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殷家禾 《路基工程》2013,(6):213-216
针对三明公路文笔山#1隧道初勘阶段的钻探及水文地质调查,初步查清了隧区水文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情况;分析了隧区的水文地质条件,结合物探大地电磁法,预测了隧道施工期间存在突水的地段,并估算了隧道涌水量,可为细勘察阶段隧道工程地质勘察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太湖隧道为国内最长水下长大隧道,涉及专业领域广、结构设计计算需求多,仅采用传统钻探难以查清隧址区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采用水上钻探、原位测试、室内试验、高密度电法、水文地质试验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技术,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完整、可靠的地质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隧道涌突泥处治需要查明灾害体的规模特征,采用地表与洞内相结合的综合预报手段能够对不良地质体进行有效探测。文中以风番坡隧道涌突泥为例,通过高密度电法、大地电磁法及TSP法探测相结合的方法,查明灾害体的主要分布特征,并采用超前地质钻探对探测成果进行验证及修正,确定灾害体的具体范围,指导了处治设计。  相似文献   

4.
位于沪蓉国道主干线恩施至利川高速公路的乌池坝特长公路隧道,长约2×6.7Km,岩溶管道发育,隧道穿越煤系地层,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施工中可能会遇到岩溶、突泥涌水、断层破碎带、瓦斯溢出、硬岩岩爆和软岩大变形等不良地质;为确保隧道顺利建设,采用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技术,实行动态反馈设计与信息化施工,制定预防各类不良地质的处治预案和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5.
赵少忠  黄鑫  许振浩  李明海 《隧道建设》2022,42(7):1289-1299
为解决复杂岩溶隧道溶洞处治难题,以利万高速公路谋道连接线工程齐岳山隧道为依托,调研隧道施工过程中揭露的26处溶洞,分析溶洞的发育规模、充填特性、含水特性、发育位置与地质成因,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特大型溶洞对隧道围岩变形的影响规律,通过案例分析探讨隧道不同位置溶洞处治技术。结果表明: 1)隧道揭露中型溶洞最多,大型溶洞次之,小型和特大型溶洞最少,揭露溶洞多为无充填或部分充填的干溶洞,发育位置主要集中于掌子面; 2)隧址区气候和水文地质条件利于岩溶发育,但由于隧道高程较高,地下水位接近或低于隧道设计标高,未揭露含水溶洞; 3)溶洞与隧道交接部位隧道围岩位移量最大,需加强支护; 4)形成隧道不同位置、不同规模溶洞的处治技术与原则并应用到工程实际中,后期运营结果证明溶洞处治效果良好。 溶洞处治应建立规范化超前探测、标准化处治流程、模块化处治技术及针对性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6.
华蓥山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及不良地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蓥山隧道是我国目前建成的最长和埋深最大的公路隧道,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存在溶洞、涌水涌泥、煤层等一些不良地质问题。通过对隧道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条件的分析,对今后我国长大隧道的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谢恩连 《中外公路》2011,31(6):217-220
通过对广西钦州至崇左高速公路四方山隧道特大塌方的成因机制、形成过程的分析,结合该塌方段的实际地质和施工条件,阐述了公路隧道特大塌方综合处治技术和相关的防排水措施.监控结果表明:处治后塌方段拱顶下沉和周边收敛位移速度均满足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整体处于稳定状态,说明所采取的综合处治技术措施是有效的,为隧道特大塌方的安...  相似文献   

8.
目前公路深埋长大隧道比重越来越大,运用当前的勘察和手段,施工之前要全面详细地查清隧道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体系的构建具有及其特殊的应用价值,它为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快速、保质,取得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将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体系的描述,结合在厦蓉高速格都段乌细沟隧道的应用实例,确立了地(质)物(探)相结合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体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公路》2017,(9)
复杂工程水文地质条件下,为提高公路隧道施工和运营的整体安全性能,避免人员和财产损失,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PSO-SVM)判别理论,构建山岭公路隧道水害的危险性的分级评价模型。将隧道水害危险性分为4个等级作为SVM分类器的4个标签,依据"物质-构造-自然-人工"的事物发展逻辑,选取围岩岩性、岩体质量分级、构造断裂带类型、隧道围岩水系连通性、降水量、汇水面积、地下水高程差、防排水措施、爆破振动、隧道施工分级共10项指标作为SVM的判别指标。收集整理国内典型的20组公路隧道的指标数据作为模型的训练样本,将训练后的模型应用于济南二环高速公路项目上在建的6条隧道水害危险性分级中。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PSO-SVM的分级模型准确率高,分级效果合理有效,及时提出了相应的公路隧道水害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有效地减少了隧道水害的发生,为类似隧道工程水害危险性分级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赛果公路是连接新疆乌鲁木齐与伊犁的重要通道,需穿越赛里木湖与将军沟等隧道。这些隧道围岩具有含水、岩性变化大等特点,提前预知隧道施工前方的地质和水文条件,将为设计变更、施工组织安排以及施工安全提供依据。本文采用探地雷达进行赛果公路隧道的超前地质预报探测,阐述了几种典型地质条件下的探测实例,为探地雷达在隧道短期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1.
以某隧道内路面病害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外观检查、地质雷达探测、现场探坑等手段对该路段进行详细病害调查,同时结合原破坏路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及结构设计进行分析,比选得出合理的病害处治方案,为国内同类型隧道病害处治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2.
界岭隧道是湖北省宜昌至巴东高速公路上的深埋特长公路隧道,该隧道地质条件非常复杂,设计及施工难度大。本文介绍了该隧道不良地质、主体工程、通风工程的设计及现场优化处治情况,供同类隧道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采用地质雷达检测确定公路隧道二衬厚度不足的位置和大小,运用地层结构法和荷载结构法对隧道二衬缺陷的典型断面进行结构安全性验算,通过检测结论和验算结果分析施工缺陷对公路隧道的危害性,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处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黄衢南高速公路石崖坞隧道位于浙江省开化县境内,属于典型的浅埋偏压软岩隧道。该隧道穿越了6个断层,地质条件较为复杂。近年来,隧道出入口附近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渗漏水现象,且有不断发展的趋势。该文通过分析研究石崖坞隧道的水文地质条件,采用了针对性的隧道内"井点降水法"治理方案。该方案经济、简单,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地下水水位过高导致的隧道水害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经济蓬勃的发展,国内建设了越来越多的高等级公路,隧道作为高速公路的重要建筑物,其技术水平也得到迅猛发展。公路隧道在建设中难免会遇到复杂地质,进而引发地质灾害,隧道涌水就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文章介绍了余庆至安龙高速公路罗甸至望谟段纳庆隧道涌水探测方法,并对涌水原因进行分析。涌水处治设计方案以探测结果为依托,指导施工顺利通过该涌水段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各个地区的高速公路迅速发展,在山区公路的建设中必然会修建隧道。每条隧道的开工建设,首先要遇到和解决的就是洞口仰坡的稳定性和处治问题。隧道洞口一般地质、地形条件较差,是经常引起坍塌、开裂破坏的地段之一,故洞口段仰坡的稳定性是隧道设计和施工时必须认真对待的事宜。依托内蒙古二连浩特至广州高速公路湖南永州~蓝山段第三合同段隧道仰坡,通过查明遂址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围岩岩体特征、地质构造等,对隧道洞口仰坡的破坏模式和机理进行了研究,总结了隧道仰坡破坏的发展过程,并对洞口仰坡提出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由于隧道工程围岩状况的复杂多变以及理论上的不完善,目前实际工程中施工前设计主要依靠地勘资料与工程类比法进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施工方法等的变化,使原设计不尽合理。文中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结合公路隧道围岩分级法,本着尊重现场工程地质条件、施工技术条件和强化锚喷支护的原则,对某工程实例原有设计进行了优化,使隧道工程建设更安全、更经济。  相似文献   

18.
由于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公路隧道在进行现场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塌方冒顶的事故。因此,如何及时的预防和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塌方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对原始场地地貌的勘察不仅为设计人员提供了好的根据,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也可以很好的控制施工进度,为施工企业节省支出。毕威高速公路周翼隧道右洞YK65+941~+964段上台阶完成开挖及支护后产生塌方冒顶,采用小导管注浆凝固法对塌进行处治。本文结合此段塌方情况,分析了产生塌方冒顶的原因,说明了处理方案及其实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某公路隧道衬砌裂缝现场调查,结合《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进行隧道技术状况类别评定,并基于荷载-结构法对规范推荐的几种典型裂缝处治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得到了处治前后的衬砌内力及安全系数。研究表明:衬砌裂缝处治措施均有效的改善了衬砌结构的受力状况,提高了衬砌结构的安全系数,达到了裂缝处治的预期效果。该研究为公路隧道衬砌裂缝病害处治提供了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根据青海省国道227线大坂山高寒隧道病害类型、分布等特征,设计隧道病害检测方案,并进行病害检查和检测。在专项病害检测结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隧道运营条件、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气候特征,进行病害成因分析和隧道运营状态评定,并给出隧道养护和处治建议。为类似隧道工程病害检测和状态评定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