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妮 《世界桥梁》2022,(6):129-129
法国女士岛人行桥(Ile Aux Dames Footbridge,见图1)紧邻新曼特桥(Pont Neuf de Mantes,跨塞纳河,1943年建成,全长145m,桥面设2车道,上部结构采用钢结构,桥墩为混凝土墙式墩)修建,目的是分流新曼特桥上的行人和骑行者。女士岛人行桥为曲线桥,主体结构跨径布置为(67+59+62)m。上部结构采用钢格构梁与木桥面板的组合结构,支承在从新曼特桥的2个混凝土桥墩上伸出的斜撑杆上。斜撑杆与沿桥梁中心线布置的主纵梁采用整体式连接。  相似文献   

2.
工程材料的革新是推动土木工程结构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工程结构的发展又将促进工程材料不断突破。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UHPC)是一种具备超高强度、高韧、高耐久、高抗爆等优异性能的新型超级混凝土,能较好地适应下一代桥梁工程大跨化、轻型化、高性能化的发展趋势。为促进UHPC在桥梁工程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系统梳理了近年来UHPC桥梁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总结了UHPC材料研究进展,包括材料组成、基本力学特性与桥梁用UHPC发展历程。然后对UHPC结构设计理论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包括考虑纤维贡献的UHPC结构受弯受剪计算理论、UHPC结构抗冲击、抗爆与疲劳计算方法等,并重点介绍了无腹筋UHPC桥梁、钢-UHPC组合桥梁、UHPC用于桥梁抗震、UHPC桥面铺装、UHPC用于桥梁加固等结构体系创新研究进展。基于以上UHPC研究与工程应用现状,指出了UHPC在桥梁工程领域规模化应用面临的关键问题、主要挑战及实现技术路径,以期对UHPC在桥梁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和规模化应用提供新的视角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将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应用于铁路组合梁结构的适用性,以温福铁路白马河特大桥为背景,对64 m跨径的双线铁路简支梁结构开展UHPC组合截面设计研究.提出底板及腹板采用UHPC材料、顶板采用普通混凝土材料的组合箱形断面形式,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双层空间梁单元模型对UHPC组合梁进行计算分析;提出普通混凝土桥面板先...  相似文献   

4.
红星之门景观人行桥位于新疆双河市,该桥主桥采钢箱梁加空间拱造型,跨径组合为3×32 m+(32+32+26)m+3×30 m=276 m。主要介绍了该桥的总体设计思路与设计要点,包括主要技术标准、桥梁总体布置、桥梁结构设计、施工方案。另外通过成桥阶段静力计算、动力计算、结构稳定性计算、结构抗震计算等分析了桥梁结构受力情况。相关的结构设计思路及计算方法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刚构桥是桥梁设计中较为成熟、应用比较广泛的桥型,但一般情况下,大跨度刚构桥以车行桥为主,很少对人行工况下的舒适度进行验算。目前在城市建设中的大跨度人行桥大多采用钢结构或组合结构桥梁,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现浇结构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以单跨50 m刚构桥为例,介绍了单跨大跨度现浇刚构人行桥的舒适度验算方法,为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6.
某跨江大桥为主跨460m的斜拉桥,运营多年后正交异性板钢箱梁出现大量裂纹,提出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组合桥面(由配钢筋网的UHPC层与钢桥面板通过短栓钉组合而成)进行改造。为选择合适的改造方案,采用有限元法建立原钢箱梁和UHPC组合桥面钢箱梁(UHPC层厚4.5,5.5,6.0cm)模型,分析各疲劳细节应力及UHPC层应力;开展UHPC层配置钢板条的组合结构模型试验,验证其疲劳性能。结果表明:UHPC组合桥面降低了钢箱梁各疲劳细节最大应力幅,降幅为11%~88%,顶板疲劳细节处裂纹尖端最大应力幅降幅达92%;疲劳荷载作用下,UHPC层顶面应力较低,钢桥面板开裂后UHPC层底面应力较大;采用钢板条对5.5cm厚UHPC层的组合结构加强后,UHPC层名义开裂应力达43.2MPa,200万次疲劳寿命达22.1MPa,疲劳性能满足要求,选择该方案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7.
城市人行桥梁的景观设计以桥梁主要特征和景观的基本原则为设计基础,确定景观规划的创意方向,完成艺术造型设计、材料和色彩设计、夜景照明设计三方面内容。以台湾捷运人行桥和浙江湖州百叶龙腾人行桥为例,介绍城市人行桥景观设计理念的实现。台湾捷运人行桥全长110m,平均宽度为3.2m,桥梁造型艺术现代,色彩运用大胆独特,细节设计环保周到,具有良好的交通功能和出众的艺术表现。浙江湖州百叶龙腾人行桥全长86m,为非对称上承式钢箱无铰拱桥,桥梁结构新颖美观,夜景灵动雅致,协调地融合于环境中,并提升地块的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8.
首先介绍人行桥的主要设计原则,其次明确提出桥梁结构两阶段优化设计方法——概念优化设计和构件优化设计,最后以一跨径70m的人行拱桥为例,详细介绍了大跨度人行桥结构优化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9.
从城市跨河中小桥上部结构设计、施工需求出发,结合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材料特点,比选了适宜中小跨径UHPC预制梁的截面形式,提出了基于UHPC预制π梁与现浇钢筋混凝土桥面板(RC桥面板)的UHPC-RC组合梁结构形式。并以上海嘉闵高架袁家河地面桥(桥宽17.75 m,跨径22 m)为工程背景,开展了UHPC-RC组合梁的上部结构方案设计、预制梁力学性能试验、工程应用及实桥荷载试验。试验结果及工程实践表明,该结构形式具有优良的结构力学性能的同时,兼具构件轻巧(UHPC预制π梁吊装重量仅为同桥面面积空心板梁重量的60%)、运输吊装简单、施工快速便捷、经济性相对较好等优点,适应目前城市桥梁建设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超高性能混凝土(简称UHPC)作为一种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其研究与应用得到韩国的重视。韩国自2007年开始进行了为期6年的超级桥梁(SUPER Bridge 200)研究计划。之后,从2013年开始,又开展了一项称为超级结构2020的计划(SUPER Structure2020),以推广高性能和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目前,韩国已建和在建的UHPC桥梁4座,在海外应用其技术的有2座,成为国际上超高性能混凝土桥梁研究与应用的主要国家之一。该文着重介绍其中的两座桥,分别为世界上第一座UHPC拱桥和第一座UHPC斜拉桥,即主跨120m的仙游人行拱桥与主跨7m的Super Bridge I人行斜拉桥。  相似文献   

11.
<正>九年桥位于日本岩手县北上市下鬼柳四地,横跨和贺川,是一座混凝土桥梁,建于1927年2月。该桥已经使用了近80年,其上交通量仍较大。为更好地服务于市民,对该桥进行维修加固,并在其一侧新建一座人行桥。人行桥桥长331.0m,跨径布置为(51.5+51.6+51.6+44.8+44.8+44.8+44.8+40.7)m。为快速、近距离施工,人行桥基础采用预  相似文献   

12.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其抗拉、抗压强度远远超过常规混凝土。同时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与常规混凝土的浇筑连接面的粘结强度也超过常规混凝土,能与常规混凝土非常好地形成一个整体,因此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将桥梁预制结构连接成整体的施工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以南浦大桥W3匝道改建工程为背景,介绍了截除部分桥墩立柱后,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连接上下立柱的设计施工要点,表明了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在类似的桥梁改建项目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一座由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设计的新型桥梁(见图1)修建在阿尔布施塔特(Albstadt),结构形式为FRP(纤维增强塑料)纤维网增强混凝土人行桥(简称TRC桥梁),是世界上首座将FRP纤维网作为增强材料的混凝土桥梁。该桥不使用钢筋,结构厚度薄、重量轻,具有高耐久性。  相似文献   

14.
一般大跨连续钢箱梁人行桥难以满足我国现行规范对人行桥竖向自振频率的严苛要求(不应小于3 Hz)。为了对此类桥梁的人致振动舒适性进行适合准确的评价及优化,并为我国人行桥有关规范的制定提供依据,以一座(58.6+110+58.6)m大跨连续钢箱梁人行桥为例,参照德国人行桥设计指南(EN03-2008),以人群动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加速度幅值为指标对该桥的人致振动舒适性进行评价,并对舒适性不满足要求的特定模态采用布置调质阻尼器(TMD)的方法进行减振处理。分析研究表明:TMD可有效地控制结构相关模态下的人致振动响应,在人行桥第1、第3阶模态峰值位置布置总重6 000 kg TMD后,两阶模态的人致振动减振率分别为86.5%、86.3%,最大竖向加速度幅值在0.5 m/s~2以下,满足设计指南最好舒适性指标。  相似文献   

15.
正新人行桥位于丹麦哥本哈根南部的克厄镇(Koge),是一座曲线形桥梁,桥长245m,为6跨连续钢箱梁结构,跨越公路的主跨长60m。该桥结构的一大亮点是采用了半包围式回廊构造。桥面一侧和顶部被包裹,另一侧安装透明的玻璃墙,被包裹的一侧壁板上开有小窗户,开放的一侧有180°观景视野(见图1)。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铁路钢桥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组合桥面铺装时钢桥面板的力学特性及UHPC层厚度对其结构性能的影响,以银西高铁银川机场黄河特大桥正交异性钢桥面系及铺装结构为背景进行研究。采用ANSYS软件建立包括钢轨、轨枕、道砟层、铺装层以及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主梁及铺装结构有限元模型,对比在高速铁路列车荷载作用下采用普通C40聚丙烯纤维网混凝土铺装层(原铺装设计)和UHPC组合桥面铺装层时的钢桥面板结构受力,并分析UHPC层厚度对易损细节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UHPC组合桥面铺装层可显著降低钢桥面板典型细节的应力极值;随着UHPC层厚度的增加,其上表面最大拉应力、钢桥面板各细节应力峰值均降低;UHPC层厚度变化对其上表面纵向拉应力的影响大于对横向拉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超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是一种新型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超高的耐久性和力学性能。UH-PC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可优化桥梁结构尺寸、增大跨径,在增加承载力、耐久性和寿命周期的同时保持较小的变形。但由于原材料质量和配比的差异及大型搅拌设备不成熟等因素,连续制备性能较好的UHPC难度较大,同时相关桥梁设计规范较不完善和实践指导设计的经验较少,另外严格的养护制度制约了桥梁施工方法的灵活选择,导致目前UHPC不能在桥梁中广泛应用。为了促进UHPC大规模应用,简要介绍加拿大和美国2座UHPC桥梁应用情况。随着UHPC制备技术的进步、设计理论的完善,其必将在桥梁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组合连续梁负弯矩区影响因素的建模分析,建议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桥面板厚度与组合梁高度之比为1/5~1/9,组合梁高度与跨径的比值为1/18~1/22,钢梁与UHPC桥面板刚度之比为2~10;钢-UHPC组合连续结构梁高远低于钢-C50混凝土组合连续梁结构梁高,结构负弯矩区UHPC桥面板不开裂.  相似文献   

19.
钢拱桥由于自重轻、水平推力相对较小、结构表现力丰富而被广泛采用。绍兴市梅龙湖人行桥设计为70 m+35 m全焊接钢结构桁架拱桥,介绍该桥主要设计技术标准、结构总体设计及桥梁的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20.
黄跃  张美涵 《公路》2023,(3):190-195
超高性能混凝土(简称UHPC)以自身超高的强度、韧性、耐久性等特点,提高了建造超大跨径、超长寿命桥梁的可能性,开创了“细、薄、巧、轻”的混凝土结构,彻底告别了“肥梁胖柱”。境内外对UHPC在节段预制拼装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尚处试验阶段,未进入全面应用阶段,UHPC在节段预制拼装桥梁中的应用研究方兴未艾。通过TDV和MIDAS结构计算软件对境内某40 m跨径节段预制拼装PC简支梁进行UHPC应用设计,优化断面几何尺寸、预应力体系布置、转向细部构造设计。与原设计相比,混凝土用量减少1/3,截面更纤薄美观;全桥采用体外预应力体系,预应力数量为原设计的28.6%;结构受力性能达到设计要求。在细部结构设计方面采用大尺寸剪力键、加劲肋类型转向块,便于节段安装和预应力转向。研究成果可为UHPC在节段预制拼装桥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