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7 毫秒
1.
沥青含量燃烧测定方法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沥青混合燃料烧烧过程的试验(研究),考察了骨料燃烧损失,燃烧设定温度,燃烧结束判别标准以及沥青含量测定的准确度等,定量给出了燃烧测定的一些控制系数。  相似文献   

2.
马枫  李伟 《汽车技术》1995,(11):8-12
针对生产中实际问题,对现生产的CA6102发动机燃烧系统进行了改进设计,并在单缸机台架上采用CB-466发动机燃烧分析仪等测试仪器,对改进设计的燃烧系统燃烧过程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经改进设计,发动机燃烧过程得到较好的改善,动力性提高,燃油消耗率下降,且生产时无需更改加工设备,生产上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3.
祁东辉  张春化  边耀璋 《汽车工程》2001,23(6):401-403,388
利用CB366燃烧分析仪测录的液化石油气(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和原柴油机示功图,比较了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和原柴油机的燃烧特性及负荷对二者的影响,分析了供油提前角、掺烧比两因素对最高燃烧压力、燃烧放热率、着火开始时刻等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得出了有关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过程进行了分析介绍,包括滞燃期,主燃烧期。同时对影响燃烧过程的若干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善双燃料发动机低负荷性能的措施,最后还就双燃料发动机的不正常燃烧做了简要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复燃料供给方式,在单缸直喷式柴油机上进行了LPG/柴油双燃料的优化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柴油和双燃料及不同掺烧比下双燃料的燃烧特性,着重研究了分析了双燃料发动机在不同压缩比下的最高燃烧压力、最大压力升高率、压力循环变动及燃烧放热规律,并以此为依据优选了双燃烧发动机的压缩比。试验结果表明,降低压缩比后,双燃料发动机的最高燃烧压力及最大压力升高率均有较大降低,同时压力循环变动变小,但着火延迟期,燃烧持续期都会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6.
陈淑萍  蒋德明 《汽车技术》1994,(12):25-27,59
通过在一台单缸汽油机上的试验研究,找出了燃烧特性参数与压力有关的参数有关系,分析了燃烧循环变动的一些规律,结果表明,最大爆发压力Pmax的循环变动受火焰发展期和燃烧持续期的影响,其中,火焰发展期的影响大,燃烧循环变动主要发生在火焰发展期中。  相似文献   

7.
基于2阶段喷射的缸内直喷汽油机HCCI燃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缸内直喷汽油机(GDI)上采用2阶段燃油喷射技术来控制缸内混合气形成和燃烧,在GDI发动机上实现了均质混合气压燃(HCCI)燃烧方式,研究了缸内2阶段汽油喷射对HCCI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压缩行程中的第2次喷油时间可以有效地控制燃烧始点,二次喷油持续期可以控制燃烧速率、燃烧相位和拓宽发动机负荷。  相似文献   

8.
直喷式柴油机燃烧噪声和活塞拍击噪声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卫海桥  舒歌群  韩睿  梁兴雨 《汽车工程》2004,26(6):662-665,670
通过试验方法获取燃烧噪声的传递函数,并测量噪声和缸内压力信号,用时间窗获取包含活塞拍击噪声的燃烧噪声,并与缸内燃烧压力和传递函数计算所得的燃烧噪声进行比较分析,得到了活塞拍击噪声出现的频率范围。对活塞拍击噪声的特性进行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射流燃烧系统的主要结构特点及燃烧机理,针对其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适当降低压缩比,设计了“麦氏导槽”的新结构,便射流燃烧形式有了新的变化,从而改善了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车用汽油机射流燃烧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汽油机射流燃烧系统已有多年的研究开发和实践,经过反复考验,其优越性得到证实。本文从射流室的特殊结构特点出发,利用多通道光纤高速摄影照片和示功图分析并结合紊流燃烧理论,对射流燃烧过程的燃烧特性进行的研究,论证了其诸多方面的优越性。还介绍了目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汽油车使用因素对其排放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排放的污染物主要取决气缸内燃烧状况,燃烧条件恶化、不完全燃烧及燃烧过程不稳定等都会明显增加尾气中的有害成分。从驾驶和维护角度出发,提出了减少汽油车排气污染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设计未来的汽油机时,均质充量压燃(HCCI)堪称为理想的燃烧方式。但目前HCCI燃烧方式仅限于低转速、中低负荷区域,并有待拓展其运行范围。目前,大部分汽油机仍在采用火花点燃(SI)燃烧方式。介绍了一种构想,鉴于HCCI燃烧还不能在所有发动机运行条件下实现,在高负荷及高转速条件下仍要采用SI燃烧方式,因此建议应用SI燃...  相似文献   

13.
燃烧噪声是内燃机噪声的主要来源,本文通过分析内燃机燃烧噪声产生的基本原理,提出降低燃烧噪声的控制策略,包括采用新技术,应用新材料,以及进行新的设计等,并对几种典型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车用天然气成分及技术标准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天然气组分变化的情况,研究了天然气组分变化时,燃料的低热值、理论空燃比和燃烧势等燃烧参数的变化;采用双区模型,在过量空气系数为1的条件下计算了组分变化对燃烧压力、燃烧温度和CO2、CO、NO排放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了天然气中的乙烷、丙烷、丁烷、N2和H2含量的变化对华白数和燃烧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分析结果与中国车用压缩天然气标准的技术要求进行了对比,并对中国车用天然气技术标准的制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分别介绍了预混层流、紊流燃烧研究的现状和动向,指出了几种不同湍流产生方式的容弹装置及预混湍流燃烧研究的主要实验手段和方法,并提出了预混燃烧研究发展的动向。  相似文献   

16.
内燃机燃烧模型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回顾内燃机燃烧模型的发展历程和目前已经提出的主要燃烧模型,重点分析了准维模型的特点和进一步发展准维模型要解决的问题,进而阐述了内燃机燃烧模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丰田汽车合司生产了一种4缸、排量为1.6L的稀薄燃烧发动机,在发动机的燃烧室中装有世界上第一个燃烧压力传感器.这种发动机在日本已有出售。燃烧压力传感器(如下图)可直接测量每个气缸内的燃烧压力,从而可以精确控制空燃比,致使稀薄燃烧发动机排放出较低的NOx,并具有较高的燃烧经济性.燃烧压力传感器是一种由陶瓷材料制成的装置.当发动机工作时,燃烧室中的压力作用于传感器底部的膜片上.膜片所承受的压力通过白瓷盘及担电极产生电技单元,电技单元根据*冲星据来往*发动机的强党过气问门.在发动机中流设计了回族形进气过,…  相似文献   

18.
柴油机喷雾燃烧过程的高速摄影及图像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用于直喷式柴油机燃烧过程研究的高速摄影及图像处理技术,这一技术揭示了柴油机油气混合过程和碳粒形成-氧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更加全面反映了柴油机的整个燃烧过程,为深化对柴油机燃烧过程的认识提供了可靠工具。  相似文献   

19.
柴油、乳化油和甲醇喷雾燃烧光强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柴油机燃烧光强波的性质。在不同压力、氧浓度的条件下,对柴油、乳化油、甲酵喷雾的燃烧光强波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表明,柴油机的燃烧光强波所反应的是火焰内碳粒的氧化历程。对于不同的燃料,燃烧光强波的强弱并不仅仅取决于火焰中碳粒的数量,同时还取决于火焰中的氧浓度。  相似文献   

20.
陈健 《长安科技》2003,9(4):35-37
本文作者用内燃机燃烧分析仪测得发动机的相关数据,通过计算得到汽油机燃烧循环的指示平均有效压力的波动值,探讨性地提出了发动机内部燃烧稳定性的主观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