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多排行星齿轮机构是汽车自动变速器常用的变速机构,有效进行其传动路线的分析和传动比的计算对于设计优化多挡传动机构有重要意义。以法士特开发的某款9挡自动变速器为例,该变速器由6个换挡执行元件和4个行星齿轮排构成。基于行星齿轮机构的运动特性方程,利用杠杆法对该自动变速器传动路线进行研究,根据杠杆基本原理建立各个挡位的等效杠杆图,使该款复杂的多排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传动比计算更加简单明了。研究结果对自动变速器动力传递路线分析、设计及改进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研究A341自动变速器动力传动机构:换挡执行元件和行星齿轮机构。综合运用Solidworks、ADAMS进行A341自动变速器机械传动机构的建模和系统动力学仿真,确定不同档位的传动路线,进行运动学仿真,通过转速仿真确定模型的正确性,分析不同档位的受力及fft变换,确定不同零部件的受力、振动情况,为自动变速器动力传动系统提供研究方法、为零部件的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自动变速器匹配对电动汽车能耗的影响,利用Simulink平台建立LF620纯电动汽车模型,并通过实车测试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以整车原地起步加速时间为动力性约束,以3种典型循环工况综合能耗最低为目标,对不同自动变速器速比和换挡控制策略进行优化。最后基于优化速比分析了不同自动变速器匹配对电动汽车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单挡变速器,使用两挡和3挡自动变速器可降低电动汽车对驱动电机的要求和整车能耗。另外,在传动效率相同的情况下,CVT的能耗要低于其他变速器。  相似文献   

4.
基于行星齿轮运动分析,本质反映了共用行星轮组合式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的传动特性,并对某8速自动变速器的传动原理进行分析,提供了各挡传动比的计算方法。基于行星轮的分析方法,为研究复杂行星齿轮机构传动问题和设计汽车自动变速器提供了具体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车辆起步过程中的舒适性及动力性,以6挡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起步控制为例进行了仿真试验。搭建了6-AMT传动系AMESim仿真模型,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可靠性,并对控制参数进行了优化。分别采用优化控制方法和PID控制方法对车辆起步进行控制试验,结果表明,与PID控制方法相比,优化控制方法的起步过程更快速、更平顺。  相似文献   

6.
基于行星齿轮运动分析,本质反映了共用行星轮组合式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的传动特性,并对某8速自动变速器的传动原理进行分析,提供了各挡传动比的计算方法.基于行星轮的分析方法,为研究复杂行星齿轮机构传动问题和设计汽车自动变速器提供了具体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某自动变速器的动力系统在ADAMS中进行虚拟样机[1]模型的建立,将此模型导入MATLAB,在MAT-LAB/Simulink模块里建立换挡规律控制模型并进行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ADAMS虚拟样机模型基本与实际情况相符,联合仿真的方法也为自动变速器动力学系统的仿真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2]。  相似文献   

8.
2011款大众途锐车装备了8挡0C8型自动变速器器,该款自动变速器在09D型自动变速器的基础上变化并不是很大,只是把前面原来的单级单排齿轮机构换成了双级单排齿轮机构,同时多了1个K4离合器,这样通过重新组合可多实现2个挡(4挡和6挡)。0C8型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下面重点分析该自动变速器各挡的动力传递路线。  相似文献   

9.
结合不同驾驶员意图、整车质量参数和道路状况,制定了人-车-路闭环系统中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车辆的修正型换挡规律。对修正型换挡规律下的系统进行仿真研究表明,该规律有助于消除频繁升降挡现象。基于xPC平台,建立了干式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的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台。结合复杂路面,采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针对普通和修正型换挡规律两种情况分别进行硬件在环仿真,结果验证了修正型规律有效性,有助于减少作动器的动作次数。  相似文献   

10.
四、波罗轿车001自动变速器结构与维修 (一)001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特点上海大众波罗轿车001自动变速器是电子控制4速自动变速器.在变矩器内有锁止离合器.可在3挡或4挡时形成机械连接.将变矩器的液力传动变为刚性传动。001自动变速器外形如图126所示.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27所示.各换挡执行元件的位置如图128所示。它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换档过程的工作原理,在Matlab/Simulink/Stateflow中构建了换档规律模型,作用在基于Matlab/Sinulink/SimMechanics建立的双离合器物理动力学模型上进行仿真和分析,为DCT的产业化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无级变速传动系统速比变化率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冬野  秦大同  汪新国 《汽车工程》2006,28(10):910-913
建立了汽车无级自动变速传动系统数学模型,通过对汽车不同标准行驶工况下速比变化率分布特性规律的仿真分析,获得了金属带无级变速传动液压控制系统关键设计参数—速比变化率的取值方法,并通过仿真校验和样机台架试验结果验证了该取值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装备自动变速器的车辆在油门踏板快速松开时的意外换挡问题,通过采集车速、油门和制动信号并结合2参数换挡规律,找到了该车辆意外换挡的原因.对该车TCU换挡控制策略进行了优化.建立整车纵向动力学仿真模型,以实车采集到的油门、制动信号作为模型的输入量进行了仿真试验,并通过实车试验对优化后策略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策略...  相似文献   

14.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仿真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建立了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系统仿真模型,对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开发了换挡控制器。应用仿真软件对装有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车辆进行了整车动态性能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具有和传统自动变速器相近的换挡品质。  相似文献   

15.
开发了一种应用于某纯电动汽车的新型两挡自动变速器,并对该变速器结构原理、速比选择原则、整车动力性能、爬坡能力及效率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开发的两挡自动变速器在减小电机最大转矩的同时,可降低电机最高转速、机械传动噪声和变速器输入转速,同时还可优化电机的工作转速区间,提高动力传动系统效率,且由于其采用双湿式离合系统结构,在挡位切换过程中基本无动力中断。  相似文献   

16.
在考虑系统传动效率的前提下,建立回流式无级变速系统倒挡传动的数学模型和制动器自动接合的控制策略,并通过系统仿真和试验对所制定的控制策略加以验证,为新型无级变速传动系统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我国车企的竞争优势,文章介绍一种具有自主发明专利技术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CT)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并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了整车系统动力学模型,包括发动机、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车体及其他负载。在此基础上进行DCT的换挡过程仿真分析,研究其控制策略。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所建立数学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提高了DCT动力系统设计的效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正确可行。  相似文献   

18.
结合自动变速器故障特点和专家系统的优势,提出了适合于自动变速器离线故障诊断的专家系统架构,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可用于某汽车6TXX系列自动变速器的离线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软件。所构建的专家系统具备推理程序和知识库管理系统的功能,比传统的诊断程序具有更好的扩展性和适应性。经过模拟故障测试表明,该专家系统诊断结果准确,使用简便快捷,推理结果贴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