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直流侧前置三相交错并联Boost变换器的级联系统。在忽略输出电容和输入电感内阻的前提下,通过状态变量重构,建立了级联式三相交错并联Boost变换器的小信号数学模型,分析了负载电流波动对母线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了基于负载电流和母线电压偏差前馈的双闭环控制策略。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可有效抑制母线电压的波动。  相似文献   

2.
柴油发电机组常用作移动装备电源或重要工程的备用电源,也可作为微电网的重要支撑电源,维持输出电压稳定。柴油发电机组经整流器带脉冲功率负载时,脉冲功率负载对直流侧电压的影响明显大于相同功率的常规线性负载。为突出反映直流脉冲功率负载对柴油发电机组的影响,设计了脉冲功率负载模拟装置,可通过设置开关动作实现不同脉冲模式。构建了柴油发电机组-整流器-脉冲功率负载试验系统,分析了不同工作模式下脉冲功率负载对直流侧电压暂降和电压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冲功率负载对柴油发电机组-整流器系统输出电压的影响不仅与平均功率有关,而且与脉冲功率负载的工作模式有很大关系,适当增大滤波电容可改善直流侧电压。  相似文献   

3.
电动汽车绝缘电阻在线监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景新  樊彦强  姜久春  陈弘 《汽车工程》2006,28(10):884-887
提出通过测量电动汽车直流系统正负母线对电底盘的电压来实时监测绝缘状况的方法。对影响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进行相应分析,并提出了提高精度的措施。设计了在线监测系统,并进行了实际装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系统符合预期的设计精度要求,对故障情况可以及时报警,能够较好地完成实时监测电动汽车绝缘性能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多重软开关双向DC/DC变换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用于电动汽车可变直流母线的电机控制系统,要求在电机不同工况下及时、准确和可靠地实时调节直流侧电压,并在突然制动时得以回馈能量.为此研究了一种新型的不添加额外半导体器件的软开关双向DC/DC变换器.采用此种软开关技术,可降低开关损耗,提高效率.采用多重拓扑结构,弥补该模式下变换器电压、电流纹波大的缺陷,并提高了可靠性.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此变换器功能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李玮  王晶 《汽车电器》2021,(3):14-15,18
设计一种纯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直流母线电流采样电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电流采样故障的故障处理方法,该方法根据驱动系统当前状态实现了对电机控制器输入端直流母线电流的有效估算。当发生电机控制器直流母线电流采样回路故障后,利用估算值继续保证整车控制逻辑的正常执行,在保证安全行车的前提下,尽可能对驾驶员的驾驶感受进行保护。最后通过实车对该采样电路及故障机制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6.
本文中利用线束频变参数和串扰系统的等效模型对电动汽车的线束串扰特性进行分析。首先测量其不同端口间的短路和开路阻抗,利用阻抗测量结果和多导体传输线理论计算得到频变参数;然后利用单线/双绞线模型近似描述电动汽车线束间的串扰现象,求出串扰电压的表达式;并得到频变电感、电容以进行仿真研究;最后在仿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信号源、线束间的感性容性耦合和端接负载等特性的影响得到了串扰特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纯电动汽车的普及,电动汽车充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关乎整车的安全性,车辆在充电过程中出现充电异常的情况,应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某纯电动汽车在点火锁处于关闭状态下直流充电异常的案例,结合整车控制通信架构讲述该纯电动汽车快充系统无法充电的异常原因分析及排除过程,为电动汽车从业者提供一些整车通信网络架构设计思路和充电异常的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8.
根据电动汽车直流母线上噪声信号的类型和分布特点,设计信号处理系统以滤除干扰信号,获取直流母线电压信号的直流分量。采用模拟和数字滤波相结合的方法,并兼顾系统滤波精度和滤波延时要求,分别进行模拟和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以滤除高频和低频主要噪声信号。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满足系统精度和实时性要求的前提下,有效滤除了直流上的母线干扰信号。  相似文献   

9.
在电动汽车整体结构中,悬架系统至关重要,它决定了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与稳定.若悬架系统存在问题,必然会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正常行驶.因此,在设计电动汽车悬架系统时,应当以悬架系统主动控制策略为核心.为了进一步分析电动汽车悬架系统,以电动汽车悬架系统的概念、功能以及分类为基础,提出了电动汽车悬架系统主动控制策略.通过有效应用电子控制技术,实现对汽车悬架系统的控制,不仅可以实现令人满意的车辆平滑行驶,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汽车操控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特种车供电系统大多以并联铅酸蓄电池组(以下简称"蓄电池组")的低压直流母线为核心。蓄电池组作为系统低压直流母线的主供电电源或热备份电源,为负载提供所需电能。着重介绍了蓄电池组在供电系统中的应用、容量确定方法及维修保养注意事项等内容,为后续蓄电池组设计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1.
各项研究往往需要进行试验用负载并希望它能具备实时动态模拟负载能力,在不同的应用场合往往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案。进行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研究需要一款可实时变化的动态具备能量双向流动能力的负载以模拟各种工况的实际负载需求。利用二端口阻抗变换特性,可以将某一定值阻抗变换为期望阻抗,并采用实时控制得到实时变化的期望阻抗。采用电力电子技术构建了一款具备能量双向流动能力的复合模拟负载。实时可编程双向模拟负载分为两部分,纯耗能子系统与能量储存子系统。纯耗能子系统由定值功率电阻及其对应的DC-DC变换器构成,通过对DC-DC变换器的控制使功率电阻以一定的规律消耗能量,用以模拟汽车在运行过程中的消耗能量。能量储存子系统由超级电容和其相对应的双向DC-DC变换器构成,通过对双向DC-DC变换器的控制,使超级电容以一定的规律储存或释放电能,模拟汽车在运行过程中的动能变化。系统采用层级控制方案,控制器为上层,而两个子系统充当执行层为下层。两个子系统通过控制器的有序控制,有机结合构成了完整的具备能量双向流动能力的动态实时可编程电子负载。实时可编程双向模拟负载系统结构简洁、成本较低、控制灵活。最后通过试验验证表明此方案可很好地实时模拟电动汽车的负载,满足需求。  相似文献   

12.
高雄 《时代汽车》2023,(5):106-108
本文采用频域分析方法,通过振动响应量的频率响应特性和统计特性表示。以B级路面和轮边电机作为双激励源,基于1/4汽车2自由度系统建立轮边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的振动模型,仿真分析轮边驱动电机对电动汽车振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非簧载质量的变化,车速的变化对电动汽车的振动影响较大。基于此提出了一种由轮内主动减振的电机充当吸振器的新型轮毂电机结构并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3.
使用ADAMS/View软件根据车辆动力学建立了国内某款电动汽车的整车动力学模型,使用MATLAB/Simulink搭建了直流无刷电机(BLDCM)的转速和电流双闭环控制模型。通过ADAMS与MATLAB/Simulink的联合仿真,实现BLDCM驱动电机与建立的整车动力学模型的连接,模拟4WD轮毂电机驱动,并设计了4个轮毂电机的转矩分配与补偿控制系统,通过联合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控制系统的有效性。模拟低摩擦路面上行驶的仿真结果显示,与单电机前驱相比,改进为4WD轮毂电机驱动的该款电动汽车在低摩擦路面上的动力性与稳定性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为准确获得某款电动汽车车载高压可充电储能系统(REESS)和B级电力系统负载的绝缘电阻,本文分别采用无源接地式和电压注入式两种方法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被测车辆的绝缘电阻满足GB/T 18384.3-2015的要求,但其测量精度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推动公路交通行业节能减排,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低碳运行,针对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以及常规负荷的直流属性,设计了包含光-储-充多设备联合运行的高速公路服务区直流微电网架构,并分析了服务区源-荷-储多维用能场景的直流可行性。考虑光伏、电动汽车源荷不确定性特征,在提取服务区光伏出力、负荷典型场景基础上,考虑碳排放成本,以全系统运行经济性最优为目标构建了日前-日内两阶段多能协同调度模型。为验证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对关键装置和系统协调运行情况进行了初步测试,验证了系统设计和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技术因其高安全性、智能操作和灵活便利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无线充电技术体系结构、电动汽车的种类和特点,然后建立了一个基于磁耦合谐振技术的无线充电系统。分析了PSpice中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特点,并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充电系统和DC/DC降压变换器电路。通过公式推导和仿真研究了补偿拓扑、谐振频率、谐振线圈降压变换器与系统传输效率和输出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改变线圈参数(如增加线圈半径和匝数),选择合适的工作频率、补偿和逆变电路,可以提高系统的输电效率和负载功率。最后,分析了无线充电技术在电动汽车中可能的发展趋势和应用趋势。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线控转向系统作为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驾驶稳定性和操控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电动汽车线控转向系统操纵稳定性研究分析,总结了相关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首先,介绍了电动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然后重点讨论了影响操纵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包括车辆动力学特性、控制算法和传感器技术等。接着,对不同电动汽车线控转向系统操纵稳定性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包括仿真模拟、试验台架和实车试验等。最后,对未来电动汽车线控转向系统操纵稳定性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电动汽车新型感应充电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电动汽车无接触感应充电系统及其电路拓扑结构,建立了基于互感理论的一次侧与二次侧的等效电路模型.分别为单负载和多负载系统推导出一次电路及二次电路的参数计算公式,得出了系统向负载传输的功率与电路参数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充电功率控制电路,提出了恒压、恒流等智能充电控制方法.采用pspice电路模型对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通过直接横摆力矩控制来提高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稳定性问题。针对充分发挥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各电机独立可控的特点来提高车辆稳定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原理的车辆稳定性分层控制策略。其中,以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为控制变量,设计了上层附加横摆力矩层。考虑地面附着条件和电机外特性约束,设计了下层动态转矩分配层。通过Simulink与Carsim联合仿真表明,所设计控制策略提高了车辆的稳态行驶能力,增强了车辆的横向稳定性,控制策略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20.
当前电动汽车车载电池均采用到锂电池,其电化学阻抗谱(EIS,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是目前一种相对新颖的电化学测量技术。EIS能够为电动汽车锂电池组的电化学系统施加一个频率不同、振幅偏小且交流正弦的电势波,对于测量交流电势与电流信号阻抗比值方面具有良效。文章中简单分析了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阻抗谱相关理论基础内容,然后对锂电池中电池电极电化学的阻抗谱特征进行了深度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