔腹板的屈曲载荷进行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对开孔尺寸和开孔位置对腹板屈曲强度影响的规律进行了归纳,并对腰圆孔和圆孔对腹板屈曲的影响程度做出了比较,对船体结构中腹板开孔尺寸及位置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一系列单轴受压的双向正交密加筋板进行了有限元非线性计算。基于有限元数值计算结果和正交异性板理论,引入纵向加强筋的柔度λx、横向加强筋的柔度λy以及密加筋板的柔度β这3个参数变量,提出了关于这3个参数变量的双向正交密加筋板极限强度预报公式。对3种类型加强筋的双向正交密加筋板的极限强度分析结果表明,预报公式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的绝对误差很小,能准确预报双向正交密加筋板的极限强度。  相似文献   

3.
在船体梁总纵弯矩作用下,位于甲板和船底的纵桁承受着较大的轴向压力,而桁材腹板上的开孔将影响腹板结构的屈曲强度。腰圆形是桁材腹板开孔的常见形状,带这种开孔的板格屈曲计算是难以获得弹性屈曲解析解的,目前常用的算法是基于有限元的特征值屈曲分析。本文综合运用复变函数方法和Ritz法,形成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它可以在较粗的背景网格下得到足够准确的弹性屈曲载荷。通过系统的敏感性计算对比,此方法的可用性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船体梁的极限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沿用Cadewell直接计算极限强度的方法,基于有限元的计算思想,将结构离散化为由横向构件和垂向构件所组成的结构,然后利用船体梁在破损时的应力分布,精确计算了船体梁的极限强度,并对加筋板受压时可能出现的5种屈曲形式作了分析,给出了考虑这5种屈曲模式的加筋板极限屈曲强度的公式;以某大型散货船为例,对船体的极限强度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是简便、可靠、实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船体梁极限强度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津宁  吴剑国 《船舶》2015,(4):71-76
文章针对Dow 1/3比例护卫舰模型,进行多种方案的船体梁极限强度非线性有限元计算,通过与Smith方法和模型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研究船体梁极限强度非线性有限元建模技术,给出一种较为准确高效的船体梁极限强度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方法。对于完善《船体梁极限强度的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计算指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船舶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是反映船舶结构安全可靠的重要指标,历来受到船舶工程界的广泛关注;而模型试验技术对船体梁极限承载能力研究拥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船体极限强度相似模型设计进行研究,提出了稳定性相似模型补偿的设计方法;接着结合多例经典船体梁缩比模型试验与非线性有限元数值仿真计算结果相结合的对船体梁极限承载能力进行预报的案例,分别从相似准则、弯扭组合极限强度、弯剪极限强度等几个不同的侧重点分别对各个案例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分析;最后列举了本研究组曾开展的其他若干经典极限强度模型试验.为今后船体梁极限承载能力模型试验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极限强度是船体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指标,试验研究是船体纵向极限强度的重要方法.纵向箱型梁是一种已运用在国外舰船上的新型结构型式.鉴于目前国内对此类结构型式的试验研究还不够充分,本文对此型式的舱段模型进行极限强度试验,观察并记录其崩溃过程.应用逐步崩溃法和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方法进行模型极限强度预报.试验结果证实了极限强度理论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其中国际船级社协会推荐的MARS2000软件的计算结果略偏保守.本试验可以为纵向箱型梁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老龄化船舶结构上的点状腐蚀,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进行计算,分析304个船体加筋板的极限强度,探讨带板柔度、加强筋柔度、腐蚀面积比和腐蚀深度比对纵向压力下含点蚀损伤船体加筋板极限强度的影响,拟合出点状腐蚀下船体加筋板极限强度折减公式并对其适用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郭育豪  刘刚  黄一 《船舶力学》2021,25(10):1367-1376
裂纹损伤对于船体结构来说难以避免,将削弱结构的极限强度,所以研究含裂纹损伤船体结构的剩余极限强度意义重大.对于含裂纹舱段结构,现有的研究主要针对垂向弯矩作用下的剩余极限强度,对于联合弯矩作用下的研究还很欠缺.本文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垂向弯矩和水平弯矩联合作用下含裂纹舱段的剩余极限强度.提出了计算含裂纹船舯舱段在联合弯矩作用下剩余极限强度的计算公式,通过对含裂纹箱型梁的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拟合,得到公式中待定系数的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快速预测船体结构在联合弯矩作用下的剩余极限强度.  相似文献   

10.
研究船体板在轴向循环压缩载荷下的极限承载性能,对于保障船舶的总纵强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系列方柱试件模拟船体板构件,对其在轴向循环压缩下的极限承载能力进行了试验研究,并运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其中两个试件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表明,船体板一次性崩溃压缩极限强度是循环压缩载荷下船体板极限强度的最大值,基于一次性崩溃理念的船体结构极限强度评估可能偏于危险。  相似文献   

11.
船体在疲劳和腐蚀损伤下的可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疲劳和腐蚀作用下,船体梁舯剖面模数折减,导致极限承载能力下降,在此基础上进行可靠性分析。文中腐蚀率是一个有常数平均值的随机变量,疲劳裂纹根据Paris公式计算,当静水弯矩和波浪弯矩的组合值超过船体梁极限承载能力时,发生船体梁失效。以一艘散货船为例,计算其可靠性随时间的变化。计算结果可为船东和船级社评估船舶营运期间疲劳和腐蚀对船舶可靠性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采用非线性有限法进行舰船极限强度计算,并结合劳氏军规中关于极限强度的要求进行极限强度评估。依据极限强度评估结果,确定模型试验的研究对象,基于非线性有限元计算和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实船极限强度预报,形成一套非线性有限元法和模型试验相结合的实船极限强度预报方法,为舰船的极限强度计算和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presents extensive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FE) analysis and formulation development work carried out on the ultimat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plates and stiffened panels of ship structures. A review of contemporary designs for large ships was carried out. The existing formulae for plate ultimate compressive strength were reviewed and compared with non-linear FE analysis results. A semi-analytical formula for ultimate compressive strength assessments of stiffened panels was proposed and is described. The developed formula was verified against results using ABAQUS non-linear FE software for a series of 61 stiffened panels and a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proposed formula and FE results were achieved. The method was verified against a large number of published FE results and was also compared with 58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developed method was also applied to the deck and bottom structures for a range of various sizes oil tankers and bulk carriers.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江海通达船作了极限强度研究。根据相似原则设计出了试验模型,并进行了相应的试验研究,得出了相应的载荷—挠度曲线,试验研究结果对极限强度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采用非线性有限法(ABAQUS)和逐步崩溃分析法(Mars2000)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与试验值进行对比,验证了软件的合理性。同时利用ABAQUS软件研究了影响极限强度计算精度的因素和极限强度的一般规律,可为船舶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丁惊雷  吴思莹 《船舶工程》2019,41(S1):38-40
由于船体梁极限强度校核值不需要经船级社认可批准,不必纳入装载手册,仅需在设计阶段进行校核。实际设计工作中设计者会根据各自的需要和经验在结构吃水从出港到到港全程设计不同的中间状态,产生不同的实际操作最大静水弯矩值,供设计阶段校核船体梁极限强度的实际操作最大静水弯矩包络值值不且唯一性。文章以某实船为例进行计算分析,发现中间装载过程对弯矩包络值影响较大,不同的中间过程会产生不同的弯矩包络值,若以其中某组较小包络值作为设计阶段船体梁极限强度校核值,同时在船舶营运实际操作中又不对此船体梁极限强度进行校核,会给实际营运的的船舶带来安全隐患。为防止出现这一问题,建议将船体梁极限强度校核值作为强度衡准放入完工装载手册用以指导船长实际操作,确保所有实际操作状态的弯矩不得超过船体梁极限强度校核值。  相似文献   

16.
船体梁的总纵强度是反映船舶结构安全可靠的最基本的强度指标。船体结构极限强度评估对于船舶结构初步设计、使用、维护和维修都非常重要,因此船体梁极限强度研究成为近几十年来船舶工程界的热点研究课题之一。到目前为止有两种典型的加筋板和船体梁的极限强度分析方法,它们是直接计算法和逐步破坏分析法。本文基于加筋板单元的平均应力应变曲线和逐步破坏分拆方法,提出了加筋板和船体梁极限强度的简化分析方法,考虑了初始挠度和残余应力对加筋板单元极限强度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采用本文简化方法得到的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或其它逐步破坏分析结果比较符合。  相似文献   

17.
针对2种不同强力甲板结构形式的舰船,应用ABAQUS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工具,计算舰体在强力甲板大变形损伤状态下的总纵极限承载能力.采用冲击动载荷来模拟得到结构的大变形损伤状态,并将其作为初始状态进行极限承载能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纵向箱形梁这种新型强力甲板结构形式相比常规强力甲板结构形式,在大变形损伤下舰体总纵极限承载能力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薄板大挠度理论,对有初挠度的长矩形板在纵向压力作用下的屈曲后行为进行近似分析,推导出计算板的极限强度和有效宽度的理论公式。然后作适当简化,提出了计算板的折减系数的实用公式。该公式与美国海军用的Frankland公式很接近,与驱逐舰的实船破坏试验结果吻合,与国外板的试验结果及F aulkner公式也接近。鉴于我国沿用的苏联船舶结构力学手册中相应公式计算的折减系数值偏高,作者推荐本文提出的实用公式作为我国计算纵骨架式舰体纵向受压板的折减系数的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