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上海徐汇滨江工程东段老码头改造为例,系统阐述老码头改造中的常规问题,以及利用新技术、新工艺解决老码头修复、加固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配合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二期的建设,需要改造受轨道穿越影响的上港集团军工路码头。介绍军工路码头结构加固设计方案,结合现有的施工技术,运用定额计价方法,编制工程概算,并对工程中拔桩等项目概算费用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3.
为了完善上海黄浦江沿岸的公共服务功能,采用改造现存老码头的方式,对黄浦江东岸民生路轮渡站区域进行改造,将轮渡站区域改造为多功能公共交通设施。经改造后,轮渡码头的泊位数量有所增加,客运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对轮渡站站房2层平台的改造,将滨江地区的上下游"三线"道路进行贯通,以此来满足周围居民、游客的生活和休闲需求,实现轮渡码头的多功能用途。  相似文献   

4.
对于普通货种的高桩梁板码头,通常在码头纵梁顶部设置盖板明沟进行雨水收集和排放。采用该排水方式时需要在梁板顶部开凿排水沟,而在老码头的排水系统改造工程中,该方式会破坏现有码头结构,增加工程投资。以江苏省某老码头排水改造工程为例,提出一种暗管排水方式,并对关键节点进行标准化设计。结果表明,暗管排水方式投资较低、对码头结构影响较小,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蔡相芸 《港口科技》2023,(3):26-34+40
为了减少张华浜东排水系统工程建成后对黄浦江航道通航条件及军工路码头生产作业的影响,保障工程水域船舶通航安全,采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开展航道通航条件影响分析。以吴淞口海军码头到浦东煤气厂码头段黄浦江航道为对象,建立平面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对工程建设前后黄浦江航道内流场和流速的变化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本工程排水口建成后运营期间军工路码头前沿航道内产生的横向流速不超过0.3 m/s,回流流速不超过0.4 m/s;工程建设对黄浦江航道内的水流条件及军工路码头的生产作业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厦门港漳州客运码头工程是老码头改造工程,东西两侧均已建有码头,地形狭小。通过对码头结构型式进行比较,选择趸船方案,同时对趸船方案抛锚进行优化设计,提高码头在台风期的安全稳定性,增强趸船结构的适应性,也为狭小区域趸船码头的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随着港口贸易的发展,大型船舶的到港几率加大,许多年久失修码头的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对老码头进行结构加固改造,以发掘老码头的潜力,保证码头的安全运行。本文以镇江某高桩码头为工程实例建立结构和岸坡的有限元模型,分析码头改造前后的变形规律和改造后岸坡的稳定性,为高桩码头的结构设计与岸坡稳定性计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介绍上海港民生路码头1-4泊位改建工程着手,阐述了上海港老码头改造所采取的设计原则和施工方法,并结合工程实际,谈了对老码头改造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9.
我国港口在经过大规模建设期后,存在大量的老旧高桩码头。文章结合实际工程,研究老旧高桩码头升级改造技术,并对依托工程进行升级改造方案设计。通过对改造方案进行数值分析可知,改造后码头能够满足安全性要求,且改造方案可以使新老结构协调工作,保证码头结构的受力合理和变形协调。  相似文献   

10.
结合天津港北疆港区5~#、6~#泊位码头结构加固改造工程实际案例,探讨老码头结构加固改造设计方案,提出一种新建靠船墩结构方案,改造后新老结构联合受力,共同抵抗船舶停靠泊作业荷载,从而达到提升泊位靠泊能力目的,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案例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1.
姚迪  周玥 《水运管理》2015,(4):24-27,35
通过分析墩式布置的化工码头结构、总平面布置、船型组合及系靠泊点布置等方面,提出将原码头改造为连片式布置型式,采用新老结构相互独立原则的设计方法。结合码头加固改造方案的特点,介绍化学植筋技术、止水结构,以及各种修复措施在加固改造中的应用,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梁超  陈文明 《水运工程》2021,(10):209-215
码头改造工程中,新老混凝土界面抗剪强度是影响被改造构件受力性能的关键因素,但国内相关混凝土设计规范中并未提供明确的计算方法和要求。结合大荷载作用下码头构件改造实例,总结新老混凝土强度等级、界面配筋率、界面粗糙程度、界面剂、掺加纤维等因素对新老混凝土黏结性能的影响,对比美国标准和欧洲标准中新老混凝土界面抗剪强度的计算方法,并对改造工程中新老混凝土界面设计提出构造建议。结果表明,BS EN 1992-1-1的计算公式经济合理,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3.
1 工程概况 镇江港大港港区2~5号泊位老码头升级改造的目的是将原有2.5×10^4t级的老码头改造成为可停靠7×10^4t级船舶的新码头。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港口老码头改造和非公用码头充分利用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黎明 《中国港口》2005,(4):20-20,59
一、我省港口老码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根据宁波城市总体规划和宁波市港口总体规划,宁波市共有需改造调整的老码头133个,主要从事钢材、煤炭、木材、粮食的装卸;码头泊位结构主要分为高桩梁板式码头和浮码头两大类,靠泊能力均为3000吨级以下,码头设计生产能力为15O0万吨左右。舟山港拥有码头泊位356个,年货物吞吐能力超过500O万吨,需改造调整的老码头能力为10%以下;其中,舟山港定海老港区己改造成为现代化的水上客运中心。嘉兴港老码头为解放前遗留的乍浦港老码头,拥有300吨级泊位2个、100吨级泊位4个,年吞吐能力10万吨。曾为腹地的粮食、木…  相似文献   

15.
通过深厚老沉积土地区钢管桩的压桩试验、拔桩试验和桩身轴力试验,探讨了深厚老沉积土地区钢管桩压桩和拔桩的土阻力分布规律,得出如下结论:深厚老沉积土地区钢管桩压桩状态下侧阻力均值为76.79 MPa,比一般黏性土高27.5%~30.6%;老沉积土拔桩状态下的侧阻力值达到42.4~52.8 MPa;老沉积土拔桩侧阻力和压桩侧阻力的比值均值为0.84,比一般黏性土值要高5%;老沉积土压桩和拔桩侧阻力较为恒定,随着土层埋深和土层厚度的变化较小。这对深厚老沉积土地基中钢管桩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港工技术》2021,58(3)
阳江港某已有码头由于泊位等级低、使用年限长、结构薄弱等原因,难以满足货物运输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案例,探讨老码头结构加固改造设计方案。基于现有码头结构及港口规划提出2组改造方案并进行比较:维持既有岸线不变,拆除部分码头结构并新建靠船墩的20 000 GT方案;在现有码头结构前方新建作业平台、靠船墩,并增建系缆墩的50 000 GT方案。改造后码头泊位等级及通过能力均有所提升,分析两方案各自存在的优劣性,为类似工程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泥炭质土因其有机质含量高、含水量高、压缩性高、强度低、固结慢等特点,加固处理难度较大,严重危害工程安全。依托某境外老板桩码头改造项目,针对其存在深厚泥炭质土软基、堆场面积狭小、老码头结构破损严重、改造空间受限、边改造边运营等突出特点,拟定多种改扩建平面和结构方案。从码头运营、结构可靠性、经济性和施工难度等方面分析各方案优缺点,最终提出适应深厚泥炭质土软基条件下老码头改扩建工程的推荐方案,并分析了施工过程中关键技术难点及注意事项,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越来越多的老码头使用年限到期或者因为业务发展,需要升级改造,而可用于升级的空间却有限,因此对于限定空间的老码头结构改造,研究窄长码头的结构形式是有必要的。基于实例,分析地质变化以及原设计方案的局限性,结合试打桩情况,将原设计高桩梁板方案调整优化为高桩墩台方案。理论计算和施工结果均表明,该设计优化可以适应窄长结构段的复杂地质,对于类似的改造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汪文诚  徐甜 《水运管理》2014,(5):25-27,31
根据码头技术改造可行性论证要点,以南昌港国际集装箱码头升级扩能改造工程为例,基于总平面布置和结构设计两个方面,总结技术改造工程的设计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供同类工程设计借鉴:新增场地续建老场地各线堆场;绑建系缆平台升级码头结构。总平面布置必须考虑该地区的总体规划、整体布局和新老设施结合的合理性,充分利用已有条件,做到投资少、效益大、布局合理。  相似文献   

20.
钢管靠船桩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铁峰 《水运工程》1999,(11):21-25
简要介绍钢管靠船桩式高桩码头的结构形式、工作原理,计算简图和方法、构造要求及设计应注意的问题。该结构较适用于老码头改造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