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研究开发的对机车带轮箍车轮实施残余应力检查的方法和手段。检测方法的基础是使用电磁-声学转换所产生的声弹性现象。文章列出了在机车轮对的生产过程中,采用超声波检查轮箍残余应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利用弹性波激发接收的电磁声学方式测定内燃机车轮箍中残余应力的方法。考虑到轮箍的构造原理和结构因素,文中详细描述了如何利用计算和实验的方法得出沿轮箍裂纹处的残余应力分布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轮箍在运用过程中的疲劳失效问题,结合弹性车轮结构特点和承载原理,对轮箍的承载特性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以提高轮箍的承载强度和弹性车轮运用安全性。为了精确分析弹性车轮轮箍在弹性支撑下的应力特性,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了考虑橡胶块弹性离散支撑的轮箍承载特性参数化计算模型,对不同车轮刚度、轮箍厚度和车轮直径等结构参数下的轮箍应力状态分布、动态变形量、应力幅值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车轮运行过程中,轮箍内表面和外表面应力分布均呈“W”形变化趋势,其中内表面以拉应力为主,外表面以压应力为主;随着轮箍厚度、车轮刚度的增大,轮箍承载性能和安全性得到改善;但随着车轮直径的增大,轮箍的承载强度呈降低趋势,因此对于直径较大的弹性车轮应当适当增大车轮刚度及轮箍厚度,以确保轮箍的安全性能。文章的研究方法和结果为弹性车轮结构及性能优化提供了可靠的设计依据,为提高弹性车轮的运用安全可靠性提供了极强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同一轮对上使用硬度不同的轮箍,对机车的耐用性和可靠性会带来不利。本文介绍了一种К-61非破坏性磁性检测仪,可用来测量轮箍和轮缘的硬度,避免用布氏硬度试验法检测所造成的不足,可以对轮箍进行逐一检测,避免将不同硬度的轮箍装到同一轮对上。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一起因点焊机车轮箍扣环而致使轮箍在运用中崩箍的事例失效分析 ,表明现场在对轮箍装配时进行了非正常的维修操作 ,导致误点焊到扣环槽处 ,致使该处产生局部应力集中 ,并使轮箍在轮轨接触应力和紧箍应力作用下快速崩裂。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一起因点焊机车轮箍扣环而致使轮箍在运用中崩箍的事例失效分析,表明现场在对轮箍装配时进行了非正常的维修操作,导致误点焊到扣环槽处,致使该处产生局部应力集中,并使轮箍在轮轨接触应力和紧箍应力作用下快速崩裂。  相似文献   

7.
层流等离子体表面强化技术可大幅提高钢轨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为了揭示强化处理对轮轨滚动接触行为的影响,建立同时考虑钢轨表面选区强化和短波波磨的三维轮轨瞬态滚动接触有限元模型,数值计算了车轮高速滚过一个波磨周期的轮轨力、接触斑黏滑分布和残余应力应变。对比发现:表面选区强化对轮轨力和接触斑黏滑分布的影响较小,不影响钢轨承载性能;对钢轨表面残余应力应变分布的影响明显,残余应力主要集中在屈服强度较高的强化斑内而残余应变主要集中在韧性较好的基体材料上,表面选区强化有效结合了强化斑和基体材料的力学性能,形成了一种强韧的良好匹配。结果可为现场生产服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8.
陈虎  许加宁 《铁道车辆》2000,38(12):18-20
对多年来车轮轮箍质量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认为车轮轮箍质量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车轮轮箍内部存在严重堆积的脆性氧化物夹杂,而车轮轮箍踏面浅层缺陷与车轮轮箍产品质量及机车车辆使用条件有关,减少车轮轮箍质量问题的关键不仅要优化车轮轮箍设计,而且更要提高钢质纯净度。  相似文献   

9.
1 问题的提出机车车轮的常规维修过程是将轮箍、轮辋按一定的内、外径尺寸切割 ,在公差要求的技术范围内 ,使彼此达到良好的配合 ,组成一个完整的车轮 (部分车型轮箍、轮辋公差要求 ,见表 1)。表 1车型 轮辋对轮箍过盈量 (mm)轮辋尺寸和公差 (mm)轮辋对轮箍过盈量公差带宽Δ(mm)东风 1.1~ 1.30890-0 .50 .2韶山1型3型6型1.3~ 1.64型 1.4~ 1.8010 70-0 .30 .30 .46K 1.1~ 1.6 1.17510 70 1.0 700 .56G 1.1~ 1.5 10 70± 0 .2 5 0 .4在此过程中 ,轮箍、轮辋过盈量过大 ,会使轮箍应力过大产生裂痕 ,过盈量过小易彼此脱离 ,从而…  相似文献   

10.
机车轮对轮箍上加装扣环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有效地防止内燃机车轮对轮箍弛缓的发生.通过对轮对轮箍上加装扣环的过盈配合进行有限元计算,确定加装扣环不会对轮对的装配应力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对带轮箍内燃机车的不退轮箍加装扣环,以及新套装轮箍加装扣环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12.
郭玉喜  于维  李玉婵  田威  曾超  卢虓宇 《铁道车辆》2012,50(5):15-18,47
车轴是影响轨道车辆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其表面残余应力状态和表面光洁度与疲劳裂纹萌生和腐蚀的产生有一定的关联性。超声波冲击强化技术在改善材料残余应力状态、产生较理想的压应力层和提高表面光洁度等方面表现突出,文章应用这一技术对车轴关键区域进行了表面强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冲击强化技术大大改善了车轴表面的应力状态(由之前拉压应力并存的状态变为几乎全部是压应力的状态),同时其表面粗糙度也得到了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13.
对多年来车轮轮箍质量问题进行了归纳,并进行综合分析,认为车辆轮箍质量问题产生的主导因素是车轮轮箍内部存在严重堆积的脆性氧化物夹杂,但车轮轮箍踏面浅层缺陷与机车车辆使用条件有关。减少车轮轮箍质量问题的关键不是优化车辆轮箍设计。而是提高钢质纯净度。  相似文献   

14.
对多年来车轮轮箍质量问题进行了归纳,并进行综合分析,认为车轮轮箍质量问题产生的主导因素是车轮轮箍内部存在严重堆积的脆性氧化物夹杂,但车轮轮箍踏面浅层缺陷与机车车辆使用条件有关.减少车轮轮箍质量问题的关键不是优化车轮轮箍设计,而是提高钢质纯净度.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整体车轮和轮箍的缺陷类型、分布状况,介绍了新制整体车轮和轮箍的探伤方法,并对漏检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了降低机车车辆轮对轮缘磨耗以及轨头侧边的磨损程度,自1995年起,东南铁路局便使用了钢轨涂油器并对车轮车削车床进行了改造,另外,还对轮箍进行了等离子强化.  相似文献   

17.
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具有非常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在工件的表面加入强化颗粒可以获得强化的表面层,而所消耗的粉末材料是很少的。本文列出了按俄ГОСТ398-2010标准牌号为2号的轮箍钢试样进行的磨损试验的结果。该试样表面曾经经过了激光改性处理,处理时加入了一碳化钨的圆形颗粒。业已确定,当碳化钨的含量为9%时(体积含量),与未强化的的轮箍钢相比,试样的质量磨损要下降98.5%。在这种情况下,加入强化颗粒要比基体中形成淬火组织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钢轨内残余应力的危害及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轨内的残余应力的大小和分布将直接影响钢轨的使用性能。本文从钢轨的生产工艺入手,分析了钢轨内残余应力的产生原因和危害,并介绍了钢轨内残余应力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在不动车情况下,采用超声横波对轮箍进行探伤的方法和原理,介绍了轮箍缺陷的反射规律和实际探伤的应用情况,探讨了缺陷检测和定位特点。  相似文献   

20.
铁路机车车轮是由轮箍和轮辋两部分过盈配合组成(现在已有部分车型安装整体车轮),轮箍和轮辋基本尺寸分为890mm(内燃机车车轮)和1060mm(电力机车车轮)两种,长度大尺寸的测量.本身就是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而轮箍和轮辋直径的测量.更是使配箍的机务部门感到困扰。由于使用范围较小.国家没有制定轮箍内径千分尺和轮辋直径测量尺检定规程.只能比照JJG 21-9l《内径千分尺检定规程》和JJG 21-95《千分尺检定规程》校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