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日前,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印发《"十三五"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方案》,明确了车购税资金支持集疏运铁路、公路建设的重点和投资标准,将重点突破铁路、公路进港"最后一公里",加快推进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为促进港口转型升级、多式联运发展、物流业"降本增效"以及推进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三大战略"提供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印发了《"十三五"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方案》。将重点突破铁路、公路进港"最后一公里",加快推进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并明确了车购税资金支持集疏运铁路、公路建设的重点和投资标准,为促进港口转型升级、多式联运发展、物流业"降本增效"以及推进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三大战略"提供支撑和保障。以加快港口多式联运发展为导向,以提升港口集疏运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核心,着力完善布  相似文献   

3.
吕莉玲  阮敏 《中国水运》2007,7(1):20-22
参考国外主要港口集疏运系统,针对北仑片区港口后方集疏运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港区后方集疏运解决方案,对内河、公路和铁路集疏运通道方案进行分析,以满足宁波北仑片区港口发展对未来集疏运通道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珠江水运》2011,(24):4-4
17日,交通运输部出台《关于促进沿海港口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明确要求,防止港口出现过度超前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的现代港口体系;并将抓紧研究制定“十二五”港口公路、铁路等集疏运通道的建设与扩能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5.
陈红梅  张心领 《水运管理》2010,32(11):22-23,37
为不断提高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的能力,分析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的运行现状,提出通过信息化建设,在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中利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实现货源地、铁路、港口、航运与煤炭用户之间的有效对接,以及煤炭物流信息实时共享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部署的运输结构调整工作,在4个方面重新审视港口集疏运铁路发展的问题。从历史维度、国际维度、技术经济维度、现实维度认识运输结构调整战略实施的必然性和紧迫性;立足于发展港口集疏运铁路的现实意义,认为加快发展港口集疏运铁路是推进运输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从运输规模、发展重点、建设成效等3个方面提出港口集疏运铁路中长期发展的基本特征;提出港口集疏运铁路当前发展需要着力应对的问题。这些分析可为推进铁水联运发展、加快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实现物流业降本增效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文中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决策支持技术设计与开发了港口集疏运管理信息系统,在软件的总体设计、功能模块、数据库建设、接口设计与模块集成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开发,并在"青岛市港口集疏运管理信息系统"中得到应用和检验。检验结果,该软件能利用MMIG预测模型对港口集疏运需求量进行预测,应用港口集疏运系统优化指标及模型对港口集疏运系统进行优化,可视化绘出港口集疏运系统优化决策图,从而有效提高港口集疏运系统的效率。该系统可为港口的集疏运建设提供依据,也可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为港口集疏运工作提供了更实用、可推广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8.
卡拉奇港是巴基斯坦最大的海港,位于卡拉奇市西南侧,为中巴经济走廊东端出海口,目前港口发展面临港城矛盾突出、集疏运通道繁忙等问题,在分析卡拉奇港集疏运通道现状的基础上,对穿越卡拉奇城区的集疏运量进行预测,提出建设疏港道路、沿海铁路、沿海公路、ML-1铁路及港区铁路改造多种通道方案,并结合卡拉奇港和卡拉奇市发展需要提出疏港...  相似文献   

9.
<正>为更好地服务港口发展,江苏省太仓市着力打造港口"七横四纵两联"公路网和"四横一纵"航道网,港口集疏运体系不断完善。根据《苏州港太仓港区集疏运规划(2010—2030)》,太仓港区集疏运网络将形成"七横四纵两联"的公路运输体系、"四横一纵"的航道运输体系以及太仓港区铁路支线的集疏运体系。2015年前,太仓港  相似文献   

10.
施悦勤 《水运管理》2023,(3):18-19+40
港口集疏运能力最终决定港口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上海港应结合自身条件,在集疏运能力建设上,应本着宜水则水、宜公则公、宜铁则铁的思路,一方面,改进沿海捎带的监管模式,不断优化水路集疏运模式;另一方面,以沪通铁路二期建设为契机,大力培育海铁联运市场,补齐铁路中转的短板,改变过于依赖公路集疏运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段政焰 《集装箱化》2014,25(5):22-27
从我国沿海港口集装箱集疏运方式来看,公路集疏运比例超过80%,水路集疏运比例次之,铁路集疏运比例只有1%左右。由此可见,在我国沿海港口集装箱集疏运体系中,集卡运输仍然占绝对优势,这给城市交通、公路运能、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等带来巨大压力,港口集疏运对单一运输方式的过度依赖也削弱了港区后方综合运输系统的稳定性。[1]在此背景下,大力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对优化我国港口集疏运结构、提升港口集疏运效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一、港口铁路对提升威海港竞争力的意义1.是完善威海港集疏运体系、提升威海港集疏运能力的需要港口是现代物流业的枢纽,同时也是现代物流业中一个突出薄弱的环节。港口的综合通过能力主要由船舶进出港、码头装卸、库场堆存以及集疏运四大系统组成,并由最薄弱的系统能力所控  相似文献   

13.
黄磊 《港工技术》2023,(3):110-113
为推动河北省沿海港口在更好服务国家能源战略要求、满足腹地产业发展需要的同时打造环境友好型的绿色低碳港口,本文以优化完善港口大宗干散货集疏运体系为切入点,通过深入研究基础设施条件和货物运输现状,梳理分析存在的问题,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明确发展目标,提出完善港口腹地铁路网络、加强铁路专用线建设、提高铁路货运组织效率、完善货物多种疏港模式、推进港口集疏运绿色发展等发展策略和相关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完善宁波舟山港舟山港域集疏运系统,促进舟山港域更好更快地发展,介绍舟山港口集疏运系统的发展现状,指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岸线资源配置不合理;对外陆路联系通道单一,公路集疏运系统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民用航空缺乏口岸功能,货运航空发展缓慢;集疏运系统不健全。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舟山港口集疏运系统的对策:推进港口资源合理配置;调整集疏运系统建设规划;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创新体制,完善政策;推进港口集疏运方式多元化发展;政企合作,共同完善空港集疏运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15.
<正>5月28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工作方案》。《方案》指出,为发挥中央资金对地方和社会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国家发改委从中央预算内投资中设立专项,用于补助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相关项目建设。该专项实施年限为2015—2020年。《方案》明确将采取投资补助方式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范围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长江干支线航道、铁路、公路、航空等重大交通建设项目以及弥补发展短板的长江干支线港口"最后一公里"集疏运建  相似文献   

16.
汝熙玲 《水运管理》2011,33(11):18-19
为推动上海港口物流发展,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在论述我国港口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港口物流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上海港集疏运体系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上海港集疏运体系建设提出对策建议,认为要建立完善的集疏运体系,首先要确定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目标,解决供需矛盾以及集疏运体系中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分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肖钟熙 《中国港口》2010,(12):18-19
<正>在集装箱港口竞争处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今天,"无水港"战略已经成为大多数大中型集装箱港口的竞争策略。由于无水港与港口之间主要依靠铁路连接,因此,海铁联运在集装箱港口集疏运系统中的地位也不断得到提升。的确,与目前集装箱港口集疏运的主力-公路运输相比较,海铁联运  相似文献   

18.
<正>港口铁路是指港区本身自备自管的铁路,它是与港口配套的重要设施,是港口集疏运方式的关键环节,起到“先行官”作用。因此,在港口建设时,与之配套的铁路工程必须 同步进行,使建成的码头迅速形成运输生产能力,原有泊位的功能亦能充分发挥。反之,如果港口铁路等集疏运物质技术条件未能同步形成,无论新建的码头多么恢宏,多么现代化,都形不成综合运输能力。对外也未必会有什么吸引力,何谈其港口功能及经济效益? 所谓港口铁路与码头建设“同步”,包含两点:一是新建码头的自备铁路与其同时建成;二是为适应原有码头的需要,而不断完善自备铁路设施。就我国沿海港口而言,具有自备铁路的有大连、秦皇岛、广州、湛江等港口,以上诸港对其所属铁路的建设和管理有高度独立性和自主权,他们努力做到港口铁路与新码头建设的同步配套,并适时重新原有的铁路设备,从而提高港口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而延误了港口铁路的同步配套,影响了港口投资的现象亦愈为各方人士所关注。  相似文献   

19.
<正>1.问题提出 由于市场竞争和现代物流发展,传统港口的点与点竞争形式逐渐转变成含港口核心节点物流链的竞争。港口物流已经成为今后港口提高服务和市场竞争的焦点。港口集疏运通道是港口物流链的重要环节,是港口与腹地连接的重要通道。因此,港口集疏运通道建设成为新一轮竞争的焦点,而铁路班  相似文献   

20.
<正>记者从天津市交通运输委获悉,为落实"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天津市交通运输行业正推动一批海港、空港、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海空铁多种运输方式有效整合衔接,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提高铁路集疏运比例,缓解港城矛盾,减少港口污染,同时促进交通运输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交通体系,打造欧亚大陆桥运输桥头堡。据市交通运输委负责人介绍,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