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速度目标值是城市轨道交通主要技术标准中的核心指标,与工程的功能定位、客流特征、站间距离,以及服务水平密切相关。结合青岛城市轨道交通R3线的项目功能定位、客流特征、时间目标、车站分布情况、运营指标及工程投资等影响因素,分析了80 km/h、100 km/h、120 km/h最高运营速度目标值的适应性。最终选取120 km/h作为该工程的最高运营速度目标值,为相似工程速度目标值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速度目标值是城市轨道交通制定技术标准的重要依据,其选择的关键是找到速度目标与经济成本的平衡点。以拉萨市机场快线拟建项目为例,在保障功能、兼顾发展的基础上,寻求工程综合经济效益最大化。通过不同速度目标值对线路技术标准、车站分布、时间目标值进行适应性分析,确定速度目标值选择范围。根据选择范围内速度目标值对应的车辆购置费、土建工程费、系统工程费、运营成本进行分析,量化比较指标,推荐速度目标采用160 km/h,为相关设计和决策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正在设计和施工的城市轨道交通超长线路越来越多,通过对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超长线路分布概况、列车速度目标值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超长线路速度目标值选取要考虑的因素及注意事项,为相关领域内的设计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城际铁路速度目标值是确定项目工程规模、车辆选型、设备配置以及工程投资的基础.在分析深圳—惠州城际铁路客流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相关上位规划、市场运输现状等确定了该线应采用的时间目标值;进而从定量比较和定性分析两方面对160km/h、200km/h、250km/h三个速度目标值方案进行综合比选;并引入投资节时比指标对三个速度目标值方案进行分析;最终推荐投资较为经济合理、达速比及运营效果较优、运行能耗和运营成本适中、路网协调匹配性良好、市场竞争力较好的200km/h速度目标值方案.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最高运行速度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通过对影响列车最高运行速度的几大要素进行分析,寻找轨道交通车辆选型时确定列车最高运行速度等级的一般规律,从而达到节约能源、减少车底数的目的.研究结论:确定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最高运行速度等级时一般以平均车站间距作为首要依据,车站间距约为3.4 km时,推荐选择列车最高运行速度120 km/h;当车站站间距约为2.3 km时,推荐选择列车最高运行速度100 km/h;当车站站间距约为1.5 km时,推荐选择列车最高运行速度80 km/h.  相似文献   

6.
机场联络线是上海市域轨道交通线网中东西向的骨干线,起自虹桥枢纽,终于铁路上海东站,主线联通“两场两站”,旅行时间目标为将虹桥和浦东两大综合交通枢纽之间的运行时间控制在40 min内,以进一步整合航空、铁路等对外交通资源。结合上海机场联络线线路长度、车站分布及时间目标值要求进行分析比较,该线采用120~200 km/h速度目标值时其适应性较好。结合该线的功能定位、敷设方式、乘坐舒适度、时间目标值、车辆技术成熟度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分析,推荐该线车辆采用AC 25 kV供电制式、设计速度为160 km/h的动车组。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快线项目越来越多,合理选择列车最高运行速度是决定快线项目成本和效益的关键。由于缺乏相关规范,目前一般根据旅行时间目标和区间达速比选取,遗漏了一些重要的影响因素,造成部分项目速度选择不尽合理。本文从旅行时间价值、牵引能耗、车辆购置费和维修费、盾构区间建设成本以及车辆基地建设成本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地铁B型车列车最高运行速度选择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参考指标,供城市轨道交通快线项目选择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参考使用。研究结论:(1)地铁B型车(4M2T)在区间最短匀速巡航时间10 s的条件下,列车最高运行速度80 km/h、100 km/h和120 km/h的最小区间长度分别为1 000 m、1 500 m和2 500 m;(2)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越高,建设和运营成本越高,但呈非线性关系;(3)研究条件下,根据速度提高获得的时间价值与增加的成本比较,当区间距离在1.5 km以内时,最高运行速度100 km/h列车需要降速运行;当区间距离为1.5~3.5 km时,100 km/h最高运行速度具有优势;当区间距离达到3.5 km及以上时,120 km/h最高运行速度具有优势;(4)具体建设项目可按照本文提出的方法,根据线路的具体情况进行模拟计算和分析,并综合考虑线网资源共享等因素,选取最优的列车最高运行速度;(5)本研究成果对城市轨道交通快线项目规划设计时合理选择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秦志 《铁道勘察》2023,(4):129-134
速度目标值是轨道交通项目技术标准中的核心内容,不同的速度目标值决定了基础设施、信号设备、供电制式及各项其他技术标准的选择,直接影响工程投资,若各方意见分歧,甚至影响到项目推进。无锡至宜兴市域铁路为穿越太湖水域的第一条轨道交通项目,其越湖隧道长度超过10 km,为全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之最。从项目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功能定位、客流特征、运输组织模式、时间目标、工程实施难度、经济技术比较、与周边项目衔接适应性等因素,确定无锡至宜兴市域铁路速度目标值为160 km/h。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选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选型不仅涉及车辆专业本身,还关系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多个专业的设计、选型,同时对环境、运营服务水平和工程投资等都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因此,每个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都高度重视车辆选型.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特点,提出车辆选型的主要原则.阐述了胶轮、钢轮钢轨、独轨、线性电机、新交通系统、磁浮等6种车辆制式的特殊性及其适用性.对车辆的主要技术及参数的选择提出建议.车辆及其几个主要技术和参数的最终选择是诸多因素反复比较和综合平衡的结果,在决策时还应考虑投资和国产化能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通过对时间目标值、基础设施速度目标值以及列车运行速度目标值三者的选择;从技术的可行性、经济的合理性以及我国铁路技术的长远发展角度分析,来确定合理的速度目标值.研究结论:结合本线功能定位,从客流构成、不同运输方式旅行时间及时间目标值的选择角度分析,建议时间目标值应控制在5 h以内,需采用200 km/h及以上的速度方案;根据时间目标值的要求及相邻路网的速度目标值并结合沿线地形条件,从工程投资及经济效益角度分析250 km/h投资效益最优.结合我国客货共线铁路速度目标值发展趋势、不同速度目标值对线路能力、运输组织的影响分析及我国机车车辆对250 km/h速度适应性分析,200 km/h(基础设施预留250 km/h)方案较200 km/h方案工程投资增加不多,且线路平面条件较高,所以推荐本线采用200 km/h(基础设施预留250 km/h)速度目标值方案.  相似文献   

11.
针对利用既有张博线开行市域列车,从客流角度分析线路走向与市域客流走向的契合度,研究本项目对轨道交通的替代性和建设的必要性。结合既有铁路现状及线路运输功能,推荐增建二线改造成双线电气化铁路方案;考虑本线需要在维持货运运输的基础上开行市域列车,对本线速度目标值、车辆类型、车站布置、列控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等问题进行研究比较,推荐本线速度目标值100 km/h,开行CRH6型动车组,4辆编组,到发线有效长280m,采用CTCS系统和非接触式IC卡式自动售检票系统。同时对运输组织模式和运营管理方式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杭南长客运专线速度目标值选择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杭南长客运专线为例,在遵循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选择原则的基础上,分析不同速度目标值对技术标准、工程数量和静态投资、旅行时间、动车组购置费以及投资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速度目标值越高,线路所选择的技术标准越高,工程数量和静态投资也随之增大,但增幅不大;杭州—长沙区段内,随着速度目标值的提高,满足旅客周转的动车组数量减少;250 km/h方案的动车购置费最低,300 km/h和350 km/h两种方案的动车购置费相差不大;350 km/h方案在节约旅行时间和投资效益两个方面占有明显优势。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后,建议杭南长客运专线的速度目标值采用350 km/h。  相似文献   

13.
成都市轨道交通13号线贯穿中心城区连接新机场同时又串联温江、简阳新城、空港新城等外围组团,全长接近100 km,是一条兼顾城区和市域功能的快线。以13号线为例从两方面的约束出发:一是选用较高速度目标值来节省全线旅行时间,二是不同的站间距对速度目标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满足时间目标为目的,考虑对速度目标值选取影响的大小,选择站间距的匹配性、时间目标的适应性、车辆购置费、线网适应性、能耗、土建工程等方面进行比选,通过综合分析法、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各方面的比选结果最终确定全线选用140 km/h的速度目标值,在城区范围内按100 km/h限速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宁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速度目标值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宁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加强了南京与镇江南部联系,使得句容快速融入南京中心城区,是介于城际干线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之间的一种新型轨道交通形式。速度目标值是城际轨道交通主要技术标准中的核心指标,它与工程的功能定位、客流特征及投资联系密切。结合宁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的功能定位、客流特征、时间目标、线路平面条件、车站分布情况及工程造价,分析100、120、140 km/h速度目标值与本工程的适应性,选取120 km/h作为本工程的合理速度目标值。  相似文献   

15.
新建北京至霸州铁路速度目标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线路的路网功能定位,从时间目标值需求、工程技术、工程投资等方面综合比选确定京霸铁路的速度目标值,以期为在上述因素方面与该线具有类似特点的城际铁路的速度目标值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结论:(1)根据本线的路网功能定位、时间目标值的要求,并结合客运网各线建设标准,京霸铁路北京至北京新机场段速度目标值宜为200~350 km/h之间,北京新机场至霸州段速度目标值宜为250~350 km/h之间;(2)通过技术经济比较,京霸铁路北京至北京新机场段新建线暂推荐250 km/h速度目标值方案;北京新机场至霸州段推荐350 km/h速度目标值方案。  相似文献   

16.
地铁车辆段场坪高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地铁车辆段与综合基地一般位于市区内或城市周边,地理情况复杂,场坪高度受多方面的限制,需满足各种要求.合理的场坪高度不仅有利于车辆段的运营及安全,并且可以明显节省工程费用以及提高工程的整体美观.因此,有必要对地铁车辆段场坪高度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以确定其合理高度.研究结论:以哈尔滨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太平桥车辆段与综合基地场坪高度的设计为例,在满足相关设计原则及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对百年洪水位、积水深度、轨顶高度等因素进行分析,同时考虑工程具体的地理环境、市政设施和土方调配情况,所采用的设计结果满足各方面的要求,并提出相关建议.研究结果可供其它地铁车辆段工程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7.
郑州至济南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速度目标值是高速铁路最为重要的主要技术标准,速度目标值确定后,相应其他主要技术标准基本随之明确,其研究对于高速铁路主要技术标准选择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结合郑州至济南高速铁路,从项目功能定位、路网规划及意义、客流特点、时间目标值、建设标准、工程投资等多方面对速度目标值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综合确定速度目标值,推荐350 km/h。根据所推荐的速度目标值,进一步确定最终主要技术标准的选择,避免主要以工程投资确定铁路主要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8.
长吉城际铁路速度目标值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探讨长吉城际铁路的速度目标值,分析影响速度目标值的相关因素,提出长吉城际铁路应该采用的速度目标值。研究方法:分别从运输需求、运输效率、工程投资和经济效益四方面对200、250、300km/h3个速度目标值方案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论:结合工程建设和运营实际情况,为达到既节省初期工程投资,又为长吉城际的发展延伸预留更好的基础条件,本次研究推荐速度目标值200km/h,远期预留250km/h。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出行方式的提高,交通建设也在日益发展壮大,城市内的大直径盾构隧道也迎来了蓬勃的发展机遇,盾构法施工有着不影响地面交通、减少对附近居民的噪音影响、施工不受天气气候的影响等优点,能够较经济、有效的完成施工,但要穿越江河湖海和地表构筑物,盾构施工安全风险的管控十分重要。本文以杭州市望江路过江隧道项目为例,通过对施工过程中盾构选型、盾构始发、穿越钱塘江、盾构掘进、盾构姿态、盾构接收等风险的分析,提前做好相应准备工作,确保盾构顺利掘进,也为了今后的大直径盾构施工积累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