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善和提高现有公路的通行能力是发展交通运输行业的具体要求,而公路改扩建是改善和提高公路通行能力最直接的措施。旧路改建后路面难免较早出现病害,文章从现有路况调查、原有路基使用状况、原有基层使用状况、旧路线形、超载超限等几方面因素对造成改造后公路路面病害的可能成因作了简单分析,为公路改扩建工程实践提供必要借鉴。  相似文献   

2.
采用测量、开挖等方式对佛开改扩建工程西二环连接线路面裂缝病害进行现场调查,路面裂缝呈现面层基层贯通、沿行车道距路侧边坡2~6m位置连续分布等特点。模拟病害路段附近匝道填土情况,建立路基竖向应力计算模型,计算病害路段地基土中不均匀分布的竖向应力,分析了路面裂缝病害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普通公路黑色路面改扩建工程发生病害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对已出现的质量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找出切实可行的保证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周文 《公路工程》2009,34(5):67-74
新老路基强度不均匀是公路改扩建工程中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出现纵、横向裂缝病害的重要原因。研究了不同工程条件下,新老路基强度差异程度对路面结构层应力与变形的影响规律,正确认识新老路基强度不均匀性对路基路面的影响,合理确定新老路基强度差异值允许范围,为路堤拓宽工程的新老路基结合处治设计与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何乃武 《路基工程》2016,(3):157-161
季节冻土地区公路路基往往会发生冻胀、融沉破坏。多年来,由于对季节冻土的重视程度不够,或忽略了季节冻土的特殊性,季节冻土公路路基在建成运营后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冻胀病害。在公路改扩建工程中,需要对既有道路进行检测评价,尤其是既有道路的冻胀病害,并通过改扩建工程措施进行一次性改善。结合国道332 线拉布大林至哈达图段公路改扩建工程,对季节冻土特点及季节冻土区改扩建公路路基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得出其主要特点和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道路交通量及交通荷载得到快速增长,早期修建的公路出现交通拥挤,路面大面积破损的情况,许多等级公路渐渐进入改扩建阶段。其中低等级公路由于道路初期建设标准较低,道路病害严重,其改扩建设计更为复杂。现基于最小二乘法原理,对老路进行平面拟合设计和误差分析,为低等级公路水泥路面的改扩建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旧路路面的技术状况,借助路面智能检测车、落锤式弯沉仪、探地雷达等设备对道路路基与路面状况进行检测与评价,并结合路面钻芯试验确定路面典型病害的成因。针对现有路面评价指标不适用于高速公路改扩建的问题,提出路面面层评判关键指标——路面修补率,制定局部病害以及连续病害路段的处治方案,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旧路检测及改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湖南省干线公路广泛调研,分析路面早期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根据国内外路面设计方法及湖南省的路面使用经验,初步拟定3种路面结构组合。采用有限元软件对路面结构应力、应变等指标进行力学分析,同时结合经济性,推荐了适应不同交通等级、不同地基强度等级的干线公路大修路面典型结构方案,并进行了实体工程验证。研究成果对提高干线公路大修路面结构耐久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连霍高速公路郑州段路面改扩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连霍高速公路郑州段路面改扩建工程实践,针对原连霍高速公路郑州段现有路面状况、强度及路面结构形式,分析现有路面病害产生的原因,依据改扩建完成后车辆分布特点,提出分车道路面设计原则,以路表面病害及弯沉作为改善设计指标,在对旧路改善多方案比选的基础上,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提出适宜的旧路面改善方案,为其他项目路面改扩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昭会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出现的既有路网条件下指路标志优化设计需求,研究了指路标志系统构成、信息分层和选取,结合工程特点提出了昭会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指路标志信息选取优化设计方案,为提高昭会高速公路通车后的交通安全水平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11.
1项目来源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市场主导性科技项目。2主要完成单位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广东华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3主要技术内容3.1技术特点佛开高速公路三堡至水口段改扩建工程在国内首次提出最大程度利用硬路肩的绿色理念,基于刚柔复合式路面改扩建工程中结构型式复杂的病害特征、原路面结构中水泥板下设置有盲沟受力薄弱点、非常规水泥混凝土板块尺寸受力及拼接型式等难点,通过硬路肩承载能力评价方法及评价效果研究、原路面深层病害探测识别技术研究、新旧路面均衡设计方法与改善措施研究、刚柔复合式路面拼接技术及裂缝反射规律、加铺标准、施工标准、评价方法等系统性的研究,旨在形成全套的路面工程绿色改造检测、施工、设计关键技术及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清斌 《路基工程》2016,(2):138-142
通过对郑漯和漯驻两条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旧路病害状况和病害成因的分析,提出了高速公路改扩建路面结构设计应考虑的因素,并明确了重载交通特征及量化指标;结合路面结构受力特征分析,推荐了高速公路改扩建合理的路面结构设计,并对改扩建路面衔接设计提出了建议和应考虑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为了给现有的"白改黑"公路路面反射裂缝处治提供可借鉴的依据,通过佛开南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实践,介绍了高速公路"白改黑"路面改造过程中针对反射裂缝、刚性基层强度不足的补强措施,其中着重介绍了高聚物注浆技术在路面病害处治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以某二级公路改扩建为高速公路后产生路面病害的治理工程为背景,采用多种方法对病害路段进行检测。现场检测和道路结构层材料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路表降水沿裂缝进入路面内部,路面排水不畅,加上路基路床下填土透水性不佳,导致路基路床土层含水率偏高是产生病害的根本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病害的措施,经治理后病害得到有效控制,运营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5.
(基底小导管注浆+灌裂缝胶)的公路隧道路面开裂病害处治方法可以保持原有的承载能力、整体性及其防水、抗渗性能,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该文结合西北某公路特长公路隧道工程,详细阐述了其路面工程开裂病害产生的原因,并运用Ansys软件,对其安全性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根据其存在的路面工程病害具体情况,采用了针对性的多种类型处治方法、手段措施,取得了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彭湖高速连接公路由于特殊原因,交通量激增,严重超载,路面路基病害较为严重.全线包含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混凝土路面两种路段.在公路整治设计中,针对两种路面特性和路面路基病害情况,综合考虑社会、工程和经济因素,研究出不同的路面和路基整治方案.采用方案一对其进行整治,效果较好,己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对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设计扩建模式进行研究。以昭会线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为项目依托,在介绍既有二级道路的修建背景和主要技术指标的前提下,提出2种针对性改扩建方式,对其主要影响因素如工程造价、技术合理性、交通组织、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最终确定改扩建模式。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建议保留原有二级公路,增加新的路线及加宽现有二级公路的扩建方案。综合得出的方案在路网功能与布局、建设规模与投资、资源利用、社会环境影响等方面优势较明显,综合分析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8.
旧路工程施工是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中的主要技术难题之一,文章以G579线库车至拜城至玉尔滚段公路一期工程第二合同段工程大桥乡连接线旧路改扩建工况为例,对其路基工程、桥涵工程和路基路面排水施工处理进行探讨,对有效防止工程施工前后新旧路结合部不均匀沉降、原路面开裂等现象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新疆G30乌苏至赛里木湖高速公路(一级改高速)项目的改扩建工程的实践,针对乌赛高速现有路面状况,分析其路面病害的产生原因,并对新建路面结构设计及老路路面改建方案进行了介绍,为以后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公路改扩建是改善和提高现有公路通行能力最直接的措施。根据现有路况调查、原有路面使用状况及旧路改造动态设计中补强方案工艺实践等,提出了补强方案的工艺要求,为公路改扩建工程补强方案工艺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