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为主跨430m空间主缆人行悬索桥,加劲梁采用钢制纵、横梁结构,两端各50m范围为变宽段,桥面宽度由6m按线性规律变化至15m,共划分37个节段。根据桥址处特殊的建设条件及空间主缆悬索桥的特点,通过比选,确定加劲梁采用缆索吊吊装方案。缆索吊机起重量设计为45t;由于运输宽度限制,厂内横梁和纵梁分开制作,运至现场后再组装成节段;端横梁及端部节段(L7节段)在临时支架上拼装后安装并固定在支座垫石上,然后由两侧向中间对称架设其它节段,节段间使用临时连接件进行连接。该施工技术在保证加劲梁施工过程中峡谷抗风稳定性的同时,缩短了工期,37个节段吊装完成仅用了10d。  相似文献   

2.
胡勇 《桥梁建设》2007,(A01):29-31
上海市老新闸桥为钢桁架桥,桥长64.5m,桥面净宽6m,全桥共有9个节间,节间组成为8.65m+3×6.75m+6.7m+3×6.75m+8.65m。采用整体浮运法拆除。主要介绍该桥的拆除施工设计。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由于3D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为许多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的契机。目前3D打印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材料、医疗、汽车、建筑等行业,得到了良好的反馈。因此,研究人员开始关注3D打印是否能与交通工程领域相结合。简单总结了3D打印技术的类型与优势,概述了3D打印技术在桥梁工程、道路工程以及轨道交通(主要为铁道方面)三个领域的应用,指出3D打印技术在这三方面的应用大多处于探索阶段,并对3D打印技术在交通工程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公路》2004,(8):219-219
20 0 4年 7月 1 8日竣工通车的国道 2 0 5线滨州黄河公路大桥是黄河上第一座三塔斜拉桥 ,该桥全长768m,宽 32 .8m,创造了我国建桥史上的五个第一。一是黄河上最深的钻孔灌注桩 ,达 1 2 0 m;二是中塔高达 1 2 5 m,为黄河桥梁之最 ;三是大桥桥塔梁固结的设计方案在全国斜拉桥中为首例 ;四是按设计尺寸所做的主梁节段与塔柱节段工程实验为目前国内首次 ;五是采取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液压爬模技术 ,它是国内最宽的预应力混凝土箱型桥梁。大桥总投资 7.35亿元 ,主桥工程自 2 0 0 1年 8月 2 8日正式破土动工 ,历时近 3年。国道 2 0 5线滨州黄河公路…  相似文献   

5.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E标桥址下构筑物较多,跨度有37、40、46、48、50、52、54m和65m,共8种跨度;节段箱梁安装方式有全悬挂和T型悬拼2种方式;喂梁方式有桥下喂梁、尾部喂梁和头部喂梁共3种喂梁方式,陆域、水域2种架设方式,对满足本桥箱梁安装的架桥机设计技术要求较高。架桥机拼装最大安装高度为65m,采用提升支架提升主梁,大型吊车配合安装其余部件。本桥多功能架桥机设计制造和高墩处架桥机拼装的施工工艺是一种全新的尝试,类似桥梁架桥机设计制造和拼装施工可以以此作为借鉴。  相似文献   

6.
武汉大道跨铁路桥采用独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斜拉桥,跨度布置为138 m+81 m+41 m.该桥主跨MB15~MB21节段桥面宽度由47.680 m渐变至50.499 m,采用支架法现浇施工.现浇支架设计为桩柱式四跨连续梁结构,主要由基础、立柱、柱项横梁、贝雷梁、防护结构等组成,其中立柱顺桥向设5排,横桥向设8排(Z1~Z3)和6排(Z4、Z5).为检验施工阶段现浇支架及中跨合龙时主梁主体结构的安全性,采用MIDAS软件建立主梁MB15~MB21节段与支架的整体模型,计算支架主要结构的受力及变形;建立主梁现浇段悬臂端模型,计算合龙段施工前主梁现浇段悬臂端的主拉应力和位移,计算结果表明施工阶段现浇支架及合龙时主梁的安全性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7.
赵建 《世界桥梁》2013,41(1):1-4
瑞典南泰利耶运河新铁路桥横跨南泰利耶运河,位于旧铁路桥和E4公路桥之间,开启跨有57 m的自由长度,可在原26.7m标高基础上提升14.6m,两端引桥各由2个平行桥组成,全桥总长229.5m.桥塔、中间墩和北桥台采用钢芯桩基础,南桥台采用扩大基础;开启桥主梁采用桁架梁,采用钢丝索提升安装;引桥主梁采用钢箱梁,分3个节段制造、安装;混凝土结构可见部分采用红色混凝土浇注.  相似文献   

8.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大小练岛水道桥为主跨336 m的双塔双索面连续钢桁梁斜拉桥,其主梁为带副桁的板桁结合钢桁梁,采用倒梯形截面。主桁采用N形桁架,桁高13.5 m,主桁中心间距15 m。钢桁梁采用整节段全焊设计,2个节间为1个标准节段。该桥钢桁梁采用全工厂化整节段全焊制造、现场整节段架设方案施工。钢桁梁采用连续匹配方式进行工厂化整节段全焊接制造,首先进行杆件制造,然后进行桁片连续卧拼及桥面板块制造,最后进行节段连续匹配总拼,节段拼装与节段间试拼同时进行。钢桁梁中跨合龙采用整体节段全断面多点合龙技术施工,将合龙段作为1个整体桁段,利用架梁吊机整体提升合龙段,在合龙对位后进行精调,实现海上大型钢桁梁中跨快速、精确合龙。  相似文献   

9.
<正>Q:请问3D打印技术能运用在轮毂制造上吗?面瓜A:已经有轮毂制造商这么做了,这么前卫的制造技术当然来自于世界顶级的轮毂制造商——HRE。采用的材料也颇为超前,五个由钛合金打印而成的复杂结构组成了轮毂的主要部分,轮毂外围则由碳纤维制成。然而,这并不是由HRE单独完成的,在3D打印领域拥有丰富经验的GE Additive为其提供了整套解决方  相似文献   

10.
<正>加拿大和平大桥(Peace Bridge,见图1)位于卡尔加里,是一座单跨人行桥,跨越弓河,由西班牙著名建筑和桥梁设计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设计,2012年建成。该桥桥长130.6m,桥面净宽6.2m(人行道宽3.7m,自行车道宽2.5m),是由双重螺旋钢管组成的桁架桥,主桁架高5.85m,桁架节点固结。  相似文献   

11.
3D打印综述     
3D打印颠覆了传统制造的概念,随着3D打印技术不断成熟,应用领域日益广泛,文章首先介绍了关于3D打印的基本工作原理,然后针对国内外典型的3D打印机的产品情况、技术情况进行分析、归纳、整合。重点提出:以人机对话实现人工智能化,控制的直接化;3D打印技术与太阳能源技术相结合以实现节约现有能源;利用智能敏感材料可以将3D打印的细节及时反馈;以及3D打印技术与传统制造相结合的思想,最后阐述了3D打印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3D打印能够降低施工安全隐患,减少施工时间和成本,增加建筑结构的自由度,是施工自动化的具体表现和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引擎。3D打印混凝土多为细集料混凝土,管道输送,挤压成型;逐层推进,快速施工。项目通过研究推送阻力、挤压密实性和形状保持能力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建立3D打印混凝土工作性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根据材料特性和成型特点,制定3D打印混凝土的泵送、打印工艺制度;进行超吸水树脂的结构优化,大幅改善3D打印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以及耐久性的同时不影响物理力学性能;最后开展3D打印混凝土的长龄期性能评价,确定最终的材料组成和配比参数。  相似文献   

13.
武汉沙湖南环路跨楚河桥为(22+26+22)m三跨连续钢箱梁桥,桥宽33 m,全桥钢箱梁总重1 447 535kg。结合该桥实际情况,对支架法安装、悬臂顶推安装和分节段顶推安装方案进行比选,确定该桥钢箱梁采用分节段顶推法安装。该桥钢箱梁沿纵向分7个顶推节段,为便于运输每个节段沿横向分6个分节段。顶推施工时,首先在桥的一端设置节段组拼场进行节段拼装,单个节段组拼完成后利用下滑道将拼装好的节段逐一顶推就位,然后进行节段总拼装、焊接等直至完成全桥钢箱梁安装。实践表明,该桥采用分节段顶推法安装钢箱梁,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工程质量以及吊装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汽车实用技术》2013,(11):46-46
Urbe是第一辆3D打印的汽车,由KorEcoLogic在2011年开发。这项设计引领了多项3D打印技术。KorEcoLogic正在制造第二版Urbee3D打印汽车。可以说Urbee的部件设计优化没有3D打印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以减震器为例,包括风管和其它接I:2设置都需要3D打印。令其可以使用更少的零部件,而且能够明显减少总体重量。据称,新版本3D汽车需要50个零部件左右,而一辆标准设计的汽车需要成百上千的零部件。  相似文献   

15.
3D打印逐层堆叠的建造过程导致了规律性的层间弱结合面,造成了材料的细观非均质性,削弱了打印结构的力学承载性能和耐久性。为分析和评价3D打印材料的力学各向异性以及细观结构破损机制,对3D打印材料的性能优化设计以及结构化应用提供微观理论支撑,制备了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基3D打印复合材料,并3D打印成型结构构件,取样后从3个正交方向进行力学加载,测试了3D打印混凝土的抗压、抗弯、劈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等,评估了打印材料的力学各向异性。借助高精度CT扫描技术,分析了3D打印混凝土的界面区域、孔隙缺陷分布等细观结构特征。同时开展了圆盘劈裂测试实验,分析了层间弱面对劈裂裂纹的萌生、扩展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3D打印试件内部含有较多因建造过程产生的空隙以及层间弱结合面是造成3D打印混凝土力学性能差异的原因;正是由于3D打印的水泥基材料基体内跨尺度的孔隙、空隙、弱面等非均质特征的存在,裂缝的萌生和扩展更倾向于在这些非匀质处发展;非均质特征的相对位置造成了宏观力学的各向异性,3个正交方向的力学性能通常是打印沉积的方向(X方向)性能最优,垂直于层间方向(Z方向)性能最差,平行于打印方向(Y方向)的性能居中。  相似文献   

16.
《公路》2017,(9)
正乐清湾1号桥为浙江省重点工程,是国内首座主跨150m采用变截面节段梁预制拼装的桥梁工程。该桥全长4.3km,由东侧非通航孔、通航孔、西侧非通航孔组成,上部结构全部采用短线匹配法节段梁施工,共计节段梁2 524榀。非通航孔(引桥)为60m等截面节段梁,架桥机安装;通航孔(主桥)长470m,其下部采  相似文献   

17.
<正>3D打印技术又称"快速成形技术"或"增材制造技术",诞生于二十世纪80年代末。主要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将计算机设计出来的图形数据导入3D打印设备,打印机内装有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电脑控制将材料叠层添加构造三维物体,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的数字化、智能化增材制造技术。  相似文献   

18.
刘斌 《世界桥梁》2015,(2):25-28
香港东区立交工程新建预应力箱梁桥10座,每座桥3或4跨,跨径40m,桥与桥之间采用伸缩缝过渡。箱梁桥采用短线法预制节段梁,梁厂设在中山市,节段梁预制后海运至香港悬臂拼装。节段梁预制分为T构和边跨段。T构以中墩墩顶节段作为起始单元,分对称的2条线分别向T构两侧逐段匹配预制;边跨段以过渡墩墩顶节段为起始单元,向边跨段匹配预制,施工工艺与T构相同。工程配备2条生产线,设置3套模板和台座系统进行工厂流水化生产,实现了每套预制台座2d生产1个节段梁的进度要求。施工过程中对原材料、施工工艺、试验监控各个方面严格控制,与监理工程师进行必要的联合检查,确保了节段梁质量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9.
FDM熔融沉积技术是3D打印技术中较为成熟的技术,它是通过对丝状材料加热至一定合适的温度后使其成为熔融状态,然后从3D打印头中喷出,并逐层堆积成型,但其打印精度较低,除了材料的限制,物料在输送过程中会产生热,若3D打印头的温度过高,丝料从喷头喷出逐层堆积成型存在气孔,大幅度降低了精度,所以温度对3D打印喷头的影响不可忽视,也对精度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对于3D打印技术仍还在一个不断发展和优化创新的阶段,3D打印喷头也在不断优化。文章主要论述3D打印技术中3D打印喷头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3D打印技术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实际上是利用光固化和纸层叠等技术的最新快速成型装置。该技术在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枪支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随着世界首款3D打印汽车Urbee 2面世,汽车制造业被重新定义。本文以现有3D打印汽车为基础,对未来汽车制造业中3D打印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简单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