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4年有部分原甘肃省九条岭煤矿工转入铁路,由于铁路点多线长,他们分散在6个单位工作。1969年开始我们对这部分脫离粉尘作业环境的煤矿工进行了调查和体检,先后经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局矽肺诊断小组诊断,发现23名煤矽肺患者,现将有  相似文献   

2.
在现实的工业生产中,对工人健康造成危害的职业因素往往都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有害因素联合存在的。噪声与振动就是一对严重损害工人健康的职业有害因素。从事手持振动工具作业的工人,由于遭受手传输振动及噪声的损害,经接触一定时间后在出现一些全身及手部症侯群或疾病的同时,往往也都有耳  相似文献   

3.
振动对工人的危害,在一九六五年以后才引起日本卫生和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并开始了广泛的调查研究。作者发现日本振动病的症状与国际文献的描述相类似,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 1.软组织(神经、肌肉)损伤,如多发性神经类样手套、袜子型的末梢感觉麻痹,肌力下降,手肌肉萎缩,手肌肉肌电图的异常表现。病人主诉有手麻木感、疼痛、僵直和肿胀。 2.双手发冷并并发外周末梢血管的痉挛反应。 3.骨骼和关节的损害,特别是腕、肘关节和脊椎骨。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次报道环氧树脂砂浆(胶泥)[下简称环氧]作业对工人健康的影响。它可引起神衰综合征、粘膜刺激症状、皮炎、角膜损害;又可使人体细胞遗传效应改变;并可使全血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下降,脫离接触可恢复,可望作为环氧中毒的接触指标。环氧树脂毒作用主要来自环氧氯丙烷单体以及添加剂乙二胺等。应用环氧进行大埧混凝土缺陷补强,其力学性能良好,但作业工人自觉症状明显。鉴此,我们对108名接触环氧的工人和59名未接触环氧者作为对照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局部振动病(以下简称振动病)是由于在工业生产中使用风动工具、砂轮……等工人,两手长期受到较强的振动作用,而发生的一种职业病。目前,全国尚无统一防治方案,国内外虽然有些研究方法的报导;如毛细血管镜检,肢端血流量测定,手内肌的肌电检查、血清旦白的分析,振动感觉阈值和皮肤温之间的关系等。但是,厂矿基层限于设备技术条件,不易迅速开展,而全国接触振动工人甚多,迫切需要防治这种职业病。为探讨振动病简而易行的客观诊断指标。我们在过去对振动病调查分析的基  相似文献   

6.
铁路部门手持振动工具使用相当广泛,机车和配件的制造和修理过程中从事振动作业的人数不少,在职业危害中占有很大比重。为了了解西安铁路地区手持振动工具对工人危害情况,为接振作业的卫生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我们于1990年1月对西安地区部分手持接振工种作业工人局部振动病的危害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对振动工具的4小  相似文献   

7.
铁路运转车长,日夜工作在高速行驶列车的首车中,接触噪声和振动,是高度精神紧张的作业。为观察长期从事行车对脑血管功能的影响,我们于1989年对管内105名运转车长做了脑血流图检查,结果分析如下。一、方法 (一)观察对象 1.观察组:某列车段21~55岁男运转车长105人,年龄组范围为5年,每组15人。  相似文献   

8.
以CRH2型高速列车头车为研究对象,在轮轨滚动振动接触简化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多体动力学软件UM建立高速列车多体动力学数值模型,求解轮轨振动行为下的接触参数并作为有限元分析的输入;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高速轮轨滚动接触瞬态有限元模型,对轮轨振动行为下的高速轮轨滚动接触瞬态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轮轨的垂向振动明显,轮轨垂向力呈周期性变化,且周期约为0.1s,振动频率约为10 Hz,轮轨垂向力最大为115 751.8N、最小为688.4N,分别为轮轨静载荷的1.938倍和0.012倍;轮对横移的振动频率约为1.05Hz,振幅为5.26mm;轮对横移量在0.5s时最大,为0.2s时的7.17倍,但纵、横向蠕滑力在0.2s时的大于0.5s时的;不同时刻轮轨间纵、横向蠕滑力的均值分别为13 542.11和1 239.07N;在一定范围内,纵、横向蠕滑力与轮轨垂向力、轮对冲角以及接触斑面积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列车运行引起高层建筑物振动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建立列车-轨道-路基-周围地层-建筑物系统空间动力分析模型.地基士与建筑物基础间分协调接触变形和弹性接触变形2种情况处理.利用"m"法计算弹性接触变形系数,进行2种接触情况下运行列车对附近建筑物的振动影响动力分析.结果表明:在运行列车作用下,考虑土-建筑物之间弹性相互作用时建筑物楼层的动力响应峰值比不考虑时低5~10 dB;轴重大的列车引起的建筑物振动响应较大;建筑物各楼层的峰值振动强度在总体上随楼层单调递增;峰值振动强度在车速较低时随车速提高而增大,但车速超过某一临界值时,趋势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0.
作者调查了340名振动病患者,其中磨刀工82名、磨光工186名和抛光172名。其主要职业危害是局部振动和静力肌紧张。磨刀工接触振动速度超出容许水平9dB,磨光工超出5dB,而抛光操作仅在125~250Hz超出2~3dB。实际接振时间占工作日的82%。由于接振参数不同,各工种振动病患病率不同。分析见表1。  相似文献   

11.
长期接触强烈的振动,对机体可以产生局部的和全身一系列危害。由于工业机械化的发展,接触振动的人员日趋增多,振动作业对机体影响的研究十分活跃,现拟就近年来这研究作一归纳。  相似文献   

12.
1975年2月英国标准学会公布了“手臂系统振动的评价指南”研制草案(DD431975)。其目的是要求振动工具设计者和使用者都遵守“指南”的规定,以有助于减少振动性白指(Vibration Induced White Finger VWF)的发病。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小组委员会接近于同意的建议形式和DD43稍有不同。评价时作些参照对比可能是明显有益的。原先,人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将振动参数和医学资料的详细对照方面。其成效是有限的。至目前为止,注意到振动测量的人并不多,其实这倒是一个特殊的难题。就允许接触界限技术要求来说,必然要规定测定工具或工件本身的振动强度级。至于因使用振动工具而使能量传递给手的问题,目前还正在研究,尚未达到可以列入接触界限建议中去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日本岐阜县某采石场的振动危害及近5年的动态研究结果如下。于1976、1981年对该采石场69名使用振动工具(主要是碎石锤)的釆石者作了体检及卫生学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49.14±8.7岁,40~70岁占76.8%。振动工具使用年数16.4±5.1年,10年以上者近90%。每天使用振动工具不足1小时的只1人,余为2小时以上;自觉症状:雷诺现象36.2%(每天发生13%、每月发生14.5%、每年发生8.7%,右手4.3%、左手24.6%、双手7.2%),早期发作  相似文献   

14.
在轨道车辆高速运行过程中,由于紧急制动或者轮对打滑空转等原因造成的踏面局部擦伤和剥离统称为轮对扁疤。基于计算多体动力学和轮轨接触理论,建立了考虑扁疤冲击的动车组动力学模型,模拟车辆的动态响应特性。在该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高速列车轮对新旧扁疤以及几何尺寸对车辆系统动态行为的影响,给出不同速度下车体、构架、轴箱垂向振动等振动状况,确定高速行车条件下轮对扁疤对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轮对扁疤对高速动车组轮轨接触及轴箱垂向激扰有着极大的影响,在轮对扁疤作用下,轮轨冲击和轴箱振动情况比正常轮对情况要严重得多;另一方面由于一系钢簧和二系空气弹簧低频滤波作用的存在,削弱了扁疤振动激扰对构架和车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作者选用体重24~26g的雄性小鼠160只,分成4组,每组40只。一组CO作用组,CO浓度500±20mg/m~3,每天吸入2小时,每周5次,共3周。二组全身振动、噪声作用组,振动频率20~30Hz,加速度3.8~4.2m/s~2,噪声强度90±5dB,每天接触4小时,共3周。三组为同样的CO与振动、噪声联合作用组。四组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在新建铁路隧道修筑过程中凿岩机噪声对凿岩工听觉器官的影响,我们对接触110~119dBh宽频稳态噪声的404名凿岩工作了调查,并应用寿命表相关概率分析方法预测凿岩工噪声性耳聋的发病趋势,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一、对象:以随机原则从3000余名凿岩工中选取404名为对象。平均年龄52岁(20~62岁)。平均凿岩工龄7.9年(1~20年)。二、听力检查:使用按中国人听力零级标准校准的TLJ-1型听力计,于工人脫离现场24小时后在本底噪声不大于30dBA环境中测定双耳气导听  相似文献   

17.
该研制草案目前只能作临时性依据使用,而不应视作英国国家标准。鼓励使用者把使用中的感受写给BSI。为使其中各项规定更为精确,欢迎建设性的改进意见。许多有成效的研究正在进展之中,考虑了这些新获成果,定会使它变为更有效和适用,意图不外是当知识和经验已积累充分的时候,再公布英国国家标准草案。手经一定时间的振动接触之后,就可能有变白的发作。本草案采纳了工业损伤咨询委员会最近临时报告中所用的“振动性白指”(VibrationWhite Finger.VWF.)作为叙述术语。大约10%成年男性没有明显振动接触史而有偶尔性白指发作。接触工业振动而导致VWF的发病  相似文献   

18.
以某型高速列车转向架上轮对和轴箱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一种包含轴箱轴承滚子缺陷的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并利用现场试验数据验证轴箱轴承-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的有效性。通过仿真计算获得在京津线轨道随机不平顺激扰工况下轴箱的振动加速度时间历程以及轴承滚子与外圈的接触载荷时间历程,结合轴承滚子缺陷数学分析模型,研究轴承滚子缺陷激扰工况下轴箱系统内部结构的接触振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当轴承滚子出现缺陷时,轴箱横向和垂向振动加速度包络谱在滚子故障频率和2倍滚子故障频率的倍频处出现振动加速度峰值,且以保持架旋转频率10.32 Hz进行振幅调制;缺陷滚子与外圈接触载荷频谱主要分布在0~100 Hz的低频段,在200~1 000 Hz频段内出现以轴承保持架旋转频率为频率间隔的一系列峰值;随着轴承滚子缺陷宽度的增加,滚子与外圈接触载荷中高频段所占成分逐渐增加,表明轴承滚子缺陷宽度的增加会逐渐引起轴承滚子与外圈的中高频激振,加强轴箱轴承内部构件之间的动态作用从而加速轴承的疲劳破损失效;列车运行速度在250 km/h左右时,仿真数据表明轴承滚子缺陷宽度需限制在1 mm以内,尽量减少因轴承滚子缺陷宽度过大...  相似文献   

19.
轮轨滚动接触振动是产生轮轨噪音、波浪形磨损和滚动接触疲劳的主要原因。本文采用数值方法分析全尺寸滚振试验台和原形尺寸单轮对试验装置进行轮轨滚动接触振动对轮轨需滑力影响的试验现象,确定了影响轮轨滚动接触正压力的主要因素。分析中采用了“集中质量法”对用来模拟轮轨关系的轮/轮物理模型进行了离散,论/轮接触表面的法向变形满足Hertz接触条件。  相似文献   

20.
某开通时间较短的高速铁路线路受连续降雨影响,路基沉降快速发展,导致部分区段轨道结构发生变形,使轨道不平顺幅值明显增加,引起车体振动加剧,对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影响。为了研究路基沉降引起的轨道不平顺对车体振动的影响,选取典型路基沉降区段连续4次动态检测数据进行时频特征分析,结合建立的车辆-有砟轨道空间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研究路基沉降区段轨道不平顺和车体振动加速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得了路基沉降不平顺波长和状态演变对车辆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降雨导致的路基沉降对高低不平顺和车体垂向加速度的影响显著,对轨向不平顺和车体横向加速度的影响较小;路基沉降区段的高低不平顺与车体垂向加速度幅值变化趋势和振动频率基本相同,42~70 m波长高低不平顺的幅值增加是造成车体垂向振动加剧的主要原因;依据仿真结果,路基沉降引起的高低不平顺幅值急剧增加会造成行车过程中局部轮轨垂向力显著减小,导致轮重减载率显著增加;对于速度等级250 km/h的线路,建议雨后重点盯控路基沉降点长波高低不平顺的变化,针对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不良区段的养护维修作业,应着重调整42~70 m波长高低不平顺幅值,以保障车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