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本文报道一例临床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的患者,7次自其血液,1次自其骨髓中分离出两株菌落形态不同的念珠菌,一株具有类星形念珠菌样菌落,另一株菌落不典型。经鉴定两株均为类星形念珠菌(Candida stellatoidea)。对家兔、豚鼠及小鼠作动物接种试验,证明两株均有较弱的致病力。这在国内外为首例报道。本实验结果表明类星形念珠菌像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等一样,可作为风湿性心脏病的继发感染菌,引起念珠菌性心内膜炎。临床上应予注意,必要时应采血作真菌学检验,以便作出正确诊断,进行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2.
对1996 年至1997 年本院325 份普通痰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阳性痰细菌分离率为257% 。G- 杆菌占首位(576% ,581% ),其中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属、大肠杆菌和克雷伯杆菌为优势菌;G+ 球菌占第二位(370% ,244% ),其中金葡菌居多。大部分G- 杆菌对喹诺酮类、头孢霉素三代及丁胺卡那霉毒有较好的敏感性。金葡菌对头孢哌酮、丁胺卡那霉素和新霉素较敏感。结论:G- 杆菌感染仍占首位,普通痰细菌培养仍为主要方法,传统抗生素如新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和万古霉素应受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低温等离子体对白色念珠菌结构的影响,探讨低温等离子体对白色念珠菌的灭活机制.方法 选择白色念珠菌ATCC10231作为实验菌株,以介质阻挡放电方法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对其进行处理,使用扫描电镜(SEM)及透射电镜(TEM)分别观察白色念珠菌细胞表面和细胞内部的变化情况.结果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30 s后,SEM观察显示一些白色念珠菌细胞表面明显出现缺损,而TEM观察显示一些白色念珠菌细胞的细胞壁及细胞膜断裂,核心溶解,菌体近似空壳.结论 低温等离子体可破坏白色念珠菌表面和内部结构,这可能是低温等离子体中的带电粒子的击穿作用和活性氧种的氧化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1958年以来,会诊所见的79例白色念珠菌病,通过临床统计与分析,认为感染的发生与系统疾病有关,並对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机理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痰标本进行细菌学分析,筛查常见致病菌的感染情况,探索细菌感染与COPD发病及进展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7种COPD常见致病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它莫拉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特异性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的方法,对42例COPD稳定期患者、66例AECOPD患者和11例正常人痰标本进行检测,筛查上述病原菌的感染情况。结果肺炎克雷伯杆菌在稳定期检出8例(19%),AECOPD检出4例(6.1%);铜绿假单胞菌在稳定期检出2例(4.8%),AECOPD检出11例(16.7%);肺炎链球菌在稳定期全部检出(100%),AECOPD检出26例(39.4%),正常对照组全部检出(100%);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稳定期未检出,AECOPD检出6例(9.1%);流感嗜血杆菌在稳定期检出39例(92.9%),AECOPD检出51例(77.3%),正常对照组全部检出(100%)。正常对照组以下各菌均未检出。卡它莫拉菌在稳定期检出12例(28.6%),AECOPD检出6例(9.1%);鲍曼不动杆菌在稳定期检出3例(7.1%),AECOPD检出5例(7.6%)。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它莫拉菌在COPD稳定期和AECOPD间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在两组间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测序结果与检出结果一致。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上呼吸道菌群水平接近正常人,而AECOPD患者明显降低。某些细菌感染是AECOPD发病的主要原因,但并非所有细菌感染都与COPD疾病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6.
肝移植术后重症监护病房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分析肝移植术后重症监护病房(ICU)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资料及抗菌药物敏感性,为临床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减少耐药菌株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1月至2004年6月我院肝移植术后ICU患者病原学资料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肝移植ICU细菌感染率高,病原菌多为多重耐药菌,其中革兰阴性菌(G-菌)占47.2%,革兰阳性菌(G+菌)占33.6%,真菌占19.2%。G-菌中以产酸克雷伯菌、不动杆菌、弗氏柠檬酸杆菌以及大肠埃希氏菌为主,对亚胺培南、左旋氧氟沙星最为敏感;G+菌以葡萄球菌属和肠球菌属为主,尤其是肠球菌属明显增多,对万古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最为敏感。结论加强肝移植术后ICU的细菌分离及耐药性监测非常重要。依据病原学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资料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控制感染,有助于减少新的耐药菌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双相障碍患者肠道菌群的相对丰度与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双相障碍患者27例(病例组),其中躁狂发作相17例(躁狂组),抑郁发作相10例(抑郁组);健康对照组23例(对照组)。使用MATRICS共识认知成套测验(MCCB)评估各组间的认知功能,应用16SrRNA测序技术获得组间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肠道菌群相对丰度与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①认知功能:病例组和躁狂组在符号编码及迷宫测验上的得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病例组在霍普金斯词语学习上的得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抑郁组在霍普金斯词语学习上的得分较对照组(P<0.01)和躁狂组(P<0.05)降低。②肠道菌群相对丰度与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拟杆菌属-普通拟杆菌种的相对丰度与年龄呈正相关(r=0.40,P<0.01);双歧杆菌种的相对丰度与杨氏躁狂量表(YMRS)总分呈负相关(r=-0.53,P<0.05);双歧杆菌属的相对丰度与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ADRS)总分(r=-0.70,P<0.05)及心境恶劣因子分(r=-0.64,P<0.05)呈负相关,志贺菌属的相对丰度与MADRS的抑制因子分呈负相关(r=-0.66,P<0.05);大肠埃希氏菌菌种的相对丰度与MADRS抑制因子分呈负相关(r=-0.66,P<0.05)。躁狂组双歧杆菌种的相对丰度与认知功能呈负相关(P<0.05)。抑郁组双歧杆菌种、大肠埃希氏菌种及志贺菌属的相对丰度与认知功能相关呈负相关(P<0.05)。结论双相障碍急性发作期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及肠道菌群多样性变化,菌群相对丰度的变化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及认知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临床分离的非重复性感染病原菌的分离率及对抗菌药敏感率进行调查,明确病原菌的流行和耐药状况,为控制多重耐药菌株暴发流行及经验性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RICU 2008~2011年临床分离的非重复性感染病原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标准进行药敏试验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表型检测,分析细菌种类及耐药率变迁。结果 2008~2011年RICU共分离非重复性病原菌1 072株,每年分离的前3位病原菌均为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科细菌对β-内酰胺类及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率较高,对氨基糖苷类及碳青霉烯类抗菌药耐药率低;非发酵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耐药率有所上升,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耐药率上升,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耐药率无明显变化;大肠杆菌连续4年ESBLs检出率为100%,肺炎克雷伯菌ESBLs检出率最高达95.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较高(>89.6%)。结论连续4年RICU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ESBLs和MRSA检出率较高,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河西走廊土壤链霉菌的分离及其抗菌活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甘肃河西走廊荒漠地区盐碱土壤中分离出143株链霉菌疑似菌株,拮抗试验表明,其中112株菌对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大肠杆菌(E.coli)有拮抗作用;8株对E.coli BTH 101具有拮抗作用;33株对辣椒晚疫病菌(P.capsici)、甘蓝枯萎菌(F.oxysporum sp.conglutinans)及番茄灰霉菌(B.cinerea)有拮抗作用.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其中42株菌为链霉菌属菌种.实验表明:河西走廊荒漠土壤中存在着丰富的拮抗链霉菌资源.  相似文献   

10.
对6名健康受试者进行了不同时间(0:00,3:00,6:00,12:00,21:00)单剂量口服利菌沙片(500mg/次)后的药物动力学研究。数据由PKBPN1.程序自动拟合利菌沙的体内处置过程,并计算出药物动力学参数。经对Cmax,Tmax,AUC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利菌沙片的临床效果基本不受时间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肠道乳酸菌属和消化链球菌属进行定量分析,探讨两组人群肠道菌群的差异。方法提取肠道菌群总DNA,利用菌属特异性引物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制作菌属标准品和标准曲线,定量分析两种优势菌属在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群中的含量。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组肠道消化链球菌的数量均显著减少,而乳酸菌属的数量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荧光定量PCR方法可作为研究肠道菌群的一种准确、敏感的检测方法;糖尿病患者肠道优势菌属发生变化,提示肠道优势菌群可能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病原菌在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分布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对我院2004-2006年综合ICU患者VAP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从302例综合ICU VAP患者下呼吸道深部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347株病原菌,主要病原菌是铜绿假单胞菌(32.3%)、鲍曼不动杆菌(31.1%)、金黄色葡萄球菌(16.7%)、克雷伯菌(7.5%)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1%)。革兰阴性杆菌(G-杆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噻肟耐药率最高,对碳青霉烯类及加酶抑制剂抗生素耐药率最低;革兰阳性球菌(G 球菌)对青霉素类、克林霉素及红霉素耐药率高,对万古霉素、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低。结论G-杆菌是综合ICU患者VAP最主要的病原菌,多重耐药性高;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NS)的分离率高且耐药严重。临床医师应根据病原菌学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资料,及时选择合理的抗生素控制感染,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正> 慢性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病,多由细菌感染引起。目前治疗方法虽多,但因药物进入前列腺内较少,疗效不满意。我院于1987年开始用前列腺内注射药物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48例,现报告如下。病例选择:对病史、症状、体检及前列腺液常规检查符合慢性前列腺炎诊断标准的98例患者进行了前列腺液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有菌者48例,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8例,大肠杆菌7例,白色葡萄球菌8例,淋球菌和甲型链球菌各2例,卡他球菌1例。  相似文献   

14.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病情重,病程长,反复发作,难于治疗的顽固性病例,其病原与念珠菌和隐球菌是否有关,国内尚少正式报道。为了给这类疾病病原学和防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兹对72例临床上确诊为顽固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观察组)和47例年龄、性别等与患者基本相同健康人(对照组)的痰液,按照文中所述方法,进行分离培养与鉴定。以期对这一问题的初步阐明,获得一定的科学实验资料。实验结果表明,强致病力的白色念珠菌、两种念珠菌混合感染和新型隐球菌分离阳性率,患者明显高于健康人(P<0.005)。且持续时间长,难于阴转。  相似文献   

15.
以吉林奇峰腈纶污水处理厂推流式曝气池为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了推流式曝气池处理废水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分析了菌落变化折射出的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可降解性能的变化过程与关键阶段,提出了强化关键阶段处理能力的对策.结果显示,推流式曝气池第一廊道微生物多样性高于第三廊道,第二廊道内极少数细菌利用最难降解的有机物进行代谢生长;沿曝气池推流方向上,菌群差异明显,副球菌、泛黄杆菌、红细菌、陶厄氏菌是曝气池前端有机物得到高效降解的内在推动力;土地杆菌、粘液杆菌、玫瑰单胞菌、懒小杆菌、产黄杆菌、硫杆菌是曝气池后端最难降解有机物分解的小分子有机物得到进一步降解的主要承担者.故可通过曝气池扩容、降低进水量、在二、三廊道内投加载体等方式,延长生化处理时间,提高曝气池对有机物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拟类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的多样性及其与健康个体的差异,探讨糖尿病与肠道优势菌属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粪样,提取样品中菌群总DNA,利用拟类菌和双歧杆菌16SrRNA种属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将产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离,获得肠道菌群分子指纹图谱,进行多样性和相似性等特征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和健康人组样品DGGE图谱多样性指数范围分别是:拟类菌属0.89(0.75~0.95),0.95(0.89~0.97);双歧杆菌属:0.85(0.75~0.94),0.87(0.73~0.93).组内成对相似性系数累积曲线分析,拟类菌属:小于0.5的Cs值在糖尿病组占到总Cs值个数的85.83%,而健康人组只占到35.71%;双歧杆菌属:小于0.4的Cs值在糖尿病组占到总Cs值个数的90%,健康人组占到总Cs值个数的60.7%.结论 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肠道拟类菌属和双歧杆菌属指纹图呈现个体特异性,糖尿病患者两种菌属多样性与健康个体无显著差异,而糖尿病患者个体之间的相似性较健康个体之间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变异链球菌黏结素蛋白和唾液蛋白的相互作用,筛选全唾液中变异链球菌黏结素蛋白的受体成分.方法 变异链球菌国际标准菌株经活化、液体培养,采用冷冻乙醇法提取在液体培养时细菌分泌至培养液中的黏结素,并对黏结素的成分进行电泳分析、含量测定和抗原性检测.选取15名高龋者和15名无龋者,分别于进食后2h采集其无刺激性全唾液,经冷冻干燥后制备电泳样品,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将其分开,用变异链球菌黏结素蛋白和变异链球菌的抗体成分进行Western-blotting免疫印迹检测.结果 在细菌培养液中提取到了变异链球菌表面分泌的黏结素成分.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显示,唾液中变异链球菌的受体成分至少有6种,不只局限于目前认识的富脯蛋白等3种.结论 变异链球菌表面黏结素可与全唾液中的多种蛋白结合,这有可能是变链菌黏附于牙齿表面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重复序列引物聚合酶链反应(rep-PCR)的优化条件,并采用本方法分析本院呼吸科病房不同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到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大肠杆菌是否起源于同一菌株。方法用双纸片确定法测定是否产ESBL;用K-B法测定对抗生素的敏感程度;选用肠道菌广泛存在的基因间重复片断为引物进行扩增,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对产ESBL大肠艾希氏菌进行基因分型分析。结果建立了rep-PCR法方法,显示可将大肠艾希氏菌扩增出丰富的区带。分离到的22株产ESBL大肠艾希氏菌分属3个基因型。结论rep-PCR法可用于医院院内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9.
对94例包虫病患者、44例非包虫病患者及50例健康人血清,用羊源林球蚴囊液、原头蚴及生发层抗原,分别进行了酶联金葡菌A蛋白点免疫及酶标记单抗人IgG点免疫试验,其结果显示:前者对三种抗原的敏感性分别为94.7%、95.7%和96.8%;后者分别为92.6%、93.6%和93.6%。前者的特异性分别为81.9%、92.6%和92.6%;后者分别为87.2%、91.5%和91.5%。酶联金葡菌A蛋白点免疫除了林球蚴囊液抗原的特异性低于酶标羊抗人IgG点免疫外,原头蚴抗原、生发展抗原的特异性和三种抗原的敏感性均比后者高。  相似文献   

20.
阴道毛滴虫染色标本制作经用实验空培养48h的滴虫,生理盐水洗涤2次,制成涂片,用复合染液(吉氏染液5ml+瑞氏染液6ml,蒸馏水加至100ml)在36℃温度下,染色60min。这种方法可得到染色上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