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徐原  高高 《船海工程》2012,41(5):81-83
以Wigley数学船型为对象,采用传统的一阶Rankine源面元方法,对在浅水情况下的Wigley单体船、双体船以及三体船的艉浪进行数值计算,并用得到的浅水船行波对岸壁的作用力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石银辉  宁俊  徐新 《船海工程》2023,(1):127-131
以FPSO甲板上受波浪冲击的典型结构物为研究对象,从甲板上浪和砰击两个方面分析布置于主甲板、舷侧、船艏及艉部低艉甲板的板型和细长型结构的甲板上浪和砰击载荷计算方法。运用CAESAR II分析软件,建立泡沫、货油卸载、海水排舷外管路的应力计算模型,提出甲板上浪和砰击载荷的合理加载方式,以及对管路布置的优化方案,为类似项目管道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综合考虑22 000 k W深水三用工作船的主尺度和船型系数,对船艏线型、船艉线型和横剖面面积曲线进行分析,利用CFD软件计算兴波阻力并优化线型,选择最优线型进行船模快速性试验。与国外某三用工作船快速性比较表明,22 000 k W深水三用工作船快速性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为预报双体工程辅助船在波浪中的运动响应,采用直接计算法和SESAM软件对其波浪载荷进行直接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双体工程辅助船的垂荡运动响应在横浪时达到最大;纵摇运动响应从横浪到顶浪逐渐增大;横摇运动响应在横浪时达到最大;纵摇有关扭矩在艏(艉)斜浪时达到最大,满载出港工况下的响应幅值最大,压载到港和满载出港结冰工况下的响应幅值比较接近;纵向扭矩在艏斜浪附近时响应幅值达到最大,压载到港工况下的响应幅值最大,满载出港结冰工况下的响应幅值最小,即双体工程辅助船在压载航行时的纵向扭转较为严重。从双体工程辅助船结构设计、驾驶及其理论研究等角度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刘斌  李勇  曹永港 《水运工程》2013,(9):191-193
大型绞吸船挖掘、输送能力强,可开挖硬底质深水航道,且工艺已日渐成熟,如绞吸船直接装驳工艺以及艉吹 装驳工艺等。然而绞吸船如何在硬底质深水航道中抛锚、固锚,则成为装驳工艺成败的关键因素。绞吸船施工方法是以船 艉钢桩为轴心,利用左右横移锚杆拉力横摆开挖,也称扇形横挖法(含钢桩台车的绞吸船)。以硬底质深水航道绞吸船抛 锚、固锚工艺为分析研究对象,并从实践中总结优化了各固锚工艺,可供类似工程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三维势流理论的水动力软件AQWA分析一种新型工程船舶在波浪中的运动响应,新型船为改造的波兰中型集装箱船B-573,设计搭载Pram型艉和POD吊舱式推进系统的新型海工船.本文计算此船在规则波中不同浪向角条件下的六个自由度的频域和时域的运动响应,得到在不同浪向角下船体的响应振幅算子RAO,计算船舶顺浪下不同船速的垂荡RAO以及纵荡、垂荡和纵摇三个自由度的一阶、二阶波浪力,分析结果显示该新船型具有良好的耐波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综合阐述了国内外关于风暴潮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深水结构的主要结构型式以及风暴潮浪与深水结构物相互作用的计算方法等,为风暴潮浪作用下深水结构的安全性计算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船舶甲板上浪压力的模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楠  郜焕秋 《船舶力学》1997,1(2):29-32
本文介绍一艘无舱盖集装箱船在恶劣海况中的反上浪压力试验结果,曾进行了顶浪、艏斜浪、横浪、艉斜浪和随浪等七个浪向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甲板上浪压力最大发生在顶浪,最大压力值近4倍的船吃水水柱高,甲板上浪次数最频繁的浪向是艏斜浪,为26.5次/小时,横浪时上浪次数较少,而在艉斜浪和随浪状态则无甲板上浪。  相似文献   

9.
通过1∶60的整体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泊位长度对17. 2万m~3LNG船系泊的影响,分析了船舶在风浪流联合作用下的运动量和缆绳张力变化情况。研究表明:横浪、横风、落潮流条件下,泊位长度缩短,艏、艉缆力分担了部分横缆力,对均衡艏、艉缆和横缆力有利,最大缆力变小;顺浪、顺风、落潮流条件下,泊位长度变化对系缆力影响不大;斜浪、横风、落潮流条件下,船舶受斜波作用,其纵横向均分配波浪力,倒缆与横缆或艏艉缆的受力基本相当;顺风时,倒缆力会大于横缆力和艏、艉缆力。该研究为天津LNG项目推荐了合适的泊位长度,可为码头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根据船体阻力成因和预报方法的讨论分析,提出一种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理论进行双艉船型阻力数值预报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势流理论计算兴波阻力,基于粘性流理论计算粘性阻力。通过对某典型散货双艉船与液货双艉船在不同航速下的阻力预报及其试验数据的比对分析,结果显示,预报误差基本控制在4%以内。研究表明,该方法计算效率较高、易于实现、经济性较好,且预报精度能满足工程需要,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水下运动物体产生内波是内波动力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军事应用价值。依据水下运动物体对周围层化流体扰动方式的不同,将水下运动物体产生的内波分为两类:Lee波和尾流内波。文章首先在综合Lee波产生机制的基础上,对Lee波的理论、实验和数值研究工作进行了归纳,并给出了通过这三种手段对Lee波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同时,对尾流塌陷内波和尾流随机内波的研究状况和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和总结。最后,提出在推进水下运动物体产生内波的研究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和相应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2.
The behavior of a ship in regular waves during maneuvering was studied by using a two-time scale model. The maneuvering analysis was based on Söding’s (Schiffstechnik 1982; 29:3–29) nonlinear slender-body theory generalized to account for heel. Forces and moments due to rudder, propeller, and viscous cross-flow follow from the state-of-the-art procedures. The developed unified theory of seakeeping and maneuvering was verified and validated for calm water by comparing it with experimental and calculated zigzag and circle maneuvers. Linear wave-induced motions and loads were determined by generalizing the Salvesen-Tuck-Faltinsen (Trans SNAME 1970; 78:250–287) strip theory. The mean second-order wave loads in incident regular deep water waves in oblique sea conditions were estimated by the potential flow theories of Faltinsen et al. (Proc 13th Symp Naval Hydrody 1980), Salvesen (Proc Intl Symp Dynam Mar Vehicl Struct Wave 1974), and Loukakis and Sclavounos (J Ship Res 1978; 22:1–19). The considered theories cover the whole range of important wavelengths.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different mean second-order wave load theories and available experimental data were carried out for different ship hull forms when the ship was advancing forward on a straight course. The mentioned methods have been incorporated into the maneuvering model. Their applicabi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aneuvering ability of the selected types of ships was investigated in given wave environments. The wave conditions are valid for realistic maneuvering cases in open coastal areas.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incident waves may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maneuvering behavior of a ship. The added resistance, mean second-order transverse force, and yaw moment also play important roles.  相似文献   

13.
大连长兴岛北港区波浪条件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肖辉 《水道港口》2013,(6):482-487
利用国际通用的MM5风场模式和SWAN浪场模式,通过推算影响工程海域的台风和寒潮大风天气过程,得到工程海域-30 m等深线处不同重现期设计波要素,然后采用MIKE 21 NSW和BW波浪数学模型,对工程规划方案设计波要素和港内波况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工程受N向和NNE向风浪影响相对较大,外海波浪传播至防波堤处无明显衰减;设计高水位重现期50 a时防波堤处最大H1%约7.3 m;防波堤对港内围堰掩护较好,建成后港内波浪条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近岸波浪变形数值模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外海深水区的波浪传播到近岸浅水区时,受到岛屿、地形与建筑物等影响,发生折射、绕射、反射和破碎等一系列变形。准确计算近岸与港内波浪分布,成为港口与海岸工程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在总结波浪数值模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目前常用的基于椭圆型缓坡方程的CGWAVE模型、基于Boussinesq方程的MIKE21-BW模型和基于动谱平衡方程的SWAN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波动传递函数的逆傅里叶变换建立脉冲响应函数的解析表达式,在仅已知不规则波波面过程线的情况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与已知波面序列的卷积求得不规则波的速度场,并计算不规则波浪序列引起的水质点速度、加速度。通过与线性波浪叠加法的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并应用Morison方程计算小尺度圆柱上的不规则波浪力。对不规则波浪力进行频谱分析得到:在非线性较弱时,脉冲响应法求得的波浪力谱与线性谱分析法的波浪力谱较为接近。随着波浪非线性的增强,脉冲响应法求得的速度力谱与线性谱分析法相比峰值不断增大,在低频和高频处能量增多,在主要能量区的谱宽也不断增加,而惯性力谱与线性谱分析方法结果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6.
利用傅立叶级数近似法求解非线性立波作用下海床表面波压力,基于波浪作用下海床动力响应的二维准静态模型以及液化判定标准,模拟非线性立波作用下海床动力响应以及液化深度。线性与非线性立波计算结果比较表明:当相对水深较大时,非线性立波波峰处波压力出现双峰,波谷处的波压力明显大于线性立波波谷处波压力;海床中孔隙水压力在波峰时也表现出双峰型特性,且波谷时的海床压力增大;在相同波浪条件下,非线性立波作用下海床更易液化,且液化深度大于线性立波作用下液化深度。  相似文献   

17.
近岛礁附近的地形一般呈现高低不平的状态,水深从几十米到几米不等。远场波浪向近岸传递过来时在礁盘上会经过复杂的演化,使得浮体附近的波浪呈现一定的非均匀性,不同于常规的长峰规则波,同时礁盘的起伏变化会对波浪中的浮体的运动产生影响,最终使得浮体在复杂地形下的水动力运动响应不同于一般均一水深下的浮体响应。该文通过建立浮体和礁盘地形的耦合水动力模型,计算了礁盘对浮体入射波力、绕射力、辐射水动力系数以及运动的影响,同时与水池模型试验对比了浮体运动,两者较为一致。研究表明复杂地形对浮体的水动力运动存在较大的影响,在某些周期附近会增大浮体的运动响应,因此需要理性考虑复杂地形对浮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基于Michell理论的多体船阻力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新功  孙永华 《船舶》2007,(2):5-10
利用Michell线性兴波理论,从单体船的波谱函数出发推广到多体船,推导了多体船兴波阻力计算公式,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兴波阻力结果可以反映试验趋势,有效马力比较接近于试验结果,可以为多体船的方案优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变密度深水中的内波向水面的垂直传播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效慈  张军 《船舶力学》2004,8(1):12-18
本文探讨了内波向上传播的衰减形式和处于海洋深处潜艇兴起的内波有无可能被微波探测到的问题.旨在将自航体内波的研究与星载(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AR)的微波探测联系起来,供潜艇非声探测和SAR制造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