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引入驾驶评价指标和制动压力的控制及其要求规范了驾驶行为,为提高测试的准确性以及可重复性提供了保障。利用8名具有多年底盘测功机驾驶经验的驾驶员及两台轻型汽油车,在底盘测功机上开展了大量的新欧洲驾驶循环测试 (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NEDC) 和全球轻型车统一循环测试 (Worldwide Harmonized Light Vehicles Test Cycle,WLTC),并以10 Hz为采样频率连续记录数据进行综合计算,得到驾驶评价指标结果。通过相关性分析,认定驾驶风格对油门扰动性的影响在 NEDC工况下比在 WLTC工况下的更大,主因是驾驶员在稳定工况下拥有更多的自由度。对于NEDC工况,可以通过设定IWR及EER限值来实现规范驾驶;对于WLTC工况,可以通过设定IWR和RMSSE限值来实现规范驾驶。此外,通过限制工况驾驶过程中的最大制动压力还为规范驾驶提供了有效途径。不仅为降低不同驾驶员对燃料消耗量测试的影响提供了参考,在我国汽车领域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也为乘用车碳排放大数据采集的准确性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针对动力总成驾驶性评价工况选择缺乏合理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组合权重和改进TOPSIS法的动力总成驾驶性客观评价工况优选方法.首先,根据动力总成工作原理分析驾驶性客观评价指标并搭建测试与分析软硬件平台.然后,基于组合赋权思想,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变异系数法(CV)确定主客观权重,运用最小相对信息熵原理获得AHP-...  相似文献   

3.
提出与纵向加速度、冲击度、响应时间相关的驾驶性客观评价指标,分析发动机、变速器和节气门的瞬态响应特性,传动系统、发动机和车身的纵向稳定性。通过定量分析客观指标揭示驾驶性评分差距的原因,初步建立瞬态工况的驾驶性客观评价方法,并与试验车道路、发动机试验数据和主观驾驶评价结果对比,表明所选择的客观评价参数能够真实反映主观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驾驶性评价中主观评价一致性差及客观评价无法反映人体主观感受的问题,基于对急加速工况的特点分析,构建了急加速工况的驾驶性客观评价体系,并使用BP神经网络搭建驾驶性主观评分预测模型,建立主客观评价间的映射关系.最后,通过实车试验得到驾驶性主客观评价数据集,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预测模型的整体准确率在95%...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车辆起步加速过程驾驶性客观评价和优化的需求,通过对实际客户驾驶行为大数据样本的分析,构造了基于客户体验的起步加速客观测试评价工况.将起步加速工况进行了驾驶性特征提取和细分.并从响应性、平顺性、收敛性和风格等方面对客观评价指标进行了设计.通过对竞品驾驶性的测试和指标分析,获得了驾驶性评价指标以及驾驶性正向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智能汽车从用户工况到试验场测试工况有效性定量评价的问题,基于行车风险场理论,综合考虑加速系数、危险度覆盖率、最大危险度及危险度分布4个评价因子,提出了智能汽车测试工况与用户工况关联匹配模型和评价模型。关联匹配模型通过危险度相等建立了测试工况与用户工况内在的理论关联关系,提出了危险度-工况次数分布尽量一致的原则。评价模型通过有效性指数建立了测试工况好坏的定量评价指标。提出了加速系数越大越好、样本危险度覆盖率越大越好、最大危险度越接近用户极限值越好、危险度分布相似性越高越好的4个原则。以车辆跟随场景作为算例对关联评价模型进行验证,3种测试工况的危险度均接近用户危险度,符合匹配模型的要求。计算3种测试工况的有效性指数并按照大小进行了排序,当改变4个评价因子的权重分配时,排序发生了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关联匹配模型能够用于对智能汽车测试工况的有效性进行定量评价,评价因子权重分配会影响有效性指数,可以按需设定。  相似文献   

7.
车辆驾驶性是汽车发动机和动力传动系统按照驾驶者的意志进行平稳运转的能力,其好坏决定驾驶员对车辆的评价。文中介绍了驾驶性评价方法及驾驶性标定的主要内容;针对某乘用车驾驶性评价所反馈的驾驶性问题,经过对发动机的标定使其达到了可接受的驾驶性能,也表明发动机标定对车辆驾驶性的改善和提升具有快速且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车辆起动过程的驾驶性评价指标特征点会因发动机转速波形特异性强和外界干扰而造成识别不准确的问题,本文中提出了一种从信号预处理到特征点识别的一套方法。根据驾驶性评价指标和转速曲线时域特征确定了特征点;结合形态滤波-经验模态组合方法对转速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将D-S证据理论与句法模式相结合应用到特征点的识别中。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识别起动工况发动机转速曲线的评价指标特征点,为后续驾驶性评价指标的获得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全面阐述在进行轮胎的对比评价试验和认证试验时,轿车轮胎的声学性能、滚动阻力、动力学极限和耐磨性等评价指标及相应的评价方法,为不同轮胎产品间的对比,以及与轮胎相关的整车舒适性、经济性、动力学性能和可靠性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轻型载货车动力性与经济性开发是商用车领域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研发人员既要确保目标样车满足动力性关键指标要求,又能兼顾整车的经济性。文章以19辆轻型载货车为研究对象,通过整车试验和数据分析,总结归纳当前国内轻型载货车在动力性与经济性关键指标上的技术水平,为新产品关键技术指标设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9种B级轿车从50→120 km/h加速时的噪声信号为评价对象,采用等级评分方法对车内噪声品质烦躁度进行了主观评价试验.分析计算了各噪声样本的主要心理声学客观参数,并通过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车内噪声品质烦躁度评价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加速工况下影响B级轿车车内噪声品质烦躁度的3个参数分别为响度、粗糙度和A计权声压级.  相似文献   

12.
汽车座椅舒适性的主观和客观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正华  喻凡  庄德军 《汽车工程》2006,28(9):817-819
在对座椅机械结构及人体脊骨生理结构分析的基础上,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针对腰托对汽车座椅舒适性影响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研究。研究表明腰托装置的设计及安装对人体的体压分布有显著影响,设计合理的腰托装置可明显改善汽车座椅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13.
风环境下大跨度斜拉桥上的车辆驾驶舒适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风环境下行驶于大跨度桥梁上的车辆驾驶舒适性评价体系.在综合考虑汽车-桥梁系统空间耦合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能够考虑桥梁的静风响应、抖振响应、汽车-桥梁耦合振动、系统的时变特性以及结构几何非线性和气动荷载非线性影响的风-汽车-桥梁系统空间耦合分析模型,该模型可以预测风环境下桥梁上通行车辆的行驶安全性及驾驶舒适性;建立了车辆驾驶员位置处驾驶舒适性评价方法,并采用ISO 2631-1-1997标准对不同路面粗糙度下行驶于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车辆驾驶舒适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路况越差,车辆的驾驶舒适性越差,且所计算工况下车辆的竖向和侧向驾驶舒适性均满足ISO 2631-1-1997标准.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的转向拉杆台架疲劳试验,或者根据设计载荷来制定试验方案,或者对实测载荷根据设置经验门限值进行试探性的编辑,即对载荷历程进行线性强化或小幅值删除,如此来实现加速疲劳试验,显然获得的结果可信度较差。通过对采集到的真实载荷谱进行基于疲劳损伤的编辑浓缩,对小幅值循环的载荷进行可控过滤,达到了定量加速零部件疲劳试验的目的,获得更为可信和可靠的加速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在试验场进行整车试验是汽车开发的重要环节,为实现自动化识别并量化地评价试验工况执行的准确性,文章提出了基于试验数据的试验工况识别与评价方法,并综合应用区域路径判断、KNN和DTW算法进行了多维度的识别和评价。根据实际试验工况数据的测试结果,运用该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识别和评价试验工况,为评价试验工况执行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在车辆驾驶性品质评价中主观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稳定性差的问题,分析了起步控制机理,确定了起步工况驾驶性品质的评价指标;接着在建立起步工况驾驶性品质评价体系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起步工况驾驶性品质评价方法;最后对已训练好的驾驶性品质评价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由评价模型预测的每辆车的评分与主观评价人员主观评分误差在1分以内,不同起步意图的预测评分合格率达到90%以上,主观评分和预测评分的相关系数达0. 82以上,表明该评价模型能实现驾驶性品质的准确评价。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评价指标无法全面体现车辆可靠性性能,文章在研究可靠性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将故障程度、故障位置等以修正系数的形式加入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提出一种车辆装备可靠性试验评价指标,可较为全面地评价车辆可靠性,当仅进行可靠性试验时仍能进行有效评价。所提评价指标可为压缩车辆可靠性试验周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影响驾驶员主观感觉的车辆运动量有很多,为研究驾驶员主观感觉与车辆客观运动量之间的关系,需要大量的试验样本,而在实际中往往很难实现.本文采用级别相当的两辆车,通过改变轮胎型号、胎压及配重质量等方法衍生出16种车型,完成相关的客观试验.利用丰成分分析方法,对所提出的客观指标做降维处理,从而降低主、客观一致性研究对试验样本量的要求,为主客观评价体系的一致性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路面单侧凹坑为研究对象,基于振动台架进行了舒适性主观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打分结果符合正态分布,反应了总体的舒适性感受。测量了台架评估车辆的加速度响应信号,进行了离散包络分析,并结合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了舒适性客观评价模型,基于此模型计算了不同车速下的舒适性打分。通过将计算的舒适性打分与台架主观评估打分进行对比和一致性分析,验证了舒适性客观评价模型的有效性,该评价模型能够为智能驾驶车辆通过单侧凹坑时的舒适性车速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研究车辆在急加速工况下动力总成的声品质,动力总成声品质是车辆NVH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在J.D.POWER市场调研报告中,发动机与排气管急加速时的声音感受是用户十分关注的,也是NVH性能中十分重要的调研项。本文主要研究急加速工况下动力总成声音的阶次特性、频率特性等若干指标。进行急加速工况声品质类型研究,明确其声品质感受,如声音动力感受、声音运动感受、声音的豪华安静感受等。对每种声音感受的频率成份、阶次成份进行量化,最终设计出用户喜欢的中大型SUV车型加速声音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